舊瓶新酒分外香?F-35都賣到8000萬了,美國還買1.5億的F-15

2020-12-16 騰訊網

7月13日,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籤訂總價值228.9億美元的採購144架F-15EX戰鬥機的合同。對於外界來說,這筆合同非常令人意外,因為此前受KC-46A加油機質量問題和運載火箭價格問題,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空軍和波音公司之間的關係產生了部分裂痕,而波音公司副總裁出身的美國國防部前代理部長派屈克·沙納漢退出部長提名程序,則讓波音在美軍裝備方面的失去了一名重量級代理人。更重要的是,在F-15C/D計劃全部轉給空中國民警衛隊、F-35A技術不斷成熟且價格逐漸便宜的當口,繼續採購一種F-15的改進型號似乎意義不大。那麼,美國空軍到底看中了F-15EX哪方面的優勢,才決定購買這種初始設計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戰鬥機?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美國空軍目前面臨的局面。美國空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術作戰飛機力量,其第四、第五代戰鬥機不但技術水準超出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的裝備水準,而且數量上遠比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擁有的戰鬥機更多。但在質量和數量雙重優勢的光環之下,實則隱藏著不少危機:首先是美國空軍的戰鬥機普遍「年事已高」,其F-15和F-16很多都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老爺機」,不但作戰能力平庸,而且繼續使用既不經濟也不安全;其次是兩種被寄予厚望的第五代戰鬥機都存在一些問題,F-22A由於設計年代較早而缺乏一些新銳的傳感器和電子設備,F-35A則在超音速飛行能力上有所欠缺、用於制空任務不盡人意。

更要命的問題還在外部。美國空軍在本世紀前十年曾經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空中力量難以匹敵的強大存在,但這種地位已經遭到了嚴重的動搖。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不但出現了裝備第四代戰鬥機數量超過千架的強大空中力量,甚至其第五代戰鬥機也已經開始生產並服役。對於美國空軍來說,這顯然會被視為威脅。而老對手俄羅斯空天軍也已經開始復甦,無論是蘇-57的投產、蘇-35S和蘇-30SM的批裝還是圖-160恢復生產、PAK-DA計劃穩步推進,都不免令美國空軍的高層決策者們感到芒刺在背。儘管提出第六代戰鬥機的設想算是未雨綢繆,但如何解決眼下存在的危機,對於美國空軍來說應該是更緊要的問題。

因此,F-15EX的出現和裝備,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應該說,F-15EX其實並不便宜,以目前美國空軍與波音的合同來看,其採購單價達到近1.59億美元,這個價格不但在第四代戰鬥機中絕對屬於「貴族」,比起第12批次F-35A戰鬥機8100萬美元的交付價格更是貴了將近一倍。考慮到F-15EX在很多領域相比F-35A仍然差距明顯,美國空軍是不是花了一筆冤枉錢?答案並非如此。F-15EX相比於以往的F-15的改進可以說是「脫胎不換骨」,其機體結構與以往的F-15的通用性可以在維護、訓練體系和空地勤人員培訓方面節約下一大筆資金,同時該機採用的基於F-15QA的航電系統、與F-16C通用的F110-GE-129發動機也相當成熟、既無需過多改進和試驗也便於後勤保障。因此,F-15EX的實際應用成本,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嚇人」。

而美國空軍選擇F-15EX,也給出了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的答案:第五代戰鬥機的時代,「四代半」戰機是否仍有發展意義。從技術角度來說,「四代半」戰機可以視為採用第五代戰鬥機技術升級的第四代戰鬥機,其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早期的第五代戰鬥機更加先進。但受限於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基礎,其在隱身性、飛行性能、信息化水平等關鍵領域仍然與第五代戰鬥機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同時其價格卻超出第四代戰鬥機的一般水平、直逼第五代戰鬥機。因此,「四代半」戰機的性價比和實際作戰能力一度廣受質疑,甚至經常被認為是航空工業先進國家推向國際市場、用以向財政充裕的中小國家出口謀取暴利的「騙錢機器」。

然而近幾年來,「四代半」戰鬥機卻突然成了廣受歡迎的新寵。一些急於更新戰術空軍力量的國家和地區對如何瘋搶「四代半」戰鬥機姑且不談,三大空軍強國的選擇應該更能證明「四代半」戰鬥機的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空軍強國在「四代半」戰鬥機的選取上也高度一致,既沒有選擇類似歐洲「雙風」的新型雙發中型戰機,也沒有選擇以現役中型戰機為基礎開發,而是都選擇了重型戰機方案。F-15EX、殲-16和蘇-30SM這三種代表目前「四代半」戰鬥機和「雙重任務」戰鬥機頂尖水平的戰機,同時體現了先進航空技術和重型戰鬥機平臺的雙重優勢。重型戰鬥機的綜合性能本來就超出中型戰鬥機,因此以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為基礎發展「四代半」戰鬥機,理論上其作戰能力能更加接近第五代戰鬥機。

相比於中型戰鬥機平臺,重型戰鬥機平臺體積更大、動力更加充裕,因此能夠容納數量更多、性能更好的機載設備系統,這對於提升戰術飛機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動力系統的改善不僅僅意味著飛行性能的提升,更是提升航電系統能力的關鍵——更先進的航電系統耗電量也更高,只有性能更強勁的發動機才能留出足夠冗餘的功率用於發電。F110-GE-129、渦扇-10A、117S等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可達到135~140千牛,這個功率級別可以確保「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即便滿載武器彈藥、進行高機動或高速飛行時也能帶動功率較大的發電機,這是「四代半」重型戰鬥機作戰能力的基本保障。

當然,「四代半」重型戰鬥機更關鍵的是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繼承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不僅在武器掛載能力上超出以往的第四代戰鬥機,甚至比起第五代戰鬥機也有一些優勢:「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在機載武器上與第五代戰鬥機基本通用,但第五代戰鬥機由於強調隱身能力、在機身上沒有外掛點,而機身彈艙又往往容積有限、難以掛載大型武器彈藥。「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則不存在這個顧慮,雖然武器外掛導致其難以實現雷達隱身,但機身上的重載武器掛點在掛載重型反艦飛彈和遠程巡航飛彈等武器方面確實更加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重載武器掛點還能掛載高超音速武器,因此「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先天就非常適合執行攻擊作戰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來對F-15EX的使用計劃上,美國空軍的使用方式相當「邪典」。由於美國空軍計劃用F-15EX替換F-15C作為新型主力制空機型,因此F-15EX在裝備後也將延續F-15C的使用模式,這就造成了一個新問題:F-15C只有一名飛行員,而F-15EX則由雙人機組駕駛,如果用F-15EX替換F-15C,就面臨現有裝備F-15C的中隊缺乏武器控制員的問題。對此,美國空軍的解決方法也相當簡單粗暴:只為F-15EX配一名飛行員,換句話說將出現雙座戰機由單人駕駛的局面。這種做法在使用上並不存在什麼問題,但毫無疑問會浪費F-15EX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而使用雙座重型戰鬥機作為主力也並非美國專利,在美國空軍之前,印度空軍也選擇用雙座的蘇-30MKI。不過,將雙座的F-15EX作為單座機使用,也不難看出該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關焦點

  • 總費用400億美元,需求量100架,日本已有F-35還自研新一代戰機?
    今年10月底,日本宣布上馬新一代戰機研發,日本防衛省同三菱重工已正式籤訂協議,未來其新一代戰機f-X將取代現役的F-2。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在先進戰鬥機方面,其實並不匱乏,畢竟美國最先進的F-35戰機,日本已經引入兩了F-35A和F-35B兩型了,且連同F-35A隱形戰機的生產線,日本也一併引入了。所以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日本真的還有必要再自己去研發新一代戰鬥機嘛!畢竟憑日本當前的實力,至多也就研製出一款與五代機性能相當的戰機,不可能研製出比F-35更強的六代機的。
  • 美國要賣F-16V,對臺灣意味著什麼?
    「漢光演習」已反覆驗證過,面對解放軍飽和、多維的火力打擊,臺軍戰機連飛起來都難,爭奪制空權更無從談起。所以一旦開戰,臺空軍第一要務,就是把儘可能多的戰機躲進東部大山的機庫裡。如今再買66架,只能說明臺軍挖山洞取得了新進展,東部山區的機庫應該是變大了。
  • 富士35mm f/2 R WR測評:35mm f/2 vs 35mm f/1.4
    總的來說兩個鏡頭在工效學設計上是非常相似的,它們都配備了手動光圈環、對焦環,並且以富士標誌性紅點作為點綴。35mm f/1.4這支鏡頭在體積上要更大一些,而35mm f/2則要短小纖細一些。在安裝上遮光罩後,35mm f/1.4就變成了一個小巨人。如果你有使用手動模式的習慣,那麼35mm f/1.4有更大的手動對焦環,但是手感上要鬆散一些,而35mm f/2的對焦環雖然要小一些,不過優勢是手感更加順滑。話說回來,雖然在我用35mm f/1.4的這些年中,我很少會用到手動對焦,但就我個人而言,它還是富士最好的鏡頭,即便在測試層面上它或許不是。
  • 「快美妝」先行者:美國品牌 e.l.f. Cosmetics 提交 IPO 申請,去年銷售2億美元
    美國大眾美妝品牌 e.l.f. Cosmetics 近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  S-1文件,申請上市。
  • 橫評 | 35mm f/1.4自動鏡頭
    目前,N\C\S都有自己的全畫幅產品,再加上適馬的那支,C家的兩款,我們集齊了5款神器,讓大家看看差別有多大!1、佳能35mm f/1.4L II發布於2015年,最新版本的35mm f/1.4鏡頭。除了新的光學設計可能帶來的強大素質之外,新採用的BR鏡片能否有效抑制色散,也是本次測試將要考量的東西之一。
  • 超廣新星 佳能EF 16-35mm f/4鏡頭評測(全文)_佳能 EF 16-35mm f/4...
    新鏡頭不僅具備著f/4的恆定光圈,同時IS系統提供的4檔防抖補償,讓鏡頭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從最早的20-35mm f/2.8鏡頭到後來的17-35mm f/2.8,再到大三元的16-35mm f/2.8mm鏡頭。這些性能優異的佳能廣角鏡頭都給攝影愛好者們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不過這些鏡頭也著實不便宜,高昂的價格多少讓一些用戶望而卻步。而隨著新款EF 16-35mm f/4L IS USM的推出,佳能的用戶們又多了一個保持高畫質前提下,相對便宜些的選擇。
  • f/2恆定大光圈! 適馬24-35mm鏡初曝光
    適馬的新鏡頭突然曝光,在發布了多款f/1.4的定焦鏡頭後,這次適馬終於帶來了一枚大光圈的全幅變焦鏡頭:24-35mm f/2.0 DG。這款新鏡發布後,無疑將成為我們見到的第一款f/2恆定光圈全畫幅變焦鏡頭。因此,可以說是一枚非常吸引人眼球的產品。
  • 線上渠道表現佳,美國平價彩妝e.l.f.四季度銷售額增長13%
    導讀:關停線下實體店業務之後,e.l.f.迎來新一輪業績增長。據Fashionnetwork消息,美國化妝品公司e.l.f.的美妝業務在2020開年取得了良好業績,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穩定增長13%,這主要歸功於其線上渠道的發展。
  • 35-135mm焦段?佳能註冊三支全新恆定 f/2.8光圈鏡頭
    相信不少人在最初接觸攝影器材時,都會有過集齊大三元的想法,因為基本上囊括了從超廣角到遠攝長焦的焦段,而且全焦段都是f/2.8大光圈。不過這些年微單相機帶起了輕量化的潮流,很多朋友雖然仍會對大三元有仰慕之心,但實際都很少會真的買齊三支鏡頭。
  • 寧願買2億美元的陣風,也不要8000萬的蘇35,印度看上它哪一點?
    印度自詡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但其國內的眾多先進武器均來自世界軍事強國,以此來提升自己國內的戰鬥力,2016年4月15日,印度訂購單價高達2億美元的法國陣風戰鬥機36架,讓人有產生疑惑,放著8000萬的蘇-35不要,非要購買2億的陣風,印度到底看上它哪了?
  • 同為平價彩妝,e.l.f.與Kiko為何在美國境遇大不同?
    來源:CBO網日前,平價彩妝品牌e.l.f. Cosmetics公布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7財年第四財季淨利潤為2148.00萬美元(約合1.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5.41%;營業收入為8159.30萬美元(約合5.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6.75%。
  • 日本買完F-35,又請波音出手助升級F-15J
    在2020年,日本雖然已經在實施自己的5代機計劃,但是依然決定向美國購買105架F-35戰機,對美國的依賴度相當高了,隨後又請波音出手協助升級F-15J戰機。 F-15J 這可能讓人感覺有點奇怪,日本買完超百架F-35,還要繼續升級老戰機,更不要說升級這批老戰機的成本可不低啊,按照公開的合同來說,將要花費大約45億美元來升級大約
  • 編買編測 尼康28mm f/1.8G戰28mm f/3.5(全文)_尼康 AF-S 尼克爾...
    之前我們的編買編測都是談的蔡司,這一次我們換回原廠,來看一下尼康非常著名的一個焦段:28毫米。尼康的28mm是一個非常富有傳承性的焦段,算得上是N家的標誌性焦段,而且曾經28mm f/1.4D,也就是百變妖讓很多攝影愛好者傾心。
  • 以色列為什麼同意美國賣F-35給阿聯?
    圖美國的F-35戰機一個月剛過去,以色列明顯的態度反差讓我們驚詫不已,從搖頭似撥浪鼓到點頭同意,像是美國給以色列灌了迷魂湯,這其中態度反轉肯定有故事,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不過尷尬的是以色列正好被這批阿拉伯國家包圍,如果不是美國的幫忙,指不定以色列就被阿拉伯國家群毆打滅國了,正是那次慘痛經歷給了以色列深刻教訓,讓他們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所以一直從美國手裡購買先進武器來保持對一幫阿拉伯國家的領先優勢。
  • 性價比超廣角 尼康18-35mm f/3.5售4699元
    熟雪梨康單反系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尼康AF 18-35mm f/3.5-4.5D IF-ED,這隻「銀廣角」鏡頭一直受到市場的好評。AF-S尼克爾18-35mm f/3.5-4.5G ED新銀廣角的焦距範圍為18-35mm,覆蓋了超廣角到廣角,最近對焦距離為28cm。鏡頭配備了2片ED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重量很輕只有385克,便攜性不錯。
  • 佳能發布新款EF-S 35mm f/2.8微距鏡頭
    『新聞稿』輕鬆收穫微距拍攝樂趣,佳能發布新款微距鏡頭EF-S 35mm f/2.8 IS STM微距2017年4月6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一款新的微距鏡頭EF-S 35mm f/2.8 IS STM
  • e.l.f.斥資1.9億人民幣收購天然彩妝W3LL People,預計年銷售近5000...
    近日,美國美妝公司e.l.f.宣布以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的價格收購零殘忍、天然清潔美妝公司W3LL PEOPLE。 日前,美國美妝公司e.l.f.宣布以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的價格收購零殘忍、天然清潔美妝公司W3LL PEOPLE。
  • 騰龍SP 35mm f/1.4 Di USD上手初印象
    作為40年後的2019年,今年的第一支騰龍SP鏡頭不僅需要有足夠優秀的光學素質,並且還承擔了紀念騰龍SP鏡頭40周年的重要意義。雖然小編我認為推出一款豪華限量款90微會更有情懷,但是騰龍並不是這麼想的,騰龍希望的是翻開新時代的一頁,於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騰龍SP 35mm f/1.4 Di USD就誕生了。
  • 佳能註冊RF14-35mm f/4設計
    佳能註冊RF14-35mm f/4設計 2020年12月02日 12:50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這次被發現的是一支14-35mm f/4鏡頭光學設計,非任何實物。因此是否真的會產品化,其實還是一個迷。
  • 索尼將推出35mm F1.4 GM定焦 適馬新鏡頭後續亮相
    如果你要問一個索尼微單用戶目前的索尼鏡頭群中最大的軟肋是什麼,相信會有不少人表示目前的索尼缺少一顆高素質表現得35mm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此前推出的FE35mm f/1.4 ZA成像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導致不少用戶或者選擇適馬等副廠鏡頭或通過轉接其它卡口的來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