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人講故事┃「和氣湯的來歷」

2021-02-22 天台山文化

天台民間結婚都有喝「和氣湯」的習俗。

「和氣湯」就是用紅棗、蓮子、紅糖和在一起煮好的水。其實最早的時候,它只是一碗紅糖水。

說起「和氣湯」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明朝時候,西嶺村有一位姑娘名叫巧枝,年方十四,聰慧美麗。

巧枝的家是個大戶人家,上下四代30多人,同在一個道地(院子)生活。家有良田百畝,上有五個哥哥、三個姐姐,四個哥哥都已成親,三個姐姐也已經出嫁;五哥也定了一門親,是離她家5裡遠的東溪村。

這天早晨,二嫂與三嫂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巧枝上前勸說,卻被三嫂數落了幾句。巧枝心懷懊惱,去了東溪村,順便去看看沒過門的五嫂玉葉。

玉葉家也是書香門第,巧枝走進大門,來到中堂,只見堂上掛著軸「和合二仙」的畫。

「和合二仙」笑嘻嘻的,好像什麼憂愁的事都沒有。

巧枝來到後院,上了樓,玉葉已經在樓口迎接。

姑嫂二人坐在繡樓上說著話,玉葉問起家裡可好,還問起四個嫂嫂是怎樣的人。

巧枝回話有些吞吐。

玉葉對巧枝說:「你也看到了,我在娘家,大家都慣著我,由著我。我怕嫁到你家,你家是一大家子人,我什麼也不懂,與大家合不來,咋辦?」

巧枝安慰說:「五嫂這麼知書達理,一定會好的。」

其實,巧枝心裡明白,家裡的四個嫂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嫂是一個事事都要與人家辯道理的人,無論是對長輩還是對晚輩,她吃不了點虧,別人的不是也抓住不放;二嫂是一個嘴快的人,心裡什麼事都不住,一點就著;三嫂平時不聲不響,將事都悶在心裡,火氣上來就什麼也不顧了,拿出菜刀菜板在院子裡咒上幾句;四嫂本是個斷文識字的女人,可是嫁過來沒多少日子,也變得刻薄起來。

家裡小吵不斷,早些年,父親在世,還能出面鎮幾下。可是父親一離世,家裡常有吵鬧的事,她夾在中間也不好做人。

玉葉是個聰明人,見巧枝神態不寧,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不再說什麼。

送走巧枝,玉葉雙手合十,在「和合二仙」的畫像前禮拜了一番。

聽父親說,這二仙是唐代天台的奇人寒山和拾得,二人舉止非同尋常,相傳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還留下許多的詩,勸人為善,民間奉為「和合二仙」。

且說巧枝從玉葉家回來,就將玉葉的話告訴了母親。

母親說:「玉葉是怕嫁到我們家受氣呀。聽說寒巖寺的寒山佛很靈驗,我們何不去那裡燒香拜佛,抽個籤詩,討個辦法。」

母女倆走了十幾裡,來到了寒巖腳下,進了大殿。

正是酷暑天,殿裡很涼爽,洞裡供奉著寒山佛像,母女從籃裡取出香燭,點燃起來,跪下叩首禮拜。二人對著寒山佛,捧起竹筒,抽了一籤,竟然是個上上籤:

婚姻本是合團圓,何必慌忙心裡懸;

和氣湯水甜如蜜,全家老小皆安全。

母女二人高高興興出了寒巖寺,只見路邊大樹下有一茶攤,擺攤的是一個戴草帽的老頭,帽簷遮住了半邊臉。

母親口渴得厲害,於是走到茶攤前。巧枝對老人說:「我們買一碗茶喝。」

老頭不緊不慢舀勻水倒在碗裡。

母親喝了一口驚嘆道:「這茶真甜!」巧枝端過茶碗,喝了一口,也驚嘆道:「真的很甜!老人家,您這是什麼茶?」

老人頭也沒抬,說了三個字:「和氣湯。」

母女二人齊聲說:「和氣湯,真甜!這就是和氣湯呀。」

母女倆離開茶攤,身後傳來老人的話聲:「喝了和氣湯,全家人和和美美!」回頭一看,老頭不見了。

幾日以後,巧枝來到玉葉家,將與娘一起在寒巖寺拜佛求籤,還有喝「和氣湯」的事告訴了玉葉。

不想,玉葉驚訝地說:「巧了,我也做了一個夢,夢中也是和合二仙給我喝和氣湯。」

原來,那日巧枝走了以後,玉葉愁了好幾天。她要嫁過去的這一家30多人,自己能否與大家融洽相處呢?爭吵起來怎麼辦?打起架來怎麼辦?

有一日,她在樓上的美人靠上睡著了,忽然聽見院子裡鬧哄哄的。她低頭一瞅,院子裡都是人。母親上樓來告訴她,今天是她的好日子,轎子已經在門外等著,快去打扮打扮。

玉葉手慌腳亂地跑進繡樓,不想樓上竟然有人,是和合二仙,問玉葉:「今天是你大喜事,為何這般憂慮?」

玉葉說:「二仙,實不相瞞,夫家是上下四代的大家子,我嫁過去不知與大家能和合嗎?」

和合二仙聽了後,轉身端出一碗水來。

玉葉問:「二仙,這是啥水?」

和合二仙齊聲回答:「和氣湯,你喝了這碗和氣湯,全家就和氣平安了。」

玉葉喝下了這碗水,甜甜的……醒來才發覺剛才分明是做了一個夢,可她記住了二仙的「和氣湯」,甜甜的。

出嫁的日子到了,玉葉高高興興地上了轎。

到了夫家,進了廳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儀式剛停,巧枝就端上了一個桶盤,桶盤上放著一隻大碗,碗裡是冒著熱氣的紅糖水,她對大家說:「來來來,大家都過來,今天是五哥五嫂大喜的日子,也是我們家的好日子。大家都過來喝碗和氣湯。娘,你先來,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四哥、四嫂、五哥、五嫂,每人都來喝一口。寒山佛說了,喝了「和氣湯」,全家人和和美美!」

說來也怪,自從喝了「和氣湯」,巧枝一家老少和睦相處,再也沒有了爭吵聲。

從此,天台民間娶親,便有了新娘進門全家喝「和氣湯」的習俗。開始是紅糖茶,後來,又加了紅棗、蓮子等,都有和合的寓意。

相關焦點

  • 天台人講故事┃張文鬱故事之「神燈」
    茅園(今莪園)村人。明朝天啟二年(1622)進士,授工部主事。五年,因在建皇記、中極、太殿子殿有功,升工部左侍郎。辭職還鄉後,曾傾家產,犒賞明將方國安軍,使全城百姓免受兵難。在天台民間,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故事傳說。
  • 天台人講故事┃龐泮故事之「黃龍盤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龐泮小時候,又矮又瘦,所以天台百姓至今都叫他「龐矮」。龐矮不但又矮又瘦,還癩著個頭,所以當時的人又叫他「癩頭細」。
  • 天台人講故事┃「綠豆夾布」的由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個故事出自南宋「福建路市舶提舉」趙汝適。趙汝適(1170-1231),字伯可,宋太宗第8代裔孫。南宋紹興年間,因不滿秦檜當國,隱居於天台魏王府。少年時英敏好學,立志長大報效宋室。
  • 詩路天台┃《九日登玉霄峰五首》元·曹文晦
    曹文晦元代詩人,天台人,字輝伯(或作伯輝、暉伯),號新山道人。曹文炳弟。穎悟多識,雅尚蕭散,不樂仕進。至正八年(1348),鄉友許廣大任慶元路鄞縣尹,擬聘曹文晦作縣教諭,遭謝絕。築室讀書,自號新山道人。《天台山遊覽志》說他在赤城山麓建宅讀書,名為「新山別館」,有《新山稿》。
  • 滕州市~鴨子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鴨子來歷的故事。滕州是三國五邑之地,文明昌化之邦,這裡物產豐富,風景優美,人文薈萃。慢慢人也學鳧鳥下水動作,在水中遊叫做鳧水。由於人們不習慣把水中生活物種叫鳥,所以給它改了個名字叫鴨子。以上就是鴨子的來歷。
  • 詩路天台┃《天台縣書所見》明·湯顯祖
    釋義:天台縣:浙江天台。風絲:很小的風。柳芽:柳的新芽。懶妝宜面:雖懶妝而猶含風姿。山家:山野人家。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山家蒸慄暖,野飯射麋新。」十字街頭:人多的地方。湯顯祖(1550年—1616年)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萬曆十一年(1583)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 民間故事~月老紅線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月老紅線來歷的故事。滕州是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風景優美,人文薈萃。因姜子牙和馬招娣定情於月亮之下,就以老人手拿紅線在月下的形象示人。注:大家好,當時創作故事時,想以遊玩視頻加故事創作形式再現,奈何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不敢出去遊玩,不敢妄寫沒見之景觀,現整理以前和老人聊天時聽到的故事,如本人無意冒犯以前故事的解讀,權作一笑。
  • 滕州特產~青山羊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青山羊來歷的故事。這樣,荊河龍王就化風來到鸑鷟山黑蟒洞,找到蟒竹,向他說範蠡找尋讓他子孫生活無憂的辦法,我記得你說在張果的果園裡有驢和獬豸,是否可帶到滕地造福一方百姓,蟒竹說,這事我可不敢做主,這獬豸不是人間可養的,小的也有百斤,大的近千斤,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典直,可不是人能管的了的,只和你說禮果園有,沒說送你,再說它是皋陶祖師的助手,是不可輕易下凡間的。
  • 媽媽給我講故事——寶貝,你知道聖誕老人的來歷嗎?
    寶貝你知道聖誕老人的來歷嗎?
  •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2012-11-26 16: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最後你成了故事裡的人 我成了講故事的人
    講講我的故事吧。我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子,一共談過2次。。。我和他在一起從2020的除夕夜—2020七夕的第二天我選擇了離開。不到一年。我一直在克制著自己想他會去天台吹風會寫在本子上(現在差不多有兩本餘了吧)但現在慢慢很少很少啦。除夕那天很想他,因為那一天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不過算了,畢竟有些人註定是不能在一起的。我也在等某年某日某人出現。也希望他也是吧!現在啊……別人找我談我也不敢談了,怕真心掏出來,最後傷的是自己…我的每一支筆都記得你的名字最後你成了故事裡的人 我成了講故事的人.
  • 名家┃蔣勳: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美
    作者┃蔣勳 主播┃書寧憶 我有個朋友,住在信義路上價值上億元新臺幣的豪宅裡,找了日本著名的設計師來裝潢。因為所有的藝術講的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不記得父親的體溫,她將來看畫、聽音樂都很難被感動。 我們從年輕時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但工作忙碌之餘,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 你看到了美,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好好活下去的。
  • 天台山的一個神秘博物館,藏著天台人的諸多記憶瑰寶!
    在記憶深處,那生產習俗、手工習俗、生活習俗等等,恍惚昨日的風,雖已遠去,但是那份淡淡的鄉愁,那份濃濃的溫情,那份真真切切的風味,就在天台山民俗博物館內的一個個的藏館內,述說著老天台昨天的故事。元代石獅天台山民俗博物館位於天台始豐新城雲錦西路199號(天台黨校旁),籌建於2012年,是天台縣唯一的民辦博物館。
  • 漢字的來歷:漢字妻的歷史故事
    漢字的來歷:漢字妻的歷史故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民間故事~香附村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香附村來歷的故事。相傳,在戴村壩處有一小村,原名已無從知曉,後叫做香附村,村中住著一對張姓窮苦母子,由於家裡地產不多,母親體弱多病,生活貧窮,這張業漸漸長大,在汶河岸邊練的一身好水性,他常下河捉魚,去地主家幹活,生活日益好轉。
  • 【文化天台】天台八仙花
    賞花的同時,會想起諸多八仙的故事。……亦佛亦道,亦神亦人。據《南齊書·樂志三》記載,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中(約公元340年),禁演了一批角牴戲、神話劇,其中,就有《天台山伎》(也稱《莓苔戲》),以為有損大國形象,有傷王者風範。東晉孝武帝太元中(約公元380年),人們認識到,此劇至少可以教人學會觀雲識天氣,教人學會夢想,學會發現,學會攀崖歷險,尋找人間仙境,還可以讓人享受音樂、歌舞、幻境之美,這才準予恢復演出。
  • 講故事的人
    但最後軟弱地還是給某個社交帳號做了留言,大意上總的來說表明心跡,也知道不會有任何回復,像是回歸原始的狀態,我只不過是有一個故事想要講給你聽。至於我們還會不會有另一個明天,不得而知,也不需要再去揣摩到底自己從何說起對你辜負的感情。提及愛,已經說得太多太多無關是非的言談,曖昧之間等到的不過是另一場關於日落的敷衍。
  • 天台人自己家門口的「氧氣質量」如何?數據告訴你
    近日,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暨第二屆產業發展大會舉行,天台成功獲評「中國天然氧吧」,也是台州市首個獲此稱號的地區
  • P8剩食派對┃停止浪費 盡情搖擺
    因為在這個走紅的「剩食 Party」的玩法背後,是一組可怕的數據——據統計每年超過1/3(約有13億噸)的食物在農田裡、餐廳中或家裡的廚房被丟棄,全球區還有7.9億人受饑荒之苦。10月15日~10月24日:全國剩食 Party 陸續開始和我們一起成為剩食party主人的還有這些組織臺北┃橘子關懷基金會北京┃706青年空間北京┃正和島社會責任
  • 講道理的人從來不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這是一個短視頻時代,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想要達到傳播的效果,講故事都是不二法則。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講道理的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我在新東方教課教了4年,在2015年的時候在線教育來臨,我們幾位老師就從新東方辭職,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四六級考研在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