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來源:安康日報作者:汪銀春 楊蓉 胡萬密
「我們這裡空氣清新、植被茂盛,又修通了『彩虹路』,打造了旅遊景點,現在到哪去找這麼好的去處喲。」看著眼前靚麗的鄉村美景和往來如織的遊客,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東坡村73歲的劉大爺喜不自勝。
連通東坡的「彩虹路」。雷超 攝
近年來,陝西省白河縣把生態旅遊列為「八大」主導產業之一,實施「文化+旅遊」戰略,開展旅遊扶貧和消費扶貧,讓鄉村「美起來」,產業「強起來」,助推全域旅遊發展,著力把文化旅遊業培育為脫貧支柱產業。
一條「彩虹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路沒改造前,出去賣菜很困難,下雨天道路泥濘不堪,去一趟縣城得個把小時,收入除去運費幾乎沒有剩餘,太不方便了。」說起以前賣菜的艱辛,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東坡村菜農唐偉直搖頭。
「彩虹路」的貫通,有效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李清泉 攝
構朳鎮位於陝西省白河縣東部,距縣城約30公裡,是土地貧瘠的重點貧困村,90%以上為山坡地,村民主要靠外出務工、種植、養殖等獲取收入。要致富,先修路,為幫助村民解決出行難問題,打破制約村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2017年2月,陝西省白河縣委、縣政府啟動建設構坪路拓寬改造工程規劃,歷經900多個日夜的努力,2019年國慶節前,全長16.6公裡,總投資1.2億元的構坪公路投入使用,靚麗的「彩虹路」成為山間的一道靚麗風景。
公路通,旅遊興。構坪「彩虹路」的拓寬改造工程不僅改善了群眾出行方式,而且有效帶動了鄉村旅遊、農業和工業的發展,讓數以萬計的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近年來,該鎮把握脫貧攻堅的有利時機,以基礎設施向旅遊功能提升、群眾思想向旅遊服務提升、景點打造向旅遊產品提升為抓手,著力打造「千年銀杏樹、千畝木瓜園、萬方大理石、萬噸碳基肥」四張名片,多種「組合拳」助推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如詩如畫的天寶梯彩農園。天寶農園景區供圖
提起文旅融合發展,陝西省白河縣副縣長馮子愜如數家珍:「天寶村以壯麗石坎梯田為景、以休閒農業為基,使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扮靚『大地藝術·梯彩天寶』名片;群力村依託千畝桃林等林果資源,成功舉辦四屆『雲間桃花·水色白河』旅遊文化節;東坡旅遊村依託『千年銀杏』等旅遊資源,組織了兩屆『東坡邀您來趕集』旅遊消費扶貧活動……立足資源稟賦和鄉村特色,白河日趨形成山水一盤棋、城鄉一體化的旅遊格局。」
一棵銀杏樹: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彩虹路」盡頭連接著東坡村的千年銀杏樹。銀杏樹樹齡1700餘年,根若磐石,冠若祥雲,高約50多米,腰圍近26米,主幹周圍的樹枝入地生根並與主幹合攏,伴生出72棵小樹,共同組成了一個磅礴大氣的銀杏家族,16個成年人才能合抱住一周,前來祈福之人絡繹不絕,是白河的旅遊「名片」。
東坡千年銀杏樹。李亞 攝
銀杏樹盤活了旅遊產業,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以前靠在工地打零工維持家裡的生計,我媳婦要在家照顧孩子,空有一身廚藝也派不上用場,現在好了,村上扶持我開了『白果農家樂』,既穩定收入脫了貧,還能照顧一家老小。」東坡村9組貧困戶程啟秀說出了肺腑之言。在構朳鎮,像程啟秀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藉助文旅扶貧模式,不僅促進了本地旅遊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就業崗位,使當地群眾的致富夢想逐步實現。
流光溢彩橋兒溝。趙久剛 攝
構坪路改造工程完工通車後,千年銀杏樹、響水巖瀑布等旅遊資源帶來了不少遊客,民宿、農家樂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許多不方便外出經商或務工的農戶都把開辦農家樂當作致富途徑。如今,已發展白果人家、萬聚銀杏山莊等農家樂10餘家,鄉村旅遊以點串線、遊購住娛一體的格局初步形成。
夜幕下的天寶梯彩農園景區。李亞 攝
「通過建設景區,陝西省白河縣實現景區就業安置一批、旅遊項目建設帶動一批、旅遊服務推動就業一批的『三個一批』旅遊促脫貧模式。特別是天寶梯彩農園景區搭建精準扶貧平臺,吸納當地勞動力在景區就業,景區年支付農民工資400餘萬元,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輻射帶動村民開辦農家樂10餘家,探索出了『山上建景區、山下建社區、農民變工人』的天寶旅遊扶貧模式。」陝西省白河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阮鬱介紹道。
一場「山貨集」:為鄉村遊「吆喝」攬客
「婷妹子,今天就看你這裡買家多了,蓮藕賣了不少吧?」
「我賣的這些都是自己種植的農特產品,魚、蓮藕、芋頭、獼猴桃......全是新鮮的綠色食品。村上舉辦趕集活動給農產品提供了銷售渠道,讓我在家門口也能有一份收入,今天光蓮菜就賣了500多元,希望以後每年都舉辦這樣的活動。」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東坡村六組的胡婷婷說道。她賣的蓮菜產自於村址旁的三畝地,是由駐村工作隊扶持栽種的。
「山貨集」讓山裡的農產品走出大山。胡萬密 攝
「我今天和老伴一起來的,帶了些自己晾曬的幹豇豆、筍子幹、洋芋幹、還有自己釀的甘蔗酒,年齡大了提不動,還是幫扶幹部幫我拉到這裡的。」東坡村十組66歲的老人敖國志也全程參與了趕集。
「山貨集」讓山裡的農產品走出大山。胡萬密 攝
「50個山貨及農產品售賣展位琳琅滿目,既供村民展示銷售甜杆酒、黃洋芋、土雞、臘肉、菜籽油和乾貨等農副產品,又能讓縣內企業和特色產品經銷戶現場展銷木瓜酒、葛根茶、綠松石、戶外用品及農副產品。」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黨委書記張良清說道:「目前鎮上已在東坡村成功舉辦兩屆『文旅扶貧+公益消費』暨農副產品推介活動,順利打開了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多姿多彩的白河。李亞 攝
立足優勢資源,加大宣傳推介,為鄉村旅遊「吆喝」。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藉助千年銀杏樹、厚子河石窟、響水巖瀑布、筆架山、棺材巖等旅遊優勢,積極舉辦農副產品推介會,先後舉辦農產品展銷、農民豐收節、旅遊推介會等活動,帶動村民積極售賣農副產品,著力活躍鄉村旅遊市場氛圍。利用主流資訊媒體和新媒體宣傳推廣,邀請主流媒體及相關新媒體、省市攝影家協會,廣泛宣傳陝西省白河縣構朳鎮的美麗鄉村和景區景點。積極參加西安、十堰等地的旅遊推介會,擴大農特產品市場銷售空間,讓農特產品「走出去」。同時,根據市場規律和市場需求,探索消費扶貧模式,積極邀請十堰、安康等地的遊客前來參與扶貧消費,開闢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美麗的自然景觀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李亞 攝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陝西省白河縣從打造精品園區、拓展鄉村旅遊、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推廣宣傳策劃、優化旅遊環境方面入手,先後建成張黃大院、天寶梯彩農園園區、橋兒溝古街等旅遊基地,扮靚「秦楚邊城·水色白河」旅遊名片。同時,積極組織開展「秦楚邊城·水色白河」旅遊文化節、茶旅文化節、農民豐收節、木瓜文化節等文旅活動,並通過舉辦美食烹飪大賽,推廣省級非遺「三點水」宴席製作技藝等,吸引大量遊客並進一步帶動餐飲業、住宿業發展。
作者/來源:黎川發布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