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實戰中培養執行力
有的人在投資實戰中,遭受了很多挫折。寄予很大的希望通過培訓來達到短期暴富的願望,來彌補曾經的損失。這樣的願望不會成為現實。即使是作為一名非常成功的投資者,也不能百戰百勝,而是需要遵守一項投資計劃,信守一套理念和方法。他們能夠嚴守紀律,戒除恐懼和貪婪,充分的掌握風險與回報。
贏錢方法必有使用障礙規則
如果賺錢的方法在使用中不存在障礙,則多數人都是成功的。股市是人群進行聚集的地方,是金錢競局的場所,技術角逐和金錢利益爭奪必有一個障礙。障礙分為:自然障礙和人為障礙。自然障礙是由市場本身的規律造成的。人為障礙,主要是市場主力設計的。但是我們這裡並不是說股市沒有一個規律了,只是說股市沒有進行簡單的規律,股市本身就是具有可知性,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掌握住市場不變的規律,充分開發利用這個不變規律,在控制系統風險的情況下在股市中賺錢。
無論投資還是投機,想賺錢必須做好這兩件事
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想賺到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一是在機會來臨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二是保持足夠的耐心靜待機會降臨並耐心等待利益最大化。而要做到這兩點,必須能夠知行合一,克服人性。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打怪升級過程,最簡單的是做好準備工作,進階是保持足夠耐心,最難的是知行合一。
股市交易中的執行力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入場,有人說是止損,有人說是止盈,有人說是資金管理,有人說是交易系統,有人說是執行。這裡從答案中基本信息可以通過確定個人進行交易的關注點以及層級段位。 認知決定收益,每個人都絕對不可能賺到超出個人認知能力範圍的錢。認知圈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自然且輕鬆
交易狀態應是自然且輕鬆的,不強求任何事,同時也不與市場或自己作對。 一個成熟的交易者一定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將自己置身於水深火熱的市場之外來看市場,成為一個觀察者並等待機會的降臨。非對抗性的交易不是戰爭,市場沒有在追殺你,它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對於成熟的交易者而言,市場在其眼中就是老闆,市場在其眼中就是老闆,遵循它然後領取工資。反抗則會被踢出局,正如你並不是和海洋作戰,而是在其中遊泳那般,如果你發現自己處在某個不正確的潮流中,試圖改變此潮流的方向只會白費力氣,另外尋找合適的潮流才是明智之舉。
成交量是什麼意思?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
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製,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中繪製。
市場成交量變化反映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
一般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個股,趨勢向好。
成交量持續低迷的時候,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
成交量是判斷個股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重要的依據。
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個股應當密切關注。
成交量大小的判斷
個股成交量大小可以根據換手率和量比來觀察:
換手率是指成交數量與流通股本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數量/總流通股本 X100%。可分為日換手率和周及月及時換手率。
如果換手率在1%以下則為縮量,1%-3%則為小幅度放量,3%-8%則為大幅度放量,8%以上則為巨量放出。
量比:指的是在一定期間內即時成交數量與前期一定時期內的成交數量之比。
有單日,5日,10日量比之分。
量比為0.8-1.5倍,表明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
量比在1.5-2.5倍之間則表明為溫和放量,如果個股的價格也處於溫和緩升狀態量比在2.5-5倍,則為明顯放量;
量比達5-10倍,則為劇烈放量。
成交量的形態
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在持續低迷之後,成交量突然出現小幅增長,形態看上去像"山"一樣的連續溫和的放量形態,這種形態也稱為"兩堆"(後面我們還會介紹"推量",不要搞混淆了),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說明市場後實力的資金在介入。如果在價格的底部出現"溫和放量",價格會隨量上升,量縮時價格會適量調整,調整時間沒有方法推測,但調整期過後,價格上漲會加快。所以並不是說一出現"溫和放量"投資人就該立刻入場,而是應該在其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低點的前提下入場。因為一旦調整低於建倉成本,市場的拋壓過大,後市再度調整的可能性便很高。
縮量
縮量是指成交量萎縮,寥寥幾筆。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內大部分人對價格後市看法是一致的。要麼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拋,沒有人進;要麼看好後市,只有人進,沒有人拋。縮量一般都發生在趨勢中期,如果遇上縮量下跌應該堅決出具,等縮量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放量上攻時,可以考慮入場。基本思路就是上漲縮量跟進,價格上衝乏力又有巨量放出時立即拋出。
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價格趨勢的轉折處,場內各方力量對後市看法分歧非常發,有人傾盤拋出,有人極力大筆吸籌。相對於縮量來看,放量水分比較多。若場內有人籌碼充足,利用其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並不難。
下跌途中的無量下跌
下跌的趨勢中,無量是正常的表現。一隻股票活躍度越高,主力出貨越容易,這是因為接盤俠足夠多。成功操盤的主力,就是在上漲中,使得股票得到更多短線資金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個股在最後的主升浪時,成交量都非常大,主力可以在紛紛湧入的短線資金中,出掉一部分籌碼,隨著籌碼供應量變大,價格由漲轉跌,一路跌一路拋。主力把價格拉高后,然後不斷地拋出籌碼,利用的就是投資者抄底的心理,漲得太高不敢進,那就使價格下跌,看起來有低吸的機會,結果價格越吸越低,願意進的資金越來越少,越跌量能越小,導致無量下跌。
舉個例子,下圖的個股,處於長期的下降通道,每次放量反彈時,接著都是無量地下行,途中有過三處這樣明顯的過程。
大家有沒發現規律,下降趨勢中,無量下跌不能抄底,容易抄在半山腰;上漲趨勢中,起初漲幅不大時的無量下跌,敢於克服恐懼的心理介入,但是,經過大幅拉升後,無量下跌,千萬不能介入。
篇幅有限,知識講到這裡,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短線解讀,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以也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