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和獵豹的聯合,成為珠寶街最夯的搭配。這方面的知識你在網上能了解得七七八八,我們有個簡版指引:
第一步,百度「貞·杜桑與卡地亞」;
第二步,看15篇兩千字以上的文章;
第三步,會發現說法幾乎是:
1、卡迪亞先生和貞·杜桑認識了。
2、貞·杜桑超厲害,被人們成為「獵豹女士」,並創造了卡地亞獵豹。
3、溫莎公爵夫人也超厲害,是卡地亞豹子的第二把推手。
其中還會出現一些你熟悉名詞:祖母綠、藍寶石、琺瑯等等。
小柒就不重複原有的內容了,就如《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被人們持續的播報已經成為習慣,但是當年也有被炒作的根據(別跑~先聽我說完,不要去百度這個),所以我們決心,對卡地亞與獵豹作一個深入冷靜的探究。
作為一名設計師,對待商品是很嚴肅的。為什麼動物之中選中豹子,這背後隱喻著怎樣的預謀?是人性的選擇,還是豹子的墮落?歷史原因稍後揭示。
先從現代角度稍作分析,作為一個卡地亞「爆款」存在的「豹」形象,它誕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
古時候人們情感傾注在權威的動物,或者與生活物質有關的動物,武力和食物是人們最熟悉的。前者比如虎、豹;後者比如蜜蜂、牛、羊。
在這裡,潮流分成了兩派,有些選擇了甜美優雅的蜜蜂(比如法國珠寶品牌Chaumet),有些選擇了豹,開始了「權力的遊戲"。
又鑑於虎、獅比較雄性,難以作為女性的首選;而當時狗狗、貓貓、之類的,還沒有現在的「萌」文化,所以較小的動物主題也難以誕生。
野性、隨性、自由。
這比權威、團結、和諧這些意味吸引人多了去。
豹紋由斑點組成,近乎圓形,如在logo和圖形組合方面。如果用一堆鑽石鑲嵌一隻老虎,看起來也會像一隻豹子,人家豹子長的就巧奪天工呀!所以容易被設計師採用;再者,而且和鑲嵌藝術比較需求比較吻合。雖然斑馬也有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條紋,但是那麼長的條紋用於珠寶鑲嵌,材料和造型上都難以把握,就會變得巨麻煩。
(圓點易組成圖案)
(人體畫上一張豹皮,竟然毫無違和感。從設計方面來說,也不難理解豹紋服飾很是流行的原因。)
(↑ 這是網上的老虎頭的珠寶,看起來有點難以接受呀)
綜上,豹子作為不太武力的美感動物,設計在珠寶上,確實是蠻好的選擇呀。對於現代來說,就是吉祥物營銷。它也的確為卡地亞創造了不小的品牌價值和銷量。
那麼問題來了,這豹有人說是獵豹,也人說是美洲豹,還有的人問,獵豹和美洲豹不是一個東西嗎?
生物歷史知識普及:獵豹又稱印度豹,在亞洲、非洲等地都有,美洲豹又稱美洲虎,一直生活在美洲。傳聞卡地亞第三代傳人Louis Cartier鍾愛遠東,印度,波斯藝術。有一天Louis Cartier和貞·杜桑(卡地亞藝術總監)在非洲旅行,看見一隻身形矯健的獵豹從他們眼前飛馳而過。後來貞·杜桑對獵豹著迷,並著手將一主題用在珠寶創作當中。
正確答案是,一開始是獵豹。後期才慢慢有雪豹、美洲豹等融合創作。
耐心,我們快要談到珠寶了。
那麼為什麼是卡地亞和獵豹關係這麼緊密呢?
接下來,了解卡地亞的誕生背景:
歷史背景:卡地亞誕生與19世紀中期,第一次繁榮發展在被稱為 「美好時代」的19世紀末(美好年代/美好時代(Belle Époque)指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美好年代是後人對此一時代的回顧,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時期發展日臻成熟)。
經濟消費: 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消費力是蹭蹭蹭的上漲,民營企業西門子和福特就在那個時代誕生,還活到現在。
好了,繁榮時代的大背景鋪墊好了,咱看看卡地亞怎麼「浪跡天涯」起來,我們從卡地亞和獵豹的主要年代時間表:
(☝卡地亞第一代老佛爺Louis-Francois Cartier)
(「淑女與獵豹」邀請卡,對稱精細,手繪上乘優品)
豹的形象第一次出現了人們的視野中。這頭黑色的獵豹不僅沒有表現出令人恐怖的樣子,反而乖順的伏在少女的腳下。整個背部的曲線讓人覺得,優雅,沒錯,就是優雅。一襲黑色的皮毛也讓人覺得神秘,高貴。
同年,黑白相間的豹紋騰圖成為卡地亞 (Cartier) 的裝飾元素之一,出現在1914年和1915年設計的兩枚女式腕錶上。
(貞·杜桑,後任卡地亞藝術總監)
期間,杜桑被路易·卡地亞親暱成為「獵豹女士」,兩人關係也耐人尋味。
1948年,一隻身披金色和黑色斑點的黃金獵豹站在一個90克拉的凸圓形祖母綠上。這是傳奇女性溫莎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Windsor)向貞•杜桑購得的第一枚獵豹胸針。這隻胸針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獵豹終於以充滿生命力的姿態走進卡地亞的世界。
插個嘴,為什麼溫莎公爵夫人聽起來就感覺很有名?看這一句話:繼位不到一年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跟離異兩次的美國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結婚,宣布退位成為溫莎公爵。看到木有,有皇帝不做,娶裡離異兩次的美國平民女子。
火熱程度★★★★
(↑ 祖母綠獵豹胸針)
(↑ 藍寶石獵豹胸針)
(↑ 纏綿柔軟獵豹手鍊)
1982年,Udaïpur珠寶誕生,獵豹展現溫順的一面。
推新品,火熱程度★★★
1990年,卡地亞推出的Panthere(豹形)手袋系列,據說造型優雅並深受時尚女性的喜愛。
1991,美洲豹手鐲。
2012年,美洲豹戒指
20世紀初,卡地亞獵豹在大眾眼中已經廣為人知,在女性心中,可謂根深蒂固!
抬望眼,猛回顧,自誕始之初,卡地亞的簇擁者就不計其數。從皇室貴族到名流商賈再到電影明星,卡地亞幾乎成了名人專屬。
當今時代講究爆款產品,那時候,卡地亞可是名流的爆款定製品牌哩。
隨著錢包的鼓脹,當代的卡地亞,已經不是名流貴族使用的專利了,產品就不再贅述。卡地亞誕生在繁榮的市場大背景下,不可否當時認杜桑在使用獵豹這一元素的設計,超越了珠寶原有手工的粗糙笨拙,變得極為精緻,富有藝術感。使得其名聲故事在後世流傳,難以超越。
推廣方面,各大時尚名媛、皇室成員的喜愛,也相當於為卡地亞代言,使得名聲大噪,從市場營銷角度看,可謂是名利雙收。後期產品研發中,融入了其他豹類,虎、蛇、鱷魚等動物形象,豐富了產品與動物的融合。
此處有個但是!儘管有了這樣的強大歷史魅力,後世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1964年,卡地亞3名兄弟的子女決定出售卡地亞的業務。1972年,以 Joseph Kanoui為首的投資者收購巴黎卡地亞,並在1974年及1976年分別收購倫敦及紐約的業務。1979年重新合併成為 Cartier Monde。目前,卡地亞是瑞士歷峰集團旗下一員。
創始Louis-François Cartier的五世孫女,家族第六代傳人Cartier Brickell 解釋了祖父出售店鋪的原因:「70年代,世界風雲變幻,奢侈品行業也在經歷變革,人們不再願意為一件手工珠寶花費大筆金錢。
有趣的是,潮流總是周而復始,如今,最精美的手工飾品才算得上是極致奢侈品。」Cartier Brickell後面補充道。歷史的輪迴,讓卡地亞和獵豹不失風範。
卡地亞,豹的王國:
綜合以上歷史、營銷等因素,才有了「卡地亞和豹子」這六個字的驚人魅力,和經久不降的溫度。
奢侈品像一個彬彬有禮的中年人,不徐不疾,活得越來越年輕;而快消品則像一個心急的青年,匆匆趕路,以迅速的更新迭代為生存代價。
Yo!看到這,你就是卡地亞獵豹文化專業的吃瓜群眾了!如果學會卡地亞Cartier法語發音,那就更棒了。喵吼~
好了,現在你可以去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