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武漢大學櫻花綻放,萬樹花開美如雪,遊人宛在花中遊。從明日3月14日起,武漢大學櫻花節開始。其實,中國傳統詩詞中,不乏關於櫻花的描寫。國之學在這裡,挑選了十首描寫櫻花的絕美詩詞。這個春天,讓我們與櫻花和詩詞相約,帶上詩詞賞櫻花!
櫻花最早產生於中國,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據我國文獻記載,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就已經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出現在普通庭院。而當時萬國來朝,日本的朝拜者就將櫻花帶回東瀛,至此之後,方在日本落地生根。
白居易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以及「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枝便當遊。」詩中清楚的說明詩人從山野挖回野生的山櫻花並將其植於庭院觀賞。
唐代孟詵所著本草綱目,對櫻的定義為:「此乃櫻非桃也,雖非桃類,以其形肖桃,故曰櫻桃。」對山櫻的釋名為:「櫻桃俗名李桃,前櫻桃名櫻非桃也。」明代於若瀛的詩中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
櫻花之美,兼具盛開時的絢爛和凋零時的浪漫。一夜風雨過後,一樹櫻花紛紛飄落,在地上鋪滿一層厚厚的花瓣。現代人們欣賞櫻花的飄落,也許少了對命運的感嘆,而是更注重視覺上的享受。
久別離
唐·李白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
雲鬟綠鬢罷梳結,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和裴僕射看櫻桃花
唐·張籍
昨日南園新雨後,櫻桃花發舊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雨中寄元宗簡
唐·張籍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佔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遊曲江見寄
唐·白居易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行便當遊。
何必更隨鞍馬隊,衝泥蹋雨曲江頭。
折枝花贈行
唐·元稹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無題(其四)
唐·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七絕·本事詩
近代·蘇曼殊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櫻花落
近代·蘇曼殊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宵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豔骨,空將清淚滴深懷。
多情漫作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已灰。
犬山堤小步見櫻花未開口佔兩絕
近代·鬱達夫
尋春我愛著先鞭,梢上紅苞吐未全。
一種銷魂誰解得,雲英三五破瓜前。
歸帆淼淼擁雲煙,江上朝來霽色鮮。
東望浣溪南白帝,此身疑已到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