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鴨、素雞一類菜,我一直覺得是中式烹飪中非常神奇的一類。且不說吃素卻仿肉味,菜名兒也借雞鴨說事兒到底該作何評價,僅從烹飪調味角度來說,拿一堆素食材料做出肉的外形和味道,並自成一套美食體系,還是足以讓人嘆為觀止的。所以每次吃著這類菜時,我都會在心底感慨一番,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善於創造美食的國度。
於是常想,這麼神奇的化素食為肉味的技巧,怎麼著也得在自己的廚房嘗試一次。於是某天就買來材料試做了,發現其實也挺簡單,即使烹飪新手也能順利學會。收濃湯汁後的素鴨表面裹著一層濃濃甜甜的醬汁,是我和狼同學都非常喜歡的味道,而且表皮煎到焦焦脆脆的,色澤金黃,不論是看起來還是吃起來還真有點醬鴨塊的感覺。餐廳裡做的素鴨為了口感及外觀,多會用油炸的手法烹製,看似吃素其實熱量絕對不低,自家做改油炸為煎,用油少,操作簡單,熱量低也讓人吃著著實少了不少負擔吶。
(注:可回復 豆腐乾或豆腐看更多豆乾製品菜譜,回復蘑菇看更多蘑菇菜譜)
〖 素 鴨 〗
準備材料:
油豆皮2大張、水煮冬筍300克、胡蘿蔔半根、香菇4個
調料汁:
生抽1匙、蠔油1匙、糖2匙、水250ML
其他調料:
油2匙、鹽適量
製作過程:
1、胡蘿蔔去皮洗淨,冬筍、胡蘿蔔、香菇分別切成均勻細絲。
2、生抽1匙、蠔油1匙、糖2匙、水250ML一起入鍋燒開後盛出晾涼待用。
3、炒鍋放少許油、下胡蘿蔔、冬筍、香菇絲一起炒熟,加少許鹽調味。
4、豆油皮大張切成合適大小的較小片,放在鋪好的保鮮膜上,均勻刷上之前調好的調味汁。
5、將炒好的三絲夾取一些,整齊放在豆油皮下方三分之一處。
6、像包春卷一樣從下至上捲起豆油皮,最後將接口部分豆油皮壓在下面放置。
7、將包好的豆油皮卷放入蒸鍋,大火蒸7-8分鐘定型。
8、鍋中放油,小火將蒸好的豆油皮卷煎到兩面焦黃。素鴨的樣子已經可以看出了。
9、將剩餘的調味汁略加少許水一起倒入煎好的素鴨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收濃湯汁。
10、素鴨盛出,待略涼之後,切段即可食用。
小提示:
1、真空包裝的豆油皮會用食用酒精保鮮,如果買到這種,用之前一定要漂洗乾淨。
2、炒三絲時鹽不要放太多,否則最後收汁容易過鹹。
3、給豆油皮刷汁時適量即可,過多容易導致豆油皮易破。
4、素鴨煎香時,要小心,少用鍋鏟移動,一面煎好後再煎另一面,否則容易翻破。
5、素鴨待涼一些後會更定型,切的時候不易散,也更好切。切素鴨時要一刀切斷,不要來回拉鋸,否則易散。
---
瀟瀟,美食、旅行作家、美食攝影師
著有:美食散文集《瀟瀟的簡約廚房》
烘焙教程《瀟瀟的簡約廚房——長帝烘焙寶典》
美食遊記《從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試試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