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訪問LV表廠La Fabrique du Temps創辦人兼制表師Michel Navas的時候,他曾帥氣的說過一句:「設廠在日內瓦,我們就是為了日內瓦印記啊!」至今都還能想起被他的直率驚訝到的瞬間。
LV的時尚形象太鮮明,提到他們一定會想到行李箱、包包,但很少人會第一時間將LV和手錶做出聯結。事實上LV從2002年推出第一個手錶系列Tambour到現在,也已經快20年了,即便LV手錶不算產品主力,不過他們也因此可以有更多彈性,研發的時間可以慢慢來。畢竟擁有La Fabrique du Temps這個制表夢工廠之後,在手錶這一塊LV就已經沒有能不能做的問題,而只有想不想做的動機了。
這幾年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的時尚聲量居高不下,前任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就曾和潮流聯名天王藤原浩合作,重磅式跨界聯名搶佔當時各大媒體版面。而2017年找來SUPREME更讓討論熱度直接破表,還沒上市排隊人龍就擠爆專賣店門口。後來Virgil Abloh接下LV的男裝設計,身為OFF-WHITE創辦人的他,將街頭潮流元素帶進LV就更理所當然了。
去年12月Virgil Abloh在他個人的Instagram放了和潮牌HUMAN MADE創辦人Nigo的合照,當時就依稀可以感覺到雙方可能合作的端倪。果然在不久前LV正式宣布兩個品牌將聯名2020年早秋的LV系列,還沒正式販售話題度就已經炒翻天。在時尚領域LV的確是做得風生水起,相較之下手錶這一塊在這兩年似乎好像沉寂許多,不張揚到幾乎快讓人忘了他們還有La Fabrique du Temps這個制表夢工廠。今年LV終於又推出重量級新作,搭載日內瓦印記認證的機芯、加上創新複合材質CarboStratum,再度以飛行陀飛輪為主軸推出新品Tambour Curve Flying Tourbillon。
La Fabrique du Temps助陣!制表方向的逐步確立
Tambour是LV在2002年跨到制表領域的時候,正式推出的第一個系列,身為時尚龍頭的LV,跨到制表業的時候,難免會背負一些質疑聲浪,到底只是花拳繡腿單純想拓展產品線的市場策略,還是拳拳到肉來真的?其實過去LV就曾和同集團的DIOR,在瑞士La Chaux-de-Fonds共同擁有一間制表工坊,地點就在同門的TAG HEUER泰格豪雅隔壁,但那時的LV對於制表的方向其實還沒有那麼明確,直到2009年和La Fabrique du Temps機芯工坊合作,才成為LV確定製表方向的關鍵。
大有來頭的La Fabrique du Temps,由Michel Navas(以下簡稱Navas)和Enrico Barbasini在2007年創立,這兩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之前曾在GRALD GENTA共事過,後來還一起成立了名聞遐邇的複雜機芯工坊BNB Concept。LV和La Fabrique du Temps從機芯研發的委任關係開始,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系列就是以方塊呈現特殊顯時的Spin Time。
隨著兩方的合作越來越有默契,又都將日內瓦印記(Poinon de Genève)設為LV日後高階表款的目標規格,加上Navas不斷強調的,LV非常尊重他們,給了很大的發揮空間,於是促成了La Fabrique du Temps在2012年併入LV旗下的契機,2014年正式在日內瓦成立LA FABRIQUE DU TEMPS LOUIS VUITTON表廠,加上LV在2012年收購的面盤廠Leman Cadrans,垂直整合的模式開始有點樣子了。
不偏離「旅行」概念的制表哲學
La Fabrique du Temps的靈魂人物Navas,曾在FRANCK MULLER負責機芯研發,也在百達翡麗、GRALD GENTA擔任過高複雜功能制表師,就算不把BNB Concept和La Fabrique du Temps算進來,Navas的資歷也非常豐富。不過相較於他華麗的資歷,他的觀念卻相當務實,有段時間高級制表品牌不斷強調的自製化,Navas卻持中庸的態度看待。
他在訪問中就曾提到,他的人生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在制表,什麼樣的零件交給哪些工廠生產最合適他非常清楚,沒有必要因為刻意想強調自製,就硬攬下自己不擅長的部分來做,或是砸大錢買下零件廠,這樣的成本負擔太龐大,就像想喝杯牛奶卻養了一頭牛一樣沒必要。畢竟LV的表廠規模目前不大,產量也還沒無法大量製造,找到合適的廠商做出符合品牌要求的成品,對他而言也是一種專業。
仔細觀察LV手錶的脈絡,會發現幾乎都離不開和「旅行」相關的範疇,大家都知道LV就是做行李箱起家的,選擇用旅行當作他們制表的設計理念,是一種還滿浪漫的呼應。例如Escale Worldtime世界時區,後來還加碼推出世界時區的三問版本,GMT兩地時間功能當然也少不了,中心思想產生之後,再逐步深化細節。
日內瓦印記重要嗎?證明制表實力的攻略
至於日內瓦印記則是滿饒富興味的目標設定,身為LV他們有必要靠日內瓦印記來證明自己嗎?在設廠的兩年後,LV就以Gravity Tourbillon飛行陀飛輪,拿下第一枚日內瓦印記,2017年的Tambour Moon陀飛輪是第二枚搭了日內瓦印記認證機芯的表款。就專業制表品牌動輒百年的歷史來看,LV的制表年資確實尚淺,日內瓦印記是最快速讓大家認同他們制表實力的方法,雖然非必要但其實滿需要,像是一個努力練琴的孩子借著參加國際競賽得名獲得關注那樣,想得獎的心情並不是急功好利,只是想要自己的實力被更多人看見而已。
數年前決定退出BASELWORLD之後的LV,開始以自家發表的形式,區域性曝光他們的新品,這個決策在不少品牌紛紛決定退出大型表展、自家舉辦發表會的近年趨勢看來,老早就決定退展的LV,走得真的還滿前面的。而或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因為時尚那一塊的光芒太耀眼,所以這兩年會覺得LV手錶的聲量好像相對比較低。
才在想LV這兩年好像沒丟出什麼大作品的時候,他們今年就一連曝光了三款新表,其中包括再為LV拿下一枚日內瓦印記的Tambour Curve Flying Tourbillon。表殼外圈這次用上特殊輕量複合材質CarboStratum,將百餘層碳纖維疊合壓縮,特色是質輕堅硬,另外除了機芯和表殼材質之外,特殊的表殼曲線、還有LV Logo字樣的夾板也是亮點。
今年的其他新作還包括Escale Spin Time Meteorite,LV的招牌立體方塊顯時結合隕石面盤,LV使用了墜落在納米比亞的Gibeon隕石作為材質,需要大約二天的工時才能完成一個面盤,這同時也是LV第一次將隕石材質用在面盤上。至於世界時區今年LV也有新的呈現,推出搭載新機芯的Tambour World Time Runway,中央指針用來指示當地時間,其他的城市對應錶盤上的數字讀時也很方便。比起LV在時尚這一塊總是一出手就丟出震撼彈那樣驚人,相較之下在手錶的部分發展似乎比較保守穩健,研發的速度不求快,新東西也不疾不徐的加進來,速度是慢板,緩緩建立起LV和其他同屬性品牌在制表方面的區隔。
比起LV在時尚這一塊總是一出手就丟出震撼彈那樣驚人,相較之下在手錶的部分發展似乎比較保守穩健,研發的速度不求快,新東西也不疾不徐的加進來,速度是慢板,緩緩建立起LV和其他同屬性品牌在制表方面的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