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業亂象直播平臺:網紅帶貨質量不堪 售後無保障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黑貓投訴

2019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各行業消費亂象不容忽視。黑貓投訴盤點2019年熱門消費維權事件,發布「1號關注」揭曉十大行業「亂象」,帶你走進那些真假套路。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直播帶貨」尤其是「網紅帶貨」的模式也逐步進入大家的視線,但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的產品質量不堪、平臺數據造假、售後無人理等現象頻頻出現,影響了公眾的消費體驗,諸多「直播帶貨」造成的「兩頭坑」事件也引發了不少輿論爭議。

有消費者投訴「在快手購買的商品是按照賣家要求拍的尺碼,回來碼數小穿不了,快手商家存在強買強賣,快手官方平臺也明確了閃電購新規,可以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要求快手客服幫忙調節,客服也不給出明確答覆,一直再拖。」

「在快手平臺帶貨主播買的東西發現不是正品想退款不給退」

「主播在展示並講解商品時並沒有真實全面準確地告知商品成色,傷害了本人的知情權並且隱瞞瑕疵誤導消費,欺詐消費者,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現問題後售後負責人承認主播未提到這些瑕疵的事實但拒絕退貨退款。」

黑貓提醒廣大消費者,直播購物需謹慎,切記不要衝動消費。

黑貓投訴平臺希望通過梳理這些「亂象」,引起對消費維權問題的關注,黑貓也將持續關注消費領域新動向,在處理消費者投訴的同時,也會及時將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曝光,提醒更多消費者謹防消費陷阱,切實提高消費者對消費侵權的認知水平,為優化消費生態出一份力。

相關焦點

  • 十大行業「亂象」之網購:商家促銷成「套路遊戲」
    來源:黑貓投訴相關閱讀:十大行業亂象之視頻網站:超前點播會員還要單交錢十大行業「亂象」共享行業:「押金難退」成通病十大行業亂象教育培訓:預付費退款難沒準還陷套路貸十大行業亂象之汽車交易:費用五花八門、暗藏玄機十大行業亂象之網遊:「熊孩子」大額充值責任難界定十大行業亂象長租公寓:租金隨意漲、房東房客兩頭坑十大行業亂象炒作經濟:炒盲盒、炒鞋等引發侵權隱患十大行業亂象網際網路金融:想貸款?
  • 直播帶貨奢侈品亂象叢生,如何防範?
    直播帶貨是一個充滿紅利的行業,但是由於市場環境不和諧,馬太效應嚴重,直播帶貨尚處於蓬勃發展的初級階段,都是靠流量聚集起來的網絡效應,隨著大量賣家湧入瓜分紅利,紅利期變成紅海,競爭也逐漸白熱化,暴露和衍生出很多問題,諸如平臺的管理規範沒有跟進落實,對商家和產品的審核和監管不到位等。
  • 直播帶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行業內部缺乏有效監管
    此前,網紅主播薇婭、李佳琦等也曾因產品質量問題被指直播「翻車」。直播帶貨的產品質量如何保證?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行業內部缺乏監管事實上,直播帶貨的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問題早已不是新鮮事。
  • 質量售後問題屢見不鮮 直播購物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直播購物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虛假髮貨質量售後問題屢見不鮮  近日,南京警方端掉一個利用直播帶貨銷售假冒某國際潮牌服飾的團夥,抓獲20多名涉案人員,現場繳獲30多萬件假貨,涉案金額近兩億元。  5月14日,家住南京市玄武區的鄭先生向警方報案,稱他在某直播帶貨平臺上購買了一件潮牌衛衣,到貨後發現該衛衣存在質量問題,為假冒的國際潮牌服飾。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當即開展調查。通過網上巡查和線下調查,警方發現,該直播帶貨平臺帳號上銷售的衣物均為假貨。
  • 直播下半場,網紅背後的平臺供應鏈有奇效?
    辛巴事件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也點名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在直播銷售數據不斷攀高的盛況之下,直播帶貨「翻車」的頻率越來越高,帶貨網紅的名譽、品牌方的商譽也隨之掃地,眼下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無法保障、退換貨難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真的靠譜嗎?
    類似李佳琦的網紅帶貨傳奇,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網紅帶貨,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催生了新的業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相關數據還顯示,83%的年輕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身邊及各平臺的「網紅」「達人」的「種草分享」。在社交媒體上,明星帶貨也是常態,粉絲們更樂意「種草」購買明星所代言或推薦的產品。然而,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蹟」背後的行業亂象。
  • 零食過期、美白面膜無效果 直播帶貨屢「翻車」「行規」出臺糾亂象
    直播帶貨無疑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銷售模式之一。隨著直播帶貨隊伍的日益壯大,通過直播購買商品的消費者逐漸增多,違規宣傳、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售後服務難保障、數據造假等問題開始逐漸顯露。7月1日,由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開始正式實施。
  • @這一年|網紅李佳琦闖進C位,直播帶貨「也瘋狂」
    2019年堪稱直播元年。尤其是「雙11」期間,主播第一次站到了這個舞臺的C位瘋狂帶貨。作為淘寶最能帶貨的主播之一,李佳琦在淘寶直播擁有1200萬粉絲,每晚會有累計超過五百萬人進入其直播間,打破一個又一個銷售紀錄。此外,李佳琦的抖音粉絲接近3500萬,加上微博和小紅書等平臺,27歲的他,全網粉絲已經超過7000萬。
  • 直播帶貨|把「好牌」打好
    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已開展調查,截止2020年12月6日辛巴團隊已經向27270名消費者賠付2400萬元。辛巴燕窩造假涉及面廣,數額巨大,是諸多網紅中最典型,危害最嚴重的一個。不僅是辛巴,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餘條。
  • 14家網絡監管部門開展「網劍行動」,美妝直播帶貨亂象能否有效整治?
    在第六條營造良好網絡市場環境中,網絡監管部門要規範「直播帶貨」等網絡經營活動秩序,依法懲處「直播帶貨」等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形成有力震懾,不斷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所以,這次14個網絡監管部門開展的網劍活動,讓美妝電商直播行為迎來更嚴格的監管。
  • 「6·18」觀察:直播帶貨 有規範才有前途
    剛剛過去的「6·18」年中大促,直播帶貨火爆異常。不僅是網紅主播在帶貨,各行各業的人都加入進來,諸如政府官員、企業家、明星等,儼然進入了「全民直播帶貨」的時代。但是暴露出的一些亂象也應引起重視。直播帶貨是一種新型的商業營銷模式。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諸如假貨、虛假宣傳、刷單、售後問題等。而花樣繁多的購物節,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越來越反感,「購物節」成了「套路節」。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賣假貨,觸目驚心,行業亂象如何破解?
    調查發現,這些假冒商品主要流向網絡直播帶貨銷售個體和小化妝品店。 在行業迎來風口發展時,總會有人渾水摸魚,這些場景何其相似,十年以前的淘寶假貨泛濫,五年前的微商人頭竄動,如今直播時代的人生百態,總有人會為了追求快錢而無視法律底線。 另有網友更關心的是,帶貨的主播是誰?平臺有哪些?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建議,建立行業自律和誠信評價機制;直播行業以及直播平臺要積極承擔主體責任,主動開展行業自查自糾和自律行動;對於隨意誇大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直播帶貨行為,應納入社會誠信評價體系;對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的主播,除了進行經濟處罰,還應將違法情節嚴重、違法頻次較多的主播拉入「黑名單」,實行直播市場禁入,提高違法直播帶貨成本,增強監管震懾力
  • 直播帶貨的退貨率為什麼這麼高?
    我們分別搜索了「電商直播退貨」「網紅直播退貨」「直播帶貨退貨」「直播退貨」4個關鍵詞,以用戶購買平臺和投訴原因2個維度為標準,旨在弄清2個基本問題:1、那個平臺購買的用戶投訴最多?2、用戶投訴的原因集中在哪幾類?
  • 網紅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直播假貨何時休?
    由此形成了直播帶貨這一個新興起的行業,發展至今,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時尚。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紛紛加入直播的行列,都想進來分一塊「直播帶貨」的蛋糕,大有「得直播得天下」的陣勢,什麼產品都跟著上直播,教育、房產、汽車、乃至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其中,帶貨主播不乏功成名就者,賺的那是盆滿缽滿,最具典型的代表莫過於「帶貨女王」薇婭,以及「口紅一哥」李佳琪等人。
  • 網紅帶貨靠譜嗎?中消協收集「雙11」維權類信息790餘萬條
    核心閱讀  今年「雙11」,網紅直播帶貨備受熱捧。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模式,網紅賣貨提高了消費者的決策效率,但也出現營銷誇大其詞、產品質量注水等亂象,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直播亂象紛呈,國內電商賣假貨算啥,國外網紅為打賞將女友凍死
    在電商帶貨之前,直播正紅火的時候,網絡主播們就已經開始群魔亂舞了,為了粉絲的禮物,網紅們已經不知道底線為何物,只要禮物到位什麼都可以安排。特別是PK功能開放以後,網紅們無恥的嘴臉,又一次刷新人們的認知,為了掏空粉絲的錢包,懲罰項目是越來越喪心病狂,什麼連吃幾瓶老乾媽,喝洗腳水等等。
  • 行業亟待規範 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7月發布執行
    行業亂象  虛假宣傳、偽劣產品、售後缺乏  「早就應該對直播帶貨進行監管了!我之前看直播買車釐子,貨到壞了一半。」郭小姐近兩年喜歡電商直播購物,認為這是體驗網紅產品的有效途徑,形式上也更生動直接。她今年通過直播電商入手了螺螄粉、海鴨蛋黃醬……不過直播帶貨也充斥著誇大其詞和產品質量問題。
  • 培養「電商直播」帶貨 推出「網紅地點」打卡
    張文魁攝  到2022年,我市電商直播示範基地數量達到10個,網紅經濟街區數量達到30個,MCN機構、電商直播服務機構及網紅經紀公司數量達到100個,網紅品牌數量達到100個,培養10000名國內知名、具有東北特色的網紅達人,形成具有瀋陽特色的電商直播發展模式……  近日,市政府辦公室發布《瀋陽市電商直播發展(網紅經濟)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形成具有瀋陽特色的電商直播發展模式
  • 2020美妝類直播帶貨風潮依舊,商家在下半年還有哪些機會?
    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以電商平臺為基礎的直播帶貨和以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為基礎的直播帶貨。通過直播帶貨的產業鏈我們可以發現,網紅主播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起著連接品牌方供給端和消費者需求端的作用。對接合適的主播,讓主播一起完成品牌方的定製化內容輸出,幫助商家獲得直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