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單眼兒拍世界攝影師石墨先生,感謝大家閱讀瀏覽,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有價值的東西。
所謂微距攝影,一般指拍攝比物體正常尺寸要大的圖像,即圖像大小與實物大小的比例超過1∶1。傳統相機鏡頭的焦距較長,要較好地實現微距拍照,需要配備微距鏡頭(包括標準距離50mm~60mm、中距約90mm~105mm與長距180mm~200mm)、三腳架等附件。而數位相機CCD感應器的面積較小,鏡頭焦距較短,有的甚至僅為幾個mm,因此能有相當理想的微距功能,即便是入門級攝影愛好者,也容易成為一個微距攝影高手,拍攝出花間採蜜的蝴蝶,樹上蠕動的爬蟲,層次豐富、背景虛化的小花。
不同的焦點選擇,能營造出不同的圖像效果。在移動拍攝焦點時,應使拍照對象處於畫面中間,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並保持快門的半按狀態,在焦點對準以後(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機進行對焦)再從容地按動快門,避免拍攝出的照片發虛。
微距攝影因為有攝影燈等輔助器材拍攝,一般來說成片畫質都很高,但並非說每張微距攝影圖片都會是優秀的作品,相反現在越來越多的微距作品題材雷同,難免引起審美疲勞。想要讓自己的微距攝影作品脫穎而出,增加作品本身的故事性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景深在微距攝影中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由於微距拍攝時鏡頭距景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淺,背景都幾乎看不清楚。但有時為強調畫面效果,需要適當加強景深,因此要特別注意聚焦與景深的調整。
不管拍攝什麼樣的故事劇情,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有一個相應的主題,是表現人物,還是表現服飾,還是表現場景,還是表現內容或者詩詞表達的意境。這都是應該進行主題定位的。所以每一個故事都要表達對內容蘊含的理念和意義、主體的思想深度和場景的配合、受眾的審美期待和欣賞趣味、人與自然與社會與人的相互關係體現。故事劇情中人物的定位特別重要,是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還是配角,一定要分清楚。人物的定位是否清楚直接影響到故事劇情的邏輯是否合適。攝影的風格因人各異,有的喜歡陽春白雪,有的喜歡下裡巴人,有的喜歡小清新,有的喜歡另類,有的喜歡喜劇,有的喜歡悲劇,有的喜歡情景片,有的喜歡光影畫面,有的喜歡電影效果,紛紛不一,不必強求,看各自的喜愛來進行定位。
微距攝影優點很多,不要把微距鏡頭單純的拍小物件,不論哪個牌子的微距鏡頭都是金頭,銳度好,焦外效果佳,景深斷,甚至在一釐米之間,焦平衡是拍攝微距把握的要領之一。對焦點的選擇是關鍵,對不上焦,手動對焦要常用,手持拍攝呼吸要同步。虛化顏色同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