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比文科生聰明,這是「傲慢和偏見」,這2個因素,才是關鍵

2020-12-09 贏在高中

小劉同學,是班裡最努力學習的學生之一,她文靜內向,學習一絲不苟,筆記做得非常漂亮,甚至可以稱完美,然而,成績卻一直在班裡倒數,高三期中考試,她的數學考了50多分,英語接近120分,政史地平均70分左右,是個「典型」的文科生。

說是「典型」的文科生,可能有人不服氣,但是,從整體上看,文科生多數是因為不擅長數理化而選擇了文科,在生源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文科班的數學平均分一般比較低,但是語文和英語的平均分或者高分情況,會比很多理科班優秀。

在學生中,上帝似乎一開始就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學生,學習很努力,認真聽講記筆記,按時完成作業,文科很優秀,理科不突出;另一類學生,學習不努力,上課不認真,作業全靠抄,文科很不好,理科卻不錯。這兩類學生居多,尤其到了重點高中,你會發現這個更加明顯。當然, 還有夾在中間的「狗剩」:學習很努力,文理科都很好的學霸;學習不努力,文理科都很差的學渣。

學生擅長理科還是文科,在小學和初中並不明顯,到了高中,就已經涇渭分明了;而在高中所有科目中,最能體現出學生擅長文科還是理科的學科,就是數學、物理和英語、語文這些學科,擅長理科的學生,物理和數學很好,但是英語不好,而擅長文科的學生,英語卻很好。至於政治、歷史這些學科,其實並不是「背背就能學好」的學科,也需要學生的理性思維,而英語,更多的依靠反覆記憶。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不同?有沒有辦法改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一、文科和理科的學習方式有何不同?

知識學習的過程,其實從本質上就是知識的「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就是通過學習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但是,不同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有的「變體」少,有的「變體」多,越難的問題,越複雜,「變體」越多,對於人的要求越好。而文科和理科的學科難度,其實就和這個「變體」有很大關係。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學習歷史中辛亥革命的影響,教材上給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分別給出了辛亥革命的影響,如果是初中,學生只要背誦下來,就可以考高分,因為考試題目中考查的就是辛亥革命的影響;到了高中,學生首先理解記憶下來,因為考試的時候,可能會換成讓學生分析法國大革命的影響,雖然不是直接的考查,但是學生只要理解和掌握了分析辛亥革命影響的方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那些死記硬背的學生,其實到了高中,學習歷史、地理、政治這些學科,也是非常困難的。

雖然高中歷史,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更高了,但是相比理科來說,「變數」還是很少的,比如物理會這麼考查:初中時這麼考查,一個瓶子沒蓋蓋子,瓶子裡的水沒有了,瓶子裡的水為什麼沒有了呢?因為水分子蒸發了。高中則考查的更加抽象:一個水分子有多大?瓶子裡有多少水分子?這些水分子是怎麼跑到空氣中的?如果蓋上蓋子,水分子為什麼就不蒸發了?等等。

由此可見,無論是高中歷史還是高中物理,對於學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都更高了,所以有不少同學,初中物理雖然能考滿分,但是到了高中,依然學不了物理,當然,他學習歷史也未必能學好。但是,從整體上看,歷史的「變體」比物理少,所以記憶對於歷史還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對於物理卻不一定有用了。

其實,「變數」最少的科目,當屬於英語了,如果你能記憶高考需要的3500個單詞,再熟悉1000多個常用的超綱詞彙,你的英語基本沒有問題了,把高考英語翻譯過來,也就相當於小學三四年級的語文水平,思維含量很低,詞彙量是關鍵,所以,那些擅長記憶的學生,英語是差不了的。

在高中,數學很差,英語很好的學生,才是「典型」的文科生。

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別,真的是智商嗎?

看了上面的分析,很多人自然把文科好還是理科好的原因,歸結為智商,其實在學生和老師中,也是普遍這麼認可的,這導致很多人對於文科生存在偏見,甚至是「歧視」,認為學習文科不如理科聰明,那麼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智商差距並不大,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學生。雖然有些學生智商確實很高,但是這些學生也都很努力,他們往往是「頂級學霸」。

那些看起來不努力,成績卻很好的學生,往往是理科成績好,而理科成績差距又容易很大,所以被認為聰明,但是,如果他們想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非常努力的學習,他們會發現,其實那些背誦的文科,也是很難提分的,即便是提了分數, 他們的理科也沒有因此產生很大的提升,甚至還會降低了,這是因為他們之前並不是不努力,而是隱藏比較深的努力,是「用腦子」學習的。

而那些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生,卻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把學習當成了知識記憶的過程,缺少理性思考和歸納總結的習慣和能力,久而久之,把學習變成了「體力活」,所以,他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學生真正適合學習理科還是文科,產生的根本原因,不是智商,而是性格和學習成長環境!

這也是我總結很多學生的學習後,一直堅持的一個觀點:內向的學生,往往聽話,因為聽話,所以他們努力學習,而小學、初中的內容,對於理解的要求並不高,多數是偏記憶的知識,所以這種努力,就能很見效果,因此他們的成績就會好,而這會得到家長、老師和其他人的稱讚,這種稱讚,給他們動力,強化了他們的記憶學習方式,通過反覆訓練獲得高分,但是卻缺少了思考、歸納能力,這樣的學生, 以「乖乖女」居多。

那些看著調皮並不努力(也喜歡學習)的孩子,他們因為不喜歡循規蹈矩,喜歡「偷懶」,這種偷懶,讓他們動腦,而喜歡動腦的他們,往往能解決出難題,這讓老師很驚訝,可能會表揚他們「很聰明就是不努力」,而這種稱讚,同樣會強化他們的意識,通過解答更多難題來證明自己聰明,而不是努力,甚至為了表現自己聰明,而假裝不努力。

如果把這兩類學生「對調」,其實他們同樣是可以學好文科或者理科的,這和智商沒有多大關係,只是因為性格原因和後天的學習成長環境,固化了他們學習和思考的模式,所以才形成了適合學習不同知識的結果。

知道了這些,作為老師和家長,就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採取不同的方式去幫助他,那些調皮但是不是很紮實的學生,需要家長和老師更多的陪伴和督促,像語文閱讀、字詞聽寫、英語單詞的聽寫這樣的工作,要一直堅持多,才能彌補他在學習文科方面的不足;而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更高質量的陪伴,因為他們自己就很自覺,很認真,不需要大人督促。但是,需要積極鼓勵他的知識輸出,讓孩子多給大人講題,給老師講題,給學生講題,讓他在講題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提升思維品質,如果這樣,就更有機會造就「全能」的學霸了。

我是「贏在高中」,專注教育,用心思考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大學畢業才發現,「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文/大樹說教育眾所周知,現在很多省份的高考採用的都是「新高考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學生們已經不再區分傳統的文科生或者是理科生,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選科的方式,組合成不同的對自己成績比較有利的組合。但是,雖然說很多地區已經不再區分文科生或者是理科生了,但是學生們在高考結束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依然還是要選擇文科的專業或者是偏理科的專業的,但是不同的專業類型,學生們畢業之後的就業前景也是不同。
  • 大學畢業之後才發現,文科生和理科生差距有多大,就業收入有差距
    這一切都不得不說是新高考。但是不管是否分文理科,所有的專業,也是可以歸結為文科專業和理科專業。而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道路,未來的發展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差距不是一點點。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別到底有多大,看完這三點一目了然,人生抉擇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別到底有多大,看完這三點一目了然,人生抉擇!對於有過文理分科和文理分科經驗的人來說,期間最大的區別不僅僅是課堂學習,畢業後才有很多實感。我們剛上高中的時候必須學習所有的課程,通過一年的學習,明確了自己擅長的領域,最後在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會聽從父母的建議,有些人在聽老師的意見,剩下的一部分人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長來做,據說大學的專業選擇已經大致決定了,但實際上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已經埋下了伏筆,大學的很多專業有文理的限制,所以,選擇文科的很多理工科基本上和我們無緣,文科和理科的區別有多大,詳細說明一下。
  • 同樣是秀鞋,文科生VS美術生VS體育生,看到理科生:你可真夠秀!
    同樣是秀鞋,文科生VS美術生VS體育生,看到理科生:你可真夠秀!大家平時上課或者上班,都是穿著鞋子去上班,一般很少穿拖鞋,而鞋子也是比較耐用,所以買一雙鞋就能穿很久,這個時候有的人就喜歡買名牌,跟其他人比起來更有牌面。下面來看看不同的學生是怎麼秀鞋的吧!
  • 文科生、理科生如何快速提高成績?
    高中三年最關鍵的是在高二嗎?課都是在高二上完了,怎麼提高成績?相信這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我認為高中三年每一年都很重要,缺少某一年的努力,你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文科生和理科生有很大的不一樣,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是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而理科生高考必考科目是數學、語文、英語、化學、生物、物理。高考科目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文科生和理科生學習內容的不同。
  • 新高考3+1+2模式,文科生如何才能考過600分?這門「學科」是關鍵
    新高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文理不分科」,語數外這3科不再分文理科,從此以後,文科生和理科生將徹底地退出了高考的舞臺,再也不會有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這種區別。我國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高考也發生了變化,之前的是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的,而等級性考試這次也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那就是學生只能報考一次合格性性考試,如果失敗的話,那麼就沒有第二次機會。
  •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小說,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 雲南高教網資訊:「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看了後你才會懂
    家長們都認為學理工科有前途,將來發展總比學文的好,開始,我不以為然,感覺只要學好了,理科文科都一樣,所以高中分科時,走了學文科這一條路,結果後知後覺,學文學理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那差異到底在哪?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 同樣是「課程表」,美術生好看,文科生精緻,理科生:看不懂就對了
    同樣是「課程表」,美術生好看,文科生精緻,理科生:看不懂就對了 就比如美術生,畫畫功底比較的高,所以在寫課程表的時候,會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讓本來很沒有生氣的黑板也因為這幾個字而變得生動了起來。
  • IQ最高的十大專業公布,理科生一定比文科生聰明?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他們邀請了不同專業的26000多名學生參加文字推理、定量推理、分析寫作三部分測試,調查發現學物理的學生是最聰明的。理科生整體超過文科生,而人文學科中最聰明的學生是學哲學的。大多數普通人的IQ在100左右 ,而清華北大等世界名校的學生平均智商在120左右,超過130的基本可以被認定為天才了。
  • 高考:文科生也能學醫,這5個能拿高薪的醫學類專業你會選嗎?
    高考:文科生也能學醫,這5個能拿高薪的醫學類專業你會選嗎?高考對於很多高三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家長詢問小水,孩子是文科生,但是想學醫可以報考嗎?這當然可以的。不過醫學類專業有很多,像臨床醫學專業就不允許文科生報考。但是如果現在孩子已經讀了文科,想學醫還可以嗎?
  • 【英國】巴斯——這座小城的「傲慢」與「偏見」
    No.2 獨有的古羅馬時代溫泉浴室享譽全球。No.3  產有《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等多篇世界名著的女作家簡·奧斯汀。少年時期,媽媽買了很多世界名著讓我讀,其中就有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少年時期讀之,人生中隱約認知到愛情的感覺就是藉由它,一輩子難忘那種美好的情愫。
  • 《傲慢與偏見》唯美浪漫?網友:它通篇都在說一個錢字
    「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傲慢與偏見》前幾天時間寫文章,內容有提及到《傲慢與偏見》,便有網友留言說道「這本是我最喜歡的世界名著,沒有之一」。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首次出版,此後慢慢變得暢銷起來。
  • 《傲慢與偏見》:女人如何掌控感情和人生?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將《傲慢與偏見》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而2000年的BBC「千年作家評選」,更是把它的作者簡·奧斯汀,列為唯一能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透過她筆下的愛情故事,我們領悟到:真正的門當戶對,在於精神的勢均力敵。
  • 在《傲慢與偏見》中,女主以高姿態回應那些人的傲慢
    也許是因為電影的時常限制了還原度,看完書來看電影,還是覺得書更好看,偏見更明顯,感情更細膩。好喜歡伊莉莎白和簡,伊莉莎白的敢愛敢恨,簡的善良知性,也喜歡為愛變得焦急而又溫柔的達西,非常可愛。愛一個人真的是能從眼神中看出來的,賓利的目光追隨,達西的溫柔注視,擯棄傲慢,消除偏見,有緣人終成眷屬。然而,聽聞愛情,十有九悲,可還是願意去相信去祝福,願那一喜屬於敢愛敢恨的你們。
  • 《傲慢與偏見》:帶有偏見的伊莉莎白是如何愛上傲慢的達西的
    《傲慢與偏見》以愛情和婚姻為主線,主要描述了兩位女孩與富家公子在門第和財富相差懸殊之下的愛情和婚姻故事。在作品中著墨較多的兩段婚姻故事:一段是伊莉莎白與達西,一段是簡與賓利。這兩段婚姻在作者看來都是建立在雙方愛情的基礎上,獲得美滿的婚姻。
  • 文科生選擇哪些專業才不後悔
    現行高考中,理科考生可報考66%的專業,文科考生只可報考約34%的專業,可見,文科生的專業選擇面遠遠小於理科生。如果您還是文科中的男生,那麼可供報考的專業更是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文科男生,該如何選擇專業呢?  文科專業中有不少專業就業率非常高,成為文科男首要選擇。
  • 《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要告訴我們什麼?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故事,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主要描寫四對青年男女主人公是如何認識並磨合到步入婚姻,通過婚姻問題的闡述向我們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真實生活畫面,形象地反映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期,處於保守與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
  • 《傲慢與偏見》的深刻含義
    這本書很不錯,《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所寫的小說,是奧斯汀的代表作。此本書戲劇情節有起伏。故事展開是這樣的~1.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與偏見,產生愛情糾葛為主線。鄉村紳士班納特夫婦有五個千金,每天操心物色稱心如意的郎君。新來的鄰居賓利是有錢的王老五,一天舞上賓利和好友達西參加了舞會,達西儀表堂堂非常富強有,收入是賓利的數倍美。賓利對大女兒簡一見鍾情,班納太太欣喜若狂了。
  • 理科生並不是因為理綜難,高考成績難過600分,英語成績是關鍵
    高中分文理科,文科生的錄取分數線一般比理科生的錄取分數線高,在高考中,高考成績是否過600分,是質的分別。高考總成績超過600分,基本就可以挑選國家重點大學的任何專業了。但是,為什麼歷年來理科生總成績超過600分的沒有文科生超過600分的人數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