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公布的解放軍四架特種機的飛行路線)
環球時報援引臺媒的消息,昨日臺空軍在臺灣空域進行了"某飛機武器射擊"的試射,這一舉動受到了解放軍四架特種軍機的強勢圍觀。根據臺軍方公布的消息,這四架前往"湊熱鬧"的軍機分別為運-9通信對抗機、運-8遠程電子幹擾機、運-8技術偵察機和運-8反潛機,這些都是解放軍目前的主力特種機,也經常在臺海地區露臉。
(運8反潛機)
其實在臺軍這次武器試射前,臺當局還發布了將在1月7日至19日之間進行"無限高"飛彈試射的消息。在新年伊始就高調進行各型武器試射,臺軍所表達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給自己人打打氣,繼續忽悠島內,展示自己的"肌肉",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向某國獻殷勤的意思。但不論出於何種目的,這一舉動都無益於維護臺海穩定,且終究是一條完全錯誤的道路。
(臺灣展示的"天弓-3"飛彈)
臺軍所謂的"無限高"飛彈測試,一般情況外界解讀為增程型的"天弓-3"飛彈或者"雲峰"飛彈的測試。前者屬於防空飛彈,根據臺媒的說法,其性能介於美制"愛國者-2"和"愛國者-3"之間,可以算作是一款改良版的"愛國者-2"飛彈。後者則屬於巡航飛彈,射程超過1200公裡,一般飛行高度在30千米以上。
(雲峰巡航飛彈試射)
其實不管臺軍試射的究竟是哪一款飛彈,本質上來講對咱們的影響都不大。因為在其試射過程中解放軍的特種機都可以像這次一連派出四架進行圍觀一樣,充分地摸清楚試射武器的電磁信號、熱源信號等等,畢竟臺灣就那麼一畝三分地,根本不可能利用地形地勢來隱蔽與試射武器相關的信息。而掌握了這些信息,就意味著只要臺軍敢用這些武器,解放軍就能立刻進行識別並進行反制。
(機動型"長白"雷達)
此外,臺軍的"自產"武器,向來都以不靠譜、閹割版、組裝貨著稱。就以上面提到的"天弓-3"舉例,其所採用的飛彈導引頭就是從美國進口的閹割版K波段導引頭,而與之配套的機動型"長白"雷達,更是將進口的美國技術貼上自研標籤的組裝貨。其不僅相對於固定版"長白"雷達做到了小型化,同時還做到了性能的直線下降,"非常強大"。除此之外據臺灣科研人員透露,由於雜糅了美國不同公司的技術,"長白"雷達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非常低,只有60%左右,"非常靠譜"(那就怪了)。
("I Don't Fly"戰機,簡稱IDF)
至於臺灣其他的自研武器,比如雄風3和IDF,前者沒有誤射前,臺媒一陣吹噓什麼"航母殺手"之類的,誤射後也已經變成了"漁船殺手"。後者可以算作是臺灣版的F-16,剛研製出來時真的是風光一時,但是因為美國不賣給臺灣大推力的發動機,其只能裝備兩臺小推力發動機湊數,使得IDF的推重比只能在1.0附近,所以也被外界戲稱為"I Don't Fly"戰機。
("漁船殺手"雄風三)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臺灣在綠黨的影響下,一直走在一條"武力拒統"的錯誤道路上,其先後從美國引進了M1A2T、F-16V等武器試圖跟解放軍硬碰硬,而實際上這些武器不僅價格高昂,實際的作用也極其微小,在島內還引起了不少群眾的埋怨。但是按照"料敵從寬"的原則來看,就算這些武器再閹割再沒用,我們也得認真對待,能減小的損失一定要減小,以後類似的特種機"日常"巡航肯定會只多不少,臺軍得好好適應適應,多開機點雷達進行跟蹤,好讓咱們能收集到足夠的情報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