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了!杭州農村小妹居然用土灶烤麵包!

2020-12-17 鹿之葵

土灶也能作為烤箱

烤出美味的麵包

古老的土窯

它是烤制麵包的終極殺器

用它烤出的麵包味道

遠在講求效率的烤箱麵包之上

用土灶做一個「烤箱」

土窯使用黃土、沙子、木柴等材料

我是在土灶的基礎上做了一格土窯

主要做一層耐火層和外部的面板即可

耐火層需要黏土和沙

黏土一般用農村的黃土就行

加多少沙,是個經驗活

我也是嘗試了多次才成功

再量好尺寸,製作一個面板

我的土窯就做好了!

土窯烘焙食物不是直接用柴火加熱的

是柴火燒盡後

利用土窯蓄的熱給食物加熱

通常,經過三到四個小時持續不停地燒烤

土窯內的溫度才能達到烤制麵包的溫度

所以,這時候,我們可以製作麵包啦

土窯麵包,大自然的味道

用土窯烤麵包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得到很耐品的麵包

一個是可以大量消耗人的精力和耐心

從劈柴燒火預熱

到揉面、發酵、整形烤好麵包

數個小時一下子就不見了

麵包胚的製作很簡單

雞蛋、酵母、高筋麵粉等原料

慢慢揉搓,直到搓出薄薄的筋膜

蓋上蓋子密封發酵2小時

發酵好的麵團分成等份的小塊

放入火腿腸,抹上些許蛋液

再來點蔥花和芝士就可以進窯了

在280度高溫下

窯烤麵包只需30分鐘就完全成熟

發酵的麵團被高溫炙烤後

散發出麥香和柴火的煙燻味

土窯的高溫可以鎖住麵包水份

這樣的麵包吃起來溼潤柔軟而香甜

外層比一般烤爐烤出的薄脆有韌勁

吃上一口,每一口都有源自穀物的滿足感

覆盆子果醬蘸麵包

5月,正是摘妙子的時候

妙子是我們這的說法,它也叫做覆盆子

紅豔豔的妙子點綴在田間地頭

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

嘗起來酸酸甜甜,汁水豐富

滿滿都是童年的味道

果醬配麵包,是最經典的搭配了

酸酸甜甜的妙子

天然適合用來製作果醬

不僅不容易膩

還會讓與之相配的食物,變得可口起來

烤得外酥裡嫩的土窯麵包

抹上一層紅豔豔的妙子果醬

立馬就會變得誘人起來

入口瞬間的短暫微酸

奏響這場夏日的輕快前奏

坐在灑滿陽光的院子下

配一杯土灶烘焙出的馥鬱咖啡

嚼一塊帶著酸甜味道的麵包

慢慢細品,等著時間流逝

感受這純粹大自然的味道

相關焦點

  • 想體驗一把土灶燒飯做菜的農村生活?「共享土灶」安排!
    想體驗一把土灶燒飯做菜的農村生活?「共享土灶」安排!裡黃宅村的村民張小青笑著說道,「家裡有了煤氣之後,這個土灶便一直都閒置著,現在不僅重新利用起來,還能增加我們的收入。」今年7月,花橋鄉以裡黃宅等村作為試點村推出了「共享土灶」模式,利用村裡閒置的土灶,製作美食,招待遊客。遊客也可以借用土灶,和村民們一起享受親自製作土灶美味的樂趣。
  • 農村新型柴火灶流行起來,土灶被指不環保?農民:土灶做飯不香嗎
    以前待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沒有使用燃氣灶的時候,那時候廚房裡做飯都是用土灶臺,雖然說燒柴有的麻煩,但是做出來的飯卻很香,而且還能吃到香噴噴的鍋巴,不過近幾年由於國家加大了對環境的保護,農村的土灶臺也被認為不太環保,雖然並沒有明令禁止使用土灶,但是由於農村廚房改造的展開,土灶也越來越少了
  • 農村「土灶」被禁用,這4種或許可以替代,農民用著安全還省錢
    現在農村大部分的「土灶」都已經禁止使用,當然還是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不過很多農村尤其城中村是不允許再使用「土灶」和「煤球爐」,這幾年農村環保力度也比較大,加上新農村的建設越來越直觀,不少地方農村已經不再使用「土灶」做飯。
  • 農村柴火土灶砌磚過程 廚房裝修注意哪些細節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離不開一日三餐的,在農村地區有很多人家是沒有專門設立廚房的,因此往往會使用柴火土灶做飯,所以大家在建造農村廚房的時候,一定要了解一下農村柴火土灶砌磚的具體過程,那麼,農村柴火土灶砌磚過程是怎樣的?廚房裝修注意哪些細節?一起來看一下文章吧。
  • 繼土灶、旱廁之後,又來個農家肥汙染莊稼,農村得罪了多少專家?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有趣的人生,一半是人間煙火,一半是山川湖海近些年,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生活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就拿土灶來說吧,這原本是農村常見的做飯設施,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使用土灶,而是改用煤氣來做飯,這樣對於自己居住的環境有很大提升,但是對於老農民來說
  • 如果給農村農民的土灶封了,農民該怎樣做飯
    在農村,用土灶燒柴做飯,那是多少年的傳統解決溫飽問題的方式,不是說封就封的。首先肯定一點,土灶燒柴做飯存在很多不良後果,如大氣汙染,破壞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發火災,對財產和生命造成威脅;不乾淨不衛生等等。但是,封了灶臺,雖然環保問題解決了,那麼農民吃飯的問題如何解決?
  • 農村土灶,不用電和氣,卻被專家要求拆除,農民四句話反問專家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想必大家都知道,土灶的使用,就和衣食住行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因為只要吃飯就要用到這個土灶臺。因為使用的時候既不用電也不用氣,只需要用農村的一些雜草、植物秸稈以及一些枯樹枝就可以了。而且做出來的飯非常香,比電磁爐和電飯鍋等電器做出來的飯胃口要好很多,很遠就能聞到香味,不僅如此還非常的省錢。
  • 嶽雲鵬回農村老家用土灶做飯,媽媽穿著樸素但手上的大金鐲搶眼
    從照片中的土灶、大鐵鍋等等可以看出,嶽雲鵬似乎是回到了自己的農村老家,一看就是淳樸的農家生活。嶽雲鵬的母親正準備起鍋,可以看到嶽媽媽身穿大紅色印花上衣,一副樸實的勞動人民的穿著,腳上的拖鞋也是十分的接地氣。但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嶽媽媽掀鍋蓋的那隻手上戴了一個大金鐲子,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 挖筍土灶臺燒飯做菜——去杭州後花園體驗下農村生活
    農村生活漸漸的被城市人所召喚,那邊的山,水,空氣,鳥,魚,雞,人都是那麼和諧和安逸,沒有競爭,似乎只知道享受生活,那就跟著我去杭州後花園鸕鳥鎮仙鸕山莊民宿去體驗下,早上去山上挖筍,下午在家,自己用老底子的土灶臺做頓美味的晚餐。
  • 越來越多的農村裡都不用柴鍋和土灶燒飯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多的農村裡都不用柴鍋和土灶燒飯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們也用上了電磁爐、天然氣、煤氣,為什麼大家都不用土灶了呢?其實,用土灶的時候,不是特別方便,每次都需要先用乾柴來把火生著,然後加一些碎煤。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如果家人在地裡幹活還沒回來,我想吃煮方便麵,就要先生火,再加柴,不像現在,打開電磁爐直接燒水就行。
  • 休假回農村老家,曬曬家裡櫥櫃土灶城農結合版廚房!
    看著別人曬城裡新房,我沒得曬,因為我沒在城裡買房子,到現在還是租住在25平的農民房裡;這次休假回了趟農村老家,發現家裡的自建房住著比城裡舒服多了。
  • 農村年味越來越淡,專家不理解,農民痛斥:鞭炮和土灶缺一不可
    不過,在農村,雖然快臨近春節了,但是始終找不回曾經的年味,即便很多農民工已經返鄉,但是農村以前那種熱鬧的年味現在似乎很難感受到,有的人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返鄉的時間越來越晚,也有的人現在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回家過年,確實如此,我也清楚的發現,現在不少農民工不願意回家的理由也是比較多,或許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而也有不少專家對於農村目前年味變淡的原因也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是農民觀念在發生轉變
  • 農村土灶用的大鐵鍋,有六印八印,多大為一印?
    農村土灶用的太鐵鍋,有六印八印的,這印我們宿松叫「張」,叫六張鍋八張鍋,「印」也好,「張」也好,都是代表鍋口內經長度的。一、最小的鍋。我們家鄉土灶上最小的鐵鍋是4張,4張鐵鍋鍋口內經是48cm。農村大鐵鍋,規格從4印(張)開始,5印、6印、7印、8印、9印、10印等等,還有單位食堂用的特大鐵鍋。從4印48cm基數開始,再往大每增加1印,鍋口直徑增加4cm。1印的長度就是4cm。
  • 農村土灶用的大鐵鍋,有六印八印,多大為一印?這個印是啥意思
    我家的大鐵鍋,現在也還在用,但是用的頻率少了,除了每年請人吃飯,還有殺年豬的時候用一下,以外多數時間都是閒著。在我的印象裡,我叫土灶上的大鐵鍋,換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六七十年代,土灶上煮著的大鐵鍋在那些年代,是首先要煮豬食的,先要把水燒開,然後把豬食菜放在裡面,最後放入豬食麵和米糠,這樣煮漲以後,把豬食從鍋裡舀起來。
  • 帶大堂屋和土灶房的農村別墅,美觀實用,生活要有煙火氣
    帶大堂屋和土灶房的農村別墅,美觀實用,生活要有煙火氣。生活有柴米油鹽,更有鍋碗瓢盆,不僅僅是詩和遠方。我認為最適合農村老家建的別墅,應該具有煙火氣息,就如下面這款兩層的別墅戶型一樣。有堂屋、有柴火房,且整體外觀很漂亮。
  • 禁止焚燒秸稈後,專家又出招:禁止燒土灶?農民是如何回應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專家提出了農村燒土灶的問題,於是大家就想辦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後來,大家一致認為禁止燒土灶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農村是否應該禁止燒柴呢?說起土灶,相信很多在城市呆的朋友們對這個東西並不熟悉,土灶就是焚燒秸稈、柴火和一些其他的木材為燃料來做飯用的,燒「柴火灶」現象在農村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基本家家戶戶都用土灶。
  • 為什麼農村流水席比飯店好吃?土鍋土灶才能做出的美味……
    都說農村的宴席吃的香,的確是這樣的。請來村子裡面的大師傅掌勺,在家裡搭起土灶,所有的食材也都是向附近養殖種植農家購買,吃起來也更為放心。在有農村人最為樸實,所以的飯菜可能並不精緻,可分量十足,一定讓人吃的飽吃的好,這味道自然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在農村的宴席上沒有太多的講究,除了必要的肉菜,各種時令食材最讓人喜歡。
  • 「土灶改電灶」!村民:沒有見過這麼幹淨的灶臺!停電怎麼辦?
    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種工業產品紛紛湧現,生產其中的廢料也層出不窮,而農村也不約而同地遭到了汙染,各種塑料製品,秸稈焚燒,農藥和化肥汙染等問題,使許多農村成為大病聚集地,絕症村、癌症村屢見不鮮,因此農村的汙染治理是當務之急。
  • 繼禁燒秸稈後,專家又新提出禁燒土灶,來看看農民怎麼說?
    前言:前幾年的時候,我們國家不少專家指出,在農村禁止燃燒秸稈,大力提倡秸稈還田,這是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所考慮的,燃燒秸稈會破壞環境,而且燃燒秸稈的煙會更加重我們國家的溫室效應。隨著一波平息,另一波又起,專家又說了各地禁止燃燒土灶。一,不讓燃燒的秸稈去往哪裡了呢?
  • 「山茶花」人間煙火土灶始
    爆孛婁的糯谷「啪啪」作響,下團圓的沸水「撲撲」翻騰,灶膛中的柴火熊熊燃燒,在「越爆越發」「財源滾滾」的聲聲祝願中,新砌的土灶生火開灶了。那時候的鄉村新建房屋,對砌灶極為重視,不亞於上梁。土灶承載了農村人對「家旺業旺」的美好期盼,故而砌灶前,既要擇吉選日,也要勘察方位,還要找個手藝好、經驗足的瓦匠師傅。瓦匠師傅把兩隻鐵鍋扣在選定的灶基位置上,抓起一把鍋底灰,繞鍋沿撒上一圈,移走鐵鍋,就露出兩個黑色的大圓圈,然後沿著放樣的灰線,不慌不忙地往上砌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