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覓藏·人物訪談 覓藏記
|覓藏·人物訪談|
安多怪叔叔,本名納麼玖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人
專注於定格每一次緣起的瞬間
追求純粹的美好
希望以靜態的畫面呈現事物本真的故事
口述|安多怪叔叔
「高原上的精靈系列」 安多怪叔叔 作品
「牧人之歌系列」 安多怪叔叔 作品
攝影之路
初入社會的我,第一份職業為人民教師,剛開始可能太年輕,玩心較重,對教育的概念僅局限於完成相關教學工作而已。近距離與孩子們接觸,慢慢了解懂得一個平凡的教育者他所要付出的努力遠不如此。
想搞好教育,必須融入孩子們的群體生活當中,像家長一般,首先是需要親自照顧生活飲食起居,其次才能談到文化教育。每當我看到一個個童真的眼神,一張張無暇的笑容,這使我迅速進入一個父親的角色,扛起了責任,拼命努力的學習。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那種擔當使我備加壓力,在幾年短暫的教師生涯裡,我發覺應從小灌輸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家長、教師需引導孩子培養樹立堅定的民族文化自信,本地的多數家長自身的文化缺乏,談何教育?當我深刻認識到多層次問題時,更加堅定了到文化館工作的決心。
一個真正的文化傳播者,必須從文化源頭開始挖掘,從頭講述。拋開了對社會新鮮事物的盲目嚮往,看到了我本身的所有不足,開始瘋狂武裝頭腦,希望以一棵大樹的姿態呵護家鄉百姓,從而傳播能改變命運的文化知識。我無數次問自己:「我需要什麼?為什麼而活?我要得到什麼?」不斷審視自己,獲得了答案....缺乏文化是整個民族無法進步的根源,深度掌握當地優秀傳統文化才能進一步學習更深奧的中華文化。
記錄是文化資源挖掘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過相片、視頻呈現,引起世人對文化的重視,提升對本地珍貴文化資源的認知。因為工作需要,2017年起,我越發認識到通過鏡頭來記錄、傳播宣傳的便利性,對攝影可以說是「小白」的我開始學習理論和後期技術,過程中我再次審視自己,「我做了什麼?結果是什麼?在獲得中分辨出以後該繼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攝影並不簡單,按下快門容易,但想要獲得一定的成就,內在文化的積澱才是攝影成功的唯一出路。
「古老的儀式系列」 安多怪叔叔 作品
「古老的儀式系列」 安多怪叔叔 作品
攝影的尋找和表達
攝影終歸是為了在尋找中表達。作為本土文化工作者,攝影愛好者,兩個角色的契合點,正是我所要尋找和表達的東西。傳承和發揚若爾蓋優秀傳統文化,用鏡頭將家鄉若爾蓋盡情展示。激蕩的歲月鐫刻出紅色畫幅,歷史的長河紀錄下草原熱土。從廣袤的草原延展,溼地、森林,一路西南,又向北10620平方公裡。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鬱的民族氣息,黃河流域文化的渲染,使得若爾蓋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若爾蓋印象深入人心。
其中紅色文化是若爾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巴西會議遺址、包座戰役遺址、勝利曙光紀念碑、阿西茸周恩來舊居,以及《金色的魚鉤》《七跟火柴》故事發生地等紅色遺蹟,就像一顆顆璀璨奪目的寶石、一座座熠熠生輝的豐碑,若爾蓋人聆聽著烽火歲月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用腳步丈量遠徵難,在紅色文化薰陶下感悟先烈們的奉獻,在紅色記憶的講述中建造生生不息的家園。
非遺文化是若爾蓋文化中最鮮活的瑰寶。非遺代表「藏族祥巴」版畫、藏香製作、手工製作、唐卡製作等非遺傳統文化歷經歲月沉澱,依舊流傳至今。
在更迭的時代,在變與不變的誘惑中,從容淡定,堅定自身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在傳承與保護,在發展與創新中,使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外、文化與經濟互通、互鑑、共享、共榮,讓本土文化綻放光彩,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之前和今後拍攝對象也傾向於文化方面。
「牧人之歌」 安多怪叔叔 作品
「牧人之歌」 安多怪叔叔 作品
藏地攝影的「亂象」
雖本人玩攝影的時間不長,但在幾年前也看到過一些報導,幾年前一些外地攝影師來到藏地拍攝人文風景,少部分攝影人會事先去了解當地習俗和禁忌,其中大部分無知的攝影人都是任意拍攝,不會去尊重拍攝對象,零距離圍觀。因此有許多文人墨客發現此情況,有心的用語言、文字進行了抨擊,目前在我身邊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現還有多數攝影人採用所謂的框架式攝影,作品需達到大師的拍攝效果,不得不以擺拍來實現,不僅不真實,沒有感染力,千篇一律,同時也使當地的部分被拍攝者找到了發財致富的捷徑,導致原本淳樸的當地人受到金錢的誘惑,最終會以各種事件將藏地推上風口浪尖。
對話 / 安多怪叔叔
Q: 作為藏地本土攝影師,在藏地攝影中,您內心更關注哪些方面?
A:尊重信仰,其次攝影不能僅僅浮於表面,深入了解體會所要拍攝的內容和背後故事。
安多怪叔叔 作品
安多怪叔叔 作品
Q:什麼樣的畫面會吸引你去拍攝
A:個人更傾向於人文攝影,因為每一個人物的眼神和行為傳遞出的情感都不同,而且這種傳遞是直擊內心的。
安多怪叔叔 作品
安多怪叔叔 作品
Q: 您每次去藏區拍攝的過程大概是怎樣的?會有詳細的計劃,還是遊走式的?
A:因工作比較繁重,除了工作拍攝任務以外,我個人的自由攝影時間非常的少。所以偶爾一兩次得來不易的拍攝機會,我都會提前規劃,事先了解當地民族風情,並做好攻略,同時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拍攝計劃萬無一失。
原標題:《人物訪談 | 安多怪叔叔:攝影終歸是為了在尋找中表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人物訪談,紀實攝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