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癌症中的老三腸癌,每年很多人中招,醫生提醒要預防只有4點

2020-12-13 醫心雕龍

前不久老家來了一個熟人找我看病,說他大便已經很長時間不成形了,擔心是腸癌,所以到醫院找我看一看,初次見到他感覺他的身體很好,但就是神情有些焦慮,我趕緊給他安排了相關檢查,結果出乎他的預料,除了一些小問題外,他的身體非常健康,至於腸癌連影子都沒有看到。

他是幸運的,但也是謹慎的,其它人卻沒有如此的好運氣,有報導稱我國每年腸癌的患者高達30萬,發病率僅次於肺癌、胃癌,腫瘤中排行老三,雖然只是第三,但危害卻不小,每年有很多人因為腸癌去世,2017年央視主持人肖曉琳就是因為腸癌轉移不幸離世,去世時才55歲。

為什麼腸道會發生癌變?

同其它部位的癌變一樣,腸癌並沒有特殊之處,唯一略有區別的是,腸癌受飲食因素影響很大,時間放到20年前,那時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低下,主要以素食為主,腸癌的發病率反而很低,但此後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腸癌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尤其是近10年來,隨著各地燒烤夜市的流行,腸癌的發生率明顯上升,並且連很多年輕人也發生腸癌。

其原因主要與腸道負責消化吸收有關,如果攝入過多高油高脂以及各種有毒添加劑的食物,腸道很容易受到傷害,輕者發生炎症,重者可能癌變。

哪些因素可以誘發腸癌?

1、慢性腸道炎症:研究表明具有慢性腸道炎症的患者具有發生腸癌的風險,比如一些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約有百分之五的概率發生癌變,其患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10倍,另外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腸病以及克羅恩病的患者也容易發生腸癌,這主要與腸道炎症長期刺激有關。

2、肥胖人群:很多肥胖人群往往攝入過多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腸道誘發炎症,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慢性炎症,時間一久腸道容易發生癌變。

3、腸道息肉:其實很多腸癌都是由腸道息肉演變來的,我們稱這些息肉為癌前病變,體檢時發現腸道息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需要保持注意,如果放鬆警惕的話,這些息肉很可能變為腸癌,比如,腸道管狀腺瘤樣息肉,其發生惡變的機率約為5%,如果是絨毛樣腺瘤息肉,其惡變的概率約為25%。

4、不良的生活習慣:研究表明抽菸喝酒以及高油高脂飲食,容易誘發腸癌發生,這些不良的嗜好可以對腸道產生長期慢性的刺激,時間一長腸道會發生癌變。

5、遺傳因素:其實很多疾病與遺傳都有一定關係,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的直系親屬患有直腸癌,那麼他發生直腸癌的概率會比正常人高八倍以上,如果是其它癌症發病率也可能還會更高。

發生腸癌後會有哪些症狀?

腸癌的症狀通常比較多,但往往發生在中晚期之後,早期腸癌患者很少出現不適,一般情況下,腸癌的症狀主要以大便改變為主,比如便血、裡急後重、大便不成形、黏液血便等;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腹部症狀,比如腹痛,腹脹,腹部腫塊等;除此之外,一些腸道症狀也很常見,比如腸梗阻、腸穿孔;最後,就是一些轉移消耗的症狀,比如全身營養不良,貧血,肝,肺等其他臟器的轉移表現。

如何治療腸癌?

腸癌的治療主要有內外科之分,對於早期腸癌最好通過手術切除,理論上只要手術成功,患者可以達到根治,但如果癌細胞已經發生遠處轉移,患者就屬於晚期腸癌,手術切除已經不可能,只能接受內科的放療或者化療,當然了,內科治療的目的只能是適當的延長患者生命,想要根治幾乎不可能。

除了上述治療方式之外,近年來興起的靶向免疫治療,也讓晚期腸癌患者看到了治癒希望,尤其是免疫治療,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將晚期癌症變成慢性病的方法,不僅療效確切,而且副作用小,很多患者在治療中獲益。

腸癌的預後怎樣?

腸癌的預後與分期有關,不同分期的腸癌患者預後大不一樣,對於一些早期腸癌的患者,比如一期或者二期的患者通常預後很好,甚至可以達到臨床治癒,但三期或者四期的腸癌患者,其治癒率逐漸下降,尤其是四期腸癌的患者,理論上是不可治癒的,只能在姑息治療中適當的延長生命。

除了分期影響預後之外,腸癌的發病部位也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左半部發生腸癌的患者要比右半部患者的治療效果好。

如何預防腸癌?

想要預防腸癌,改變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1、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三餐規律,飲食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平衡,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定期定量的攝入一些水果及粗糧。

2、戒菸戒酒:菸酒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誘因,如果能戒掉菸酒,人體健康會有很多保障,尤其是身體不好的人,建議遠離菸酒。

3、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運動是健康的重要助手,一個經常運動的人往往很難生病,相反,缺乏運動的人往往體弱多病,因此,運動對於健康非常重要。

4、定期到醫院體檢:醫療體檢也是防癌的重要手段,對於腸道疾病來說,也應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那些慢性腸道炎症的患者,因為存在腸道惡變的可能,建議定期到醫院做腸道檢查。

相關焦點

  • 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預防尤為重要,做好這4點,腸癌繞道走
    你知道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有多少人嗎?大約是400萬!這相當於平均每一天就有1萬多人被確診,而每分鐘就有7.5人被確診!癌症已經不再是一種少見、罕見病,它就是一種常見、高發、惡性的慢性疾病。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布文章稱,在中國每年有100萬人,原本可以完全避免因癌而死亡。但卻偏偏就患上了癌症,最終因器官衰竭、併發症而離開了人世。而這一數據,佔據了中國癌症患者總死亡數據的45%左右!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釐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8~10年,在這個過程中,早期難以被B超、X光所看到。醫生舉例說,體檢中人人要拍X線胸片,但事實上,一個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過X線胸片是看不到的。③所以,常見的癌症篩查,選對檢查項目最重要,很多人都查錯了!記住!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對於很多人來說,變瘦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但如果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太多,別認為是一件好事,或許是大病的徵兆。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
  • ...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甲胎蛋白|X光片|癌症|體檢|篩查|-健康界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4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直到有一天,張女士還和往常一樣去舞劍,可是一劍刺出去,隨著一聲屁響,差點沒把身邊人臭暈過去。張女士丟臉至極,這才想著要不去醫院看看,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醫生對張女士進行了直腸鏡、CT檢查後,發現張女士腸道長了一個腫瘤。雖然為惡性腫瘤,但所幸還處於早期階段。若推遲病情半年,很可能要接受大創傷的手術,並且有可能失去肛門。
  • 警惕18種癌症早期信號!附:常見癌症篩查建議
    它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癌世衛組織提醒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腫瘤治療要遵循「三早」理念40歲以前的成年女性,每年體檢除了要做外科觸診外,應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40歲以後,除了乳腺B超,還應根據個體情況,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複查,或接受乳腺癌基因篩查。
  • 為什麼癌症在冬天更容易惡化?醫生:做好4點,預防癌細胞擴散
    低溫加情緒雙重影響,患者的病情就會變壞,所以說癌症在冬天更容易惡化是有一定道理的。說到底還是免疫力的問題,醫生提醒,只要做好以下4點,就能預防癌細胞擴散。01加強保暖冬天氣溫低,有些北方城市每天零下十幾度都很正常,在這種溫度中,不要說癌症患者,就是普通人也受不了,因此這個時候
  • 《黑豹》男主離世,這個癌症我國每年約37.6萬人患上
    博斯曼也因為在《黑豹》中飾演國王特查拉被大家熟知與喜愛。據悉,博斯曼在四年前就被診斷出結腸癌,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在與癌症的對抗期間拍攝的。在對博斯曼表達敬意與哀悼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並重視奪走他生命的疾病。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7.6萬人罹患結直腸癌。這相當於每2分鐘,就會有3個人患上結直腸癌。
  •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頒發:腸癌或可治癒,百億早篩市場步入...
    這是我國首次頒發癌症早篩產品許可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GLOBOCAN 2018報告,2018年,全球共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除去非黑色素瘤皮膚癌1700萬)和960萬癌症病人死亡(除去非黑色素瘤皮膚癌950萬)。
  • 腸癌一查出就是中晚期?只因你忽視了這些「求救信號」
    癌症,作為充滿了隨機性的疾病,每天都悄悄地帶走了很多人。就像結腸癌,作為胃腸道常見的、卻極易被忽視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城市或地區,結腸癌的發病率已上升至第2位或第3位,在我國農村也上升至第5位[1]。
  • 腸癌只和飲食有關?小心這4大「幕後推手」,不少人中招
    腸癌是發病率比較的一種惡性腫瘤,而且其危害性也比較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是需要重點預防的疾病。一旦腸道腫瘤形成,會導致人體消化功能的下降,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來。很多人都認為腸癌和飲食有關,當然腸道屬於消化系統和飲食確實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在日常飲食中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的人群,導致腸道負擔過重,長期下去會導致腸道發生病變的概率增高,但是這四個因素也是導致腸癌的高危因素,也需要警惕。導致腸癌的原因有哪些?
  • 醫生惋惜:這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
    事實上,在我國,結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一直保持上升趨勢。根據2018中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結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且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另外,臨床上30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逐漸升高,約佔總患病率的10%!這跟當代年輕人不良的飲食作息習慣息息相關!
  • 47歲張女士突然消瘦,確診癌症,醫生提醒:癌症往往伴隨4個表現
    實在受不了了到醫院做了一下檢查,沒想到這一查竟查出了腸癌晚期,在此,醫生也給大家帶來一些提醒,要注意。近期莫名消瘦,要警惕是癌症消瘦是體內長了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的一種常見表現。癌症是消耗性疾病,癌細胞出現後,它需要不斷的發育和繁殖,這就需要獲得營養。
  • 19歲女生患腸癌,醫生提醒:這些「毒」食物要少吃,以免腸道癌變
    但是在最近一段時間,她突然出現消化不良和排便出血的現象,而且還有非常明顯的腹痛,她感覺到不對就立馬去醫院做了檢查,當拿到檢查結果的也讓小張大吃一驚,檢查報告上明明白白的顯示她患上了腸癌,而且癌細胞已經有了擴散的跡象,所以醫生建議她立即住院治療。醫生也有些疑惑,為什麼小張還這麼年輕就患上了腸癌呢?
  • 今天上班時聽說一位同事得了腸癌,很突然,請問得了腸癌有什麼前期...
    目前來說,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每年我國大約每死亡5個人就有一個死亡者是因為癌症。癌症不僅給家庭帶來了嚴重的負擔,而且還是每年醫療費用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 為什麼癌症到了晚期,身上卻沒有任何症狀?醫生的解釋讓人信服
    「醫生,我人好好的呀!都沒有哪裡不舒服,怎麼就檢查出來我癌症晚期了呢?」說話的是金大叔,他今年50歲,去年他來醫院體檢時發現肺部有結節,但當時醫生只說要隨訪觀察,並未給予相關治療。而上周,金大叔到醫院複查,結果卻發現肺上有個3釐米大的腫瘤,並且還有2枚淋巴轉移瘤,最終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 從肝炎發展到肝癌要多長時間?醫生提醒:三級預防讓肝安全
    「我大伯上星期被查出來肝癌,是初期,但我們還是比較擔心,醫生說要儘早治療,否則很容易發展成晚期,都說到了晚期神仙都治不了,那麼,肝癌從初期到晚期要多少時間呢?」
  • 查出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療?醫生:關鍵取決於3點,儘早了解
    癌症是目前死亡率比較高的疾病,據統計我國癌症的發病人數已經達到近400萬人,在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一個國家。如果一旦查出癌症,到底需不需要進行化療?醫生說關鍵取決於3點。癌症有;肺癌,腸癌,胃癌等。有些化療發放對癌症不管用,治療效果不佳,比如甲狀腺癌,肺癌,早期胃癌,這些手術之後是不需要化療的。但是癌症醫生建議有些癌需要化療,例如:小細胞癌,胃癌等。
  • 做癌症篩查,就是浪費錢?醫生3句大白話,明白的人不少
    「癌症」的病發率水漲船高,已然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嚴重威脅國民生命的第二大類疾病,每年我國因癌而死亡的患者,就達到了240萬以上!癌症死亡率高,並不在於醫療界沒有進步。事實上,近些年無論是我國的醫資力量還是醫療設備,都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甚至是排在了世界國家的前幾位。之所以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癌症難發現、確診即晚期有直接關係!我國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大約在400萬左右,這其中僅僅只有不到30%還存在手術機會,其餘大部分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只能依靠姑息治療來延長生命、尋找合適的手術時機!
  • 夫妻兩人相繼查出腸癌,醫生究其原因,竟和洗衣服的壞習慣有關?
    腸癌是極為常見的癌症,在各國發生都比較頻繁,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腸癌的患病率則是更高,現如今,我國的腸癌的患病率也在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十萬人當中患有癌症的人數大約有一百五十人,而十萬人中,因為患有癌症死亡的人數達到了八十五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