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最燦爛的文化之一,許多名句佳篇被後人廣為傳頌。
古人喜歡讀書,也喜歡把自己讀書的方法和學習態度記錄下來,供後人參考。今天我們學習這篇《古人談讀書》,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出自《論語》,記錄孔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第二部分是朱熹的學習方法和態度;第三部分是曾國潘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作者簡介】
①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強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老實實的學習。
《論語》是在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在不同時期撰輯而成。
②朱熹,南宋時期理學大家,著名的教育學家。《讀書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訓學齋規》。
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對於現代人,仍有啟示和借鑑作用。
③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第三部分就引自曾國藩的《曾國藩家訓》。
【課文筆記】
關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更優質的學習資料!
【古文翻譯】
記得點讚奧!
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