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9日電(楊騰格爾)回想起11月下旬到人民大會堂領獎的情景,全國勞模、鄂爾多斯牧民蘇雅拉達來還是心潮澎湃:「這次的獎級別很高,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蘇雅拉達來是烏審旗文梅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讓我們看看他從智能機器發明家到全國勞模的「晉級」之路。
蘇雅拉達來展示他發明的「全自動牲畜飲水機」部件。新華網楊騰格爾攝
1993年,蘇雅拉達來高中畢業,報考了內蒙古電子學校。後來,他瞞著家人中途放棄學業,在呼和浩特一家家電維修部拜師學習無線電、機電家電維修技術。出徒後,他選擇返鄉創業,從一名地地道道的牧民幹起。
在這段牧民生活中,蘇雅拉達來發現,在飼草淡季圈養牲畜比放養效益高,可飼草料和人工成本也較高,而且農牧區勞動力短缺。面對現狀,蘇雅拉達來決定自己研發機器替代人工。
2000年,他設計製造的初級智能「全自動牲畜飲水機」在家裡試用成功,大大減少了勞動力成本。
蘇雅拉達從2009年起開始申請專利,並先後投入25萬餘元,研製出智能鐵軌式餵料機、飼料調配機、羊羔餵奶機等系列農牧業機械配套設施,改善了農牧區機械化水平,既幫助農牧民提高收入,又促進了牲畜良種發育。
目前,智能「全自動牲畜飲水機」作為蘇雅拉達來發明的拳頭產品之一,已升級至第7代,產品質量可靠、技術成熟,深受廣大農牧民喜愛。另一個拳頭產品「鐵軌式餵料機」一天能餵400-500頭牛,每年可節約5萬元人工成本。
在搞發明創造同時,蘇雅拉達來創辦了烏審旗文梅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每年可吸納周邊20多人就業,幫扶的嘎查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蘇雅拉達來帶領嘎查牧民重塑炒米加工智能化樣板間,促進牧民增收致富。多年來,蘇雅拉達來累計捐款30餘萬元,都是為困難家庭、貧困學生解燃眉之急,他還為部分貧困戶免費提供農牧業機械配套設施。
今年11月下旬,蘇雅拉達來作為全國勞模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蘇雅拉達來說,勞模是榮譽也是動力,我生活在牧區,知道農牧民的需求,還會發明製造更多實用「智能機器」,讓農牧民用上更方便高效的科技產品。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