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2020-12-26 回往五千年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

要麼是極度白痴,

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

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

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齋藤戰前在日本最大的電影公司——東寶電影公司工作,每天在他身邊的都是攝影師、漫畫家之流,藝術氛圍極其濃厚,他們對戰爭毫無興趣,他們的反戰思想是深入骨髓的!(比如宮崎駿)

當時日本為了對華作戰,在國內大規模徵兵。齋藤為了逃避兵役豁出去了,他喝了一年多的醬油,臉都變成了「醬紫」色,寧可損傷自己的身體也不願參戰。可惜還是沒有逃脫兵役,誰讓日本人少呢。

參戰後的齋藤,由於是個文弱書生,日軍就讓他負責針對八路軍的情報工作。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既然是搞情報,就要了解八路的一切,包括思想!齋藤收集了一些書籍,有毛主席的《實踐論》、《論持久戰》,還包括很多反日反戰的書籍,齋藤日日手不釋卷,仔細研究。

要說毛主席的書寫的實在是太有水平了,齋藤越看越有道理,大為贊同。這個本來就厭戰的日本青年,也就越看自己的同胞越不順眼。毛主席萬萬沒想到,他的書能把千裡之外的敵軍給策反了!齋藤堅定地認為侵華戰爭就是無比罪惡的法西斯侵略戰爭。所以齋藤「身在曹營心在漢」,經常幹好事。

一次,齋藤接到任務,要帶領運輸隊,趕著驢車、馬車運送物資。他們路過一個村莊,由於日軍的反覆掃蕩,華北地區的村落裡已經少有人煙了,正當齋藤對著滿目瘡痍唏噓感嘆的時候,他看到了村莊裡居然還有一個婦女,齋藤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決不能讓別的日本人看到這個女人!他趕緊比比劃劃讓這個女人藏到一個院子裡,然後齋藤把所有的牲口趕進了這個院子,讓這些驢和馬在院子裡排洩,不一會兒,這個院子就臭氣燻天了,而日本人也就不會進來了,就這樣,這位婦女躲過了一劫。

在中國的時候他反戰,可是戰後回到日本,他居然打了一仗!打的還是天皇制下的日本警察!

齋藤回國後又回到了東寶電影公司工作。戰後美國佔領著日本,好萊塢電影大量進入日本,搶佔了電影市場,齋藤的日子不太好過。而且為了恢復經濟,日本當時的苛捐雜稅很多,所以電影公司的人舉行了罷工、抗議。日本當局就命令警察前去鎮壓。

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當東寶電影公司的工作人員面對手持警棍的警察大軍的時候,居然指揮得法、進退有序,完全是按照正規戰爭的方式,把警察打的狼狽逃竄,鼻青臉腫的逃回去了。

咋回事兒呢?很簡單,因為齋藤在指揮。他可是從戰場上回來的,他把從中國戰場學到的本事拿了出來,而這些警察都是戰後才加入公務員隊伍的。當業餘的碰上了職業的,結果可想而知。

拍電影不順利,齋藤也沒閒著,他是藝術家,也是個漫畫家,他出了一本漫畫書,叫《陸軍步兵漫話物語》,把他當兵時的經歷畫了下來,書中經常出現中國的老百姓怎樣機智勇敢抵抗日軍,比如八路軍偵察員挖地道脫逃,把日軍耍得團團轉,還有日本軍隊內部相互傾軋,上演職場潛規則等等醜行,

當然,他還毫不含蓄的揭露日軍的殘暴。

這和日本軍國主義宣傳的東西截然相反。

是的,齋藤桑就是這樣一個「吃裡扒外」的傢伙。

相關焦點

  • 侵華日軍聽到「日本投降」後的第一反應
    幾十年過去了,齋藤邦雄仍然記得聽到與蘇軍開戰命令時,脊背發毛的恐怖感覺。蘇軍清點收繳的日軍裝備昭和20年(1945年)6月,26歲的齋藤隨日本陸軍63師團,從華北調至滿洲,關東軍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他們華北方面軍被抽來充當關東軍。
  • 不滅的罪證 探訪侵華日軍孫吳勝山要塞
    新華社哈爾濱9月18日電 題:不滅的罪證——探訪侵華日軍孫吳勝山要塞新華社記者王建在我國東北地區,至今保存著一個規模龐大的侵華日軍軍事要塞群遺址。這個修築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被侵華日軍自詡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軍事要塞群,工程規模浩繁,世所罕見。一處處兵舍、碉堡、戰壕等遺址,歷經風雨滄桑,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的不滅罪證。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的孫吳勝山要塞就是其中之一。在「九一八」事變89周年前夕,記者來到黑龍江省孫吳勝山要塞,探訪日軍侵華的歷史遺蹟。
  • 神秘「仁丹廣告」竟是侵華日軍行軍標記
    這種在當時充斥中國市場的日本藥品,不僅承載著日本人顯而易見的經濟目的,更是擔負一種特殊的使命,被納入到日軍侵華戰爭的諜報網絡之中。戰鬥開始後,我軍士氣高昂,殺聲陣陣,戰鬥異常激烈,一舉殲滅了日軍一個師團,獲得勝利。戰鬥結束後,韓典信奉命帶領偵察連到前沿陣地清理戰場。此時,發現一名負傷被俘日軍,他自報姓名叫小林,是日軍前線作戰顧問。隨即把他帶回偵察連部,由韓典信親自審問。在審問中發現了小林隨身攜帶的一個軍用公文包,裡面有一本「仁丹廣告圖」,上面標有用中文、日文的符號,韓典信感覺這張圖非同一般,於是便對小林繼續展開審問。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後代:還原真實的歷史現場 為無名者正名
    文章裡面表述:「侵華日軍的鼠疫戰是建構的,並不是歷史的真實」「儘管在十多年前,中國的細菌戰官司在日本打贏了,但對我來說,所有的證據都經不住推敲」「揭開此事的真相,對中國人來講是蠻痛苦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傷害了細菌戰受害者後代的感情。」5日,面對記者採訪,吳建平很是激動,反覆強調,「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必須予以回應,以正視聽。」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日軍中什麼級別的士兵有資格佩戴軍刀?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有日軍指揮官才能佩戴指揮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陸軍中班長、軍曹以上的級別的都有佩刀,這種制式佩刀由兵工廠批量製造,統稱為95式士官刀,中國軍隊繳獲最多的就是這種。
  • 日軍侵華時,為何日本國內高中生上課都不穿衣服?其實原因很簡單
    1937年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史稱七七事變,從此日軍開始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後來大家都知道,日本在百萬日軍深陷侵華戰爭泥潭之中時,又發動了珍珠港事變,並且開始搶佔歐美在東南亞上的殖民地。
  • 老照片裡的侵華日軍「三光政策」,慘絕人寰,張張都不可饒恕
    日本在二戰時期對中國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痛。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來感受一下當年侵華日軍可怕的「三光政策」,真是慘絕人寰,張張罪惡至極,每一張照片所表露出來的日軍罪行都不能原諒。1937年,日本密謀了盧溝橋事件,拉開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隨後日本先後對上海,南京發動了攻擊,並在這兩個地方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 血證:揭秘36年前中國首次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全面普查詳情
    有些泛黃的書旁邊,是他36年前在南京雨花臺區進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目睹者、受害者普查時的一本工作筆記。楊新華所著《血證》出版於1995年,內容來源於1984年他和同事用一年多時間在雨花臺區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目睹者、受害者的證言證詞。這本文字工整的筆記,也是他當年走訪的日常記錄。
  • 男子穿侵華日軍服裝擺拍 軍媒怒斥:不能容忍!
    [摘要]日軍侵華是中國人永存心頭的傷痕,抗日戰爭是中國人奮起鬥爭的偉大壯舉,愛國主義是每個中國人心中必須高揚的主旋律。抗戰歷史豈能娛樂?抗戰歷史豈能褻瀆?8月13日下午,在廣西賓陽高鐵站,兩名青年男子身穿仿侵華日軍服裝,擺出揮刀砍殺等挑釁動作,被憤怒的群眾圍堵。兩男子因涉嫌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行政拘留10天。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提要:郭俊鉌先生是金陵大學的著名校友,為世紀之交華人方面的日軍侵華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關鍵詞:郭俊鉌;南京大學;日軍;侵華 2007年11月6日,91歲高齡的郭俊鉌先生給遠在美國洛杉磯經營長青書局多年的劉冰先生的信中這樣寫道: 冰叔尊前: 上周拜謁,欣聆教誨,至感愉快。
  • 侵華日軍的軍裝是什麼樣的?軍服、軍帽,別再混淆分不清了
    從時間上來看,日軍昭五式制服推出一年後,穿著它的關東軍即製造了九一八事變,隨之而來的長城抗戰、綏遠抗戰、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等諸多事變與戰役中,肆虐在中國領土上的日本陸軍官兵都穿著這套制服,因此昭五式絕對算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軍服之一。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日本侵略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地區,侵華戰爭就此打響,並且直到1945年的時候才最終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結束,在這期間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二戰結束以後,各國都對自己國家的傷亡和殺敵數進行了一個統計工作,在中國的統計之中,日本在中國領土上陣亡的日本士兵數量在240萬左右,這個數字並沒有算上太平洋戰場和其他戰場上日軍的犧牲,因此日軍二戰犧牲的總人數應該還有更多。
  • 日軍侵華耗時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了?原因很簡單
    日本曾經掀起了世界大戰,侵華耗時整整14年,那段歲月的痛苦,每個國人都能深刻地感受。但其實日本不僅對我們發動了戰爭,同時還對整個亞洲地區發動的進攻,在這之中還包括了印度,不過讓人不敢相信的事,為何他們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了,這是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說印度人這麼強悍嗎?
  • 國軍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僅是為了迫使日軍改變侵華路線嗎?
    也因此引申出另一種說法:抗戰時期國軍發起淞滬會戰,是為了牽制日軍兵力,阻止其由北向南進攻,逼迫他們將侵華路線改為自東向西,以此達到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意圖。那麼國軍指揮層真是基於上述考慮,才不惜代價拒敵於淞滬之外,還是另有他因?通過對事件的剖析,我們試著找出真相。
  • 景德鎮一市民買了四把日本武士刀 有可能為侵華日軍留下
    本報訊「如果這四把日本軍刀是真品,這就是日本侵華的罪證,我將把它捐獻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市民曾先生收藏著四把日本武士刀,近日曾先生的朋友在看過這幾把刀後提醒曾先生,這幾把刀可能是當年侵華日軍留下的。  軍刀長大約70釐米,刀柄為黃銅色金屬刀柄,刀柄與刀身一體。刀身上有些許鐵鏽,用布一擦,刀身閃著一絲寒光。
  • 侵華日軍晚年兒孫兒媳慘死,自己身患癌症,死後把骨灰給牲畜踐踏
    作為一個中國人,沒人能忘記日軍侵華戰爭中對我國犯下的種種罪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就連我國無辜的老百姓就不放過,對老人小孩進行了殘忍的殺害,對婦女進行了蹂躪踐踏,可謂罪惡滔天。 那段歷史,是中國人不會忘記的恥辱,是深深雕刻在中華民族身上的傷疤,也是日本無法掩蓋的惡行。
  • 宮川英男:侵華日軍中的另類,為救戰友而自殺,我軍冒死搶回屍體
    因家境經濟拮据,他上到中學畢業後便去做苦工,直到1939年,他被強行徵入日軍隊伍,成為侵華日軍中的一員。 他所在團是32師團,侵華地點為魯南、魯中地區,以兗州為中心。
  • 羅曼蒂克消亡史:2名侵華日軍勳章全解析,旭日勳章影射旭日之國
    電影展現的故事之中,出現了2個身穿軍裝的侵華日軍形象,分別是陸先生的妹夫渡部,還有一名頭髮花白的、裝牛逼最後卻被一槍打死的「少佐」。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研究二戰時期日軍可以佩戴在軍裝上的勳表。影片播放到1小時40分左右,出現了淺野忠信身穿侵華日軍制服的場面,這時他佩戴了兩排6枚勳表。下面,我們對這些勳表對應的勳章進行簡要介紹。
  • 侵華日軍晚年兒孫慘死,自己也查出癌症晚期,求人將骨灰撒在中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全面向中國發起了進攻,整個中國都陷入了硝煙之中,他們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很多百姓遭到了日軍的殘忍屠殺。而在他們投降之後,日軍也有一些人對他們所做之事感到懊悔,在2011年,一個日本的老太太帶著一個骨灰到了中國,後來經過問詢才得知,這個骨灰是當年的一個侵華日軍,名字是赤堅柏倉。當年在回到日本後心中依然還是滿是愧疚,每天內心中都受到折磨,當他已經年邁的時候,兒子一家都出了車禍死掉了,這讓他更加悔恨,認為這是這是他犯下的罪現在由他的兒子為他阻擋了報應。
  • 日軍侵華時,軍中最著名的那個「間諜之花」其實是中國的清朝格格
    她本是清朝皇室公主,但也是在日軍侵華時,為日本人立下汗馬功勞,被日軍贊為「可抵一個精銳裝甲師團」的著名「間諜之花」!她曾策劃或參與了炸死張作霖事件、9.18事變、1.28事變等多起日軍侵華事件。最終,她被漢奸罪執行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