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熱情的土地一個人類文明的交匯點
一片愉快和熱忱的土地,根據歷史學家的論斷:在中世紀時期,享有盛名的馬裡帝國是撒哈拉沙漠南部最強大的非洲國家,馬裡因此而得名。在殖民地時期,馬裡被認為是法屬蘇丹(Soudan franais)。
馬裡的國土面積為124萬多平方公裡。北與阿爾及利亞交界,西北與毛利塔尼亞接壤,東與尼日為鄰,南接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
馬裡擁有1000萬多人口,並被分成了8個行政區域:卡伊(Kayes)、庫利科羅(Koulikoro)、錫卡索(Sikasso)、塞古(Segou)、莫普提(Mopti)、通布圖、加奧、基達爾(Kidal)以及首都巴馬科行政區。
馬裡的地形多種多樣,風景宜人:平原、高原和懸崖,還有廣袤無垠的沙漠。馬裡的南部有蘇丹,西部和中部是荒漠草原,北部則是撒哈拉沙漠,這樣的地帶使馬裡擁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如:全國的保護區裡有Karitea(shi-tree)、羅望子樹(tamarinds)、猴麵包樹(baobabs)、棕櫚樹、具有代表性的大草原、長頸鹿、大象、羚羊、獅子、瞪羚、大羚羊,以及三角洲裡所有遷徙的鳥兒。
馬裡不但獨特,而且幸運,因為非洲五大河中的尼日河和塞內加爾河都流經馬裡的國土,這在非洲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自然因素的綜合與發展,兩條河及其支流呈現出急流和罕見的美麗的湖泊——三角洲著名的德博湖(Debo Lake)。三角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鳥類禁獵區之一,因此有了拉姆薩爾遺蹟。桑卡拉尼河(Sankarani)上的塞林谷(Sélingué)水壩、尼日河上馬卡喇水壩和巴芬河(Bafing)上的馬南塔利水壩都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值得一遊!
邦賈加拉懸崖
邦賈加拉懸崖位於馬裡中部橫貫東西的邦賈拉山地,在靠近尼日河一側海拔500米的斷崖上。在這懸崖峭壁間,布滿了猶如蜂窩般的多戈族的住宅和墓地。1989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邦賈加拉懸崖可以說是西非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多貢族人生活在這裡。14世紀初葉,當地居民為躲避抓奴隸,在這裡安營紮寨。後來,又是為了逃避戰亂以及抵制伊斯蘭教的同化而定居於此。
使之逐漸形成了一幅獨特的景觀。這裡的居民具有博大的宇宙觀、獨特的社會制度和文化藝術。當今儘管在觀光浪潮衝擊下,他們仍然能保持著固定不變的傳統生活方式,而這些建築正是幾個世紀以來傳統多貢文化的靈魂。
邦賈加拉高地是最具西非地質地貌特徵的地方之一,懸崖峭壁間,布滿了猶如蜂窩般的多戈族的住宅以及多貢族人的墓地,這些墓穴們被鑲嵌在高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很難接近。此外,邦賈加拉懸崖是多貢文明的中心地區之一,沿襲下來的古代習俗、慶典、藝術及民間傳說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傑內古城
被世人美喻為「尼日河谷的寶石」的傑內古城,位於馬裡中部尼日河內三角洲最南端,以獨特的撒哈拉——蘇丹建築風格以及摩爾式建築和燦爛的伊斯蘭文化而馳名世界。傑內古城建立於公元800年,毗鄰撒哈拉和多雨的蘇丹地區,位於遊牧地區和固定居住區的切換點上。它建造在尼日河流域一個防禦性的小島上,從河邊到有貿易往來的遊牧人城鎮廷巴克圖只有500公裡。
城內的古建築約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為適應季節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碧綠的巴尼河緩緩流過這座歷史古城的市區。市內溝渠縱橫,小橋臥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築掩映在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的芒果樹叢中,還有茁壯的棕櫚樹、香蕉果,鮮花繁茂,芳草如茵。
王侯宅第、清真寺院、學者陵墓等各種建築展現出一派熱帶水鄉澤國的城市景象。
傑內古城是前伊斯蘭教文化在尼日河內三角洲發展的傑出典範,整個傑內古城是一段輝煌歷史時期的展現。傑內古城以光輝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和盛極一時的摩爾式建築聞名於伊斯蘭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熱帶非洲地區,是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
德博湖
德博湖為馬裡的一個內陸湖,位於馬裡中部,是因尼日盆地季節性的洪水而形成,為尼日河上最大的內陸湖。德博湖的上遊距莫普提有80公裡,下遊距通布圖240公裡,面積約160平方公裡,是尼日河內陸三角洲星羅棋布的溼地與湖泊中最大的湖泊,也是馬裡最大的湖泊。
雖說德博湖為馬裡最大的湖泊,但這僅指面積,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它的水深只有1米左右,人到水中幾乎不會有危險。德博湖諾大的湖面一眼望不到邊際,湖面上散落著幾隻漁船,整個湖泊在陽光的映照下變得是煙波浩渺,湖岸上四處是放牧村民的身影,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白色的沙丘、金色的太陽以及湖邊的村莊……這些美景組成了一幅水墨山水畫。
廷巴克圖
廷巴克圖又稱為通布圖,於十一世紀由杜亞力人創建,位於撒哈拉沙漠和尼日河岸之間,為通向沙漠之門,是撒哈拉沙漠之珠,擁有333個聖人。廷巴克圖的雙重文化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認的,它是聖秘的搖籃。
作為神話、傳說及寓言之地,廷巴克圖同時也是神秘的殿堂。查布(Chock-Bouch)或丁布克(Tinbuk)這兩座為眾人所傾之城從不被人們所遺忘。他們的神秘、守護神、著名的清真寺、手稿、歷史地位、池塘、街道、以及小巷無不讓人浮想聯翩。廷巴克圖人的神話主要是以阿法魯克(Al Farouk)的形象而出現的,阿法魯克是神話傳說的象徵人物,他總是一身白衣騎於一匹白馬上,穿梭於各個街道上以保證城市的安全。
廷巴克圖的神秘,神話、神秘教都表現在數字上,位於保護地帶的333個聖人,是根據3-333的象徵來建造的,這些數字是古蘭經中的巴斯馬拉(basmala)詩的字母的總和。廷巴克圖的神秘,神話、神秘教是基於數字3的象徵。文化意識是通過3的強大的象徵體系來體現的。廷巴克圖的神秘仍然延續著。因為廷巴克圖不能從言語中去體會,而是要去發掘,所以要了解它的神秘必須住到廷巴克圖那裡。
古伊納瀑布
古伊納瀑布大約距迪亞姆(Diamou)25公裡,離卡伊(Kayes)城的東南部50公裡,處於地勢險要之處。瀑布的高度令人嘆服,也是這個區域的塞內加爾河中最寬的。古伊納瀑布如此漂亮,並且四周樹木稠密,十分適宜周末之旅:沐浴及放鬆。在這裡放鬆,心情也會極其的好,因為不會有任何孤單的感覺。
除瀑布作伴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會唱歌的鳥兒。這裡很寧靜,以至於僅能聽到瀑布持續不斷的衝擊聲和一些鳥叫聲,這些鳥在樹林中來回穿梭以尋找庇蔭之處。在暖暖的陽光之下,各色的鳥兒、白色的瀑布和蔥鬱的樹木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大自然畫面;夜幕降臨之後就更安靜了,鳥兒們也回巢休息了,在睡夢中欣賞瀑布柔和的樂聲,此時瀑布的音樂聲顯得更加地柔和、甜美,鳥兒們也都靜謐其中,整個區域就像沐浴於陽春之中。
馬裡是一幅由人民和文化組成的鑲嵌畫。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社會文化群都擁有其輝煌的時刻。 這是一片Sanankuya的土地,姑表之間、部落之間、民族之間的關係協調融洽,是社會團結和預防衝突的一個因素,是令人愉快的幽默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