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到日軍,中國人便咬牙切齒。他們喪心病狂,不僅入侵了我國的國土,殺害我國無數的戰士,就連我國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都不放過。其中包括婦女、老人、小孩,他們都能不眨眼的進行殘忍屠殺,形同魔鬼。
然而有這麼一位日本人,非但不被我國人們痛恨,他死後還被列為中國的烈士,堪稱最令人敬佩的日本人。他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人,能夠例外得到我國的尊敬,他生前做了些什麼?
01
他叫宮川英男,生於日本山梨縣的一戶窮苦人家中,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也常常被人欺負。
正因如此,他深知弱勢群體的苦難,較有同情心與正義感,擁有較為柔軟的心靈。因家境經濟拮据,他上到中學畢業後便去做苦工,直到1939年,他被強行徵入日軍隊伍,成為侵華日軍中的一員。
他所在團是32師團,侵華地點為魯南、魯中地區,以兗州為中心。當時年僅21歲的他被強徵入伍後,像所有的日軍一樣,在配合侵略腳步以前,都會被率先洗腦,灌輸本國的帝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
1941年7月29日,宮川英男被我方八路軍俘虜,雖他不認同日軍兇殘的行為,但因被洗腦過要對天皇絕對的忠誠,被俘虜後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尋死。
不過隨著對八路軍的了解,及感受到了人道主義的關懷,他漸漸認識到了日軍侵略者的面目,態度也慢慢隨之轉變。
心中的正義感,讓他感受到了什麼才是光明大道,敵我之間誰黑誰白,便由敵方邪惡陣營加入我方共產黨陣營,並成為了我國「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裡的一員。由于越來越欣賞八路軍,他還把曾從日軍那學習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告訴八路軍。
02
像我軍當時的軍火十分的匱乏,窮到清一色的小米加步槍,即便有時從日軍那繳獲來了好武器,都不一定會使用。而宮川英男總會站出來教大家如何使用那些先進的武器,比如機槍等。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且在日軍陣營呆過約兩年的時間,他因此十分清楚日軍的心理,我軍便讓他在後方開展反戰工作。
1943年,在我軍的任務命令中,他到了我國山東地區進行反戰宣傳工作,主要負責泰安、濟南日軍必經過的鐵路沿線,通過製作一些宣傳材料,以讓更多日軍下層官兵認識到侵華戰爭的罪惡,喚醒他們反戰的意識。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組織了一些日軍不會防備的老百姓隊伍,讓那些老百姓給他們送上禮品或美味的食物,等他們吃完,就會發現有反戰傳單。
由於用心,且他通常都是在節日時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會無形之中喚醒日軍下層官兵心中對家鄉的思念感,對人間真情的需求感,久而久而久之,有些日官兵開始厭戰,鬥志低落,無心戰爭,有些直接加入了到他的陣營中來。
而他所設計的傳單擁有精緻的畫面,散發出去後,使得經過的日軍都忍不住拿起來看。不管那些日軍看後心中有何感想,那顆種子實則已經無意中播種到了他們心裡,一旦有更多的機會去刺激它們,就有可能會讓它們發芽。
實際上他的反戰宣傳工作效果突出,不少日軍被打動,比如在日本宣布投降後,在青楊車站駐紮的7個日軍,主動找八路軍投降。
03
因宮川英男有著出色的反戰表現,故被當地的日軍列為「頭號恐怖分子」,不惜以高金進行懸賞。想殺掉這位極具「煽動性」、不利於日軍作戰的日籍反戰分子。
1945年6月,我國把宮川英男與其中國戰友李洛夫轉移到了官莊。而黎明時,日軍突襲了這個村莊,他們兩人藏好文件後本想向村西突圍,但被發現了,只能返回燒掉文件,躲在柴垛裡。
日軍看見柴垛也會瘋狂地猛刺,無法再躲藏的宮川英男主動跳出去,把兩個敵人擊倒,且在不願被日軍俘虜的情況下,舉槍自盡,年僅27歲。後他的遺體被敵人發現並抬到萬德,我軍便趁著大雨夜冒死奪回他的遺體,建國後把他葬在了烈士陵園。
而當年宮川英男犧牲後,李洛夫得以躲過一劫,一直掛念這位恩人與戰友的他,61年來每年都為他掃墓,臨死前,還囑咐家人把自己的骨灰與他合葬。
這位英勇、胸懷正義的日軍,不是侵略者,是我們的一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