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養生丨老人避暑 以熱制熱才是更好的養生之道

2021-03-04 生鮮網際網路

導語:

入夏天,消暑降溫成了養生越來越重要的內容。人們常認為「以冷制熱」的辦法更見效,例如洗冷水澡、喝冷飲等。其實,這些方式只能短暫起到降溫效果,對養生反而有反效果,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傷害會更大。比如冷飲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低溫空調則會導致老人關節酸痛。實際上,夏天人體散熱以汗蒸發為主,此時以熱制熱才是更好的養生之道。

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同時還有暖胃解渴的功效。

吃熱食。這裡的熱食有兩方面意思,一是食物在夏季最好經過加熱,可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保護人們的身體不受細菌侵襲。二是可吃些熱性食材,如羊肉可溫補氣血,開胃祛寒,脾胃虛寒或夏天長期待在空調房的老人,適宜吃些羊肉或羊湯。炒菜時可適當用些大蔥、蒜、生薑等調味,可以增加身體排汗,防暑降溫。

熱毛巾擦身。夏天,身體易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避免對毛細血管產生刺激,適應人體降溫規律。

熱水洗澡或熱水泡腳。冷水洗浴會使毛細血管收縮,從而不能持續散熱。洗熱水澡才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散熱。燙腳更是能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進一步起到散熱的效果。

運動出熱汗。適當的體育鍛鍊可加強人體的耐熱能力,提高體溫調節功能,同時還可增強體質,防止中暑。為避免中暑,夏季老人鍛鍊時間可在傍晚六七點左右,健身項目可選擇遊泳、散步、太極拳。鍛鍊時穿純棉材質、吸汗性好、透氣性好的衣服,鍛鍊後需擦乾身上的汗水,待體溫恢復後再使用空調。

老人避暑方法

1、少吃多餐。多吃流食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雖然大熱天裡吃這些東西的確難以想像,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環。

3、溫水衝澡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衝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呆在地下室一般情況下地下室的溫度都會比高層樓房溫度低10到15度。

5、室內要拉簾把窗簾拉上,能阻止熱量進入,以防形成溫室。

6、多喝溫水,少喝冰凍酒水少喝酒(冰鎮啤酒),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此外,咖啡或是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儘量少喝,它們都會增加體內的代謝熱量。夏天出汗多,可以喝點淡糖水或者淡鹽水來補充體內流失的有機物補充因出汗而排出的鹽和礦物質,最好的辦法是飲用果汁和運動飲料。如果未經醫生許可,不要吞服鹽粒。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7、女性選用蘆薈產品用冰涼的蘆薈油代替保溼霜,早晚使用能夠起到降低皮膚溫度的效果。

8、放慢動作避免劇烈活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如果你有跑步的習慣,最好在每天早上7點前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再跑。

9、使用冰袋可以重複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無需冰箱冷凍就有降溫效果。

10、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11、自製降溫用品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準備一些溼的絨布放在冰箱裡,第二天找個塑膠袋裝上,開始感覺熱的時候用它們擦擦臉,你會備感涼快。

12、睡前冰床單給床單套個塑膠袋,睡前放在冰箱裡冰上幾個小時。我們入睡時體溫會有所下降。

13、做白日夢坐著休息一下,閉上眼睛,小睡一會兒。研究表明,人體對「白日夢」的反應之一就是降低身體溫度。

14、食用菊花茶,綠豆湯,酸梅汁,西瓜,紅豆飯,冰棍,花草茶等專業人士稱菊花茶能夠降溫清腦。綠豆仁性平、皮性涼,有清熱解毒功效。冰鎮後飲用效果更佳。可以防止中暑,酸梅汁還有開胃、解酒的功效。西瓜味甘性寒,女士在 特殊的幾日裡最好不要吃。有人在秋後會莫名其妙的腰疼,這時就要想想啦,是不是夏天西瓜吃多了,寒氣積於體內,秋後氣節一變病發了。所謂一物剋一物,可以 用西瓜皮煮水服下驅寒。紅豆性寒,也有解暑的功效。紅豆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減肥。用冰棍解暑的話治標不治本。紅茶暖胃,綠茶敗火。而且提神兒,但是睡前不要喝。

15、穿棉質服裝穿上輕薄的淺色棉質衣服,利於排汗,汗水的蒸發又能使你感覺更加涼爽,淺色衣服還能反射更多的陽光。

       

點擊在看不迷路,我帶大家上高速

相關焦點

  •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中國人重視健康,多年來一直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從秋初到初冬,整個秋天經歷了六節氣,而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曾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 引領老年健康養生新風尚
    引領老年健康養生新風尚——2020「敬老愛老 向上向善」主題書畫展在京開幕發布時間: 2020-10-21 16:40:1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國文化中尊老愛老傳統精神的折射。中國已漸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有所養」成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問題。老年人的健康養生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在全民健康意識提高的2020年。
  • 原創 從《黃帝內經》看「夏三月」白酒養生
    前些日子,小編參加了一個婚宴,正值三伏天,大家熱得大汗淋漓,上桌都想喝上一杯冰啤解暑,這時桌上一位大哥提議大家喝口白酒,他說夏天少喝啤酒,適量喝白酒,夏天養生需以熱制熱,注意出汗排毒。郭醫生說,現在大家都開始注重養生,「法於陰陽」是《黃帝內經》養生的重要原則,認為養生應該遵循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規律,如此才能長壽。年輕人有空時可以看看《黃帝內經》。夏天,我們都喜歡呆在空調房間避暑,這樣的話即使秋天不得病,冬天也得得病。人一年四季體內氣機的開洩,其實就指著夏天這個時期。人在空調房裡,身上的毛孔是關閉的,等一到外面,天氣熱了就會再打開。
  • 老人冬季巧養生,「五字、三藏」要記牢,來年身體好!
    同時,老年人群在冬季,由於氣候乾燥,加上冷空氣的影響,人體的免疫能力也會所有下降,想要平安健康地度過冬天,老年人群應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更加注意。因此,冬季養生對於老年人群來說,更加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老人冬季養生的相關知識。
  • 推薦十款老人養生藥膳食譜
    老人的身體十分脆弱,抵抗力也很差,所以在老人的營養方面一定不能懈怠。老人所需的營養比年輕人多很多,所以如果家裡有老人,平時因為工作照顧不到老人的話,就一定要保證老人的飲食的營養是足夠的。很多人都想知道老人養生藥膳食譜有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老人養生藥膳食譜有什麼吧!
  • 養生知識秋季簡單的養生之道
    秋季養生4、秋季養生勤梳頭  中國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認為:「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就是中醫一直強調的「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如果經絡受阻,氣血不暢,身體就會出現病變。而梳頭,就是通經絡的一個有效方式。
  • 清代宮廷御膳的養生之道
    ,於正當成熟時食之,氣味甘美,亦且宜人。必待其成熟之時始食之,此亦養身之要也。——《庭訓格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美食、美味,還探索出飲食與養生的關係。成書於先秦時期的《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了飲食養生的基本要素——「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養生理論,對營養和食物保健的認識已初步形成規模。然而,在封建社會缺衣少食的勞苦大眾,為養家餬口疲於奔命根本顧及不上食物營養和保健,只有歷代宮廷御膳才在五味調和、不能偏勝等食物養生方面表現得異常突出。
  • 冬日養生小貼士
    作息篇晨丨風露澹清晨,簾間獨起人早晨七點鐘甦醒先睜開眼睛,舒展四肢兩手對搓,調和陰陽之氣手指按頭,促進腦部血液回流轉動眼睛,提神醒目伸展四肢,調理全身日丨日至于衡陽,是謂隅中九點至十一點又稱巳時巳時頭腦最清醒適合工作與學習
  • 諸子丨杜保瑞:道家經典中的養生之道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77-78以解牛而喻養生,解牛之道,在於「以無厚入有間」,解牛能否如此,不得而知。關於修煉成仙的能力,要看《大宗師》之文: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 《呂氏春秋》的養生之道
    在許多篇章中, 《呂氏春秋》都強調了精神與心態健康對於養生的重要性。在《盡數》中認為, 「凡養生, 莫若知本, 知本則疾無由至矣」。即養生的根本在於平衡精、氣、神的協調。人心本寧靜, 卻往往因為對於物慾的追求之心而使人心變得「神躁於內、形喪於外」。只有「精神安乎形, 而年壽得長焉」。此外, 《先己》也提到, 「利身平靜, 勝天順性。順性則聰明壽長, 平靜則業進樂鄉」。
  • 養生要順應時節,以熱制熱!九種熱養法,讓你安心度夏!
    越是炎熱的天氣,在使用空調、電扇時越要注意方法,防止使用不當傷害身體。夏天就應該用姜等食物來溫中散寒,把生薑、紅糖一起衝泡後服用效果更好,並且不要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調房裡。此外,還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頭洗腳,下雨天避免淋雨,因為冷水最傷陽氣。
  • 夏天要「熱著過」才最養生 ,喝冷飲不如多喝它
    雖然這些冰飲可以解一時之渴,但在中醫的眼裡,這些行為無異於自找疾病!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不難看出陽氣對於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如果損耗了陽氣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 「問道青城山」自助早餐+雙人養生鍋+下午茶!靜心享受養生溫泉
    品茶悟道,養生休憩 在山青水秀,草青竹翠的美境中 泡養生之泉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融合道佛兩家的養生理念 結合傳統中醫的陰陽學說
  • 清朝皇帝的長壽秘訣:飲食中的養生之道
    清代皇帝中壽命較高的康熙皇帝(69歲)、乾隆皇帝(89歲),對膳食養生都有一定的見解。康熙皇帝在論述有關飲食療法時指出:「人自有生以來,腸胃自各有分別處也」。他在《庭訓格言》中也指出:「凡人飲食之類,當各擇其宜於身者」,「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於身有益,所以農夫身體強壯,至老猶健者,皆此故也」。對於選擇季節食品,康熙皇帝強調:「諸樣可食果品,於正當成熟時食之,氣味甘美,亦且宜人。
  • 廣源避暑休閒村:養生佳境,避暑勝地,一起來過嚮往的生活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如果你來南川,我想和你去廣源避暑休閒村避暑!厭倦了城市的紛擾,尋找一處角落,去過嚮往的生活。這個8月,擇一方淨土讓心靈得到片刻的休憩沿著盤旋山路而上,窗外綠樹環繞,滿目蒼翠,南川之美已呼之欲出。重慶南川廣源避暑休閒村位於南川區南城街道半溪河村白露四社,交通便利,從火車客運站往黃巖方向上行8.6公裡,僅約10餘分鐘車程。
  • 飲食有節,才是合理的養生之道
    只有把握了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的膳食平衡原則,才不會因為飲食過於偏頗影響健康。有的女孩,為了瘦為了苗條,儘量的不吃飯少吃飯,每天只吃蔬菜,水果。最後導致頭暈,營養不良,貧血,月經失調,嚴重的會閉經。這都是飲食太過節制和營養缺乏的表現。在調理月經失調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飲食的因素。
  • 【健康】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夏天需要「熱養生」
    事實上,在中醫養生專家眼中,這些貪涼行為不僅無法消暑,反而還會落下病根。  面對炎熱的夏季我們該怎樣防暑?怎樣消暑才算健康?如何在炎炎夏日做好養生?  首先,小編帶大家感受一下義大利平面設計師 Riccardo Albertini的作品。所有關於夏天的喜悅,戳動圖↓
  • 練習八段錦、按摩耳朵 楊絳的養生之道
    付研說,2012年春節她和施亮去看楊絳時,楊絳自語:「原來我練大雁功,動作太大,老人不適合。這些年,我改練八段錦了。」隨後,老人順手用筆寫下了八段錦的口訣: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付研說:「我也要學!」時已102歲高齡的楊絳馬上起身,一番演示讓人讚嘆不已。
  • 南懷瑾老師講述:管仲的養生之道
    這些子書講起來中間差別很大,可以說道家喜歡作假託之文。管仲當宰相奢華得很,氣派大,好享受,要吃好穿好,神氣得不得了。晏子,名叫晏嬰,號平仲,也當宰相,窮得不得了,清高得不得了,連衣服都是破的,所以這兩個相反的就放在一起比較。晏平仲問養生,這一點我們特別提出來注意。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名詞叫「養生」,後來道家修道打坐求長生不老之學,所以神仙之道叫做養生之道,也叫做攝生。
  • 大暑後養生,避暑莫忘去溼氣,如有4個症狀,從3個臟腑調理
    大暑後養生,避暑莫忘去溼氣,如有4個症狀,從3個臟腑調理。一年24節氣,每個節氣都對應不同的「天時」。大暑之後,「入伏」也已經有十來天了。外界的氣候炎熱,根據《黃帝內經》四時養生的理論,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何避暑。比如西瓜、綠豆湯之類的藥食,都是傳統的避暑必備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