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作要柔順圓活
有很多人都說陳式太極拳容易學習,而且它的動作優美。
以採挒肘靠四隅勁為輔,用勁方法以纏絲勁為主,以發勁為輔;動作力求柔順,外形具有緩、柔、穩的特色。」
對如何練好練好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是用意練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陳式太極拳基本要求。
因此,在學練老架一路拳時要牢牢把握這一原則。
現在很多喜歡打太極拳的人都只是隨便的亂打,使很多的力氣,可是效果卻很差。
陳式太極拳前輩陳照奎、田秀臣、馮志強老師在演練陳式老架一路時,真正做到動作連綿纏繞,氣定神閒,收放自如,似行雲流水,很少發勁,即使發勁也是點到而已,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
真正體現出「引而不發」的大家風範。使觀者矜躁全消,回味無窮,這才是練拳的高境界。
二、外形要舒緩沉穩
初練老架一路拳,動作越慢越好(慢而不散),這樣可以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規範到位,是否犯有促胸突臀、架肩反肘,前俯後仰、左歪右斜、直出直進、橫氣填胸等大毛病,動作是否有不順遂的地方,才能及時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使拳藝不斷精進。
整套拳打完應在13至18分鐘左右為宜,此階段可稍長一些,在二至三年左右,隨著動作的純熟,身上僵勁己化掉。
這樣即可逐漸加快(快而不亂),此階段堅持兩年左右後,到第三年復緩,進入高級階段,練拳時兩臂轉來如風吹楊柳,進退旋轉如落玉盤,心中有情有景,此時打拳不覺勞累,而是一種高級享受,方能感悟太極拳的奧妙所在。
三、動作要節節貫穿一氣呵成
行拳時要平穩舒展,動作以各種圓弧曲線構成,重心過渡要襠走下弧,不能重心平穩,上下兩個拳式連接要緊湊,不能有斷續處,形成一招一式單浮擱。
初練者容易出現停頓現象,待熟練後就要把每式連接起。練拳時要注意轉關處,上式結束下式即起,銜接和順,嚴絲合縫。做到一氣呵成、連綿不斷。
四、要重視其理論的學習和其內功的鍛鍊
大家在自學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我們的理論,另外內功的修煉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學好太極拳這兩點是重點哦。
初學時,為了減少入門的難度,可以不顧內功,按照動作說明文字與圖像,依樣畫葫蘆地學,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動作大致像樣了,就要逐漸領會和掌握其內功。
例如,精神內斂,儘量放鬆心情,安靜的指揮行動,均勻緩慢的腹式呼吸,身體肌筋骨儘量放鬆,逐漸進入內外統一的練習。
太極拳是內功拳,古典拳論中指出:「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而在內」。其內外關係是:「意氣君來骨肉臣」。外之所形,無非內之所發,內功練好了,外形動作就會隨之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