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記者會回應何時進京述職,駁斥將疫苗汙名化及政治化言論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葉藍】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日前宣布採購疫苗,最快明年1月可以抵港。針對一些人散播關於國產疫苗的不實傳言,特首林鄭月娥15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進行了反駁。同時,她也對何時進京述職一事進行了回應。

林鄭月娥稱,由於上周已召開記者會交代疫苗採購和疫情情況,當天只進行簡單講述。她說,政府公布疫苗採購安排的突破性進展是希望為社會帶來一些安心,而採購工作是以科學為基礎,並經衛生署下的科學委員會討論,同時參考專家意見,呼籲市民不要輕信謠言。林鄭強調,政府提供有關採購疫苗的資料是百分百準確的,本次採購策略是希望儘量找到兩個平臺,有至少兩家製造廠,提供足夠全港市民接種兩倍的疫苗貨源;但這樣的安排不幸被小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惡意造謠、發表汙名化及政治化的言論。

在談到香港疫情時,林鄭的語氣有些沉重。她說,源頭不明個案仍居高不下,從確診數字可見未見幾何級上升,但疫情仍嚴峻,過去三周增加了超過600個確診病例,且這波疫情已有3名年輕患者離世,呼籲市民不要掉以輕心,在即將到來的冬至及聖誕新年儘量留在家裡抗疫,政府也會繼續多管齊下,包括增加檢測、派出更多流動採樣隊,而指定酒店也即將啟動。她透露港府計劃在聖誕節前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注資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香港頭條日報網15日稱,香港抗疫近一年,政府先後推出三輪防疫抗疫基金,金額分別為1300億、1375億及240億港元。

林鄭還在記者會上談到了述職問題。據香港東方日報網15日報導,林鄭原定本月10日至14日前往北京述職,但有消息稱她出發前被中央告知,行程須延遲,目前仍未知確切日期。林鄭15日回應稱,述職安排是由中央決定,再通知行政長官進京,現在未有詳細資料,如有進一步消息會發稿公布。

據了解,林鄭自2017年當選行政長官後,3次進京述職均安排在每年12月中旬進行,匯報香港最新的政治經濟狀況。去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她是12月16日進京述職。

港媒普遍關注林鄭進京述職問題。針對猜測,香港「01」網15日引用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的話稱,特首述職幾年前已開始規範化,包括座位安排等,以彰顯中央與特區的問責關係,但未有訂明必須何時述職。他認為在嚴峻疫情、領導人日程等因素下,即使押後至1月述職亦非不尋常。針對有人認為押後述職是因為香港疫情暴發,甚至是中央不滿林鄭抗疫表現,劉兆佳表示,中央不會借述職安排,令外界離間中央與特首關係,打擊特首管治威信,「中央從來都支持在任行政長官」。他稱,特區政府表現如何,領導人早已心中有數。至於至今只有46例確診的澳門,劉兆佳認為,雖然澳門疫情穩定,但抗疫還包括一系列經濟、民生等社會問題,需要加以處理,若只有賀一誠進京述職,林鄭卻要留港,反而更易引起揣測。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不想猜度特首押後述職的原因,他認為過往慣例雖是在每年12月訪京述職,但沒有明文規定,估計中央領導在年底可能較忙碌,特首在港亦有不少事宜須處理。譚耀宗稱,相信港澳特首的述職時間將一同押後,但他不掌握會押後至何時公布。

就在林鄭談論疫苗的前一天即1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北京受訪時表示,香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並沒有落實到位。由於香港與深圳之間人員往來比較頻繁,深圳疫情防控壓力隨之也較大。

面對被批評香港抗疫不力,林鄭15日承認政府在紓解民困和抗疫工作上並非十全十美。香港《巴士的報》15日一篇評論稱,若論疫苖接種的前景,香港可能不如美國。一是美國自身有強大的疫苖生產能力,而香港要依賴外地供應。二是港人注射疫苖的意願不高,美聯社民調顯示,50%的美國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反觀香港,據說民調顯示只有30%的人願意接種,這場疫苗之戰對港府是嚴峻考驗。香港《星島日報》15日的社論稱,12月是留學生返港高峰期,「危局當前,政府必須認清問題所在,迅速重整組織、心態與戰略,盡最大努力、作出最大動員以清零,否則抗疫將難以成功,香港亦沒法走出困境。」

相關焦點

  • 德媒「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中國駐德國使館5度發聲駁斥
    原標題:德國媒體「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我使館怒斥  近日,德國部分媒體發表針對中國的有關新冠疫情的拙劣報導。我駐德使館數度發聲,表達強烈不滿和憤慨,怒斥這些做法只會加深成見、煽動仇恨。  駐德使館再度發文駁斥,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中方有力的抗疫措施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犧牲,得到了中國人民的由衷理解、支持和擁護。中國的事情,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中國不需要外界任何人指手畫腳。關於病毒源頭問題,這個是科學問題,應該交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去研究。世衛組織負責人和國際知名醫學專家多次表示,所謂「實驗室洩露」等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 林鄭月娥上京述職押後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文匯報12月15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定本月10日至14日前往北京述職,但據悉行程須延遲,目前仍未知確實日期。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述職安排是由中央決定,再通知行政長官上京,現在未有詳細資料,如有進一步消息會發稿公布。
  • 林鄭月娥:首批100萬劑疫苗最快明年1月到達香港
    11日下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政府總部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香港疫苗採購方案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區政府已與兩家疫苗生產商達成協議。林鄭月娥透露,第一家生產商的首批100萬劑疫苗,有望最快明年1月到達香港。
  • 林鄭月娥:香港製定新規例,讓新冠病毒疫苗作緊急使用
    【環球網報導】據香港「橙新聞」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推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新進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在記者會上宣布,行政會議今早(23日)召開特別會議,通過在《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制定新規例,讓新冠病毒疫苗作緊急使用,並修訂現有規例,將強制檢疫期限由14天改為不多於28天。
  • 巴西副總統駁斥博索納羅:已投入資源生產中國疫苗
    本周五,巴西副總統漢密爾頓-穆裡奧先就鬧得沸沸揚揚的疫苗問題做出了回應,他說,巴西肯定會購買中國的疫苗。接著他駁斥了博索納羅的立場,穆裡奧說,總統此前的疫苗立場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那只是他與聖保羅州州長若昂-多利亞等政治對手之間的口水戰。 上周三,博索納羅稱,除非經過巴西衛生部和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審核批准,巴西才會購買疫苗。這本身就是疫苗上市的必經途徑,其實無可厚非,計劃引進疫苗的個州長以及衛生部官員肯定會堅守這一程序的。
  • 林鄭月娥狠批美國雙標:自己國家安全很重視,對香港情況戴有色眼鏡
    今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會前見記者,回應「涉港國安法」立法及美國威脅制裁等問題。林鄭月娥批評美國制裁措施是損人不利己,在處理騷亂問題上是雙重標準。林鄭月娥說,外國借「涉港國安法」立法對我國進行批評,但中央體現擔當。
  • 林鄭月娥:對我來說,這些真的不足掛齒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郭媛丹】在美國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後,林鄭月娥17日透露,信用卡使用方面遇到麻煩。談及美國此輪制裁的盤算,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一方面是美國試圖對中國官員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美國著眼於未來在金融領域和中國脫鉤。
  • 川普發推稱「疫苗在路上」 還把這個惡毒的詞又搬出來了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川普發推稱「疫苗在路上」,還把這個惡毒的詞又搬出來了【環球網報導】剛剛,美國總統川普發推稱,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受新冠疫情嚴重打擊,疫苗在路上了。(新冠)疫苗已經在路上了!」針對川普此前使用「中國病毒(China Virus)」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態駁斥。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就此表示,中方已多次闡述在病毒來源問題上的立場,表明我們堅決反對汙名化中國言論的態度。我們這一立場沒有變化。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迅速蔓延。
  • 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林鄭月娥首度承認使用信用卡受限,有不便但感...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美國財政部日前宣布制裁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內地和香港官員,林鄭月娥17日接受採訪時首度承認,制裁為她個人帶來少許不便,例如在使用美國公司提供的財務服務和信用卡時受限制,但她不會被制裁嚇倒。
  • 英媒:英超發言人駁斥本賽季將被取消的言論
    各位,根據一家英媒的最新報導,有英超發言人已駁斥本賽季將被取消的言論。(下圖)按照英國媒體「Coventry Telegraph」的報導,有英超聯賽發言人駁斥了這個說法。此前,根據外媒的報導,意甲烏迪內斯隊總監馬裡諾聲稱英超將發布一份聲明,宣布本賽季取消。
  • 疫苗何時能用上?權威回應來了
    疫苗何時能用上?權威回應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4日電 目前,關於新冠肺炎的疫苗和藥物研發成為全球矚目的話題。中國的疫苗有哪些新進展?抗疫藥物研發取得了哪些成果?怎樣提升檢測速度和檢測能力? ——何時能用上疫苗? 那麼,人們何時才能用上疫苗?對此,王軍志表示,疫苗本身由完成臨床前的研究到進入臨床,這是一個很重大的進展,離將來應用又跨了一大步。
  • 川普稱中國應對美國政府遭受的大規模網絡攻擊負責,外交部回應
    21日,有來自法新社的記者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稱,美國總統川普周六發布的推特說,中國應該對美國政府遭受的大規模網絡攻擊負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把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化、汙名化的做法。
  • 內地疫苗在香港竟然不能...
    同時,對於外界關注的內地疫苗供港、全港民眾核酸檢測等問題,政府也予以回應。「未來兩周非常關鍵」「新一波疫情非常嚴峻。」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承認,當前情況比第三波疫情「更劇烈」「深入各階層」,出現跳舞群組、唱歌群組等。她希望全港市民齊心抗疫減少外出,也認同政府防疫措施越嚴格越好。
  • 關於「涉港國安法」,剛剛林鄭月娥再重申三點意見
    今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回應媒體關注的「涉港國安法」立法及美國威脅制裁等問題。林鄭月娥說,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在香港正不斷上升,現在香港已不是rule of law (以法管治),而是rule of fear (恐懼管治)。
  • FDA回應白宮:疫苗接種劑量減半並不成熟 或會有不可預測風險
    財聯社(上海,編輯齊林/實習編輯施若涵)訊,在美國白宮方面周一表態正考慮減半接種疫苗以加快接種速度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當日迅速回應,發布官方聲明駁斥這種提議,稱這種做法並不成熟,或會對公眾健康產生不可預測的風險。
  • BBC記者拿「外媒質疑中國科興疫苗效果」挑事,土耳其醫生偏不上鉤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12月在新疆採訪時,通過剪輯和嫁接方式刻意歪曲事實、抹黑中國,而在「假新聞」被《中國日報》戳穿後,BBC的回應又引來網友群嘲。可偏偏BBC「挑事之心不死」,這家媒體的記者又跑去土耳其伊斯坦堡採訪,拿近期「外媒質疑中國科興疫苗效果」這一消息作為「切入點」採訪當地醫生,詢問他們是否會對中國疫苗產生疑慮。
  • 抗議活動暴露美政客「雙標」真面目,林鄭月娥:美國是戴著有色眼鏡...
    【環球時報記者凌德 李司坤 任重】隨著美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華盛頓一些政客「雙標」的真實面目再也藏不住了。最新一例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當地時間6月1日,他在推特上威脅要用第101空降師等5支美國精銳快速反應部隊對付示威的「恐怖分子」;而在去年,他將香港激進示威者稱為「勇敢的人」。
  • 梁振英駁斥BBC記者:美國警察會和香港警察一樣克制嗎?
    一名BBC記者為美國民眾該行為辯護,稱這和2019年香港暴徒強闖立法會不同。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文駁斥,美國警察會和香港警察一樣克制嗎?資料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7日在社交媒體發帖逐一駁斥BBC的「雙標」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