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冠梨又稱「六月雪」,是蜜梨,其果皮細薄,鮮嫩多汁,肉脆味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翠冠梨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是近年來獲得種植戶們廣泛推廣的梨樹新品種。那麼翠冠梨如何種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翠冠梨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栽培與定植:
土壤:深耕剷除雜草,改良土壤,冬季時深耕翻土,逐年擴穴,這樣能促進果樹根系生長,減少病蟲害。栽培: 種植時一般株行距4×4m,每畝42株。二是施足底肥,底肥採用充分腐熟的豬、羊、兔糞等欄肥、餅肥。三是選用根系發達且定幹部位有飽滿芽的的優質壯苗。在穴內填入基肥和心土踏實,再填表土,將苗放入穴內,邊填土邊踏實,然後澆足定根水。翠冠梨為異花授粉,授粉樹有清香,黃花等,比例3∶1為最佳,授粉樹與翠冠梨間隔種植。
整形修剪
翠冠梨一般是修剪成無主幹開心形狀,一般在冬季和夏季修剪比較合適。幼樹在定植後需修剪定幹,定幹時剪口下需留有3-5個飽滿芽,定幹高度為40-50cm。在定幹後的第一年冬季選擇保留三個主枝,確保這三個主枝之間各成120度。由於翠冠梨幼樹長勢旺盛,為了讓梨樹儘快結果,幼齡階段必須按45度角輕剪長放,這樣做能促進果樹光合作用,有利於花芽的形成。成年樹的修剪方法則採用短截、疏梢等。冬季修剪的時候要短截除三大主枝以外的多餘枝條,並且留下芽,其餘採用拉枝長放的方式,把它們作為結果枝組。疏梢主要是疏除背上的直立枝,這樣可以減少養分的損耗。
施肥技術:
基肥: 翠冠梨施肥以基肥為主。最好在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施肥。秋季施基肥起到恢復根系傷口,新根生長,防凍和提前萌芽的作用。施肥量要大,即一斤果一斤肥。追肥:翠冠梨需注重根外追肥。在萌芽後開花前追施氮肥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座果率。待新梢停止生長後追施氮鉀肥和磷肥以促進花芽形成和果實膨大。在採果前磷、鉀肥配合施用以提高果實品質。
水分管理
翠冠梨樹在發芽到開花前、幼果膨大期、果實中後期、果實採收前後這四個時期對水分需求比較多,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梨樹的生長發育和花芽分化,還可以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和增大果實,為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疏果套袋
翠冠梨為早熟品種,最好疏果兩次,在謝花後20天大小果分明時進行第一次蔬果,選花序上3-4節的幼果;在5月上旬進行復疏,花序之間相距25-30cm留兩果。為了防止病蟲害,在套袋前要噴好一次農藥,然後將翠冠梨套袋,這樣可以減少農藥汙染又可以防止鳥害,打造綠色無公害水果,提高果實外觀品質。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梨銹病、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
主要蟲害:梨二叉蚜、梨木蝨、金龜子、刺蛾、紅蜘蛛。
防治措施:
在果樹萌芽前,噴灑適量的石硫合劑可以剷除越冬病源。在萌芽至開花前,用一遍淨粉劑 + 殺滅菊酯按比例混合噴施,可防治梨蚜等害蟲。在花謝後至幼果套袋前,將粉鏽寧可溼性粉劑 + 大生粉劑+ 一遍淨粉劑一起按比例混合噴施3次(每8天噴一次),可以防治銹病、黑星病、蚜蟲、梨木蝨等。在果實膨大期是各種病蟲危害的猖獗期,將杜邦福星 + 殺滅菊酯 + 敵敵畏 + 噠蟎靈乳按比例混合噴施3次(每8天噴一次),將有效防治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刺蛾、金龜子、紅蜘蛛等病害病蟲。在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用杜邦福星 + 殺滅菊酯 + 敵敵畏 + 噠蟎靈乳按比例混合噴施3次。
以上是對翠冠梨種植過程,田間管理,修剪和防治病蟲害的簡單概述,翠冠梨營養豐富、嫩脆化渣、口味極佳,且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深受廣大種植戶的喜愛,而且梨還有清心潤肺,止咳消痰,解肺熱的功效,也是吃貨美食者的必備水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