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賞櫻季,看著繽紛燦爛的櫻花,除了拍照發朋友圈,也不乏有愛好詩詞的朋友想發文案應個景,但想來想去,好像記不起來有什麼帶櫻花的詞句。
於是有網友發起提問,感覺中國古代的詩詞中,描寫桃花,梨花,牡丹的詞句都很多,櫻花好像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呢?
本來以為熱心網友會認真解答疑惑,但沒想到評論區……開始「一本正經」地作起詩來了。
「寫櫻花的不少吧,小學有一個很有名氣的:牆角數枝櫻,凌寒獨自開。不也經常考那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櫻花開嘛?」
原句分別出自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印象中還有一首是專門寫櫻花的:櫻櫻櫻,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原句出自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連外國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也被改造成了: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sakura(櫻花)。
腦洞大開的可不止上面這些,有才華的網友紛紛搬出小時候背過的詩,不是取諧音就是改個字。說得這麼認真,不要欺負我們讀書少。
當然,還是有認真作答的朋友,指出吟誦櫻花的詩歌自古有之,只是名篇較少,所以顯得櫻花存在感似乎不強。除此之外,我們現在常見的櫻花多為日本的改良品種,中國原本的櫻花品種和桃花長得很像,「而且還沒桃花好看」,其中還有很多是「櫻桃樹」而不是「櫻樹」,詩作自然難覓。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全世界約150種野生櫻花中,中國就佔了50多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就已經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中國古代也不乏有詩人和詞人曾在作品中提及櫻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無題(其四)》李商隱(唐)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悽其。——《無題》李商隱(唐)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燻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謝新恩》李煜(南唐)
梅花謝後櫻花綻,淺淺勻紅。試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餘寒未許開舒妥,怨雨愁風。結子筠籠。萬顆勻圓訝許同。——《採桑子》趙師俠(宋)
所以,古詩詞中描繪櫻花的不在少數,只是缺少名篇,如果真有個「千樹萬樹櫻花開」這樣的作品,也許,咱們又要多背幾首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