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上班族都逃不過吃外賣的憂傷,方便是方便了,可鋼絲球、頭髮絲還有帶翅膀的小生物時不時就跑來蹭飯,因此不少白領都自動升級為「帶飯一族」。
不過,用心做出來的飯菜放入無聊的飯盒裡可不行,一個好用的餐盒,是會給你帶來更多幸福感哦~
前兩天,日式生活美學的代表——MUJI無印良品,新推出了幾款便當盒,這次的主題是「為明天保存新鮮」,別看它沒有花哨的外表,設計得可是簡約而不簡單,蘊藏了不少小心機呢~
🍱
既是便當盒也是保鮮盒
MUJI這次打造的是一種既是飯盒,又可以放在冰箱裡做食物保存容器多功能餐盒。
並且與之前推出的琺瑯瓷、鋁製等材質不同,新款餐盒採用的是PP聚丙烯材質,附帶的透氣閥門更可以直接用於微波爐加熱,符合國人喜歡熱食的習慣,實現了從冰箱到微波爐的一次到位。
🍣
大大節約時間成本
以前,日美醬經常會介紹一些非全職主婦的日本媽媽們,總是能在早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兼具創意和營養搭配愛心便當,她們是怎麼分配時間的呢?
其實這是有竅門的。
首先,日本人大多飲食清淡,喜歡食材本身的原味,所以煮物或生吃是他們處理食材的最常用烹飪方法,基本你只要望一眼日本人便當盒,就能知道他今天吃的是什麼。
這樣的飲食規律也比國人喜愛的煎炒烹炸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但最重要的是,她們通常會把做飯的時間拆分成兩份:在前一天晚上把米飯蒸好、蔬菜水果或煮或切準備好,第二天起床再進行簡單加工直接就裝到餐盒裡了,就不會花費早晨很多精力。
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為第二天保存新鮮的保鮮盒就非常有必要了,不僅不會串味而且規格很多,能滿足各種食材的收納。
🍙
兼具收納功能
當然,隨著瓜果、飲料、餐盒越來越多,很多人家裡的冰箱用著用著就不夠地方了,這個時候,日本主婦的收納技巧還不趕快學起來~
就像搭積木一樣,MUJI這款新餐盒也推出了各種規格,隨便你怎麼搭怎麼疊,保證在有限的空間內都整整齊齊~
🍘
秉承一貫的嚴與謹
除了餐盒,MUJI還推出了大小各異的玻璃密封罐,最大程度為明天保鮮,喜歡醃製小菜、果酒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哈~
不過,有些懶癌附體的小朋友可能覺得,「啊~我只是吃個飯而已,不想這麼麻煩啊~」
其實,MUJI推出玩法這麼「複雜」的便當盒是有其社會意義的。
近兩年在日本,關於食品浪費(食品ロス)的社會討論頻起,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全世界,每年浪費掉的食品可達到13億噸,相當於食品總量的三分之一!
而在日本,國內一年的食品廢棄量,同樣達到了糧食消費的三成,約2800萬噸。
這其中,那些因為吃剩下的、超過賞味期限(和保質期不同,依舊可以食用)等原因被扔掉的食物,約達到632萬噸。
分攤到日本每一個國民的話,相當於每人每天都會扔掉一碗約136克的米飯的量。
而這些浪費,超過半數都在家庭發生。
因此平時生活中做好食材分類、處理、儲藏以及購買規劃,不僅是在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在為地球的健康出一份力。
另外,如果有些小朋友擔心隔夜飯菜中亞硝酸鹽的問題,不妨看一下科學號大V們的科普文,也許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新思路~
每日正午十二點,和日美醬說一句:「 生活美學 」
會為您推送一條生活物語,我們相約正午,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