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魚魚籽最好不要給小孩吃,可不是謠言哦~

2020-12-26 澎湃新聞

河魚魚籽最好不要給小孩吃,可不是謠言哦~

2020-07-18 0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吃魚眼能明目?

吃魚鱗能美容?

吃魚籽會變笨?

這些說法對不對呢?

聊聊吃魚的好處和正確的吃法

魚的這些部位能吃嗎?

魚是個好東西,大家都知道。但關鍵要吃對部位,才能營養多多!

01

魚膽吃了會進醫院?

魚膽是有毒的!我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也不例外!魚膽只要吃上幾克,就會導致腎衰竭。每年因為吃魚膽導致急性腎衰竭進醫院的例子可不少。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吃魚膽。

02

魚頭營養多?

很多人覺得魚湯越白,越有營養,其實這是一個和魚頭有關的誤區。其實魚湯呈現奶白色,是因為用油鍋煎過的魚放進燒開了水的鍋裡不停攪拌後,魚頭裡邊的脂肪被魚肉裡的可溶性蛋白質包裹後形成的混懸液。因此,湯越白,說明脂肪含量越高,所以這樣煲出來的湯是不適合三高患者喝的。

03

吃魚眼能補眼睛?

吃哪補哪,吃了魚眼能補眼睛?這是錯誤的!雖然魚眼對人體沒有傷害,但它壓根沒有明目的作用。

04

魚鰓是有毒的?

魚呼吸靠魚鰓,在魚鰓過濾水,把水裡的氧氣吸入體內的過程中很容易使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堆積在魚鰓裡。所以,魚鰓確實很可能帶有毒物質,建議大家在烹飪前就把魚鰓摘除。

05

魚鱗、魚鰓、魚皮能美容?

很多愛美的女孩子會選擇吃魚鱗製成的魚鱗凍、魚鰾製成的花膠,還有魚皮製成的炸魚皮,希望能補充膠原蛋白,美容養顏。但這是錯誤的。食物中的膠原蛋白無法直接轉換成人體膠原蛋白!所以就算你吃了魚鱗、魚鰾或者魚皮,也補充不了膠原蛋白。需要注意的是,魚鱗也容易堆積重金屬,不建議大家食用。

06

魚籽吃過了會變笨?

這句話可就不是空穴來風了,不過要分對象。河魚魚籽最好不要給小孩吃。因為受環境影響,河魚魚籽也容易聚積重金屬。如果吃到了重金屬含量高的魚籽,真的會影響孩子智力。而顆粒比較大的深海魚籽主要成分是脂肪和DHA,吃了是有一定保護心血管作用的。

07

魚骨、魚尾能吃嗎?

魚尾只是刺多了點,能吃。但魚骨也是容易聚積重金屬的,一旦被人吃進去,就會寄存在人體骨骼內,很難再排除。

魚的好處大揭曉

比起豬肉、羊肉那樣的「紅肉」,魚在肉類裡算得上是「肉中精品」。

01

肉中精品

作為常在飯桌上出現的肉類,魚體內所含的優質蛋白質達20%~25%,是豬肉的兩倍,並且脂肪含量只有1%~4%。而且魚肉的肌纖維又短又細,更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02

保護心血管健康

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保護心血管健康有好處。據研究表明,每周吃2~4次魚能夠降低冠心病、心衰等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的危險,降低17%的死亡風險。

03

促進生長發育

DHA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對孩子的智力與視力發展至關重要,被稱為「腦黃金」。魚肉富含DHA,能夠很好地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

吃魚小貼士

1、魚膽有毒,可致腎衰竭,不要吃。

2、魚鰓、魚鱗、魚骨、河魚魚籽,聚積重金屬,不要吃。

3、魚眼、魚鰾、魚皮、魚尾沒啥用,可吃可不吃。

4、魚頭煲湯脂肪多,三高患者不要吃。

5、魚肉、深海魚籽營養多,可以吃。

信息來源:TV都市圈

原標題:《河魚魚籽最好不要給小孩吃,可不是謠言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魚籽、花膠那麼貴,吃下去的是補品還是重金屬?
    今天高鍵主任就來告訴我們這些傳言對不對並帶我們360°了解魚的好處和吃法(文末有今晚節目互動問題哦~參與回答更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一份!)但關鍵要吃對部位,才能營養多多!其實!魚膽是有毒的!我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也不例外!魚膽只要吃上幾克,就會導致腎衰竭。每年因為吃魚膽導致急性腎衰竭進醫院的例子可不少。所以大家千萬千萬記得不要吃魚膽。
  • 朋友圈12條針對孩子的謠言:吃催熟香蕉早熟?
    昨夜又一個小天使離開,希望告訴有寶寶的朋友們,小孩發熱不要用「布洛芬混懸液」。看到的都轉發吧!在消息的最後還附上一張藥品圖,指出「就是那種瓶裝」。」真相該消息來源於福建省福鼎市,還曾有另外一個版本—「布洛芬混懸液致兒童死亡」。網上已對「尼美舒利顆粒」致死情況進行過闢謠。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網紅「增高藥」可以讓小孩長高?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網紅「增高藥」可以讓小孩長高?這是謠言!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網紅「增高藥」可以讓小孩長高?這是謠言!》
  • 大人吃「小孩藥」更安全?專家提醒:成人最好不要吃「兒童藥」
    現在的確很多人喜歡追求天然的東西,往往會選擇兒童用品,甚至連藥都覺得吃兒童的更安全。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專家提醒,成人最好不要吃「兒童藥」。給孩子們吃的藥大多是顆粒衝劑、口服液等,這種設計對兒童更加安全方便。還有就是兒童藥的口感一般都比較好,這樣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吃小孩藥真的副作用就小嗎?並不會。
  • 劉心悠ins發文,喜歡謠言,疑似闢謠「姐姐和小孩」的故事?
    此前,某網友在網上發布的一則關於「娛樂圈姐姐與小孩」的戀情故事熱度很高,很多人猜測故事的女主角就是劉心悠,而不久前劉心悠曬出的一張「小孩」圖片,似乎讓一眾網友更加確定了這個猜測。在兩人交往期間,年長的女藝人稱大學生為「小孩」,大學生稱女藝人為「姐姐」。此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眾網友紛紛猜測故事中的「姐姐」是誰?恰逢《小時代》播出,郭碧婷大熱,很多網友從蛛絲馬跡中將矛頭指向了郭碧婷。事件在前幾日得到反轉,劉心悠突然在社交平臺發布「小孩」照片,並加上塑封。
  • 六旬老人誤信謠言 吃整顆大蒜卡食管
    親信網上謠言,誤以為吃大蒜能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傳染,阿姨餐餐生吃大蒜,不料今日過早吃麵喝湯時,一顆蒜瓣不慎滑入食管,所幸就醫及時,在醫院通過胃鏡才順利取出。今年7月,漢口63歲的陳阿姨在手機上看到吃大蒜能預防新冠肺炎感染的謠言,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一日三餐都要生吃幾瓣大蒜。8月11日早上7點,陳阿姨在家煮了碗麵條,就著前一天剩下的幾塊大蒜一起過早。沒想到,剛把一瓣大蒜放進嘴裡,還沒來得及嚼碎,喝湯的時候一不小心把整瓣大蒜一起吞了進去。
  • 不要相信這些福建人身邊的兒童謠言 六一兒童節
    昨夜又一個小天使離開,希望告訴有寶寶的朋友們,小孩發熱不要用「布洛芬混懸液」。看到的都轉發吧!在消息的最後還附上一張藥品圖,指出「就是那種瓶裝」。」該消息來源於福建省福鼎市,還曾有另外一個版本—「布洛芬混懸液致兒童死亡」。網上已對「尼美舒利顆粒」致死情況進行過闢謠。
  • 揭秘痔瘡八大謠言,最後一個騙了很多人
    謠言二:吃辣椒就會得痔瘡? 在我國東北、西北、西南的確,辣椒可是人們必不可少的家常食材,而在我國東南、中部地區卻鮮有人吃辣,不過這幾個區域的痔瘡患病率相差無幾,可以說痔瘡與吃辣椒是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謠言三:便血就一定是痔瘡?
  • 年度育兒謠言大盤點 | 便秘吃香蕉?咳嗽喝梨湯?是時候揭開民間偏方的真面目了
    感冒了能不能吃雞蛋?海鮮牛羊肉是發物,生病不能吃?小孩吃螃蟹會寒涼傷胃?吃完蝦喝橙子汁會中毒?骨頭湯、蝦皮更補鈣?……關於「食補」和「食物相剋」的多種民間偏方,總能獲得人們的強烈關注和傳播,可以說是謠言界的頂梁柱了。這些年和食品相關的闢謠文章,層出不窮,但始終趕不上新造謠的速度。
  • 小朋友吃燕窩過敏嗎!燕窩雖好但不要亂吃哦!
    有人可能就說了:一個小孩能吃多少能花多少錢!我想說,太天真了。大人自己可能隨便吃點啥對付一下就好了,但對於孩子:這個添加劑太多不能吃,哪個激素太多不能吃,還有涼的不能吃,辣的不能吃……也不怪家長這樣小心,實在孩子太嬌貴,一個不小心就生病,花錢就不說了關鍵孩子還受罪。
  • 可不是red bag哦!
    最近咔咔每天都要掰掰手指,數數看還有多少天可以放飛自我,在大年夜敞開肚子吃。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跟老外介紹咱們中國的「春節傳統」?畢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太值得我們用不同語言去宣揚給世界了。1. 團圓飯第一大傳統習俗必然是團圓飯,英文可以說Family reunion dinner。不知道小夥伴你們那邊的團圓飯是怎麼樣的。
  • 謠言求證:娃娃菜裡有甲醛?
    各位小夥伴們,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酒煮海帶」可殺死癌細胞、「甲醛娃娃菜致毒」、「小孩喝豆漿致早熟」刷屏了。小編的謠言吸塵器裡也收集到很多類似的謠言哦,究竟該怎麼辨別呢?海帶真有這麼神奇,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娃娃菜了、小孩究竟該不該喝豆漿……謠言1:娃娃菜裡有甲醛,對身體有害娃娃菜幫薄甜嫩,味道鮮美,深受大家喜愛。一般情況下,從外觀上很難對「甲醛菜」進行辨別。不過,噴灑過甲醛的蔬菜會有刺鼻的氣味,因此,從氣味上可以識別出「甲醛菜」。
  • 【網絡謠言粉碎機】「無糖」食品不傷牙?這些關於牙齒的謠言不要信
    【網絡謠言粉碎機】「無糖」食品不傷牙?這些關於牙齒的謠言不要信 2020-12-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粉碎機】高鈣牛奶「害了」多少人!這些補鈣的謠言不要再相信了
    這些補鈣的謠言不要再相信了 2020-09-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12種食物最好不要在一起吃!
    老實說,有專家表示,很多食物相剋的說法都是謠言,並沒有科學依據。 分辨「食物相剋」是否是謠言很簡單,誇大其詞,甚至說會致病或致命的八九不離十是假的,不然「胡吃海喝」那麼多年,為啥我們都好好地呢?但有些食物確實不適宜搭配在一起吃,雖不致命,但也對健康有所不利。
  • 深夜吃泡麵,你是拉仇恨嗎?「拉仇恨」可不是「pull hate」!
    每當那個時候,咔咔我特別想吃各種雞腿,泡麵加火鍋。甜的不要,就要硬菜!所以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朋友深夜吃泡麵,你是拉仇恨嗎?「拉仇恨」可不是「pull hate」!那拉仇恨用英語怎麼說呢?1)「拉仇恨」英語怎麼說?一般對於網絡用語的翻譯,我是這麼處理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 快餐店的"番茄醬"可不是tomato sauce哦~
    快餐店的"番茄醬"可不是tomato sauce哦~ 微信公眾號「侃英語」 2020-12-17 09:00
  • 【謠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真相解讀: 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而海鮮就是忌口之一。
  • 網絡謠言!這些陳年飲食謠言你知道嗎?
    謠言一:臨近中秋,「棉花做肉鬆」謠言再次來襲  【謠言】近日,一段「月餅中的肉鬆是棉花做的
  • 推翻這6條食物謠言,放心大膽吃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關於我們吃東西的那些」謠言「,比如有人說喝蜂蜜能緩解便秘幫助消化,有些人就信以為真,一天喝好幾杯蜂蜜水,但是作用真的還不如吃一些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來得快,而且由於蜂蜜中的糖分比較高,如果喝得比較多還很容易發胖,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謠言了。今天來給大家推翻這6條食物的」謠言「,以後吃的時候就不用瞻前顧後了。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