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做好民生保障 改善人民生活②)

2021-01-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核心閱讀

為了給農村老人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浙江寧波進行了探索:開辦老年食堂,讓老人就近吃上乾淨衛生、便宜豐盛的飯菜;將閒置的建築改造成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可享受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樂活動等各類服務;打造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依託數據信息和先進的技術設備,防止意外發生,讓老人的生活更安全。

 

作為國內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寧波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6萬人,佔戶籍總人口25.6%,其中農村人口近60萬人。如何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滿足農村養老需求?

「我們正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智慧養老等多方面齊抓共管。」 寧波市民政局副局長丁導民說。

開設老年食堂

方便居家養老

中午到了飯點,奉化區西塢街道蔣家池頭村的「孝膳堂」老年食堂又熱鬧起來,50多位老人正在這裡就餐。記者上前一瞅,菜品挺豐盛。

2017年7月,蔣家池頭村辦起老年食堂,為村裡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只需4元,90歲以上老人每餐只需3元。」食堂負責人楊亞鳳介紹,自己曾是村婦女主任,如今專職負責食堂工作,「開辦3年多來,這裡人氣越來越旺,就餐人數增了一倍。」

為啥要辦老年食堂?楊亞鳳道出原委:「村裡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有300人左右,佔村總人口四成。不僅如此,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邊。過去,他們一日三餐總是將就,影響身體健康。」

在村兩委的協調幫助下,村裡組建起一支45人的志願者隊伍,專門負責老年食堂日常運營。每人每月輪值1天,如今隊伍逐漸壯大,已有75人,村宣傳欄上總能看到他們的事跡。

為了保證食堂正常運營,村裡想了不少辦法,除了組建志願者隊伍,還專門開闢出一塊約2畝的菜園,由志願者負責打理,一年四季為食堂提供時令蔬菜。「自家園子種的菜不僅乾淨衛生,一年下來還能節省不少菜錢。」楊亞鳳說。提及經費,她告訴記者,食堂採取的是「政府補一點、村裡貼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法,確保可持續運營。「每年由上級民政部門補貼7—10萬元,村委會補貼10餘萬元。」

這兩年,「孝膳堂」的運作模式在奉化農村「遍地開花」,已在31個行政村試點運行,還計劃在全區範圍內推廣。

打造養老中心

提供多元服務

前不久,位於寧海縣黃壇鎮榧坑村的一幢3層閒置教學樓經過改造,成了黃壇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時間雖不長,已吸引來60多位老人。

「有床位能入託,這下吃飯、康復都不用愁了。」83歲的村民胡福女告訴記者,她患有高血壓,兒女又不在身邊,「聽說村裡建起養老服務中心,孩子便給我報了名。」

其實,胡福女的問題也是黃壇鎮面臨的養老難題。黃壇鎮副鎮長沈太爐告訴記者,榧坑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學生都到鎮上去讀書,榧坑村的雙峰學校被閒置下來。村裡有不少留守老人,鎮政府合計,能否把閒置學校改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榧坑村是黃壇鎮雙峰片區最大的行政村,若把養老中心建在這裡,可以輻射周邊11個村的近2000位老人。不僅盤活了閒置資源,還能緩解養老難題。

由政府投資490萬元進行改建,去年11月,該養老服務中心正式落成。中心聚焦頤養、活動、旅居三大服務,可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樂活動、上門探訪等各類服務。

眼下,寧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老年助餐配送服務覆蓋2871個村(社區)。與此同時,鄉鎮敬老院也在有序改造升級,計劃建成12個鄉鎮的養老綜合體。 

依託先進技術

發展智慧養老

去年12月26日上午7時,江北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接到一則系統預警信息。信息來自慈城鎮勤豐村凌巧生老人的「照護寶」,提示「長時間未發現老人活動信息,請立刻聯繫老人」。

根據平臺提供的信息,平臺工作人員徐茹靜隨即撥通了老人的電話。「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徐茹靜說,原來,凌巧生家中的「照護寶」紅外線傳感器電源插頭脫落,傳感器長時間未監測到活動信息,便自動向平臺發送了預警。

「照護寶」是啥?早在2017年,江北區政府投資20餘萬元,為符合條件的80周歲及以上困難、獨居、半失能、空巢老人家庭安裝「照護寶」緊急呼叫設備,可以監測老人活動軌跡、煤氣洩漏、煙霧等情況。設備通過行動網路,將數據傳輸到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如今,這項服務已延伸至江北區的所有村鎮。

快速靈敏的背後,是信息綜合、智能服務、監管評估等多效合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平臺集納了街道(鎮)分散統計的老年人信息,以及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信息和31項為老服務事項。」江北區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負責人汪申彥說。

不只在江北區,目前寧波正加快推進全市域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並將納入寧波「城市大腦」,為開展養老行業監管和養老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撐。「依託先進的物聯網、5G、雲計算等技術,5G養老院也將在未來投入使用。」丁導民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1日 13 版)

相關焦點

  • 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緊緊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和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這些新任務、新舉措,讓人民群眾對未來有了更多新期待,更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
  • 廣西: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原標題】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引發廣大幹部職工熱議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緊緊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和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 【熱議②】守牢民生底線 增進人民福祉
    【熱議②】守牢民生底線 增進人民福祉 2020-06-03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觀點: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十三五」時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中國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才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 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  「十三五」時期,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補齊收入、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短板,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跑贏經濟增速,義務教育全面覆蓋,醫療衛生能力全面提升,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在規劃《建議》中闢專章用七條的篇幅,專門論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對「十四五」時期中國人民的民生建設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作出了具體細緻周密的安排。
  • 蔡奇: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 把民生實事落實在改善人民...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把民生實事落實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一同檢查調研。
  • 惟願蒼生俱飽暖 民生保障制度如何惠及全體人民?
    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如同硬幣的兩面,在任何時候,民生保障都必須以經濟發展為條件,經濟發展都必須以民生保障為目的,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在我國民生保障的實踐中,我們科學把握民生和發展相互牽動、相互促進的關係,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 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
    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社會各界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錨定「基本民生」這顆「定盤星」,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14億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民生得到了有力保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
  • ...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
    民生建設成就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民生是治國之本、執政之基。關注民生,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將保障、改善和發展民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先後經歷了民生救國、民生建國、民生立國、民生強國等不同的階段。
  •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12)2021-01-05來源:大眾日報 01版製圖:於海員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堅持依法服務保障民生 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韓國祥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刑責治汙、刑責治安和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治理工作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對於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必須以更嚴的舉措、更大的力度,切實把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要紮實推進刑事打擊環境領域違法犯罪,強化摸底排查和打擊處理,從嚴、從快查處環境汙染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形成高壓震懾態勢。
  • 民生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湛江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五年來,湛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著力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多管齊下全方位扶持就業創業,打造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傾心傾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數。
  • 張麗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很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這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即「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有一定的距離。這對「十四五」時期乃至遠期目標實現過程中的民生福祉提升帶來新的挑戰。
  •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追求目標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描繪未來的發展藍圖,不僅關係鐵嶺的前途命運,也關係鐵嶺人民的幸福生活。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從上學就業到醫療養老,從公共服務到生態環境,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條關於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詳實表述,都始終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說,「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在收入方面,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在教育方面,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在文化體育方面,將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在健康方面,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使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在養老方面
  • 兩會國是廳|羅瀛代表: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為更好地回應公眾關注與期待,同時為穩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議題建言獻策,人民論壇網近期推出【兩會國是廳】系列專題文章,集中深入探討這一主題。
  • 「統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記者 胡用梅)11月17日上午,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主持召開2020年全市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劉志仁要求,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精神,統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2020:衡陽保障改善民生成績亮眼
    記者唐海強   社會民生得到新改善,就業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徹底清零,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何宗渝、駱飛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