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器件國產化!賽諾聯合國產 PET/CT 突破國產研發瓶頸!

2020-12-26 網易新聞

(原標題:核心器件國產化!賽諾聯合國產 PET/CT 突破國產研發瓶頸!)

12月19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舉辦的「2020年核醫學分子影像新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已率先實現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並已獲得檢測機構認證。

作為國內首家推出飛行時間技術(TOF)的PET/CT廠家,賽諾聯合醫療此次在飛行時間技術(TOF)上的重大突破,與其在晶片國產化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

這條消息一發出,便引起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高端醫療設備的代表產品之一,飛行時間技術(TOF)是PET/CT重要的標誌性技術。

飛行時間技術(TOF)是什麼?

簡而言之,得益於這一技術,PET/CT可以實現更快的掃描、更低的注射藥量、更高的圖像信噪比、更好的圖像解析度,從而提高小病灶的定位精度、優化PET臨床圖像的效果。

在此次「2020年核醫學分子影像新技術交流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了即將上市的高端PET/CT產品,其核心參數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能夠真正為臨床診斷與科研帶來巨大價值,而且核心技術全部自主可控。

近年來,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的短板,已越來越成為業界、學界和管理部門的共識。

「我們國產醫療器械基本實現了初期的整機國產化、到中期的主要部件國產化,但核心器件的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賽諾聯合醫療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億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賽諾聯合醫療堅持自主創新,經過數年研發攻關,終於實現了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的國產化,完成器件量產並通過PET/CT整機性能測試。

李俊億介紹說,高端PET/CT擁有兩大重要核心器件:快速閃爍晶體與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其中,國內快速閃爍晶體生產廠商已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實現了完全國產化,甚至出口國外;而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被國外「卡脖子」的情況卻一直沒有改善。

這次賽諾聯合醫療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意味著我國高端PET/CT設備將不再受制於國外技術壟斷,這對於我國高端醫療裝備實現進口替代、高端醫療裝備實現自主可控具有戰略意義。

「國產高端設備達到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是一件令人非常振奮的事,因為它建立在國產SiPM及其晶片的基礎上,並且達到數位化PET/CT業內頂級水平。」會上,北京醫院核醫學科姚稚明主任激動不已。她認為,賽諾聯合醫療實現的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將為PET/CT臨床圖像帶來本質性提升,也為核醫學高質量診斷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她進一步解釋說, PET/CT作為功能影像診斷利器,對於小病灶的成像與診斷率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飛行時間技術(TOF)能夠提高小病灶的定位精度、優化PET臨床圖像的效果,對於臨床診斷的意義非常大。

事實上,飛行時間每提高1皮秒 (1皮秒=10﹣¹²秒),難度都會呈現幾何級數增加,因此飛行時間的優劣成為了衡量PET/CT性能的黃金標準。此次賽諾聯合公布的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參數,是國內首款達到該級別飛行時間的PET/CT。這不僅意味著我國擁有了打破國外壟斷、攻克技術瓶頸的科研實力,也將為中國的核醫學臨床帶來革命性改變。

「希望即將推出的新一代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國產高端PET/CT能為中國核醫學臨床科研工作帶來更多幫助。」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核醫學分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核學科李方主任表示,賽諾聯合PET/CT產品在協和醫院裝機多年以來,設備性能和可靠性都得到了科室的認可,希望這樣扎紮實實做科研、勤勤懇懇啃硬骨頭的民族企業能再多一些。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賽諾聯合重磅發布:國產PET/CT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飛行時間技術...
    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已率先實現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並已獲得檢測機構認證。  作為國內首家推出飛行時間技術(TOF)的PET/CT廠家,賽諾聯合醫療此次在飛行時間技術(TOF)上的重大突破,與其在晶片國產化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  這條消息一發出,便引起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
  • 核心器件國產化!賽諾聯合國產PET/CT 突破「卡脖子」瓶頸!
    龍垚的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不同體質的人均有不同的吸收表現,為了每個人的吸收最大化,針對不同的體質人群做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並 在酵母的研發中平衡了最佳 的配比,以此能適用於不同體質人群,而從將吸收率從 80%進一步提高至
  • OLED面板核心器件國產化在禹城實現突破,全球首批OLED蒸鍍用陶瓷點...
    作為顯示面板蒸鍍機的核心部件,它的成功研製標誌著中國OLED行業核心裝備及器件的國產化實現重大突破。面板顯示是物聯網實現的重要支撐。作為面板顯示主流發展技術,OLED屏將成為5G智能設備提升的關鍵。蒸鍍是OLED核心工藝,點源是蒸鍍機的關鍵器件,對OLED蒸鍍速率、穩定性和品質有直接影響,被視作蒸鍍設備的「心臟」。
  • 材料觀察|茂萊光學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國產替代!TCL科技
    #供貨上海微電子,茂萊光學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國產替代;TCL科技10.8億美元收購三星蘇州面板廠, 整合資源挑戰京東方;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新設備,可植入豬腦讀取腦電波。IPO動態01供貨上海微電子,茂萊光學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國產替代!光刻機被業界譽為集成電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其研發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非常高。
  • 南大光電產業突破首隻國產ArF光刻膠誕生 多途半導體材料爭一流...
    12月17日晚,南大光電(300346.SZ)發布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成功通過客戶使用認證,這標誌著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取得了關鍵性突破。ArF光刻膠材料是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的重要關鍵材料,對國內半導體自主研發及國產化意義重大。
  • 長沙晶片 「四大件」國產自主:擁有核心 CPU、GPU 能力
    亮眼的北上深後面的長沙,擁有國產自主計算機體系核心 CPU、GPU 能力的公司聚集於此。作為一座內陸城市,長沙是如何扛起國產晶片設計大旗,成為國產晶片聚集地?景嘉微專注於研發在圖形處理晶片(GPU),從成功應用於國家重點項目向商用版本演進,如今已經能夠支持國產 CPU 和國產作業系統。國科微業務廣泛,涉及智能機頂盒、存儲和物聯網等領域。
  • 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國產替代崛起正當時?
    原標題:【脫水研報】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國產替代崛起正當時?國產替代崛起正當時?  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在「兩機」重大專項的政策背景下,受益於軍機列裝升級和新型國產民機的批量交付,國內對於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需求愈加迫切。
  • 晶片研發平臺國產化 晉華集成電路攜手CAXA CAD自主創新
    2020年11月26日,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華」)正式籤約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採購CAXA CAD電子圖板2020,在技術研發平臺層面正式開始CAD國產化。
  • 從多維度,看FPGA的國產化「徵途」
    在應用起量的過程中,國內高端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研發人才極度短缺、核心專利受限等情況也越發凸顯。由於起步時間較晚,國內FPGA企業想要實現市場突圍困難重重。與此同時,當前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國產化替代成為了市場的發展主旋律,但從當前國內的FPGA產品研發水平來看,要實現FPGA國產化替代,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 【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1、【十四五芯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昂瑞微張書遷:無線連接時代,藍牙低功耗市場持續爆發3、元禾璞華祁耀亮:謹慎、理性的半導體投資才能真正促進半導體產業良性發展4、景嘉微:JM7200已完成與國內主要CPU廠商適配 與多家公司籤訂合作協議5、總投資98.2億元!
  • 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OLED上下遊產業鏈長,涉及材料多樣,其中有機發光材料最為核心。 自強不息,布局下一代OLED材料技術 目前產業界留傳著一種說法,國際大廠掌握OLED材料的核心基礎專利,想突破專利壁壘開出自己的專利產品非常之難。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中微 16nm 介質刻蝕機已在諸多產線上運行,是唯一進入臺積電7nm/5nm製程蝕刻設備名單的大陸設備商,此外1Xnm 的 DRAM 和 128 層以上的 3D NAND 晶片等 ICP 刻蝕設備也正在研發。目前國內代工廠 14nm 工藝已逐步量 產,後期有望逐漸加大國產設備比例。
  • 瑞華泰IPO:加速PI薄膜國產化進程 募資擴充核心產品產能
    瑞華泰主要從事「前沿新材料」分類中的聚醯亞胺納米塑料薄膜(PI薄膜)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瑞華泰在國內PI薄膜行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下遊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及國產化替代提速的市場環境下,瑞華泰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 從最高端CT投產來看,GE醫療「All in 中國 」的三十年國產化戰略
    當前,GE全球發貨的CT設備70%產自GE醫療北京工廠,年均出口約佔北京市醫療器械出口額的20%。在GE醫療中國總裁兼執行長張軼昊看來,GE航衛的發展歷程,是中國先進醫療器械國產製造快速崛起與蓬勃發展的縮影。
  • AR眼鏡全語音免動手,Rokid Glass2顯示超清晰,核心器件全國產
    AR 智能眼鏡領域,國產廠商正在不斷發力,前有聲量十足的華為智能眼鏡,後有手機廠商 OPPO 在自家的未來科技大會展示的 AR 眼鏡。值得一提的是,Rokid Glass 2 的核心部件全部國產,滿足涉密領域的要求,確保信息保密和數據安全。雖然 Rokid Glass 2 面向行業客戶,但在使用體驗上也非常人性化。為了讓用戶達到舒適佩戴的無感體驗,Rokid Glass 2 採用了眼鏡+DOCK 的分體式設計。
  • 我國盾構核心部件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兩大世界級盾構機成功下線
    5月10日,國產盾構/TBM主軸承減速機工業試驗成果發布,首批國產化6米級常規盾構3米直徑主軸承、減速機通過試驗檢測,標誌著我國盾構核心部件國產化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主軸承,有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簡稱盾構機)的「心臟」之稱,承擔著盾構機運轉過程的主要載荷,是刀盤驅動系統的關鍵部件,工作所處狀況十分惡劣。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對於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機會,我們認為突破容易程度為:(1)產品上,功率器件>數字模擬器件>邏 輯晶片; (2)製程上,特色工藝>成熟製程(28nm 及以上)>先進位程; (3)尺寸上,4-6 寸>8 寸> 12 寸。
  • 印度:光輝戰機實現國產化,性能超過f16?僅需要從五國進口配件
    距離首架光輝lca試驗機飛上天空已經過去了將近19年的時間,即將就要年滿20年,若是算上研發時間的話,從研發到現在也已經40年左右了,這款印度的國產戰機的發展可謂是熬倒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印度空軍對於這款戰機也一直是嫌棄的態度。
  • 我國盾構核心部件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
    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中鐵819號」TBM)10日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基地正式下線,這標誌著我國隧道掘進機的高端研發製造水平進一步提升,朝著更新、更精、更前沿的方向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