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怎麼寫?能成為聖人
別讓時間溜走
小夥伴們都寫過日記,從小學開始,老師都要求過。
大多數人都沒有堅持下來,或者是堅持了,然並無卵用。
他是通過寫日記,一步一步走向巔峰的。
曾國藩自幼天資並不聰慧,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
找到考試的方法後,一路凱歌,直至進入最高學府翰林院。
從鄉間僻壤,進入京城繁華之地。
性格缺陷暴露無遺。
上班清閒,只有初一、十五籤到,其餘時間自由。
沒有了繁重的考試壓力,找樂子去了。
不像現在這麼多的娛樂項目,打打遊戲,看看綜藝,刷刷抖音,朋友圈什麼的,微博也沒有。只有去菜市口圍觀殺人。除了這個項目外,還真沒有其他可娛樂的項目了。
日記呢,偶爾寫,不會持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內容呢,無非是誰誰請客了,去誰家吃飯了。
流水帳,是,你我的日記都會出現流水帳。
一日偶然列了清單計劃,也不能完成。
不過是計劃計劃。
不了了之。
就這樣昏昏浩浩,日復一日,性格的缺陷,脾氣暴躁。
屢屢與同事吵架。
事後,認為不對。
立志做聖人。
決心,更改,怎麼改?
唐鑑推薦了一種方法。
把寫日記當成一件大事。
注意細節,復盤反思。
外力監督,說到做到。讓別人傳閱自己的日記,並提出建議。
把寫日記當成刷牙,洗臉一樣,每天都進行,一日不可少。
注重細節,復盤反思,仔細研究,對與錯,能改進多少,能優化多少,還能做得更好嗎?還能進一步改進?
外力監督,類似於計劃清單,發表在QQ空間說說,微博之類的,大家監督一下,督促一下,相當於樹立一個Flag.。
不斷地完善改變自己,用幾十年的時間改掉性格中的缺陷。
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不是直線上升,會不斷地重複老路,原地踏步的過程。
不停的完善,持續不斷的改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寫日記從三十歲起,一直堅持到去世。
改掉了性格缺陷,不斷完善自己,成為晚清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