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怎麼練?

2020-12-23 騰訊網

一、動作要柔順圓活

有很多人都說陳式太極拳容易學習,而且它的動作優美。

以採挒肘靠四隅勁為輔,用勁方法以纏絲勁為主,以發勁為輔;動作力求柔順,外形具有緩、柔、穩的特色。」

對如何練好練好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是用意練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陳式太極拳基本要求。

因此,在學練老架一路拳時要牢牢把握這一原則。

現在很多喜歡打太極拳的人都只是隨便的亂打,使很多的力氣,可是效果卻很差。

陳式太極拳前輩陳照奎、田秀臣、馮志強老師在演練陳式老架一路時,真正做到動作連綿纏繞,氣定神閒,收放自如,似行雲流水,很少發勁,即使發勁也是點到而已,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

真正體現出「引而不發」的大家風範。使觀者矜躁全消,回味無窮,這才是練拳的高境界。

二、外形要舒緩沉穩

初練老架一路拳,動作越慢越好(慢而不散),這樣可以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規範到位,是否犯有促胸突臀、架肩反肘,前俯後仰、左歪右斜、直出直進、橫氣填胸等大毛病,動作是否有不順遂的地方,才能及時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使拳藝不斷精進。

整套拳打完應在13至18分鐘左右為宜,此階段可稍長一些,在二至三年左右,隨著動作的純熟,身上僵勁己化掉。

這樣即可逐漸加快(快而不亂),此階段堅持兩年左右後,到第三年復緩,進入高級階段,練拳時兩臂轉來如風吹楊柳,進退旋轉如落玉盤,心中有情有景,此時打拳不覺勞累,而是一種高級享受,方能感悟太極拳的奧妙所在。

三、動作要節節貫穿一氣呵成

行拳時要平穩舒展,動作以各種圓弧曲線構成,重心過渡要襠走下弧,不能重心平穩,上下兩個拳式連接要緊湊,不能有斷續處,形成一招一式單浮擱。

初練者容易出現停頓現象,待熟練後就要把每式連接起。練拳時要注意轉關處,上式結束下式即起,銜接和順,嚴絲合縫。做到一氣呵成、連綿不斷。

四、要重視其理論的學習和其內功的鍛鍊

大家在自學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我們的理論,另外內功的修煉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學好太極拳這兩點是重點哦。

初學時,為了減少入門的難度,可以不顧內功,按照動作說明文字與圖像,依樣畫葫蘆地學,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動作大致像樣了,就要逐漸領會和掌握其內功。

例如,精神內斂,儘量放鬆心情,安靜的指揮行動,均勻緩慢的腹式呼吸,身體肌筋骨儘量放鬆,逐漸進入內外統一的練習。

太極拳是內功拳,古典拳論中指出:「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而在內」。其內外關係是:「意氣君來骨肉臣」。外之所形,無非內之所發,內功練好了,外形動作就會隨之神似。

相關焦點

  •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怎麼練? (陳正雷老架一路74式口令版視頻)
    對如何練好練好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是用意練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陳式太極拳基本要求。現在很多喜歡打太極拳的人都只是隨便的亂打,使很多的力氣,可是效果卻很差。陳式太極拳前輩陳照奎、田秀臣、馮志強老師在演練陳式老架一路時,真正做到動作連綿纏繞,氣定神閒,收放自如,似行雲流水,很少發勁,即使發勁也是點到而已,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真正體現出「引而不發」的大家風範。使觀者矜躁全消,回味無窮,這才是練拳的高境界。
  •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學(斜行),趕緊收藏吧!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是練陳式太極拳的基礎,通過一路拳反覆的練習,加強人體下肢力量。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剛中有柔。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學好陳氏太極拳,附老架一路動作分解教學(一)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是練陳式太極拳的基礎,通過一路拳反覆的練習,加強人體下肢力量
  •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到底應該如何練?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時,經常說的一個勁法就是纏絲勁,陳式太極拳講究處處都體現出纏絲勁,每一個動作的變化,每一個動作的轉換,每一個力的發出都有纏絲勁在其中體現,那麼究竟什麼是纏絲勁?這種勁法初學者應該如何去練呢?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想練好太極拳,以下這些基本功,需要天天練,經常練,當你的基本功練好時,你的拳術也會更進一步。1、樁功練好太極拳的關鍵是提高下盤的力量,當下盤有力量了,很多的步伐、步型才能做到位,練習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太極拳的樁功,常見的樁功分為無極樁和太極樁這兩種,這種兩種樁法,簡單易掌握,所以比較適合初學太極拳者。
  • 打陳式太極拳沒有這種勁,不叫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健康之路——練好周身一家的纏絲勁
  • 陳式太極拳必須要知道這三層功夫!
    陳式太極拳是一個古老的太極拳派系它向來以"意氣鼓蕩,身架飽滿,螺旋彈抖,蓄髮相兼"等特點而聞名遐邇。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四、要了解陳式太極拳的養生要領對一般人特別是中老年人來說,練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目的,就是修身養性、青春常駐、延年益壽。許多陳式太極拳大師都認為「陳式太極拳不僅是武術,它還是健身術、養生術,還是醫療術「。中老年人習練陳式太極拳,從養生學的角度研究,「一日養氣,一日練氣」。
  •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動作 陳正雷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拳譜第1式 太極起勢       第2式金剛搗碓     第3式懶扎衣      第4式 六封四閉第5式單鞭        1、找夥伴練太極或交流;2、學習太極知識;3、發表太極心得或感悟;4、找到自己想學的拳種;5、找到更好的老師(師父)或學員(徒弟);6、打響個人或團隊的知名度;7、合作推廣宣傳自己或團隊;8、為廣大愛好者提供道具服務或其他服務;9、融資合作加盟;
  • 初學者 練太極拳姿勢與膝蓋關節損傷的分析
    關於練太極拳引起膝關節痛你所遇到到的問題很多練習太極拳尤其是陳式太極拳的練習者都遇到過。原因一般有兩方面:一是練拳架的過程中拳架下盤未達到正確要求,下肢在運動過程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不一致,導致膝關節內兩條交叉韌帶所承受的負荷不平衡,而引起的膝關節炎(多為髕前滑囊炎),此種情況在練完拳後的感覺尤為明顯,感到關節酸痛、酸脹,嚴重者患側關節可比健側關節腫脹,但休息過後可緩解。
  • 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三式學拳日記一
    時間:2020年11月10日地點:河北省滄州市恩師劉鳳文家此次北上滄州隨恩師劉鳳文學傳統陳式太極拳,已是2010年離開滄州的十年後的事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傳承傳統陳式太極拳卻用了十年時間。然而太極拳夢想的種子卻在內心深處埋藏了二十多年。命運輪迴終歸還是回到了起點,雖然大學期間,和太極拳有過短暫幾年的接觸,倒也有民間傳統武術師父言傳身教,但是到底太極拳在我身上能走多遠,我不知道。這麼多年,我經歷了很多事情,走過了很多彎路,嘗試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是不溫不火。難以實現人生價值,總是失敗一個接著一個,迷失過,彷徨過,也沮喪過。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陳式太極拳的終身功底子
    陳式太極拳的終身功底子一:腳1:腳為人體之根基。常言道、腰、襠、膝,太極拳的發動機。怎樣圓,怎樣虛,習者細心領會。2:襠,胯的運化。是在立體螺旋的前提下走八字形。松胯在練拳中極為重要。3:兩膝常常裡合,兩腳常常裡扣。走架時動作不論大小都要圓襠。襠也有開有合。4:倒換重心時,襠走「下弧」走「鍋底型」。但襠的最低高度,不低於膝蓋。低於膝蓋形成蕩襠,即為病。
  • 陳式太極拳全身運動的配合規律
    陳式太極拳的配合規律,從全身來講
  • 2020年山東省普及老年人太極拳第二階段驗收展示在聊城順利舉行
    聊城新聞網訊(記者 李兆憲)12月12日,2020年山東省普及老年人太極拳第二階段驗收展示活動在聊城市鳳凰太極推廣中心高新區月季公園培訓基地舉行,活動由鳳凰太極推廣中心組織開展,來自中心的百餘名太極拳代表參加了活動。
  • 解析陳式太極拳的螺旋纏絲勁
    這是陳式太極拳纏絲法詩二首。詩中闡明了纏絲是畫圓,陰陽互為根,功久探奧秘,隨意見天真之理。螺旋纏絲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法。實踐證明:螺旋纏絲運動符合哲學、生理、力學等原理。螺旋纏絲運動有促進人身心健康,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增強技擊功能等作用。  纏絲勁是用形象逼真的纏絲動作比喻太極拳螺旋畫圓動作產生的勁力。
  • 從出汗看打太極拳的層次,你看明白了嗎?
    ↑ ↑ ↑ 點擊上面 藍色字免費訂閱                             不論養生還是技擊,練習太極拳都要冒汗體虛則練完之後大汗不止,要持續出汗半個小時以上。腎虛的則腿上汗粘滯,抬不動步。等等。注意:身體不健康的人是無法跨越這一階段的。即使是太極高手,如果身體不適,該冒的汗還是要冒。第二層次:胸、背汗多。其他部位汗水漸少。這一層次往往筋骨已經拉開,初具柔韌性,身體已經比較健康。
  • 陳式太極拳56式分解動作教學視頻-陳娟講解
    陳式太極拳56式拳譜第一組:1.起勢      (分腳開立)
  • 話說太極拳|你絕對不知道!太極拳到了中國臺灣後變成了……(連載)
    中國臺灣流傳的太極拳流派傳承情況,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一是陳式太極拳,二是楊式太極拳,三是忽雷太極拳,四是武式太極拳,五是吳式太極拳,六是孫式太極拳,七是吳峻山派太極拳,八是武術名人名家之太極拳。陳式在中國臺灣第三十六回在中國臺灣流傳的陳式太極拳,雖然傳人不多,但主要的流派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