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今各朝各代代表畫派

2021-02-07 華地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書畫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古來既有,本是書畫同源,有書時既是有畫。而我們今天這裡便是從唐朝開始獨立成形的國畫。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文化交流隨之增加。中國繪畫發展史上一個空前繁盛的時代,也是一個出現了眾多巨匠與開創全新風格的時代。宗教繪畫亦走下神壇,融入百家之中。眾所周知的唐朝"豐肥"為時尚的現實婦女進入畫面。帶著唐朝特色的仕女畫、山水畫、花鳥畫讓人印象深刻。






宋朝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宋朝商業十分發達,作為商品出售的紙畫行業尤其出眾,紙畫傳播繁多,繪畫的服務對象也有所擴大。宋代畫作有力求工整,注重形似的特點。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佔據畫壇主流。元人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自然景觀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




明代畫作派別眾多,浙派、吳門畫派、青藤派、嘉興派、波臣派等等。明代前期基本形成三大體系:繼承元代的文人畫、宮廷院體繪畫、浙江繪畫;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最負盛名,畫史稱為吳門四家。畫派即為吳門畫派或吳派。明代晚期吳門畫派依舊興盛不衰。


浙派


吳門畫派






清代宮廷繪畫在康熙、乾隆時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呈現出迥異前代院體的新風貌。在清朝宮廷畫可以說達到了中國繪畫的巔峰。而民間繪畫以年畫和版畫的成就最為突出。


宮廷畫



版畫

清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千尺雪」,《欽定熱河志》插圖





此文為看點(華地藝術品)原創內容,特此聲明

相關焦點

  • 中國寫實畫派2020年展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府高級文藝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2001年與王沂東、楊飛雲等共同發起成立「北京寫實畫派」。2005年由陳逸飛先生提議改稱「中國寫實畫派」。2008年和楊飛雲、王沂東組織「中國寫實畫派」成員集體創作《熱血五月·2008》,公益拍賣 3350 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給汶川地震災區。
  • 巴蜀畫派傑出代表人物譚昌鎔書畫展在成都龍興寺開幕
    巴蜀畫派傑出代表人物譚昌鎔「一唱雄雞天下白」書畫展在彭州龍興寺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千年古剎龍興寺,素有「七佛勝地」之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科)2020年8月21日上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成都和平解決龍興寺起義七十周年,由成都彭州佛教協會、彭州龍興寺、德陽什邡佛教協會、德陽羅漢寺共同舉辦的巴蜀畫派傑出代表人物譚昌鎔先生
  • ...以具象視覺關照當代社會精神世界 中國寫實畫派2020年展線上...
    中國寫實畫派作為中國具象繪畫的扛鼎力量,堅持以卓越精湛的繪畫技巧,唯美經典的視覺語言,深沉悠遠的審美趣味,在世間萬象中「盡精微,致廣大」。2020年註定成為不平凡的庚子之年,中國寫實畫派的藝術家們沒有因為疫情而停下手中的畫筆。時至年尾,他們用新作在線上舉辦「中國寫實畫派2020年展」,為大眾送上祝福,迎接2021年的萬象更新。
  • 威尼斯畫派傑出代表,色彩的化身
    《自畫像》 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 Vecellio,1490—1576)被譽為西方油畫之父,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知識貼:威尼斯畫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派之一,誕生於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而之所以叫威尼斯畫派,因為這個畫派的畫家主要生活在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個臨海,商業繁榮、並且特別有錢的城市。
  • 再續前緣:嶺南畫派經典作品巡展重慶
    與會者就嶺南畫派產生的原因、藝術特點、藝術主張以及嶺南畫派的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充分肯定了嶺南畫派對中國畫的創新與變革的重要貢獻以及在中國美術現代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1949年以後,新的歷史條件賦予秉承「筆墨當隨時代」理念的嶺南畫派藝術家們更為廣闊的藝術天地。
  • 新安畫派代表人物,詩詞書畫樣樣精通,汪採白的作品有什麼魅力?
    民國新安畫派代表人物,詩詞書畫樣樣精通,汪採白的作品有什麼魅力?文/秋香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新安畫派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美術流派,以之有關聯的畫家有太多太多,為中國美術的發展進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中眾多畫家中,汪採白算是該畫派的一個代表人物。在如今收藏的留世作品中,都能夠清楚地看到汪採白對山水畫的理解!
  • 巴比松畫派大批量成體系登陸中國
    開幕式現場這次展覽是藝術史佔有重要藝術地位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首次大規模、成體系的登陸中國。在中國當下的文化語境中,如何面對傳統和古典,並在兩者之間進行巧妙連接是我國當下文化語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巴比松畫派作為新古典主義和印象派之間非常重要的過渡階段的畫派,在面對經典、未來和未知層面,都具有大量可供參考和挖掘的素材,能為當下中國文化藝術等發展帶來一定的啟發。
  • 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做客潮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李婷婷)從中國革命的精神勝地寶塔山,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地標廣州塔,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安、嶺南畫派交流展來啦!10月20日晚,「從寶塔山到廣州塔——長安、嶺南山水畫名家文化交流活動」走進潮墟,長安、嶺南畫派各大名家齊聚一堂,見證「長安精神」與「嶺南精神」的不解之緣。
  • 畫派 波臣畫派 宗師曾鯨
    曾鯨的中國人物肖像畫影響中國繪畫史近500年,潘天壽著《中國繪畫史》譽其為「一代傳神泰鬥」。影響巨大,意義深遠。一,曾鯨開闢前庭,前無古人。其為中國肖像畫開闢了新途徑,豐富了中國肖像畫的筆墨表現力,為傳承和傳播中國繪畫藝術做出巨大的貢獻。
  • 上海書畫三傑,以連環畫、插畫聞名畫壇-海上畫派大師程十髮
    海上畫派是隨著中國近代上海成為商埠後,文人墨客們寓居上海而逐漸形成的。海上畫派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大畫派很多海上畫派的畫家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海上畫派的代表有公認的"海派四傑"蒲華、任頤(任伯年)、虛谷、吳昌碩,還有趙之謙、黃賓虹、吳湖帆等人。
  • 威尼斯畫派
    威尼斯畫派義大利文藝復興主要有三個畫派,代表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三個時期。(佛羅倫斯畫派、羅馬畫派、威尼斯畫派)(1)威尼斯畫派活躍於15世紀至16世紀。威尼斯在15世紀成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業中心,實行貴族共和制政體,整個城市充滿了繁華的世俗氣氛。
  • 流派源遠,燦如星辰——淺談明代的山水和花鳥畫派
    董其昌《書畫合璧》卷一·山水畫派(1)院體派: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周臣《春泉小隱圖》卷(2)浙派:浙派繪畫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國畫壇的重要繪畫流派,明代中後期浙派衰弱,其優勢位置被吳門畫派取代。浙派繪畫有重要旁支江夏畫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屬湖北武漢)的吳偉。
  • 塞維亞畫派畫家蘇巴朗,一位西班牙繪畫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
    #油畫藝術推介#說起17世紀西班牙的繪畫藝術,弗朗西斯科·德·蘇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代表畫家《聖女尤菲米亞》1637年當時的西班牙藝術受到義大利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畫家,這些畫家在模仿中學習和發展,也形成了重要的地方畫派,如塞維亞畫派和瓦倫西亞畫派等
  • 劉春草:記嶺南畫派楊善深大師
    自嶺南畫派二高(劍父,奇峰)一陳(樹人)出現,以西方的技巧折衷國畫之形似不足,同時以大自然為師,故開一個中國繪畫的新面目,開世界東方藝術的一頁。同行的石景宜博士,帶來數十冊的中國書畫予楊先生,善深大師對石博士的發揚中國文化,甚表敬仰,這無私的捐贈,國內許多受惠單位,予以崇高的榮銜,北京大學便給他博士的勳銜。石先生建藝術館於佛山,收藏中國名家書畫上萬幅,石景宜博士在事前在佛山的送畫儀式中,他熱心的把這些作品,贈送給佛山藝術單位予以永遠收藏,這是難能可貴的義舉。
  • 【保利拍賣 • 網拍第四季】中國寫實畫派小幅作品專場
    中國具象寫實繪畫堅持以具象視覺藝術關照當代社會的精神世界,以無可替代的繪畫表現力在多元維度的當代藝術格局中擁有一席之地。中國寫實畫派作為中國具象繪畫的扛鼎力量,自2004年成立以來匯集了一大批當代中國油畫領域具有相當學術影響力的藝術家,成為當代中國油畫創作的一支中堅力量,他們堅持以卓越精湛的繪畫技巧,唯美經典的視覺語言,深沉悠遠的審美趣味,在世間萬象中「盡精微,致廣大」。
  • 威尼斯畫派:他們畫裸體不僅是表現美 還是反抗
    時間:2016年3月25日-2017年1月(暫定)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6展廳威尼斯畫派是文藝復興中後期的藝術巔峰
  • 立體主義油畫畫派
    總之,立體主義藝術思潮和畫派的形成和當時的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大背景是分不開的。立體主義畫派立體主義產生於20世紀初,代表人物是塞尚、畢卡索、布拉克。畢卡索曾說過:「當我們搞立體主義時,並沒有搞立體主義的打算,而是要表達我們身上的東西。」
  • 美輪美奐——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
    中國繪畫的歷史源遠流長。早期的繪畫需要經過匠人再造,刻在石料、青銅器上,或者畫在陶器上。直到漢代發明了紙張,畫家才開始用毛筆在紙上作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美妙而悠久的古代藝術吧!秦漢時代的繪畫,大致包括宮殿寺觀壁畫、墓室壁畫和帛畫等。秦代留存至今的繪畫主要是70年代在秦宮遺址發現的秦宮壁畫。
  • 後印象主義油畫畫派
    因為後印象主義主要是相對於印象主義來講的,後印象主義一詞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用來描述文森特·梵谷、高更和保羅·塞尚等為代表的一群畫家以及畫風的。該詞由英國藝術評論家並曾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長福萊(Roger Fry,1866-1934)提出的。
  • 李偉銘:嶺南畫派對於今日畫壇有啟示意義
    」,一直流傳至今。僅東京美術學校,從1905年至1947年,包括臺灣地區,註冊入學的中國留學生就達133人,其中廣東籍學生30人,佔總數的22.5%。「新畫派」或「折衷派」被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嶺南畫派」一稱所替代已無從考究,據李偉銘研究介紹,至上世紀30年代中期才偶有「嶺南派」一詞的出現,並未被學術界廣泛稱述。但需要強調的是,誰最早提出「嶺南派」一詞已經顯得不重要,「如今的嶺南畫派已經確立了其在現代美術史上獨立的地位與認識價值。」李偉銘曾在文中寫道,「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嶺南畫派自有其啟示錄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