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麻婆

2021-02-13 華文原創文學

作者:王明利

梨樹坡盧家人忌諱「麻」字,還要從「麻婆」說起。

麻婆小時候,人也長得活潑可愛。四歲時,臉上長出了一些水痘,開始父母也沒在意,誰知越長越多,幾天功夫,臉上大大小小的水痘就長滿了,母親趕緊找中醫吃藥,等到水痘治癒後,臉上便留下了大小不等的痘痕,細看好像佔了一層麻子殼。

從此,麻婆就把這個「麻」字作為一輩子最大的忌諱,平常要是聽到有人在她面前說話帶有「麻」字就認為是故意跟她過不去,在揭她短,亮她醜,非得跟人翻臉吵一架。村上的人都知道這個規程,和她說話時特別小心,免得生口舌。

時間長了,盧家人凡事遇到有麻字出現,便形成了一種只有自己能理解的自豪話,比如把麻繩說成合繩,麻錢說成銅錢,麻鞋叫做線鞋,麻杆叫做杆杆,麻油稱做利油,天麻麻亮叫做天蒙蒙亮……就連後來的小孩上學作文,也不用一個「麻」字。

生產隊時候,上工全靠隊長喊叫。一天,麻婆從後院餵豬出來,隊長喊話她沒聽清,就叫盧爺:「隊長喊啥呢?」

「男人上山擔糞,女人場裡剝麻。」盧爺不加思索地回答。

「你說啥?」麻婆緊逼一句。

「女人場裡剝杆杆。」盧爺趕緊改口重複了一遍。

麻婆氣不打一處來,隨手將手裡提的豬食桶朝盧爺扔過去,沒倒淨的豬食濺了盧爺剛縫好的夾襖一身。

盧爺對這種行為頓生火氣,「啪」轉身朝麻婆臉上就是一巴掌。

麻婆向後倒退了兩步,差點倒在地上。「哇」的一聲雙手捂臉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叫罵道:「你們沒老沒小都欺負我,這日子我看沒法過了,今天我就離婚去。」麻婆哭著出了院門,朝大隊部走去。

 一路也沒聽見麻婆哭叫,可一到大隊部門口,忽然「哇」的一聲,一把鼻涕一把淚,像個淚人似的進了隊部。

負責調解工作的郭主任問清了原因,因言語之間犯了忌諱,引起了一場口角糾紛,才提出離婚的。

郭主任幾句安慰止住了麻婆的哭聲。笑著對麻婆說:「處理離婚的事還得按法律程序進行,我這裡可以先進行調解,不過調解之前你還得背一條毛主席語錄。」

麻婆想了想,這告狀是為兩口子爭嘴吵架的事來,要選一條合適的毛主席語錄還真不容易。便隨口一句:「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就這條語錄,你看行不?」麻婆用試探性的口氣問郭主任。

「這很好麼,你看只要是反動的東西就要打,他不打,你也就不倒嗎?我問他把你打倒了沒?」

「沒打倒。」

「那還算事嗎?」

「打疼了。」

「打疼不算,打倒才算。」

「那你說咋辦呀?」

「等下次打倒再說吧!」

「那你得給我個說法,我還得急著上地掙工分呢。」

「你不是要離婚嗎?還掙工分幹啥?」

麻婆被郭主任問的一時轉不過彎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還不是來訴訴冤苦嘛。」說完急步走出大隊部忙著上工去了。

麻婆的大兒媳翠翠結婚都幾年了,對家中的忌諱記得特別牢,從沒因一字之事而發生口。

一天,孫子盧小偉突然發高燒,打針、吃藥,高燒退不下來,兒媳婦翠翠在從西頭劉二嬸那裡聽到了一個驗方,小孩發高燒,大多與積食有關,最好的辦法是餵些麻油,把心裡利一下,高燒就會退下。

回到家,翠翠把孩子交給麻婆,讓她先照看著,自己到三貴叔家找麻油去。

翠翠轉身剛要出門,被麻婆叫住了。

「娃娃都燒成這樣了,你當娘的還不趕緊想辦法,又去幹啥?」

「我去三貴叔家。」

「你三貴叔又不是醫生,找他幹啥?」

「尋個東西。」

「啥東西?」

「利藥。」

「這明明是要退燒麼,尋啥利藥?」

「麻油。」

麻婆一聽這個「麻」字,氣得兩腿都發抖,你兒子有病,偏在我頭上找茬,便「哇」的一聲開始抱頭大哭,心中的憋屈事一下子湧了上來。

幾分鐘後,麻婆背靠門檻,掰著指頭開始似說似唱地開了腔。

「油罐——臊子罐——辣子罐——都在你睡處放著呢。」

麻婆吸了一口氣:「過年饃——十五饃——你後人滿月饃——都在你睡處放著哩。」

麻婆拖著個長腔,一邊說一邊掰著指頭算計,像是在訴冤屈,又像是在做廣告宣傳,內容有條有理,腔調有高有低,語速有快有慢,細聽,單憑節奏倒也挺精彩的。

麻婆的表白引起了正往飼養室擔土,路過門前的一夥年輕小夥注意。開始大家也沒在意,聽著聽著覺得蠻有趣的,便跟著麻婆學起來。

一人出口,大夥響應,十幾個小夥好像是誰在暗中打著節拍指揮似的,重複麻婆剛才的話語,一字一句地吼起來。

麻婆做夢也沒想到,剛才的一番表白,竟然產生了這麼大的轟動效應,一下覺得收不了場。

「飯熱三遍比肉香,話說三遍比屎臭哩。」說完「砰」的關上房門,一個人鑽在了隔房生悶氣去了。

翠翠氣得臉緋紅,抱起兒子頭也不回的出了門,朝三貴叔家走去。

初春的夜晚,淡淡的月光灑在寂靜的院子裡,從上方的東西兩頭不時發出陣陣抽泣聲和嘆息聲。

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孫子盧小偉也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一番緊張的籌備之後,臘月二十六,小偉的婚禮在一片隆重喜慶的鞭炮聲中結束了。

西北農村有個習俗,就是姑娘出嫁當日親媽、親姨、親姐、親姑一般不參加婚宴,全部安排男的吃宴席,等到第三天組織姨、姐、姑和侄兒、侄女一行幾人帶上姑娘出嫁前穿了不久的衣物,還有新做的圍裙、護袖等物品,一來去看姑娘,二來去謝親家,男方也要像婚禮當天一樣隆重接待。

臘月二十八是娘家看三天的日子,一大早,小花就安排小偉把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自己除了整理好房間的擺設外,還把沙發、茶几、地面擦洗了幾遍,看上去特別的舒服。

午飯開始,麻婆自然被安排坐在了上席,麻婆看著孫子媳婦小花漂亮的身材,滿臉的笑容,就像還未完全凋謝的芍藥花,紫色的花瓣裡透露出淡淡的清香。

涼菜上完後,按照上菜的順序開始端熱菜,一碟麻婆豆腐剛一上桌,小花的外甥娃軒軒開始嚷起來:「我要吃麻婆豆腐。」說著伸手去端碟子。

小花知道祖母的忌諱,趕緊改口糾正:「軒軒,這叫丁丁豆腐,愛吃你就多吃點。」

「姨說的不對,在咱家你還教我叫麻婆豆腐哩。」

「一個地方,一個風俗,以後到姨姨家裡來就叫丁丁豆腐。」

「你騙人,就是麻婆豆腐。」

坐在上席的麻婆臉早漲得通紅,但又不好跟小娃搭茬,就只好裝作沒聽見,飯也不吃,幹怒著。

兒媳翠翠進來了,一邊撩著圍裙,一邊吩咐小花把娘家招呼好,麻婆一看這兒有了發洩的機會,便衝著翠翠說:「什麼吃好不吃好的,光氣都吃飽了,這年頭月尾的,連小娃都來欺負人。」

小花娘聽著話裡有話,心裡直納悶,這不都在好好吃飯嗎,又誰欺負誰了?

「這不是在欺負我嗎?」

「都在一塊吃呢,誰又沒說啥?」

小花知道其中的緣故,忙勸媽說:「媽,你先吃飯,啥話就別說了。」

「嫌我上你家來不成?剛結婚三天,咋就翻臉不認人。」

小花娘越說氣越多,筷子「啪」的往桌子上一扔,起身離開了飯桌,在院子給小花爸打電話,告訴了小花祖母怎樣數落他們的事兒,把剛才吃飯的前前後後講了一遍。

小花爸一聽馬上明白了幾分,這是外甥娃不懂事,隨口一句話說到盧家人的忌諱處了,心想,看來今天還得當一回滅火隊員還行。

小花爸騎上電動車,一路風風火火趕到梨樹坡,一進門就親熱地跟麻婆打招呼。

「大姨您老好,你先別生氣,都是外甥娃不懂事,其實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完全是一場誤會呀,您大人不計小人過,就不要跟那小娃計較。」

小花爸這樣一解釋,一桌子吃飯的人才恍然大悟。

麻婆捋了捋稀疏的銀髮,笑著說:「我這一輩子啥虧都吃得下,就是不想讓人揭我短,他叔你這麼一解釋,我也就不生氣了。」

一場口角風波平息了,飯桌上又恢復了又說又笑的熱鬧場面。

【作者簡介】王明利,1978年參加教育工作,先後擔任成教專幹,縣教體局辦公室主任,宣傳股長等職。現為寶雞市詩詞學會、楹聯學會會員,縣政協文史資料員。先後在《寶雞日報》《人生報》《陝西人口報》《陝西老年報》《陝西日報》《北京科技報》《陝西教育》《寶雞教育》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在寶雞市第二屆、第三屆、第五屆全國新春徵聯中獲優秀獎。2018年獲「印象中國年」全國首屆主題文學大賽散文類金獎,2019年獲「墨海初心」全國徵文詩歌類一等獎,並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匯集出版。

註:本作品經作者授權華文號獨家代理髮布,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報刊選稿刊用及其它用處,請直接聯繫作者或通過平臺聯繫。轉載請註明作者署名及(來源:華文原創文學微信公眾號)否則視為侵權。封面插圖圖片由五哥提供,部分來源於網絡,配圖與文中內容無關。

投稿郵箱 :3397926661@qq.com

編輯運營 :《華文原創文學》編輯小組。

相關焦點

  • 麻婆吃了都要上樹的螞蟻上樹
    但是當知道「螞蟻上樹」這道日文菜名時,櫻花飄落的美夢一定被「翻譯的石頭」擊碎了--螞蟻上樹又名:麻婆春雨。日語中,所有辛辣味道的中華料理(中餐)都稱為「麻婆xx」,比如魚香茄子就是麻婆茄子。在日本人的眼中,麻婆就是辛辣世界的造物主。
  • 盤點世界短篇小說大師
    提起世界短篇小說大師,多數人大腦中都會條件反射地跳出三個人——莫泊桑、契訶夫和歐亨利,他們仨因被戴上「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的冠冕而聲名遠揚,甚至成了短篇小說
  • 不僅麻婆喜歡衛宮士郎,就連他的女兒卡蓮,也被衛宮士郎收入麾下
    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在《Fate stay night》HF線中,麻婆在被櫻毀去黑泥心臟後,拖著瀕臨崩潰的身體,和同樣身體殘破的衛宮士郎進行了一場理念之戰。在這個過程中,麻婆神父和衛宮士郎彼此表達了對於對方的「喜歡」,引得不少玩家驚呼「原來HF線是麻婆線!」然而不止麻婆神父「喜歡」衛宮士郎,就連他的女兒卡蓮,也被衛宮士郎「收入麾下」。FHA作為《Fate stay night》外傳性質的遊戲,登場了許多新人物,其中就包括麻婆神父的女兒卡蓮。
  • 一碗任性的麻婆豆腐飯
    任性的包菜番茄麻婆豆腐飯。非常好吃,我吃了兩碗。還剩下半鍋子,準備明天繼續拌飯吃。
  • 《短篇小說之所以短》丨理解短篇小說和長篇的差別,你才能學會寫
    文丨易小星小說要講的是故事,怎麼講故事不管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都是必須研究的問題,那麼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並不僅僅是篇幅的區別啊。我自己也寫小說的,去年寫了個短篇小說還獲得了國家工信部組織的文學大賽中的評委會推薦獎,對我來說,看到這本書更是有話想說,這本《短篇小說之所以短》解開的對於新入門的寫作者來說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識點。
  • 除了麻婆和金閃閃,還有兩人嚮往「愉悅」,其中包括衛宮士郎
    ※本文由作者次元少女靈子授權在微信平臺發布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眾所周知,麻婆和金閃閃這對主從,因為共同追求
  • 麻婆豆腐蝦的家常做法,鮮香味美!
    導語:麻婆豆腐蝦的家常做法,鮮香味美!小編覺得這個世界上唯有美食不可辜負,美食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既可以填飽肚子又可以讓人享受,所以不管今天有多麼勞累,不管今天有多麼,就算回家美美的吃上一頓最重要了,吃一頓好飯能夠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舒暢,雖然會給我們的減肥之路帶來重重阻礙,但是吃飽喝足之後,能讓自己的心情開心很多,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道,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美食,麻婆豆腐蝦,這道菜聽到這個名字就覺得非常高級
  • 我試了珍珠奶茶飯、珍珠麻婆豆腐...卒
    不僅愛喝,他們還自主研發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珍珠料理:珍珠奶茶飯、珍珠麻婆豆腐、珍珠壽司...今天就來親自試試這些黑暗料理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合理性!第②種可能 珍珠麻婆豆腐 【珍珠麻婆豆腐】這個組合蒜蒜是打心眼兒裡牴觸的...但為了實驗看看...還是點了份麻婆豆腐外賣。萬一好吃呢是吧?萬一呢?(努力說服自己)
  • 五大短篇小說家的中短篇小說精選
    本期小編為您推薦世界五大短篇小說家的中短篇小說精選,靠近自由,體會大師的心靈,滋養自我的靈魂。《變形記》(卡夫卡著)、《薩特(拒絕諾獎)小說選》、《契科夫短篇小說選》、《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精選》,每一篇小說都是無刪節版,原汁原味!
  • 你需要一份麻婆豆腐飯拯救無趣的周末
    2016.11.19日又一個周末的早午餐,給自己做一份麻婆豆腐飯如何?雖然沒有奶奶手作的花椒粉,但是有一顆想吃麻婆豆腐的心呀。擁有一顆想吃的心,並且動手去做了,對於我來講,這個更重要。當然,無比羨慕有奶奶做麻婆豆腐的人,此刻淚眼婆娑;
  • 喧囂世界的避難所——短篇小說之奇幻魅力
    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覺得長篇小說分量重,氣場強大,能登大雅之堂,短篇小說因篇幅所限,表達不出深刻思想內涵,是淺顯的小故事。最近一個自媒體好友,在解讀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歐·亨利和契科夫的作品,我被她的文章深深吸引,產生了閱讀短篇小說的興趣,對比著她的文章,我欣賞了大師們的精彩作品,妙筆生花、博大瑰麗的故事,令我徜徉其中,釋放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 麻婆為了救回間桐櫻,捨棄了魔術迴路,這算是對他的洗白嗎?
    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麻婆神父言峰綺禮,自從《Fate zero》以來就擔當著反派的位置,無論是fate線還是ubw線,他都站在了衛宮士郎的對立面上。為了救回間桐櫻,麻婆神父捨棄了自身的魔術迴路。要知道魔術迴路對於魔術師而言是立根之本,魔術師將魔術迴路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麻婆神父為了救回間桐櫻,捨棄了自身的魔術迴路,這算是對他的洗白嗎?
  • 深夜食堂丨麻婆的豆腐有點香
    因為菜名叫麻婆豆腐,我便稱奶奶為麻婆,她燒的豆腐最香了,至今為止我每想起這道菜鼻尖便隱約襲來麻婆豆腐的香味。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年齡增長,奶奶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歲月壓彎了她的背,加深了她臉上的皺紋,說話時中氣也不像以前那樣足。再想吃到這麻婆豆腐也只能在唇舌間回味從前的味道了,別人燒的麻婆豆腐總覺得味道少了些什麼,卻說不上來。
  • fateHF第三章新PV詳解 衛宮情俠戰麻婆 天之衣伊莉雅形象公開
    麻婆愉悅的扛著伊莉雅一路奔跑,後面還有天之衣的形象公開,這部劇場版一直拖延到了現在才上映,之前已經看過的部分觀眾看完後精神都有點恍惚,所以不知道到底是櫻夢還是春歸結局,雖然說看伊莉雅的表現,感覺春歸的概率更大吧,就是可憐了伊莉雅不論哪一條線都活不長。
  • 珍珠麻婆豆腐、珍珠奶茶泡飯 日本人創意嚇壞人
    介紹了各種以珍珠粉圓作成的創意料理,分別是珍珠筑前煮、珍珠歐姆蛋和珍珠麻婆豆腐,現場來賓品嘗了之後還覺得珍珠麻婆豆腐最好吃。日本網路媒體《SoraNews24》也搶搭珍珠奶茶的風潮,美食家編輯佐藤先生將米飯和珍奶結合,創作了「珍珠奶茶泡飯」。他先準備一包白米和2杯珍珠奶茶,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創意,因此沒有食譜可以參考。
  • 豆腐超好吃的做法,簡單易做,比麻婆豆腐好吃,家人愛吃
    個人覺得,這是豆腐超好吃的做法,簡單易做,比麻婆豆腐好吃,家人愛吃。豆腐、玉米、大蒜、生薑絲黃豆醬、蠔油、胡椒粉老抽、水澱粉、鹽、油豆腐用清水清洗一遍用刀切成四小方塊再用稀鹽水浸泡15分鐘撈出控幹水分豆腐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麻婆豆腐、香煎豆腐、豆腐湯、豆腐飯等等,不過,你吃過豆腐燉玉米了嗎?沒有的話,那就試試吧!每天點讚有更多驚喜福利哦~
  • 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在溫頒獎 馮驥才、遲子建等獲獎
    今天下午,備受中國文壇矚目的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獲獎名單揭曉。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寧肯、朱山坡、哲貴獲「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頒獎典禮上,《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致辭。施戰軍在致辭中表示:這個獎坐落在林斤瀾先生的家鄉溫州,已經是第十個年頭。
  • 書訊|《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擁有它就擁有了完整的契弗
    近日,譯林出版社重磅推出了這部契弗畢生創作精華自選集《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系國內首次系統、完整譯介契弗的短篇小說作品。)是當之無愧的美國短篇小說巨匠,在著名的《紐約客》雜誌上發表了121部短篇小說,曾與納博科夫、塞林格、厄普代克同在一位金牌編輯麾下。
  •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寫好框架很重要
    很多人會覺得小說越長越好,比如現在網絡上連載的一些小說,大家看完一章就催更作者,覺得長篇小說才是現在的主流,但是事實上,短篇小說也有其優勢和特色,尤其是當我看到了《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感覺我的世界開始變得豁然開朗,相比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更加讓人意味深長。
  • 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孔乙己》
    沒有任何疑問,這就是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不需要加之一。曾經和朋友聊過一個話題,每個人心目中我國最好的五部短篇小說,五部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