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籤訂總價值228.9億美元的採購144架F-15EX戰鬥機的合同。對於外界來說,這筆合同非常令人意外,因為此前受KC-46A加油機質量問題和運載火箭價格問題,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空軍和波音公司之間的關係產生了部分裂痕,而波音公司副總裁出身的美國國防部前代理部長派屈克·沙納漢退出部長提名程序,則讓波音在美軍裝備方面的失去了一名重量級代理人。更重要的是,在F-15C/D計劃全部轉給空中國民警衛隊、F-35A技術不斷成熟且價格逐漸便宜的當口,繼續採購一種F-15的改進型號似乎意義不大。那麼,美國空軍到底看中了F-15EX哪方面的優勢,才決定購買這種初始設計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戰鬥機?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美國空軍目前面臨的局面。美國空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術作戰飛機力量,其第四、第五代戰鬥機不但技術水準超出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的裝備水準,而且數量上遠比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擁有的戰鬥機更多。但在質量和數量雙重優勢的光環之下,實則隱藏著不少危機:首先是美國空軍的戰鬥機普遍「年事已高」,其F-15和F-16很多都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老爺機」,不但作戰能力平庸,而且繼續使用既不經濟也不安全;其次是兩種被寄予厚望的第五代戰鬥機都存在一些問題,F-22A由於設計年代較早而缺乏一些新銳的傳感器和電子設備,F-35A則在超音速飛行能力上有所欠缺、用於制空任務不盡人意。
更要命的問題還在外部。美國空軍在本世紀前十年曾經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空中力量難以匹敵的強大存在,但這種地位已經遭到了嚴重的動搖。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不但出現了裝備第四代戰鬥機數量超過千架的強大空中力量,甚至其第五代戰鬥機也已經開始生產並服役。對於美國空軍來說,這顯然會被視為威脅。而老對手俄羅斯空天軍也已經開始復甦,無論是蘇-57的投產、蘇-35S和蘇-30SM的批裝還是圖-160恢復生產、PAK-DA計劃穩步推進,都不免令美國空軍的高層決策者們感到芒刺在背。儘管提出第六代戰鬥機的設想算是未雨綢繆,但如何解決眼下存在的危機,對於美國空軍來說應該是更緊要的問題。
因此,F-15EX的出現和裝備,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應該說,F-15EX其實並不便宜,以目前美國空軍與波音的合同來看,其採購單價達到近1.59億美元,這個價格不但在第四代戰鬥機中絕對屬於「貴族」,比起第12批次F-35A戰鬥機8100萬美元的交付價格更是貴了將近一倍。考慮到F-15EX在很多領域相比F-35A仍然差距明顯,美國空軍是不是花了一筆冤枉錢?答案並非如此。F-15EX相比於以往的F-15的改進可以說是「脫胎不換骨」,其機體結構與以往的F-15的通用性可以在維護、訓練體系和空地勤人員培訓方面節約下一大筆資金,同時該機採用的基於F-15QA的航電系統、與F-16C通用的F110-GE-129發動機也相當成熟、既無需過多改進和試驗也便於後勤保障。因此,F-15EX的實際應用成本,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嚇人」。
而美國空軍選擇F-15EX,也給出了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的答案:第五代戰鬥機的時代,「四代半」戰機是否仍有發展意義。從技術角度來說,「四代半」戰機可以視為採用第五代戰鬥機技術升級的第四代戰鬥機,其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早期的第五代戰鬥機更加先進。但受限於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基礎,其在隱身性、飛行性能、信息化水平等關鍵領域仍然與第五代戰鬥機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同時其價格卻超出第四代戰鬥機的一般水平、直逼第五代戰鬥機。因此,「四代半」戰機的性價比和實際作戰能力一度廣受質疑,甚至經常被認為是航空工業先進國家推向國際市場、用以向財政充裕的中小國家出口謀取暴利的「騙錢機器」。
然而近幾年來,「四代半」戰鬥機卻突然成了廣受歡迎的新寵。一些急於更新戰術空軍力量的國家和地區對如何瘋搶「四代半」戰鬥機姑且不談,三大空軍強國的選擇應該更能證明「四代半」戰鬥機的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空軍強國在「四代半」戰鬥機的選取上也高度一致,既沒有選擇類似歐洲「雙風」的新型雙發中型戰機,也沒有選擇以現役中型戰機為基礎開發,而是都選擇了重型戰機方案。F-15EX、殲-16和蘇-30SM這三種代表目前「四代半」戰鬥機和「雙重任務」戰鬥機頂尖水平的戰機,同時體現了先進航空技術和重型戰鬥機平臺的雙重優勢。重型戰鬥機的綜合性能本來就超出中型戰鬥機,因此以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為基礎發展「四代半」戰鬥機,理論上其作戰能力能更加接近第五代戰鬥機。
相比於中型戰鬥機平臺,重型戰鬥機平臺體積更大、動力更加充裕,因此能夠容納數量更多、性能更好的機載設備系統,這對於提升戰術飛機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動力系統的改善不僅僅意味著飛行性能的提升,更是提升航電系統能力的關鍵——更先進的航電系統耗電量也更高,只有性能更強勁的發動機才能留出足夠冗餘的功率用於發電。F110-GE-129、渦扇-10A、117S等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可達到135~140千牛,這個功率級別可以確保「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即便滿載武器彈藥、進行高機動或高速飛行時也能帶動功率較大的發電機,這是「四代半」重型戰鬥機作戰能力的基本保障。
當然,「四代半」重型戰鬥機更關鍵的是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繼承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不僅在武器掛載能力上超出以往的第四代戰鬥機,甚至比起第五代戰鬥機也有一些優勢:「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在機載武器上與第五代戰鬥機基本通用,但第五代戰鬥機由於強調隱身能力、在機身上沒有外掛點,而機身彈艙又往往容積有限、難以掛載大型武器彈藥。「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則不存在這個顧慮,雖然武器外掛導致其難以實現雷達隱身,但機身上的重載武器掛點在掛載重型反艦飛彈和遠程巡航飛彈等武器方面確實更加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重載武器掛點還能掛載高超音速武器,因此「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先天就非常適合執行攻擊作戰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來對F-15EX的使用計劃上,美國空軍的使用方式相當「邪典」。由於美國空軍計劃用F-15EX替換F-15C作為新型主力制空機型,因此F-15EX在裝備後也將延續F-15C的使用模式,這就造成了一個新問題:F-15C只有一名飛行員,而F-15EX則由雙人機組駕駛,如果用F-15EX替換F-15C,就面臨現有裝備F-15C的中隊缺乏武器控制員的問題。對此,美國空軍的解決方法也相當簡單粗暴:只為F-15EX配一名飛行員,換句話說將出現雙座戰機由單人駕駛的局面。這種做法在使用上並不存在什麼問題,但毫無疑問會浪費F-15EX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而使用雙座重型戰鬥機作為主力也並非美國專利,在美國空軍之前,印度空軍也選擇用雙座的蘇-30MKI。不過,將雙座的F-15EX作為單座機使用,也不難看出該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