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所有熱愛藝術的孩子提供最大的成長平臺」
從小學習舞蹈的孩子們,
都會練習基本功,
而軟開度,
則是訓練的重中之重。
軟開度訓練中容易被忽略的訓練部位:
小胯
小胯的軟度是基本功訓練中——蹲的主要內容;
貫穿在中國舞所有動作之中,無所不在。
劃重點:報考專業舞蹈院校,小胯可是軟開度測試環節中必考的一項哦!
小胯的練習方法:
先要躺平,雙腳站好一位,雙腳踩住牆邊,保持腳的穩定性。雙膝微曲,確保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要大於等於90度。
呈躺平狀的一位半蹲,家長們可以蹲在孩子的腳邊位置,雙手按住膝蓋向地面壓,兩手用力均勻。
溫馨提醒:
學生的屁股和腰始終貼地;
不能塌腰;
不可因為疼痛而隨意擺動。
後胯根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發現孩子們的豎叉、橫叉基本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壓高叉,但是後腿總是出現不夠直的情況,會顯得不夠漂亮。
這是由於後胯根沒有練習到位。
很多學生,包括家長,都覺得下豎叉時向後彎腰抓後腿,就是壓後腿。
其實是在壓腰~
還有一部分學生能搬後腿,可搬起後,可以明顯的看到是後腿把肩和腰帶著向後拉,這只能說明,你能搬起後腿是因為肩和腰較軟,而不是真的後腿。
如上圖,才是真正的後腿哦!
後胯根的練習方法:
單腳踩地,小腿與地面垂直,另一隻腳向後下方伸直,最大限度向下。
或把後腿膝蓋搭在凳子或與凳子基本高度的物體上,前腿大腿與小腿90度,小腿一樣垂直於地面,把胯架空在地面上,家長可以按住後腿屁股的大腿根部向下用力。
溫馨提醒:
1. 胯與雙腳站立時的胯一樣保持平行,切忌一前一後;
2. 用力時需持續向下;
3. 練功時,學生應該是後腿前根部疼痛,如不是,請及時停止。
腳背
腳背是腿的延伸線,腳背分為大腳背和小腳背,統稱「腳背」。
但是學生們基本都是只知道一個,所以常出現只有大腳背沒有小腳背,或者要不只有小腳背沒有大腳背的情況。
如果你想讓腳背更漂亮,大腳背和小腳背是缺一不可喲~
壓腳背的練習方法:
可雙腳跪地,膝蓋和小腿靠攏,用腳背撐地,屁股坐在腳背上。
很多學生會在這種姿勢下,只壓小腳背,也就是腳趾。
在訓練時,應該將腳背位置向前推。
家長也可以讓學生坐在地面,雙腿伸直,兩腳繃腳擺好,家長兩手壓住腳背位置向下用力。
溫馨提醒:
壓腳背時,不能向腳的內側下壓。有圖有真相,要外旋,不要內扣哦
胸腰
肩和大腰的中間就是胸腰,胸腰對舞感有很大的幫助。
胸腰就像小胯一樣,在舞蹈中無所不在,很難用文字具體形容,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胸腰的練習方法:
學生可像壓大腰時,後背胸椎的位置貼住把杆,雙手從前向後打開,根據身高將膝蓋半蹲,胸椎以下垂直於地面。
或在地面趴好,家長站在學生的身體兩側,與學生面向一致,家長把學生的兩手從前向後拉住,可用膝蓋抵住學生的肩胛骨中間的位置,手與膝蓋反力。
溫馨提醒:
1. 只壓胸椎這一段,不可加入大腰;
2. 在用力時,學生頭可向後,正常呼吸,不可憋氣。
以上訓練方法,家長們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嘗試。嘗試成功後,也只能作為學生在家時的輔助練習,不可盲目用力過大,專業的問題還需要專業的老師來解決。
軟開度訓練不能求快,這是經過時間積累的,
單純的追求快速見效,
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痛。
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
要合理安排自己孩子的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