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民間結婚都有喝「和氣湯」的習俗。
「和氣湯」就是用紅棗、蓮子、紅糖和在一起煮好的水。其實最早的時候,它只是一碗紅糖水。
說起「和氣湯」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明朝時候,西嶺村有一位姑娘名叫巧枝,年方十四,聰慧美麗。
巧枝的家是個大戶人家,上下四代30多人,同在一個道地(院子)生活。家有良田百畝,上有五個哥哥、三個姐姐,四個哥哥都已成親,三個姐姐也已經出嫁;五哥也定了一門親,是離她家5裡遠的東溪村。
這天早晨,二嫂與三嫂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巧枝上前勸說,卻被三嫂數落了幾句。巧枝心懷懊惱,去了東溪村,順便去看看沒過門的五嫂玉葉。
玉葉家也是書香門第,巧枝走進大門,來到中堂,只見堂上掛著軸「和合二仙」的畫。
「和合二仙」笑嘻嘻的,好像什麼憂愁的事都沒有。
巧枝來到後院,上了樓,玉葉已經在樓口迎接。
姑嫂二人坐在繡樓上說著話,玉葉問起家裡可好,還問起四個嫂嫂是怎樣的人。
巧枝回話有些吞吐。
玉葉對巧枝說:「你也看到了,我在娘家,大家都慣著我,由著我。我怕嫁到你家,你家是一大家子人,我什麼也不懂,與大家合不來,咋辦?」
巧枝安慰說:「五嫂這麼知書達理,一定會好的。」
其實,巧枝心裡明白,家裡的四個嫂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嫂是一個事事都要與人家辯道理的人,無論是對長輩還是對晚輩,她吃不了點虧,別人的不是也抓住不放;二嫂是一個嘴快的人,心裡什麼事都不住,一點就著;三嫂平時不聲不響,將事都悶在心裡,火氣上來就什麼也不顧了,拿出菜刀菜板在院子裡咒上幾句;四嫂本是個斷文識字的女人,可是嫁過來沒多少日子,也變得刻薄起來。
家裡小吵不斷,早些年,父親在世,還能出面鎮幾下。可是父親一離世,家裡常有吵鬧的事,她夾在中間也不好做人。
玉葉是個聰明人,見巧枝神態不寧,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不再說什麼。
送走巧枝,玉葉雙手合十,在「和合二仙」的畫像前禮拜了一番。
聽父親說,這二仙是唐代天台的奇人寒山和拾得,二人舉止非同尋常,相傳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還留下許多的詩,勸人為善,民間奉為「和合二仙」。
且說巧枝從玉葉家回來,就將玉葉的話告訴了母親。
母親說:「玉葉是怕嫁到我們家受氣呀。聽說寒巖寺的寒山佛很靈驗,我們何不去那裡燒香拜佛,抽個籤詩,討個辦法。」
母女倆走了十幾裡,來到了寒巖腳下,進了大殿。
正是酷暑天,殿裡很涼爽,洞裡供奉著寒山佛像,母女從籃裡取出香燭,點燃起來,跪下叩首禮拜。二人對著寒山佛,捧起竹筒,抽了一籤,竟然是個上上籤:
婚姻本是合團圓,何必慌忙心裡懸;
和氣湯水甜如蜜,全家老小皆安全。
母女二人高高興興出了寒巖寺,只見路邊大樹下有一茶攤,擺攤的是一個戴草帽的老頭,帽簷遮住了半邊臉。
母親口渴得厲害,於是走到茶攤前。巧枝對老人說:「我們買一碗茶喝。」
老頭不緊不慢舀勻水倒在碗裡。
母親喝了一口驚嘆道:「這茶真甜!」巧枝端過茶碗,喝了一口,也驚嘆道:「真的很甜!老人家,您這是什麼茶?」
老人頭也沒抬,說了三個字:「和氣湯。」
母女二人齊聲說:「和氣湯,真甜!這就是和氣湯呀。」
母女倆離開茶攤,身後傳來老人的話聲:「喝了和氣湯,全家人和和美美!」回頭一看,老頭不見了。
幾日以後,巧枝來到玉葉家,將與娘一起在寒巖寺拜佛求籤,還有喝「和氣湯」的事告訴了玉葉。
不想,玉葉驚訝地說:「巧了,我也做了一個夢,夢中也是和合二仙給我喝和氣湯。」
原來,那日巧枝走了以後,玉葉愁了好幾天。她要嫁過去的這一家30多人,自己能否與大家融洽相處呢?爭吵起來怎麼辦?打起架來怎麼辦?
有一日,她在樓上的美人靠上睡著了,忽然聽見院子裡鬧哄哄的。她低頭一瞅,院子裡都是人。母親上樓來告訴她,今天是她的好日子,轎子已經在門外等著,快去打扮打扮。
玉葉手慌腳亂地跑進繡樓,不想樓上竟然有人,是和合二仙,問玉葉:「今天是你大喜事,為何這般憂慮?」
玉葉說:「二仙,實不相瞞,夫家是上下四代的大家子,我嫁過去不知與大家能和合嗎?」
和合二仙聽了後,轉身端出一碗水來。
玉葉問:「二仙,這是啥水?」
和合二仙齊聲回答:「和氣湯,你喝了這碗和氣湯,全家就和氣平安了。」
玉葉喝下了這碗水,甜甜的……醒來才發覺剛才分明是做了一個夢,可她記住了二仙的「和氣湯」,甜甜的。
出嫁的日子到了,玉葉高高興興地上了轎。
到了夫家,進了廳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儀式剛停,巧枝就端上了一個桶盤,桶盤上放著一隻大碗,碗裡是冒著熱氣的紅糖水,她對大家說:「來來來,大家都過來,今天是五哥五嫂大喜的日子,也是我們家的好日子。大家都過來喝碗和氣湯。娘,你先來,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四哥、四嫂、五哥、五嫂,每人都來喝一口。寒山佛說了,喝了「和氣湯」,全家人和和美美!」
說來也怪,自從喝了「和氣湯」,巧枝一家老少和睦相處,再也沒有了爭吵聲。
從此,天台民間娶親,便有了新娘進門全家喝「和氣湯」的習俗。開始是紅糖茶,後來,又加了紅棗、蓮子等,都有和合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