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景點: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糖業文化特展

2021-01-11 百家號

導語:臺北市景點: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糖業文化特展

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

在臺北市一處境秘的園地,園區內古色古香,可以看到從蔗到糖,以及保留下的歷史建築三棟倉庫及貨運月臺,隨著時間的流逝,道盡歷史及人事滄桑。在甘蔗區旁,能看到農夫及牛隻的仿真雕像,他們正在拉著石磨榨出甘蔗汁的意象,藉由模擬早期的農村縮影,讓我們可以對早期的生活有個初步的認識和印象。我們在糖廍文化園區內,看到真正的甘蔗種植區!不只有不同種類的甘蔗,也還有種植其他各種類的蔬菜,倘若小型的田園城市,讓臺北人不再臺北俗啦。

以前廠房的機器設備,幾乎都已經被拆毀,戰後就僅剩倉庫由臺灣糖業公司使用,臺北市政府在2003年指定原為其所屬的ABC三棟倉庫和古月臺為市定古蹟,所以還能看到讓人值得回憶的五分車及月臺,得以保存北臺灣製糖產業的重要遺址。紅磚堆砌的倉庫古蹟,在這裡拍攝幾張的人像,覺得還蠻有意境的耶,網美也可以考慮來這裡美拍取景。拍照用的人像看板,除了供民眾體驗一秒當農夫,也提醒著來訪的遊客,參訪的注意事項。

三大倉庫的A棟倉庫,主要作為展覽館使用,規劃「糖倉開門」糖業的文化特展,介紹臺北糖廠的歷史過往及城西產業發展軌跡。室內參訪免門票,採自由進出的方式供民眾前來參觀,裡面除了圖片和文字,也有利用多媒體來介紹糖倉,也可以從圖上知悉「臺灣糖業發展史」,遠從荷西、明鄭時期就已經有糖業的經營。去過臺灣各地的糖廠,都有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都有根大大的煙囪,可以想見這些地方當時均為臺灣現代化工業發展重要的地標,不過在糖廍文化園區現在是已經看不見這地平線上的煙囪。

糖廍文化園區名字裡面的「廍」,意指早期煉製蔗糖的草屋,主要是由「榨蔗棚屋」及「煮糖間」兩部份所組成的,早期甘蔗採收都是使用人工操作,將採收後的甘蔗就地「建廍煉糖」,然後是以單輪牛車運到「糖廍」,之後發展成雙輪牛車及五分車送到糖廠煉製。隨著時代變遷及科技的進步,從蔗到糖的現代化製糖過程,從原料的採取,一直到成品的包裝,都有詳細的說明,還有小小的實體可以參考。

如果把現在附近的中國時報、臺電、國宅及臺糖宿舍加進來,應該大致就是糖廠當時的範圍了吧,糖廍文化園區內,有許多早期的老照片可以瀏覽,應該也喚起了在地老一輩的居民,珍藏已久的記憶,另外關於甘蔗還有一些諺語可以欣賞。我想小朋友應該最喜歡這區了,不只有拼接小火車益智玩具可以玩,還有拓印的遊戲可以讓孩子塗鴉塗個過癮,出口的販賣部,營造的有點像小時候常常光顧的甘仔店,有股懷舊的感覺。

來訪臺北市萬華區糖廍文化園區,參觀保存下來的市定古蹟,環境改造後園內還有種植不同種類甘蔗來象徵甘蔗園,倉庫內有糖業文化特展,珍藏著各種文物及歷史軌跡,落實鄉土教育結合模擬早期農村的生活,具有歷史教育意義,並且提供大家免費來入園,公園內有增設遊樂設施也很適合親子來共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文章有不理解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解注。

相關焦點

  • 臺北新富町文化市場:由於時代的變遷,現今已成為萬華的特色古蹟
    新富町文化市場是日治政府選定現址,將市場移地改建,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市場漸漸沒落,現今已成為萬華的特色古蹟,而重新改建後的新富町文化市場整體建築風格簡潔、少有裝飾,並且擁有很強的機能性,在全臺公設市場中相當罕見,走在獨特的中央天井裡頭彷彿走入時光機似的,吸引著我去探索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內長期舉辦藝術文化活動,不少餐廳、酒吧、咖啡店、手工藝品店也陸續入駐,是臺灣文藝人士大本營。園區大部分建築保留了昔日廠房的風格,這些磚造鋼筋梁柱結構和斑駁的牆面上,爬滿了綠葉和枯枝,濃濃復古工業風非常適合攝影。
  • 臺北萬華老滋味 甜在心的文化記憶(圖)
    臺北萬華老滋味 甜在心的文化記憶(圖)     「花生湯泡膨餅」表面看來是道單純的甜點圖片來源:臺灣《欣傳媒》   中新網11月15日電 除了老建築,臺北市萬華區更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有記憶中的老滋味,不只代代相傳的小吃店,萬華一帶的西昌街、康定路和貴陽街,也是臺北市糕餅業的發源地。雖然隨著時代演進,有些糕餅店在1961年後相繼停業,但仍有些糕餅甜食店,雖然跟著潮流換了新裝,但堅持依循古法,讓把大家甜在心的文化回憶保存下來。
  • 臺北市 / 景點(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臺北景點篇上集。為方便查看,會先以圖文形式介紹,PPT附後。小板凳準備好,我們開始啦~臺北簡介▼ 臺北市臺北是個相當年輕的城市。近代的風雲巨變讓本來偏安一隅的臺北意外躍升為舞臺要角,歷經淡水開港、清廷建設、日本殖民,乃至1949年後大量外省軍眷內遷,臺北竟幸運地留下不同階段的文化精粹。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在提供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同時,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提供藝術文化體驗,營造出滿足人們吃喝玩樂和慢生活的創意聚落。  華山園區的市集種類多樣,處處創意,步步風景。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
  •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1/3) "← →"翻頁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電影營銷成功案例:臺北老街「剝皮寮」乘《艋舺》起航
    而剝皮寮老街位於臺北的萬華區(原艋舺區),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拍攝地。2009年9月,剝皮寮老街歷經10年整修,終於落成,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一年以來,已吸引了數十萬人次參觀,短時間內成為臺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一條老街,一部電影,成就了一個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城市營銷」的成功案例。
  • 臺灣最大達悟族拼板舟 落腳少數民族文化園區
    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蘭嶼達悟族人10年前打造一艘全臺最大的18人座拼板舟《拜訪號(Si Mangavang)》,來年花了18天徒手划槳航行700多公裡,從蘭嶼到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創下紀錄;如今拜訪號移至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展出,讓民眾更認識達悟族海洋文化。
  • 臺灣旅行最不可錯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美名
    深受臺灣文化的影響,但自己卻一次都沒有去過臺灣,接下來展開了「臺灣之旅」,出行交通的選擇上, 臺北 全靠Taxi+捷運, 花蓮 當地靠租車,另外 臺北 往返 花蓮 和 九份 /十份等選擇坐小火車,出行方式相對算是比較便捷的。
  • IG打卡秘境:臺北黑鳥籠,發掘外拍景點,臺北街頭好好拍
    臺北萬華車站雙子星大樓前,有個尚未被發現的IG打卡景點「臺北黑鳥籠」,能外拍出絕美又奇幻的畫面;經常走跳臺北捷運的你有發現這裡了嗎?相關交通地址捷運或公車,怎麼去?怎麼拍才好看?趕快來跟大家分享喔!近年來旅遊有了新模式,那就是追逐鮮少人知的秘境拍照打卡,不論是FB臉書打卡,或是IG打卡,也因此造就了許多新興景點。這回介紹的是臺北萬華火車站雙子星大樓前,凱達大飯店的連絡天橋一端,奇特造型宛如一座巨大的黑色鳥籠。
  • 臺北的「地鐵文化」
    臺北車站捷運站常設「臺北故宮」文物複製品展。  一趟捷運行就是一次文化之旅。有趣的是,因為有藝術的裝飾,捷運站如今也成了外地遊客必遊的景點。(本報駐臺記者李向娟文/圖)(來源:福建日報)臺北「最美捷運線」 穿越中感受藝術與記憶
  • 臺北文化印記傳承 | 誠品信義店
    臺北文化印記 X 誠品敦南 X 24小時營業 X 誠品信義每個國家、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臺灣近年在文化創意產業上下許多功夫
  • 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
    今年5月25日,「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將展出國立臺灣博物院收藏的宮廷沉香與香玩器具,以及臺灣本土製作的當代焚香器具,從古今兩個層面呈現香玩文化的發展歷程。展覽為期一年半,將於2019年10月20日撤展。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2日14:35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敦南誠品關門危機令臺灣人著急 臺北還剩什麼文化地標?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去臺北的觀光客「必定前往」的景點敦南誠品,驚傳將要提前關門,不僅臺灣人大嘆可惜,甚至連很多大陸文化人都表示,敦南誠品就是臺灣地區文化的象徵,如果失去了這個象徵,那麼臺北還剩下什麼文化地標?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報導,在臺灣首創書店24小時營業模式的「誠品敦南店」傳出即將「吹熄燈號」。
  • 2020 臺北萬華「艋舺拼場」在龍山文創基地開展
    2020年臺北萬華「艋舺拼場」於11月27日至12月13日在龍山文創基地開展,今年一樣有5項經典主題,但與去年走傳統路線:燈籠、制香、佛像、糕點與青草,改為『印刷、理髮、金工、刺繡、青草』,巧妙地把萬華的傳統與新創品牌融合,將會看到經典產業東鑫印刷、臺北紅玫瑰理髮廳、金和貴銀樓、南新繡莊
  • 臺北市旅遊景點哪裡比較漂亮?
    臺北市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臺北市幾次經驗來說,臺北市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臺北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父紀念館、自由廣場、101大樓等。 臺北(Taipei),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 。
  • 圖說臺北松山文創園:小資文藝集中地 創意為商業加糖[圖集]
    在成為文創園區之前,這座保有完整廠房、庭園造景及豐富人文景觀,佔地6.6公頃的園區,曾靜靜地等待了10年。   臺北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其前身為建於1937年的松山煙廠,1998年停產,擁有百年的歷史的它,建築包括澡堂、育幼院、員工餐廳、庭園等,覆涵當時工作者理想的辦公居住空間。
  • 爐煙嫋嫋十裡香:臺北萬華龍山寺
    華西街觀光夜市(遼寧省臺辦供圖) 文‧攝影/蔡乙憐    龍山寺位在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早期發源地,興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與艋舺清水巖、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臺北市定二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