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新聞網訊(記者 曹以成)今年11月,市發改委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印發《潛江市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方案》,要求2020年底,潛江市作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率先在建成區重點領域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
眼下,各相關部門、企業、單位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塑料汙染治理大戰開展得如火如荼。
潛江郵政:踐行國企擔當,引領快遞包裝「大革命」
隨著網購的普及,快遞業高速發展,包裹使用的包裝物處置成了一大難題。作為塑料汙染治理的重點領域,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潛江分公司積極踐行國企擔當,在全系統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包裝袋專項治理工作。
12月4日,記者來到該公司走訪發現,寄件窗口使用的包裝袋也換成了可降解包裝袋,封裝膠帶由原來的55mm換成了45mm以下的窄膠帶,減少了塑料的使用量。
據悉,目前,該公司環保窄膠帶的窗口使用率已經達到了100%,可循環的無毒中轉袋應用比例達90%,所有網點均已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電商郵件的包裝物治理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不僅如此,郵政的窗口還配備了一款新型的免膠帶快遞箱,裝入物品後,只需一撕一貼就可快速完成打包。箱體上印有二維碼,收件人收到包裹後,可在郵政網點免費重複使用該紙箱。
郵政潛江分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經理陳偉介紹,當前,公司採購了窄膠帶8253卷,可循環使用的免膠帶包裝箱1200個,可降解包裝袋近4萬隻,並分發至全市26個網點。同時還向協議客戶發放了告知書,及時宣傳並倡議停止使用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採用可降解、可循環使用的新型包裝。
市場監管局:積極摸排宣傳,推廣替代產品和模式
12月9日,記者在中百倉儲購物時看到,每一個收銀臺都貼上了醒目的宣傳單,上面赫然寫著「我是『減塑』行動派」。原來,該超市購物袋已經更換成了可降解購物袋,將為廣大消費者有償提供。
「您需要購物袋嗎?」「不用,我自己帶了。」據觀察,有不少顧客在結帳後拿出了自備的環保購物袋,而有的顧客則是直接將所購物品拿走。
市民陳女士說,現在每次來逛超市都會背一個「菜籃子」包,不僅裝得多,還低碳環保,可以省下了不少沒必要花的「冤枉錢」。
該超市安全生產管理值班經理陳林甫介紹,目前提供的可降解購物袋分為特大號、大號和中號,價格從之前的兩三角錢一個提高到了一元左右一個。收銀員在為顧客結帳時,會耐心提醒顧客「以後最好自備購物袋」「建議購物袋反覆使用」等等。
「『禁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我們通過有償提供的形式,可以促使廣大消費者逐漸養成自帶購物袋或購物籃的習慣。」陳林甫說道。
據悉,今年9月起,潛江市場監督管理局就開始對全市範圍內生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等塑料製品的企業、經營戶進行全面摸底和宣傳,當前已有部分餐飲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禁塑令》,全面停用塑料吸管,積極推行可降解或紙質打包袋。
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至今年年底,各大商超將普遍推廣可降解購物袋。目前,排查工作正有序推進,將在國家正式發布《淘汰塑料產品目錄》後,會同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嚴厲打擊。
農業農村局:廢棄包裝循環利用,廢舊農膜規範處置
來到位於章華南路的潛江市飛防值保專業合作社,門口的綠色回收箱映入眼帘,裡頭的農藥空瓶已經堆積了三分之二。
作為全國農藥經營標準化管理示範門店,該合作社在為農戶提供無人機值保服務後,將廢棄的農藥空瓶直接帶回,而這些塑料瓶將被轉運至總口家具產業園的大型轉運倉庫。
今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成立了農(漁)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專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在全市設立10個農(漁)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培訓、籤訂回收協議,對廢棄的農藥包裝袋和包裝瓶、塑料薄膜等進行回收。
「我們選擇有資質、有責任心、有帶動力的農資經營戶和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回收單位,為其配備回收容器。農戶使用過後的農(漁)藥包裝廢棄物由合作社統一集中轉運到鄉鎮,鄉鎮收集到一定量後再轉運到倉庫,最終由專業的處置公司進行回收利用和專業無害化處置。」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何家海介紹說。
據悉,截至目前,園林、泰豐、楊市等6個回收點共回收農業包裝廢棄物10噸、廢棄農膜2噸。高石碑、後湖等4個回收點正按計劃進行回收,預計12月將回收包裝廢棄物8噸,12月底前由資質公司進行處理。
「限塑」「禁塑」任重而道遠,當前,我市正從其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有序開展整治,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多元共治體系目標,譜寫出美麗中國的「潛江樣板」。
記者手記:每人「禁塑」一小步,就是環保的一大步
人類使用塑料已有百餘年歷史,塑料帶給人類極大的生活便利,然而,廢棄的塑料垃圾被埋入地下,需要幾百上千年才能降解,土壤遭受破壞,長期得不到恢復。有研究顯示,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致使大量海洋動物纏繞、誤食致死,長久形成的微塑料被海鳥、魚類等誤食,最終進入人類食物鏈,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眼下,塑料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蠶食著地球的生態環境。作為地球公民的我們,僅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些小事,比如購物時自備可反覆使用的購物袋,吃飯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外出時自備水杯和洗漱用品,少吃口香糖,用硬紙盒取代塑料容器等等,就能為美好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原標題:潛江:大施拳腳,「限塑」「禁塑」如火如荼)
(責任編輯:何偉_QJ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