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的本質,是意識不再聚焦!

2021-01-19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很多身體不好的人,經過自己多年的摸索,終於悟道了一個簡單又實用的道理。要想身體好,必須很放鬆。看了我的文章《放鬆的秘密:要想身體通,每天松一松!》,理解就更深了。這是終於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問題。

 

但是,當你認為你終於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你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眼前又有很多新的岔路。比如,如何才能放鬆呢,怎麼總是放鬆不了呢,放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本文不能直接解決你的問題,只能給你啟發,所有的文章,只有一個作用,就是不斷的啟發。

 

很多人,知道了放鬆的重要性,就想自己一定要放鬆,時刻提醒自己要放鬆。結果,在做放鬆練習的時候,反而有些緊,放不開。也因為如此,他們很難體驗到真正的放鬆,也很難感覺到松下來的好處。

 

有另外一種情況,沒有專門去放鬆,就是覺得想歇會兒,什麼都不幹,也什麼都不想,然後不小心睡著了,這睡著了就是放鬆下來了。對比這兩種情況,你會發現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要強求,越求越遠。如果順其自然,反而自動發生。

 

強求的意思是,你主動用意識去追求。你主動將意識,聚焦在某一個信息(事、人、物、行為)上。聚焦就是收緊,收緊就是不放鬆。意識聚焦,就是心緊,心緊則身緊。在這種狀態下,即便能獲得少量的放鬆,但效果也是極其有限的。

 

真正的放鬆,是從心裡開始的。放鬆的本質,是意識不再聚焦。你看那宇宙的漩渦,漩渦的中心,就是意識和能量的聚焦,但它在聚焦的同時,也在旋轉發散,這聚和散,收和放,缺一不可,天道就是如此循環往復。

 

若以人為例,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類似經驗,你專注做一件事時,意識是比較聚焦的,然後下來你就會覺得很累,你會很自然的想放鬆,比如打呵欠,伸懶腰,休息、睡覺等。沒有後面的放鬆,那你一直是繃緊的,身體的循環變差,久之必然生病。

 

如果你在整個做事的過程中,意識並不需要非常聚焦,不需要很專注,不需要冥思苦想,你駕輕就熟,很輕鬆的就完成了,你就不會覺得很累。人生很重要的境界,就是收放自如。現在很多人,尤其是病人,收放都做不到。意識聚焦能力差,專注力差,這是不能收心。然後,不會放鬆,總是很緊張,這是不會放心。

 

這就像是失去了彈性,變硬了,心硬了,身體也變硬了。為什麼會硬,因為一直在收緊、收縮。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在保持耐心的同時,要找對方法。注意,沒有耐心,也是緊的表現。方法有兩個,一是呼吸。呼吸,分別對應著鬆緊。講了很多,不再重複。

 

第二,就是不再意識聚焦。一件事,一個想法,一個東西,一個人,你關注它的時間越長,意味著你的意識聚焦時間越長,這必然讓你緊張。想放鬆下來,只要不再關注它就行。很多人意識不能聚焦,總是走神,本質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意識聚焦,就是執念,是我執。執意於此,則意識聚焦於此。聚焦才有很大能量,才有創造力。但聚焦得越緊,則應該放的越松。這樣它才能復原歸位。大部分人,生活壓力很大,總是操心,這意味著意識始終是聚焦的,一直聚焦在生存、工作、家庭等事上。

 

這不符合自然之道。我常說要松靜自然。根本規律,在於自然。只不過,現在大家都不自然,要回歸自然,你之前是緊的,所以要松。你之前的心,是胡思亂想的,所以要靜心。松靜的目的,都是為了回到自然。

 

不再意識聚焦,看起來不那麼容易,但也有方法。你可以當自己睡著了,當自己是在做夢,再極端一點,甚至可以當自己死了。心死神活。私心死了,自然之心就開始復活。有些人,經歷過醫學上的瀕死體驗後,回來就完全放下了。這是真正的放鬆了。本文由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同名!


信念力的秘密:兼學則明,偏信則暗,衷中參西,渾然一體!

呼吸的本質,直通宇宙的本源!

相關焦點

  • 揭秘人的意識和靈魂的本質
    一,人的意識本質是什麼?一個人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的身體,一部分是人的思想意識。一個人區別另一個人關鍵的是思想意識的不同,而不只是人身體的差異,人的身體只是一個載體,身體的差異是次要的。人的思想意識是人大腦中帶電粒子、離子的運動形式,意識不是一個具體的物體,是物體的運動形式。我們把認識的對象分為事和物,稱之為事物,像眼前的一顆樹、一條河是物,那樹的生長、河水的流動就是事.意識明顯屬於事的範疇,意識的本質是大腦帶電粒子的運動過程。
  • 【倡議書】防控意識一刻不能放鬆!
    【倡議書】防控意識一刻不能放鬆!我市也進入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風險持續存在,廣大市民千萬不能麻痺大意,防控意識一刻也不能放鬆。廣大市民應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的習慣,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足的地方,應堅持佩戴口罩;應堅持加強個人衛生。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
  • 在融入放鬆中認出意識光明
    第一個要訣就是完全的放鬆,第二個要訣是什麼?你有沒有記得,在兩腋完全張開進入徹底忘我和放鬆時,第二個升起的現象,也就是正好成為自發產生的第二個現象是:突然你的意識在那個片刻變得如此的清醒、清晰、明亮。每當躺在藍天下,看到一望無際的天空的時候,你突然變得明亮了,你內在的意識狀態神秘地變得明亮了。
  • 我們小區疫情防控意識有點放鬆啊!
    有很多人外出也不再戴口罩,小區裡經常有成群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玩耍。如果不看新聞,不關注疫情發展,會讓人認為疫情已經完全結束了!小區的這種管理鬆懈程度,居民自我安全意識的淡泊,心理狀態的放鬆程度太過了吧!萬一真有無症狀感染者進出小區,而你恰好又不戴口罩,那麼感染的機率會大很多。
  • 「大道至簡」原來是:意識放鬆、開放、自由、客觀
    原來除了物質、能量之外,還有意識能量、靈性能量。世界觀、生命觀從此改變,不再唯物了,開始從「心物二元」的角度看世界、並為人處世。還是認為:物質與意識都是第二性的,能量才是第一性的,其實由唯物論轉向了唯能量論。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嗎?Fisher是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隨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系及Kavli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2007年,他暫時離開UCSB物理學系,以研究物理學家的身份加入了微軟Station Q實驗室。在2009到2010學年,Fisher在Caltech擔任教職,並於2011年夏天回到UCSB物理學系。
  • 事業單位公基政治知識: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考點整理
    【導讀】江西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政治知識《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考點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或者三支一扶等考試的筆試中,馬原都佔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涉及到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內容。因此,我們需要對其理論知識很好地進行把握。所以,本文主要是將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相關考點進行整理匯總,方便大家記憶與理解。
  •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的意識世界裡面有速度,距離,大小,空間,時間,分門別類,而前面的這個比喻,是因為在我們的意識裡有大小之分,多少之別?就像魚兒永遠不會察覺水的存在。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突破,大之最大,小之最小,也許我們需要另一種新的意識和思維模型,比如你可以接受一種東西的疊加態:他既是大的也是小的,他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或者說時間等於距離。
  • 我們一定要培養瑜伽練習中肩頸的放鬆意識
    你可以自己想一下,當你聚焦到外部的視覺目標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地頭向前傾,好像你看的東西有引力-你的頭也會向那個方向走。這時候你的頭就在你的脊柱上向前移動, 最後導致頭懸掛在頸椎的7節和一個弓起來的背上。就像下面一樣,看著是不是很熟悉?當然!你現在不就是這樣嘛!
  • 糧食危機意識時刻不能放鬆
    有專家指出,儘管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其實食物資源遠遠少於世界平均水平,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特別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從全球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經合組織發布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會對全球糧食市場產生「歷史性衝擊」,而且威脅糧食生產的風險不止一個,水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
  • 塔羅牌佔卜禪卡:潛意識被意識到就已經不再是問題
    文:禪卡塔羅01:當潛意識被意識到,就已經不再是影響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曾說:「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卻稱其為命運」,在著名的美國紐約塔羅解牌人ELLEN的面授課程當中也曾說到,當你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了一半,而塔羅牌就是這樣一種工具,你可以不需要特別懂它,哪怕你只是意識到一個點,就已經獲得了成長。
  •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人腦能被機器模擬嗎?2種學說,各執一詞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自古以來,大部分學者都認同意識是真實存在的。數千年前,哲學家負責思考這個問題,時至今日,仍有一些現代哲學家聲稱,意識只不過是一種幻覺,意識跟物質宇宙無法兼容,意識不應該被納入科學的範疇。
  • 疫情防控期間防滅火意識不能有絲毫放鬆
    國家森防指辦公室通報近期森林火災多發情況  疫情防控期間防滅火意識不能有絲毫放鬆  光明日報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彭景暉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近日,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就近期森林火災多發情況向各地發出通報,要求疫情防控期間防滅火意識不能有絲毫放鬆
  • 本質與物質
    作者  U2 心無為為什麼,當我們把七色光聚焦在一起便會融合成一股純淨的白光?大家不妨與心連接,在靜默中靜靜地感受與省思一小會兒,或許你會得到和U2一樣或相似的理解:七色光和七色顏料,恰好對應了靈魂的本質和靈魂本質之外的物質。靈魂的本質是愛,愛的體現是光,而在靈魂的本質之外便是其所經歷和體驗的實相,而構成這個實相的便是各種不同的能量和物質。
  • 可以放鬆心情不能放鬆防控意識!「五一」在即,守好綠碼再出遊
    在疫情風險仍存的大背景下,旅遊項目若想順利重啟,就要本著唯恐有失的心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細則;市民出遊若想打消感染顧慮,就得帶上安不忘危的意識,做到防控休閒兩不誤。任何一方對防控細則馬虎大意,都可能導致交叉感染、疫情反彈,不僅於民眾健康不利,也可能導致旅遊業再度停擺。對景區而言,類似清明期間2萬人擠爆黃山的場景,「五一」期間不能再次上演。
  • ...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第五課第1課時 意識的本質 課時精練
    「烏鴉反哺」反映了烏鴉的感恩之心,所以說烏鴉也是有意識的,這違背了()A.有了人腦就有了意識B.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C.意識的內容來自於客觀事物D.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答案
  • 睡眠聚焦:一條通往睡眠的路
    所以我把它看成是在我意識清醒的自我和睡著的很不一樣的意識之間的最後的『什麼』。對你來說,誰知道呢,也許不同吧。 4  探索「清醒」找到「清醒」的感覺並不總是容易的,而且它還需要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我「清醒」的感覺在我探索時還會出現變化。我用一些問題來幫助我:這個清醒著的「整體」像什麼?
  • 堅持問題導向 做好四個「聚焦」
    他強調,全縣應急管理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始終堅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發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 ,做到「兩個維護」,做好聚焦提升安全意識等四個「聚焦」工作,全力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應龍參加。會上,大家首先觀看長沙縣迎接省安全發展工作示範縣驗收專題匯報片。縣應急管理局匯報全縣應急管理工作和歲末年初應急工作相關情況。
  • 光體是意識的穩定器^_^
    ,回歸不再動心而只有同理心和感同身受,只有萬物一體和一切皆能量,不然你又如何不傷別離,不再恨無愛呢,所以,不只要有直覺和同理心,還要有更高心智的理解力讓你不受任何思想和情感束縛和限制靈性是釋放和自由一切束縛和限制的,所以不光是世界思想,也要思量一切靈性知識和思想是否讓你懷疑和束手束腳,甚至結幫拉仇恨靈性就是無懷疑、無困惑,而一切懷疑和困惑的探尋探索過程正是釋放和淨化意識的過程
  • 正確的瑜伽放鬆姿勢及放鬆技巧
    真正的放鬆是指身心幾乎沒有耗損任何能量的狀況,這是一種自然充電過程。人的一舉一動,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城市裡破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