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2020-12-17 藝武論道江湖

任何的拳術都有基本,而往往這些基本功都是伴隨著拳法的成長,而不斷反覆進行練習的。基本功就如同蓋樓的地基一樣,想要蓋多高的樓,就需要做相應足以支撐高樓的地基。練習基本功非常的重要,它關係到你的拳術提升速度以及未來拳術的走向。

基本功紮實的人,無論練習什麼拳術都會進步很快,比如你讓一個武術冠軍來學習太極拳,他們的學拳速度以及練習起來動作的瀟灑程度,可以趕上一個練習兩三年拳術的人。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馬步,弓步是一切武術的基礎,太極拳的弓馬步雖然有所不同,但一樣是組成太極拳套路的關鍵。想練好太極拳,以下這些基本功,需要天天練,經常練,當你的基本功練好時,你的拳術也會更進一步。

1、樁功

練好太極拳的關鍵是提高下盤的力量,當下盤有力量了,很多的步伐、步型才能做到位,練習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太極拳的樁功,常見的樁功分為無極樁和太極樁這兩種,這種兩種樁法,簡單易掌握,所以比較適合初學太極拳者。初學拳時建議先站無極樁,逐漸的再去站太極樁。

弓步

具體的站法,每個老師教的不同,自然站的方法也有所區別,但所有的樁功從上到下講:虛領頂勁,雙目平視,唇微閉,牙齒張開,舌頂上顎;下巴微收,後背脊柱挺直,腰向後頂,下腹微收(收腹不是用力吸肚子,而是丹田下沉所至的收腹),胯關節內收、又膝微曲,兩腳尖衝前,膝關節與腳尖中線方向保持一致,重心在腳跟,腳心中空,五趾抓地。

樁功是太極拳的基礎,太極拳在打拳的過程中,其身法都是樁功原地站立的動作,身體中正安舒。

2、馬步

太極拳的馬步與傳統武術的馬步有所區別,太極拳譜曰:「馬不馬弓不弓丁不丁」,就是馬步不像馬步,弓步不像弓步。太極拳處處體現圓和弧,馬步也有重心,就是所謂的虛實,就像太極圖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以陳式太極拳的馬步是偏馬步,四六或是三七馬步。如賴扎依、單鞭等動作就是偏馬步,雖是馬步,但看起來,有一種弓步的感覺。

3、弓步

弓步也像馬步一樣,不像弓步,便是有幾分像是馬步。陳式太極拳的步型特殊之處,便在於此,練習太極拳時,切勿將弓步做成後腿跌蹬直,蹬直了,就不是太極拳的弓步了,太極處處要體現出虛實。實中有虛,實佔得更多,而虛少,虛中有實,為虛多實少。

4、重心轉換

陳式太極拳的重心轉像,也是像圓一樣轉動,以腰為軸,重心轉換過程中,首先你要知道重心在哪兒,陳式太極拳的重心,是身體的垂線,以身體的中軸為主,重心在轉換過程中,就是以這個軸為核心進行的轉換。重心在轉換過程中,要「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欲以向必,必先向後」,也就是在動作轉換的過程中,比如重心在右向左移動重心時,應先向右轉再向左轉換。也就是太極中所說的「物極必反」的道理,重心在右了,就做到極限,到了極限,圓就出來了,自然整個轉換過程中的圓便做出來了。

5、上步退步

步法的前進與後退,是練習陳式太極拳套路的關鍵,所以在練習基本的時候,就要進行上步、退步的練習,上退時,一般以腿跟著地再進行重心的轉換,而退步則以腳尖先著地,然後再進行重心轉換。有人說,為什麼上步用腳跟,退步用腿尖呢?原因很簡單,你自然地向前走路是腳跟先著地,還是腳尖先著地呢?退步是又是腳跟先走還是腳尖先走呢?

太極拳是種自然的運動,符合人體的運行規律,走路時的姿勢,走路時的邁步其實與在行拳時的方式要求一樣,而行拳時的要求更為嚴格。他要求你在上步退步時,保持上體的中正不偏,目視上步的方向。

6、體力

最後,沒有體力,一切都是枉然,所以體力的訓練在太極拳的鍛鍊中也很重要,尤其是年輕人更需要練習太極拳的體力了。陳式太極拳剛柔並濟,同時還有跳躍等動作,一套老架拳,如果沒點體力,打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提高陳式太極拳的體力時,需要練習慢跑以及連續幾遍套路的不間斷練習。並且平時也要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發力,如醃手肱拳、二起腳、蹬腳等發力動作都是多練習的。

好了,今天先介紹到這裡吧,想要練習好陳式太極拳,也是需要從最基本的練起,並且要長期的堅持練習這些基本功。雖然這些基本功法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確實很重要。再來回顧一下,樁功、馬步、弓步、重心轉換、上步退步以及體能訓練,很多時候,我們會了套路之後,這些基本功都經常被忽略,重新撿起來,開始從基本功練起,來提高自己的太極拳功力吧。

相關焦點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到底應該如何練?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時,經常說的一個勁法就是纏絲勁,陳式太極拳講究處處都體現出纏絲勁,每一個動作的變化,每一個動作的轉換,每一個力的發出都有纏絲勁在其中體現,那麼究竟什麼是纏絲勁?這種勁法初學者應該如何去練呢?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長期習練陳式太極拳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能夠有效地增大人的肺活量,對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能提高人腿部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對肩、腰、關節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同時,習練者在練功時需要壓腿、壓腰、壓肩等等,練拳時也有意識地將肌肉和韌帶伸展拉長,使肌肉、關節、韌帶的韌性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怎麼練?
    一、動作要柔順圓活 有很多人都說陳式太極拳容易學習,而且它的動作優美。 對如何練好練好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是用意練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陳式太極拳基本要求。 因此,在學練老架一路拳時要牢牢把握這一原則。 現在很多喜歡打太極拳的人都只是隨便的亂打,使很多的力氣,可是效果卻很差。
  • 打陳式太極拳沒有這種勁,不叫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健康之路——練好周身一家的纏絲勁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練習太極拳,剛開始的時候,容易練快,新學太極拳的拳友,都是一樣,剛開始沉不住氣,打拳剛開始挺慢的,打著打著就快了起來。二十四式簡單,速度慢,容易讓人沉住氣,等學會了二十四有點基礎再練習陳式或是其他式的太極拳效果更佳。初學拳架,一定要注意身體的正直,也就是整個上體的姿勢,應與站樁時的上體姿勢一樣,學拳時,切忌身體歪斜,呼吸應保持自然。
  • 陳式太極拳必須要知道這三層功夫!
    但也正因為陳式太極拳所表露的這些特點,反而使得眾多的學拳者不能正確認識陳式太極拳鍛鍊的根本方法,以至浪費光陰,無有所得;或者流弊於硬拳,難成妙手。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先哲有語:"物有本末,身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對於初學者來說,太極拳基本功做好了,拳架自然水到渠成了!
    徐建民老師陳氏太極拳套路展示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責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和承諾,而打太極則是一種良好的養生健身運動。 如今,太極拳在社會上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熱愛。
  • 太極拳必修基本功,快速提升!
    初學太極拳的朋友心中總是有著各種疑惑,不知從何處下手才能進步更快,下面介紹幾種入門的基本功,希望對初學太極拳的朋友有所幫助。
  •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怎麼練? (陳正雷老架一路74式口令版視頻)
    有很多人都說陳式太極拳容易學習,而且它的動作優美。
  • 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三式學拳日記一
    時間:2020年11月10日地點:河北省滄州市恩師劉鳳文家此次北上滄州隨恩師劉鳳文學傳統陳式太極拳,已是2010年離開滄州的十年後的事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傳承傳統陳式太極拳卻用了十年時間。然而太極拳夢想的種子卻在內心深處埋藏了二十多年。命運輪迴終歸還是回到了起點,雖然大學期間,和太極拳有過短暫幾年的接觸,倒也有民間傳統武術師父言傳身教,但是到底太極拳在我身上能走多遠,我不知道。這麼多年,我經歷了很多事情,走過了很多彎路,嘗試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是不溫不火。難以實現人生價值,總是失敗一個接著一個,迷失過,彷徨過,也沮喪過。
  • 陳式太極拳全身運動的配合規律
    陳式太極拳的配合規律,從全身來講
  • 解析陳式太極拳的螺旋纏絲勁
    這是陳式太極拳纏絲法詩二首。詩中闡明了纏絲是畫圓,陰陽互為根,功久探奧秘,隨意見天真之理。螺旋纏絲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法。實踐證明:螺旋纏絲運動符合哲學、生理、力學等原理。螺旋纏絲運動有促進人身心健康,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增強技擊功能等作用。  纏絲勁是用形象逼真的纏絲動作比喻太極拳螺旋畫圓動作產生的勁力。
  • 陳式太極拳的終身功底子
    陳式太極拳的終身功底子一:腳1:腳為人體之根基。二:膝1:膝關節在太極拳運動中有獨特的作用,膝部自始至終保持一定的彎度,屈膝、弓膝。弓膝時膝蓋不準超過腳尖。2:為保護膝關節,應經常順逆旋揉膝蓋。3:腿順逆纏出步時,膝先外《裡》開《合》,定步時裡合。定步時做到「兩膝常常裡合,兩腳常常裡扣」。4:提膝擊人,要裡合,要包括撞、頂、扣、跪等法。
  • 初學者 練太極拳姿勢與膝蓋關節損傷的分析
    有人對某地堅持練太極拳者做過一次抽樣調查,發現近30%的人膝關節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損傷。損傷的原因是「練拳時的不正確姿勢」。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有許多初學者練太極拳的姿勢不正確,而更嚴重的是許多人還以不正確的姿勢教授太極拳。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視。 練拳後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
  • 陳式太極拳特點之三: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
    練純熟之後,這種纏絲圈就越練越小,達到有圈不見圈的境界,到那時就純以意知了(楊少侯先生在晚年獨創的小架子,只見發勁,不見運勁。此乃運勁圈兒小到看不出,僅將發勁顯露出來的具體表現,是緊湊不見圈的純熟功夫。),所以順逆纏絲對立統一的螺旋運動就成為太極拳的第三個特點。一、運勁如纏絲的實質太極拳必須運勁如纏絲,或者說運勁如抽絲。
  • 「幸福之城」今天膠州陳氏太極拳研究會亮「招式」!一起練練~
    12月5日上午,膠州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成立九周年暨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發行儀式在翰德軒美術館舉行。市政協副主席王天鴻出席發行儀式。美術館內喜氣洋洋,氣氛熱烈,太極拳愛好者及常州路小學的同學們齊聚一堂,認真觀看了張洪禮陳氏太極拳影像視頻。視頻中,張洪禮精彩的表演引得全場叫好,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比劃了起來。
  • 初學陳式太極劍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當你學會太極拳之後,就可進行太極劍的學習了,陳式太極劍相對於其他式子的太極劍來說,較為難練,陳式太極劍套路中含有很多的發力、跳躍等動作,每一招每一式都含有技擊含義,想要練習好陳式太極劍,則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好。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自學?這次總算說明白了~
    但他們沒有練出功夫,也難言達到了健身的效果。更有甚者,有些自學太極拳者當起了老師。我所住的廣州天河區華景新城陶然庭園的一個老頭每天早上邊放音樂,邊教幾個人學習陳式太極拳。待他中途休息時,我過去問他,您是哪位大師的嫡傳弟子,他沉吟半晌,「什麼嫡傳弟子」,我又問,「您會推手嗎」,他答道,「不會」。十有八九,這個老頭也是從光碟上學會了套路,搖身一變就開始授拳。自學太極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做太極操。
  • 陳式太極拳56式分解動作教學視頻-陳娟講解
    陳式太極拳56式拳譜第一組:1.起勢      (分腳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