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在德國上學的牛媽回國後更愛公立校!?

2020-12-10 家長筆記

19年下半年,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文章傳遍朋友圈。很多人也在問,突如其來的「減負」是不是在為分流教育做準備?教育分流,意味著更深的中產家庭教育焦慮。

在英國、新加坡、德國等實施教育分流的國家,孩子們在小學前四年的學習內容一致,然後通過考試和智力測試,對孩子進行分流。智商高的,繼續讀書搞科研,而資質較為普通的孩子就會分流到某一領域學習具體的「技術知識」,成為「藍領」。

小學就決定讓孩子去做「藍領」,你願意嗎?

本期對話星爸·星媽欄目,我們採訪了帶娃在德國居住學習四年的帥帥媽,對比了解下,國內外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

人物檔案

星媽:夾子

倆寶媽,現居北京。曾帶娃在德國生活,佛系雞娃,努力做好後方支援,尊重孩子天性。

星娃:帥帥

北京某公立校四年級小學生,5歲半留學德國,9歲回國前通過FCE。

「在德國,父母之間大多會有一個人全職在家。」提到帶著倆寶在德國的求學生活,帥帥媽感嘆道。

因為在德國,公立校基本上上午8點上學,中午12點就放學了。私立校的在校時間稍微長一些,但是一般下午3點就放學了(小編驚呼:天啊,我們國內的公立校3點下課都嫌早……)。這就意味著父母中至少要有一個人投入大量的時間帶娃。

當然,德國也有很多託管班,但是德國本土的媽媽們還是傾向於把孩子接送到課外輔導班,因為託管班裡能夠學到的東西比較少。尤其是對孩子的學習要求比較高的媽媽。

帥帥媽告訴我們:「在德國,對孩子的教育有所期待的家長會更焦慮,比中國的媽媽們要焦慮的多。」在德國,上不上大學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可能就決定了。因為只有考上文理中學才能考大學,綜合類中學對考大學的專業是有很多限制,能考的基本上是社科類,而其他的學校就類似國內的職工技校

不過不少德國的父母,寧可孩子去上技術類的學校,學好一門手藝做一個「藍領」,也不願意孩子們去上「綜合類學校」。因為在德國如果學習好就去讀大學,繼續做研究。或者去做「藍領」,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綜合類學校高不成低不就,似乎有點雞肋。

所以,在教育分流前,家長們會努力雞娃,希望孩子能在學業這條路上走更遠。

其實,很多國內的新媒體文章,扭曲了國外的「快樂教育」。國外的家長其實更焦慮,他們的「快樂教育」是指注重對孩子的啟發,而不是不學習。

畢竟,全世界都在雞娃,全世界的媽媽都焦慮。

「其實我也很焦慮」帥帥媽告訴我們:「回國前,我會擔心帥帥不適應國內,會跟不上,自信心受挫。當然也會期待帥帥和弟弟都能有更好的未來。」

「倒不是讓孩子必須拿到什麼樣的成績,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是提供給孩子一個比較舒服的學習狀態,尊重他的天性和選擇。如果他願意很努力成為一個廚師,我也是很高興的。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選擇,並為之努力,不要讓自己後悔。」 帥帥媽補充道:

運動場上的帥帥

帥帥9歲的時候,媽媽考慮帶他回國學習。為了讓他能有更多的選擇,媽媽特意安排他準備了FCE考試。

帥帥的FCE成績

「其實剛剛決定回國的時候,我也對比了國內的公立校和私立校。因為帥帥在德國的時候上的是私立校,我確實會比較擔心回國後讓他去公立校,他會不適應。」帥帥媽告訴我們,「經過一番對比,自己最終讓帥帥上了公立校。」

回國一年多,帥帥媽對國內公立校這個選擇,還是很滿意的。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國內公立校的學費低,性價比高

對比國內的公立校和私立校,如果沒有戶口或是上學資質的問題。公立校還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因為學費相比私立學校會便宜很多。

家有倆寶,帥帥媽說自己也會考慮教育成本問題。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情,當然是最好的。

2國內公立校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教條」和「應試」

帥帥媽告訴我們現在國內的公立校發展的很好,也很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發展。並不是傳說中的,只會「刷題刷題刷題」,帥帥的學校裡,除了各種基礎學科課程,也會安排孩子參加各類活動,課餘生活也很豐富。

而且,相比國外私立校的老師,國內公立校的老師非常負責任。可以說是全天候24小時為孩子服務。

3公立校更利于帥帥追趕語文學習進度

帥帥在學校獲得了英語閱讀比賽獎項

在德國全英私立學校學習的帥帥,英語水平在同齡人中已經遙遙領先了。9歲就能裸考通過FCE考試,也證明了他的英語水平。

所以,帥帥媽更希望他能回國後,把語文和數學(尤其是語文,因為在德國缺少母語的應用環境)這兩門功課學好。所以,針對這樣的需求,花重金送帥帥去一個英語語言環境更好的私立校,可能不是個最佳選。

相對來說,公立校可能更利于帥帥追趕語文學習進度。

回國後,帥帥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快速趕上了國內同齡小夥伴的學習進度,而且性格開朗的他,很適應國內的學習生活。

雖然偶爾會不適應「先舉手再回答」的課堂規則,但是,這並不影響他開心地學習生活。

所以,帥帥媽對自己當初選擇公立校的決定很滿意。她也希望,讓更多的家長在選擇時,可以多對比,現在國內的公立校發展的也非常不錯。

第一題

Q:帥帥回國後,數學會比較吃力嗎?德國的數學會不會比國內進度慢一些。

A:其實還好,因為回國後他第一次月考就只考了84分,班裡的同學大多98-100,滿分就有很多。所以我們也確實花了2-3個月的時間來補進度。

當時在國外,對於其他國家的孩子來說,中國孩子明顯是碾壓級的。 在德國二年級的時候,帥帥和班裡其他3個中國血統的華裔去參加全校的數學比賽,拿的是第二名,第一名是七年級的學生。

但是,也不是說德國的數學學得就慢。他們更注重啟發式教學,然後數學理論這塊該學的還是都學了的。帥帥回國後,在數學理論和公式這塊基本上還是都掌握了的。

第二題

Q:會考慮讓帥帥留在國內參加高考嗎?

A:不一定,這個事情我不是很確定,因為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希望他到需要考試的年紀的時候有自己選擇的能力。

如果他想要在國內高考,就希望他能考上一所他自己喜歡的大學。如果想出國,希望他也有出國選擇學校的能力,這是我所希望的情況。

因為很多家長會說,這種可能性不大,你必須要給孩子提前安排好他的出路,決定好他的出路。但是我覺得起碼到小學和初中之前,他還沒有能力去確定他這一輩子在國內還是在國外。

作為家長,我覺得還是儘量的想讓他保留在兩條船上切換的能力,所以我不確定一定他會在國內還是在國外。

第三題

Q:大概什麼時候開始和帥帥進行親子閱讀的?出國前帥帥就已經識字了嗎?

A:我們很早就開始親子閱讀了,今本上會說話,一歲多就開始看繪本了。那時候在國內流行什麼就會看什麼。

然後,帥帥出國前是識字的。那時候對他的識字量還是比較滿意的。

帥帥3歲就識字了,5歲的時候已經可以通讀絕大部分書籍,《三國演義》、《西遊記》這類都讀得很好,而且他那時候很喜歡《三國演義》,自己主動要求學習一下正史,知道一下正史和小說的區別。

這方面爺爺帶他讀的比較多,還會偶爾問他《魏書》裡的內容,他就會回答,看一些相關的內容。

他還會自己看《三國志》,對比裡面和《三國演義》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三國志》還是古文,他就是通過自己看過的《三國演義》,對應裡面的人名,大概的猜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能把這段文言文翻譯過來,但是翻譯的不是很細,和正確的釋義會有很大不同,但是會自圓其說,我就沒有太管。

我覺得你只要能自圓其說,你願意怎麼翻譯就怎麼翻譯,所有的譯文都是後人翻譯的,你如果有自己的理解沒關係,按照自己去理解,現在也不需要你對什麼是正確的有判斷力,所以你自己看好了,我當時也沒有太適用。

相關焦點

  • 「娃出生時視而不見,上學後搶著帶」,這樣的老人趁早拒絕更省心
    鑫鑫和丈夫是大學同學,兩人是日久生情,在大二期間墜入愛河,感情一直很穩定,鑫鑫在畢業後也心甘情願的給丈夫生孩子。鑫鑫原本想讓婆婆幫自己帶娃,這樣自己就能外出工作,但沒想到孩子出生後婆婆卻視而不見,別說幫忙帶娃了,就連看都不看幾眼。
  • 從德國帶什麼禮品回國好?
    想必有不少朋友因為學習、工作、度假等原因去到德國。而當回國的時候,我們也會想著給親朋好友帶一些禮物回來。但是,從德國帶什麼禮品回國好呢?而跟對方的親疏遠近往往能決定我們在挑選禮物時的認真程度。根據不同的人群我們就有不同的禮物可供選擇!
  •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搶著帶,對於老人的這種表現,要留心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爺爺奶奶爭著要帶娃 在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感觸很深,拿過來跟大家分享。 一晃3年過去了,寶寶到了上學的時候了,小穎的婆婆突然提出要帶孫子,接送孫子上學的任務就交給自己了,也可以讓親家回家了,親家公一個人在家實在是不方便。 小穎開始覺得彆扭,媽媽辛苦了3年,現在婆婆撿現成的,小穎媽媽卻沒覺得有什麼,讓小穎不要多想。
  • 當媽後學會了哪些技能?帶娃只是基礎階段,寶媽:知識都學雜了!
    當媽後學會的技能,帶娃只是基礎 人在什麼情況下能快速成長,學會很多事情?不是加薪、也不是比賽,而是因為身份的改變——成為媽媽。 每一個親自帶娃的寶媽,可以媲美育兒師,這是為人母的本能。這項技能包含太多育兒細節,是基礎也最重要,也可以看成是寶媽的「合格證」。
  • 網友爆笑演繹,曾經的娃當了媽,和之前父母的帶娃方式有什麼區別
    網友爆笑演繹,曾經的娃當了媽,究竟是啥樣的曾經的媽媽和孩子早上媽媽為了讓要上學的孩子多睡一會兒,早上提前摸黑起床,給孩子把飯做好,再叫孩子起床。如今的媽媽和孩子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類年輕人也當了媽媽,但是和上一輩自己的媽媽帶娃方式完全不同,就拿早上為孩子起床做準備來說。孩子:「媽媽你快起來呀,我上學要遲到了。你不是也要上班嗎?」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但女兒上學後,總是隔段時間就生病一次,每次生病後,小田媳婦就立馬讓小田去接婆婆來照顧孩子。 而孩子好了上學後,小田妻子就又找藉口請走婆婆。 前腳婆婆剛走,妻子後腳就把嶽母接來小住。 而孩子又生病後,小田妻子又開始這一波操作:請來婆婆,送走嶽母。
  • 如何帶愛寵回國
    每年假期回國可以把自己的愛寵託付給寵物醫院代養或者找其他家庭寄養,但是臨近畢業回國or假期等,不捨得它們,該如何把它們帶回國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想要帶寶貝寵回國,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 公立常春藤、新常春藤和傳統常春藤盟校的區別?含金量認可度高嗎?
    今天帶你全方位深度解析,掃盲解惑。 傳統常春藤 常青藤聯盟(Ivy League)成立於1954年,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8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
  • 從德國回國應該帶什麼禮物給親朋好友呢
    #身邊很多朋友每次在回國前都會糾結,這次給親人和(女,藍)朋友送什麼禮物好呢,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苦惱呢?3)手錶如果可以找到導遊朋友打折並且有朋友可以幫忙退稅還是很划算噠~4)施華洛世奇閃閃的東西女孩的最愛呀~ 如果怕踩雷可以買經典款天鵝,絕對沒錯!5)Braun脫毛器好多人只知道博朗的剃鬚刀,但其實他的女性脫毛器也是當家一絕。有各種不同的型號,使用方便,而且他是拔的不是刮的,所以使用後看起來更乾淨,維持時間也長。
  • 在家帶娃婆婆說不掙錢 出去工作婆婆說不顧家 寶媽到底該怎麼選
    他愛人是全職媽媽,在家帶兩個娃,也幫他做一些社群管理工作。大學本科畢業,做了十年的全職媽媽,孩子成績優異,文明有禮。同學的妻子小玉覺得:為孩子花上三五年時間,換來孩子的三五十年,值得!兩個媽媽對比下來,誰更值得一目了然。那位因生意疏忽娃的媽媽疑惑地問:在家帶娃被婆婆詬病不掙錢,出去工作婆婆又說不顧娃!
  • 「二寶出生後我後悔了」,二胎寶媽哭訴帶倆娃太累:你們別學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二胎開放後,大多數寶媽都被問過「生二胎嗎?」面對這個問題。有寶媽果斷搖頭:家裡已經有一大一小了,老公是大娃,孩子是小娃,哪還敢生二胎!也有寶媽爽快回答:當然要,兩個孩子好作伴。要不要生二胎還真是個難題,寶爸寶媽們都應該「三思」,否則到時候就會像梅女士這樣後悔哭訴:帶倆娃太累了。
  • 為啥懷孕生娃後,頭髮會「離家出走」?寶媽:挺「禿然」的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小媛上學時屬於顏值和氣質都具備的女生,一直被同學說是班花甚至是校花,在別的女生梳著齊劉海時,她總是露出額頭。
  • 「等娃上學就去上班」,當初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早已力不從心
    當初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如今夢碎了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中王子文飾演的90後女主角,一畢業就馬上結婚,婚後就馬上生下孩子。雖然生孩子之前是最優秀的學生,也是被看好的漫畫家。可在她六年後,想要重回職場,卻不再容易。說著等娃上學就去上班,但如今夢碎了一地。
  • 帶娃是苦差事,就沒個輕鬆時候,唯獨這個階段讓寶媽喘口氣
    小雙作為一個旁觀者,見證閨蜜從懷孕時的欣喜期待,到孕期鬧心的妊娠反應和體重飆升,再到生下寶寶後的感動,如今孩子還沒走路說話呢,閨蜜卻想把孩子重新塞回肚子裡了。很多孕媽都期盼趕快卸貨,因為再不想託著大肚子走不動路了,連上個廁所都讓人幫忙。卸貨完之後,寶媽們發現帶娃真是件苦差事啊,擔心孩子有三長兩短,整夜就沒睡過囫圇覺,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喘口氣啊!
  • 送娃上學了嗎?
    孩子去上學了嗎?這是新加坡全島防疫升級後第一個工作日圖源:deccanherald一起看看大家是如何度過的?>新加坡幼兒園,託兒所都如常營業之前PCF幼兒園休息4天周一也開始照常營業了不過,所有課外活動還有增強課程都暫停了不過,入園規定嚴格了很多周一,有不少家長經歷了娃送去幼兒園後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其實,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奶奶覺得帶娃是給兒媳帶,索性不喜歡兒媳也不帶娃了。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
  • 寶媽嫉妒父子的親子時光,但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愛能給娃更多力量
    同時發現,男孩嬰幼兒時期如果沒有父親的陪伴,會出現更偏向女性化的表現,喜歡非身體性的、非競技性的活動,影響性別認同。★ 寶媽和寶爸分工協作:入學前有一位朋友的帶娃方式值得和大家分享一波。她娃百天以後,夫妻倆人就討論關於孩子的問題,最後達成一致就是:輪崗制。每人負責一周孩子的衣食住行,一直堅持到寶寶上學。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奶媽帶娃的時候容易溺愛孩子,過度保護孩子。但是父親帶娃的時候就比較隨心意了,父親帶娃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爸爸帶娃的時候,孩子能夠受到更多的磨鍊,其實很多孩子很喜歡和爸爸接觸。因為爸爸帶娃的時候會願意帶孩子去嘗試新鮮事物,爸爸帶娃不會顧忌太多。
  • 普渡大學——名字裡沒有理工二字的理工牛校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是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蒂珀卡努縣西拉法葉市(West Lafayette)的一座綜合研究型公立大學。在2019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普渡大學以強勁的綜合實力,位列該榜單的第56位。普渡大學是美國大學協會(AAU)的成員之一。
  • 冒險出去工作,還是在家帶娃?|北美疫情下的艱難決定
    晚上去接娃的時候,正趕上多倫多冬天的第一場大雪。我換了羽絨服,帶了個黑口罩,老師都看了半天才確認是我。於是,我和老師兩個人隔著口罩,隔空說話:「我看郵件說,12月有聖誕舞會哦!」「是嗎, 誰告訴你的?這是我們的秘密!」 還沒說完,老師自己先笑彎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