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廚師菜單關注我們看更多
作者: 「廚師你是誰?我與廚師你並未結下任何仇怨,為何傷我侍從?」齊祺暗察看幾眼,可惡,所有的侍從都被打飛了,眼下這裡只有廚師長一人,肯定不敵強,還是趁早脫身好。 廚師打荷看出廚師長的打算,輕輕一揮憑空就捏出了兩道無形無色的風氣利刃,帶著「呼哧呼哧」的響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向齊祺,齊祺大驚失色,把身上的符寶、法器通通往前丟,無一不是被無影無蹤的利刃毫不留情、輕而易舉地一分為二。 齊祺這時候才開始真的慌了。 廚師長面前這個人不會讓廚師長好過的。 那看不見的刀刃已經衝過來的,剎那間,廚師長感覺自己雙腿一涼,廚師長清晰地感覺到了空氣顫動、被利刃兇猛地劃破的聲音。 「不要!!!」廚師長的腿!! 齊祺清脆的嗓音尖銳喊破。 「噗嗤。」周圍看熱鬧的人忍不住笑了出來。 看多了好戲的圍觀群眾們自然從其看得一清二楚,這分明就是靠山根基強硬的大世家子弟在欺壓兩個年輕有為的俊公子,沒想到對方實力超乎意料地強大,反被人碾壓著打。 再細細看去,齊祺那紋祥雲、鎏金絲的長袍被刀刃劃破,倆褲腿都破了一大塊、一大塊的,好好的衣裳被廚師打荷放出去的刀刃抽割得破爛不堪。 「這是還廚師你那日弄破廚師長衣褲的。」廚師打荷面上無甚表情。 齊祺到底還是年歲小,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此時已經嚇得瑟瑟發抖,廚師長几乎要以為自己的雙腿被割斷了! 廚師打荷心裡想著那日看到廚師江師傅臂上的暗紅血跡,指翻飛兩下,眾人完全沒看清楚廚師長是怎麼出招的,就見齊祺「嘭」地跪倒在地,痛苦地捂住了一側臂,大伙兒驚訝萬分,廚師長的臂的衣裳已經被染紅了,看來是被重傷大出血了。原本華貴高傲的貴公子,眼下變得狼狽不堪。 「這是還廚師你那日割傷廚師長臂的。」廚師打荷說完,再沒有看廚師長一眼,逕自轉身回了廚師江師傅身邊。 那些飛出去的侍從這時候趕回來,猶豫著不敢上前,見廚師打荷走了,才一齊湧上前去,察看齊祺的傷勢。 廚師江師傅旁觀了一切,這一切的發生不過也就一分鐘之內,廚師長還沒緩過來,就發現前幾日心高氣傲、氣焰囂張的齊祺,已經被修理得明明白白。 廚師打荷:「我們走吧。」 廚師江師傅:「……」好、好厲害。 見廚師長發愣,廚師打荷心裡慶幸,幸好控制住自己了,沒有弄殘那人。 廚師長拉了拉廚師江師傅的衣袖,帶著人離開混亂的現場,走出幾步到剛剛溜出好幾米遠的小販攤檔處,買了那最大的靈咕。 小販哈哈笑著說:「哎,二位給十顆階靈石就足夠了!期待廚師你們在靈廚大會的精彩表現!」 廚師打荷付了靈石,拎上籠子,廚師江師傅這時候才緩過來。 廚師長們倆一瞬間成為了人群的焦點,但礙於剛剛見識到的廚師打荷的強大,沒有人敢不怕死地光明正大上前來打量。 廚師江師傅側著頭對身邊的廚師打荷說:「剛剛真是謝謝廚師你了!哎,這樣也好,這算是缺少社會的一頓毒打,幸虧廚師你還是心地善良的,要是遇上比廚師長更強更惡的,齊祺指不定就要修為盡廢了。」廚師江師傅多少還是明事理的。 修仙修魔,強者為王。這裡的人數不如小星球多,可能還有個原因是廚師長們死傷機率大得多。 既然對方曾經對廚師長出,廚師長也是會睚眥必報的——哎呀廚師長也不是什麼大聖人。"早安!早上好!你好,早安!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可以看菜品。我們每天會發布全網絡新的菜品等文章,歡迎大家交流。"你好,這裡是「廚師菜單」平臺,這裡是專屬於廚師的平臺,不管你是剛入廚的新人,還是幹了多年廚房的老師傅,這裡都有你能借鑑的好菜。我們每天會推薦各類小炒、乾鍋、燒滷、蒸菜、涼菜供大家借鑑,也有大師級別的招牌菜、特色菜供大家學習。只要你是廚師,你想要在廚藝方面更加精進,請務必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加入我們↑↑↑
廚師行業人才輩出,如果你不努力,或許就會被努力的人超過,堅持看一年我們的菜單內容,我們給你保證,漲工資絕不是夢想,只要你經常把在我們平臺看到的菜,在工作中多練習,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廚師是一個做到老學到老的職業,讓我們共同努力,鍛鍊技能,磨礪廚藝,成為高薪大廚!每天都有好菜學習哦!
鯰魚燉茄子原料:鯰魚1尾,嫩茄子一根,蔥、薑絲、蒜片、香菜段各少許。
調料:料酒、花椒水、精鹽、味精、雞湯、熟豬油各適量。
做法:1、將鯰魚剁成段,茄子去皮,用手撕成長條狀。
2、勺內放少許熟豬油,將茄子煸炒一下倒出。
3、勺內放少許底油,放入蔥、薑絲熗鍋,添湯後放入鯰魚和茄子,再放入料酒、花椒水、精鹽、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小火煨燉,待茄子熟爛時放入蒜片和味精,盛在湯碗裡,然後放上香菜即成。
特色:
句俗話:「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將打自松花江的鯰魚收拾整理乾淨後,放入沸水中略燙,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涼,取出用筷子刮去表面黏液。大個兒的鯰魚可改切成6-7釐米的小段,小個兒的整條即可。茄子去蒂洗淨去皮,撕成條狀進鍋。茄子最大的特點是吸味,吃到嘴裡柔軟易化,但是已經充份吸收了鯰魚的味道和營養。
狗肉燉豆腐材料:原料:
白水煮過的狗肉300克,豆腐1塊,蔥段若干,小白菜葉7,8片。
調料:
辣椒醬2湯匙,生抽1湯匙,鹽1茶匙,白胡椒粉1/4。
做法:1、油燒熱,下少量蔥段爆香。
2、加入辣椒醬煸一下,注入大量清水。
3、水沸後放入狗肉,和蔥段,加生抽和胡椒粉,小火燉20分鐘。
4、放入小白菜葉,再燉10分鐘,撒入鹽。
註:
狗必用健壯的,最好三四年生的最好,殺後用涼水泡5--10小時,配料只放點大料、黃豆就行,用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至開花,用筷子輕易扎入即可。這時可放些幹白菜、豆腐一起慢燉,加點辣椒、胡椒粉、豆半醬、味精適量就行。
特色:
狗肉燉豆腐,東北八大燉之一。狗肉燉豆腐至今版本都不統一,但是依舊把肉骨和豆腐搭配換成了狗肉,因為其它版本裡狗肉燉豆腐的重要地位無以言表。
墨魚燉土雞材料:主料:土雞1200克
輔料:墨魚50克 雞油10克
調料:雞精15克 雞粉10克 高湯1000克
製法:1、將土雞宰殺洗淨漂去血汙,在沸水中氽後再用涼水漂洗。墨魚用溫水發制,去掉黑皮,用刀切成小方塊,漂水備用;
2、將土雞、墨魚放入紫砂鍋內,加高湯、雞精、雞粉、雞油,把紫砂鍋放在紫砂爐上加蓋,插上電源大火燉1小時,轉微火燉3小時即成。
特點:
湯濃鮮香,不膩營養。
提示:
沸水氽雞後一定要還要漂洗乾淨,控好火候。
缽子燉鴨原料:谷鴨1隻(重約1500克)。
調料:
A料(生薑片、桂皮各5克,花椒3克),B料(鹽10克,本地醬油15克,白糖5克,幹辣椒殼8克,香料粉2克),本地青辣椒10克,清湯2千克,蔥絲2小捆,桂花葉5克,菜子油60克。
做法:1、谷鴨宰殺制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入冷水鍋焯水,水燒開後取出,在流動的水中衝洗乾淨,瀝乾水;本地青辣椒切小塊。
2、鍋上火入菜子油燒熱,入A料和青辣椒塊炒香,再放入鴨塊小火炒幹水分,入B料調味,加入清湯燒開,轉小火煨3小時後,再轉大火收汁至顏色變亮,汁基本幹,關火,倒入加熱的鐵鍋中,撒上蔥絲、桂花葉點綴即可。
香料粉:
將八角、花椒、桂皮各10克,香葉、小茴香各5克,磨成粉。
常德缽子菜的製作竅門:
1、用本地毛菜子油提菜香。
2、「渾燉」離不開郫縣豆瓣醬。
常德的缽子菜一般烹製重口味的肉類食材,在調味時常用郫縣豆瓣醬,比如肥腸、牛羊肉等,不但可以掩蓋食材的腥羶味,還可以突出汁濃、肉香、味厚的特點,暖胃又下飯。
3、先用中火燒開再改小火熬。
常德缽子菜的妙處就是可以邊煮邊吃,吃完主料後,還可以根據客人的喜好添加新鮮蔬菜、麵條等下入其中,搭配豐富,而且對小火爐的火力控制也有講究,先用大火燉,後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濃鮮,這樣加熱到最後湯汁漸少,只剩一些油汁,此時突出幹香的風味。
4、用幹辣椒殼給肉菜增辣增香。
製作缽子菜中辣味的體現不只有郫縣豆瓣,還可以用本地農家曬好烘烤的幹辣椒殼,具體做法是:將曬乾或風乾的本地紅辣椒在炒熱的鍋內翻炒,翻炒過程中並不加油,待紅辣椒翻炒至黑色,散發出辣椒嗆人的味道後,碾成片,製成的幹辣椒殼可以存放較長的時間。
紅酒燉牛尾主料:帶皮牛尾1條(約1500克)。
輔料:洋蔥150克,紅腰豆200克,番茄300克,炸蒜片20克。
調料:
牛尾湯1罐,番茄醬100克,紅酒100克,冰糖水30克,精鹽5克,味精10克,雞粉10克,橄欖油、麵粉適量。
做法:1、洋蔥切片;番茄去皮切方丁;大蒜切片炸好;牛尾洗淨斬件,加入麵粉、黑胡椒粉和鹽味,充分抓勻,醃製15分鐘待用。
2、燒鍋下適量橄欖油,放入牛尾小火慢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加入紅腰豆和大蒜片一起爆香,再加入紅葡萄酒、調料、上湯翻炒均勻,轉入燉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約1.5小時,至牛尾酥爛,待湯汁漸漸粘稠時,加入番茄丁,煮至湯汁再次沸騰即成。
特點:
色澤紅亮,軟滑醇香,回味綿長。
心得:
牛尾與蕃茄一起燉煮,很容易就能酥爛。也可以用高壓過燉煮,可以大大縮短燉煮時間,但燉出的牛尾入味不足,還是用燉鍋慢慢煮比較好吃。
土公雞燉榛蘑原料:土公雞1隻(約1500克),榛蘑200克。
調料:
A料(甜麵醬10克,老抽3克,料酒5克,生抽8克),鹽8克,味精4克,雞粉3克,白糖5克,薑片、蔥段各10克,色拉油20克。
1、土公雞宰殺治淨,切塊,焯水。
2、鍋留底油,下入薑片、蔥段炒香後,倒入A料加入雞塊,加水至沒過雞塊,大火燒開,加鹽、味精、雞粉、白糖調味,小火燉製40分鐘,加入榛蘑,燉至入味,出鍋裝盤即可。
味型:鹹鮮味香。
旺銷理由:
說到家常菜,不得不提的就是小雞燉蘑菇,這道菜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但是由於地域特徵,又有千差萬別,此菜選用的任丘當地土公雞,雞肉鮮嫩,加上榛蘑燉製,味道鮮美無比。
野豬肉燉鮑參原料
羔羊排300克,羊肉丸子250克,土豆粉200克。
調料:
A料(蔥段、薑片各15克,料酒30克,山柰、白芷各3克,鹽5克)
B料(蔥段、薑片、蒜片各10克,黃燈籠辣椒醬20克)
幹辣椒50克,白醋30克,胡椒粉20克,雞汁10克,枸杞子、雞粉、鹽、紅椒塊各5克。
製作:1、羔羊排洗淨後剁成十塊,用流動水衝去血水,放入高壓鍋內,倒入清水800克,下入A料,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壓制7分鐘,離火散氣。
2、客人點菜時,取鍋下入大豆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B料爆香,下入壓羊排的湯,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出香味後過濾料渣,將羊排和羊肉丸子放入,燒開後下入土豆粉和剩餘的調料,大火燒開,出鍋裝入提前燒燙的石鍋內即可。
特色:這道土菜是借鑑酸湯肥牛的做法改良而來,羔羊排和羊肉丸子在黃燈籠辣椒醬、胡椒粉和白醋的幫助下,呈現出更複合的香味,同時遮蓋了羊肉本身的羶味。土豆粉的加入讓菜餚看上去更加豐富,順滑的口感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同樣美味。
主料:去皮豬五花肉適量
輔料:
麵粉、鮮湯、菜豆腐塊、香菜節適量
配料:
姜蔥水、鹽和胡椒粉、青紅椒節、鹽和雞精適量
製作:
1、把去皮豬五花肉切成大片,待納盆加姜蔥水、鹽和胡椒粉醃3小時後,逐片掛一層薄麵糊,等到入油鍋炸熟後,撈出來改刀成條狀,再次入籠幹蒸20分鐘。
2、淨鍋裡放少許的油燒熱,先下青紅椒節炒幾下,待摻入鮮湯並把菜豆腐塊和酥肉條下鍋後,放鹽和雞精煮入味,出鍋裝碗時,撒些香菜節便好。
地撲風鵝燉野生河鰻原料:
揚州風鵝450克,河鰻1250克,地撲500克,枸杞10克。
調料:
鹽5克,味精,雞精各10克,雞汁10克,菜油、豬油各20克,高湯1000克。
做法:
1、河鰻切片,用鹽上漿碼味;風鵝切成塊;地撲切成塊備用。
2、將風鵝和地撲飛水,鍋燒熱下入菜油豬油,再下入濃湯,用鹽、味精、雞精 雞汁調味,燒透地撲撈出,撈出風鵝,地撲放在盤底。
3、鍋裡的熱湯汆河鰻片至熟,撈岀裝在上面,用枸杞點綴即可。
地撲:
江浙一帶稱西葫蘆為地撲。
四季豆燉臘豬腿材料:原料:臘豬腿750克,四季豆750克,水發蘿蔔乾180克,老薑(拍破)一塊。
調料:味精、蔥花各適量。
製法:1、把臘豬腿放炭火上,燒至表皮發焦時,再入溫水盆裡浸泡1小時,刮洗乾淨後剁成小塊。
2、鍋裡摻清水燒開,放入臘豬腿塊和老薑。待小火煨至臘豬腿軟熟時,加入四季豆和水發蘿蔔乾,繼續煮至四季豆軟熟,再放少許味精,起鍋裝入砂煲即成。
牛三鮮燉鴨紅主料:牛舌、牛肚、黃喉、鴨血、紅薯粉條
輔料:芹菜、豆芽、娃娃菜、餈粑辣椒、紅油豆瓣、幹辣椒段、青花椒
調料:
鹽、味精、料酒、自製底油、蔥油
做法:1、鍋下寬水,加適量鹽、味精、料酒調勻;
2、將所有原料依次飛水;
3、鍋下自製底油100克、蔥油100克調勻燒熱,下入餈粑辣椒30克、紅油豆瓣50克炸香,下泡好的幹辣椒段和青花椒各30克炒香;
4、調入高湯1千克燒開,熬1分鐘後將料渣打撈乾淨,烹入料酒,下入鹽、味精、雞粉調勻;
5、下入飛好水的豆芽、娃娃菜,燙至入味後撈起墊在盤底;
6、下入牛舌、牛肚、黃喉、鴨血、紅薯粉條燙至入味後起鍋,連湯倒入盆中,上面撒飛好水的芹菜段;
7、另起鍋下自製底油、蔥油各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泡好的幹辣椒段和青花椒各40克大火炸約10秒至出香後起鍋澆在做好的菜上,點綴後即可上桌。
自製底油:
1、湯桶內下色拉油40斤,加入蔥白末3斤、薑末3斤、蒜碎4斤小火熬開,炸至金黃、香味溢出後將料渣打撈乾淨,將20斤餈粑辣椒分20次下入油中,下入一份調勻、炸香,再下入另一份,全部下完後繼續攪動炸制5分鐘;
2、倒入燒熱的牛油5斤,小火熬15分鐘,使香味更好地融合,下入打成蓉的永川豆豉300克和罐頭裝紅燒肉500克熬出香,下入酒釀500克攪拌均勻,加入香料末(香葉30克、八角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丁香10克、陳皮40克、幹青花椒250克混合後打成粉末);
3、小火熬15分鐘,關火併加蓋,靠餘溫將料頭浸炸出香後燜一夜,上層的料油即為烹製毛血旺的專用底油。
砂鍋香燉羊腿肉材料:
主料:帶皮羊腿肉
輔料:蔥、姜、八角、青蒜
調料:黃酒、老抽、生抽、糖
做法:1、帶皮羊腿肉斬塊洗淨後焯水;
2、蔥、薑片煸香將羊肉下鍋翻炒數下,把羊腿肉放入鍋內,加黃酒、八角和開水,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後轉中小火煲3小時左右至酥爛;
3、加入老抽、生抽和糖繼續用中小火煲30分鐘左右,火略開大至湯汁濃稠即可;
4、食用時可以加點青蒜段。
紅燒肉燉野生紅蘑原料:豬五花肉,冰凍野生紅蘑,鹽,白糖,蔥段,薑片,蒜瓣,桂皮,香葉,醬油,花雕酒。
製法:1、將豬五花肉改刀成2釐米見方的塊,飛水待用;
2、鍋入油燒熱,加入白糖炒出糖色,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加醬油、花雕酒翻炒均勻,放入蔥段、薑片、蒜瓣、桂皮、香葉,加熱水小火燉30分鐘待用;
3、將紅蘑自然解凍,飛水後放入紅燒肉鍋中,燉至湯汁濃稠,加少許鹽調味,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
在煸炒五花肉時要儘量將油煸出,減少油膩感。
點評:
選用承德產野生紅蘑,吸收了紅燒肉湯汁的紅蘑菌香濃鬱,口感滑爽。
菜豆腐燉酥肉製作:1、把去皮豬五花肉切成大片,待納盆加姜蔥水、鹽和胡椒粉醃3小時後,逐片掛一層薄麵糊,等到入油鍋炸熟後,撈出來改刀成條狀,再次入籠幹蒸20分鐘。
2、淨鍋裡放少許的油燒熱,先下青紅椒節炒幾下,待摻入鮮湯並把菜豆腐塊和酥肉條下鍋後,放鹽和雞精煮入味,出鍋裝碗時,撒些香菜節便好。
外婆蹄花雞餐館裡賣的蹄花湯,一般都會加雪豆一起燉,兩者相配,才稱得上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過,我這裡要推介的外婆蹄花湯,則加入了土雞塊和蛋皮絲同燉,這自然也豐富了蹄花湯的口感與內涵。
製作時,先把蹄花塊與土雞塊一起下鍋汆水,然後撈入砂煲中,摻入清水並加姜塊和蔥節,待大火燒開後,改小火同燉至熟且湯汁鮮香濃白,才把泡漲了的雪豆加進去,燉至雪豆粉面時,加少許的鹽和味精,起鍋盛入可點蠟燭加熱的小鼎內,最後撒蛋皮絲、水發枸杞和蔥花上桌。好湯都是花時間用心吊出來的。此菜雖然製法簡單,但燉製時火候一定要掌控好。
黃蘑燉野生豬肉原料:
野豬肉250克,黃蘑300克,大蔥10克,老薑5克。
調料:
八角1枚,李錦記醬油15克,料酒、味粉各8克,雞粉1克,鹽3克,胡椒粉2克,大豆油45克。
製作:1、將黃蘑清洗乾淨,焯水後撈出瀝淨;野豬肉切塊,焯水後撈出。
2、淨鍋上火,下入大豆油,下入大蔥、老薑、八角煸出香味,下入醬油,再入野豬肉塊和黃蘑,烹料酒,下入鹽、雞粉,翻勻,加清水250克,轉小火,下入胡椒粉和味粉,燒制10分鐘即可。
火焰燉大鵝原料:獅頭鵝1隻(約3.5千克,養殖60天)。
調料:A料(薑片200克,蒜子50克),B料(鹽、老抽各10克,味精15克,黃片糖40克),鵝醬150克,30度以上米酒50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160克)。
做法:1、獅頭鵝宰殺制淨,剁成小塊,入沸水鍋焯水,撈出控水。
2、平底鍋中放入色拉油100克,燒至六成熱時,倒入鵝肉,將鵝肉煎至水分幹、金黃色時出鍋。
3、鍋中倒入剩餘的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倒入A料炸幹,撈出。
4、鍋內留底油,放入炸幹的薑片和蒜子,放入鵝醬炒香,倒入煎好的鵝肉,炒出香味,倒入米酒,加入B料調味,蓋上鍋蓋大火燒制1分鐘,讓酒精揮發在鍋蓋上,用火槍點火,鍋邊會燃起酒精火焰,散發出濃鬱的酒香,噴出的火焰有幾十釐米高,場面壯觀,持續過程兩三分鐘,待鍋中酒精燃燒殆盡、火焰熄滅後,中火燜20分鐘將汁水收幹(如果感覺鵝肉硬,可再加水500克燜至適合自己的口感),即可食用。
鵝醬的製作:1、將A料(李錦記海鮮醬2.5千克,海天柱侯醬1.5千克,四季寶花生醬、楊協成沙爹醬、紫金椒醬、花橋牌桂林辣椒醬各300克,廣合腐乳、東古南乳各350克,李錦記財神蠔油500克)混合均勻,與B料(妙多咖喱粉25克,五香粉、美味源沙姜粉、陳皮粉、八角粉、草果粉各50克,大地魚粉100克)倒入盆內,用打蛋器攪拌均勻即成C料。
2、鍋燒熱,下色拉油50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幹蔥蓉、蒜蓉各300克爆香,下入C料和色拉油1250克,用慢火推炒,保持微滾狀態15分鐘後關火。3.將鵝醬放入容器內,倒入400克色拉油封面,防止發黴。
關鍵:製作大鵝時,因各地口味不一樣,可以適當增減調味料。點火時要用點火槍,以防火焰燒到手。這款鵝醬也可以用來燜牛腩,做煲仔菜。推炒時火候一定要小,防止焦煳。鵝醬可在常溫下密封封油保存30天。
土缽五花燉蘿蔔材料:原料:
白蘿蔔500克,豬五花肉100克,蒜苗50克。
調料:
鹽10克,味精、雞精各5克,胡椒粉2克,醬油3克,色拉油50克。
製作:1、將豬五花肉切成長3釐米、厚0.5釐米的薄片;蒜苗切成8釐米長的段;白蘿蔔一分為四,切成厚5釐米的半圓形片。
2、淨鍋上火,下入五花肉煸炒,再下入蘿蔔片翻炒,下入剩餘調料調味,加水(以淹沒蘿蔔為準),燒約3分鐘,出鍋前入蒜苗段即可。
特色:
這是一款家常味濃鬱的土菜,香甜可口,用油幹煸至五花肉出香氣,最後加入新鮮的蒜苗,香味撲鼻,用農家土盛器缽仔盛,土鄉土色
(看完點擊右下角「好看」,推薦給朋友)
如果您是廚師,對各式菜品及製作方法感興趣,請務必長按下方二維碼,這裡一定有你需要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