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社區商業發展,北京鼓勵連鎖超市建社區直營門店

2020-12-13 瀟湘晨報

近日,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更好地滿足市民多樣化、便利化生活需求。

市商務局聯合相關部門從優化營商環境、鼓勵融合發展、培育區域特色三大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北京將完善品牌連鎖生活性服務業企業「一區一照」證照辦理流程,擴大試點企業名錄,推進連鎖便利店試行「一市一照」;支持相關條件成熟、有意願的區積極探索推進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證照同辦」和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試點。

同時,試點開展品牌連鎖便利店「一業一證」。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對品牌連鎖便利店試行食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多證合一」,統一頒發「行業綜合許可證」。

北京還將鼓勵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新模式,探索設立移動餐飲售賣車、智能廂式便利設施、蔬菜直通車等非固定網點,彌補空間不足帶來的社區商業短板。

在鼓勵融合發展方面,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支持超市企業創新轉型,對電子價籤、智能貨架、自助收銀等賣場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提升超市生鮮農產品冷藏冷鏈運輸、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切實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此外,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社區商業綜合體、商務樓宇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支持共同配送網點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末端配送集約化水平。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支持集在線交易、信息查詢、服務推薦、消費評價及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活服務類平臺建設。

在培育區域特色方面,將在符合市區建設規劃及戶外廣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支持餐飲、便利店等企業自主設置具有企業個性特徵、商業特色的牌匾標識。支持特色小店發展,鼓勵各區發展體現地方傳統文化、城市商業風貌和獨特風情,在市民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口碑的零售、餐飲等生活服務業特色小店,著力打造具有國際都市特點、北京文化特色或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小店經濟」。

此外,積極引導市級特色消費街區提升品質,突出街區在商業、產業、旅遊、文化、建築等方面特色,加強宣傳推廣,按照動態評估機制,定期組織第三方、專家學者、消費者、媒體進行全面評估,更新名單。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馬婧

編輯:蔡文清 楊萌

流程編輯 吳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鼓勵連鎖超市建社區直營門店
    @聯商網02超市、生鮮3.北京鼓勵連鎖超市建社區直營門店近日,北京市商務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文中指出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支持共同配送網點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末端配送集約化水平。
  • 北京市: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
    《措施》提到,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更好地滿足市民多樣化、便利化生活需求,制定本措施。2.試點開展品牌連鎖便利店「一業一證」。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對品牌連鎖便利店試行食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多證合一」,統一頒發「行業綜合許可證」。3.鼓勵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新模式,探索設立移動餐飲售賣車、智能廂式便利設施、蔬菜直通車等非固定網點,彌補空間不足帶來的社區商業短板。
  • 北京市鼓勵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
    原標題:本市鼓勵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 社區商業關係著老百姓的生活,為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發展,更好地滿足市民多樣化、便利化生活需求。
  • 北京鼓勵超市在社區開直營店,對電商也有所提及
    資料圖社區商業關係著老百姓的生活,為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發展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對品牌連鎖便利店試行食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多證合一」,統一頒發「行業綜合許可證」。本市還將鼓勵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新模式,探索設立移動餐飲售賣車、智能廂式便利設施、蔬菜直通車等非固定網點,彌補空間不足帶來的社區商業短板。
  • 北京市支持社區商業 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附股)
    北京市商務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將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
  • 首經貿教授陳立平:藥妝店會成為社區商業最大的發展機會嗎?
    2003年以後,超市和便利店開始進入日本的連鎖藥店領域,這個產業開始迅速分化。目前,日本的連鎖藥店基本形成4個板塊:第一個板塊,醫藥開始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專業化,以醫藥為專業的藥妝店;第二,由化妝品行業進入到連鎖藥店,形成了以化妝品專業化的模式;第三,便利性;第四,低價格。後兩個板塊兒的大玩家是誰?是超市、便利店和折扣店,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 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今年7月,一向以大賣場為主的大潤發開出首家大潤發mini店「小潤發」,並在一個月之內開出3家門店。幾天後,盒馬mini走出上海正式進駐北京;今年6月,國美首家社區生鮮超市「美+生鮮」生活超市在通州開業。
  • 濟南將建社區配送站、生鮮投遞櫃等物流配送服務設施
    《實施意見》中,在繁榮餐飲休閒消費,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方面,圍繞提振餐飲休閒消費,開展「春暖泉城、安心消費」系列促消費活動,引導餐飲企業為復工企業提供配餐服務,開展讓利優惠、會員積分和發放餐飲消費券,推動餐飲住宿消費快速回補復甦。安排2000萬元資金支持民宿業發展,打造「泉城人家」民宿品牌。
  • 外賣火鍋淘汰郎開超市 求解社區店盈利模式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外賣火鍋品牌淘汰郎在線下開了一家名為「淘汰郎火鍋食材超市」的門店,出售火鍋、燒烤等食材和配料。對於後期的布局規劃,淘汰郎火鍋食材超市將以直營+加盟方式擴張,選址更傾向社區店,瞄準「最後一公裡」市場。不過,線下門店成本會比線上高得多,加上目前社區商業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如何實現持續盈利是接下來需要探索的方向。
  • 2020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社區型超市將成為行業...
    2019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近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連鎖百強門店總數14.4萬個,同比增長5.9%。其中,便利店銷售增幅為16.5%;專業店、超市、百貨店分別為10.4%、4.0%、0.7%;便利店門店增幅為7.8%,超市、百貨、專業店分別為7.7%、2.4%、1.5%。
  • 各連鎖大賣場、超市轉移重心從「到店」到「到家」,力推社區團購...
    在保障市民「菜籃子」的行動中,各大連鎖大賣場、超市迅速將重心從「到店」轉到「到家」服務上,將生活必需品迅速送至門店附近小區,努力實現「次日達」。超市打破平時分工,一家門店日接上千訂單中百倉儲、武商超市、中商超市等三大超市連夜緊急安排,店內人員打破平時營業的分工,圍繞「到家」模式運行。
  • 物美集團與北京菜籃子籤約 打造30家社區品超市
    物美集團與北京菜籃子籤約 打造30家社區品超市來源:聯商網2018-06-09 17:11聯商網消息:6月8日,物美集團與北京菜籃子集團正式籤約。雙方議定,首批合作北京菜籃子在朝陽、通州、亦莊、舊宮的30家店,並於6月底前以"品超市+菜籃子+多點"創新模式率先開出8家店。
  • 從連鎖加盟品牌業態發展看中國商業的衍變之路
    聯商專欄:連鎖加盟品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商業版圖和人們的消費生活中,從20多年前零星散布於一線城市的少量社區商業街,到10多年前廣泛佔據各類城市的大街小巷,再到如今其中的頭部品牌高速複製遍及各地的區域型購物中心與社區購物中心,連鎖加盟品牌在商業的重要性與覆蓋率逐年提升,新連鎖品牌更是層出不窮。
  • 大潤發開小門店 社區生鮮激戰正酣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王曉然 趙馳生鮮小業態成為賣場巨頭爭相布局的戰場。北京商報記者近日了解到,名為「小潤發RT-mini」的社區型超市即將在南通開業。盒馬mini將成為盒馬進軍社區服務和下沉市場的排頭兵;今年6月,國美首家社區生鮮超市「美+生鮮」生活超市在通州開業。該店面積在500-800㎡左右,主要以生鮮經營為主,配以一部分快消。採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圍繞社群打造到家、到店線下場景。除此之外,一些網際網路背景的企業也相繼入局社區賽道。
  • 步步高好爸爸生鮮、物美品超市 大型商超「開跑」社區生鮮賽道
    ■ 撰文| 顏菊陽 關注並置頂商業觀察家獲取零售新聞能攪起社區生鮮市場波瀾的,說到底或是兩股力量:一是做過零售開過超市的大型連鎖商超「老兵」,一是其他各路創業新軍。上一波的社區生鮮超市熱潮,正是大型連鎖商超開啟。在2014-2015年,家樂福easy、永輝生活、正大優鮮、中百集團等先後嘗試生鮮加強型社區超市小店。眼下的2018年,大型連鎖商超又集中開啟向社區生鮮零售小店的進軍。6月6日,物美集團旗下社區生鮮超市業態以「品超市」命名,在京新開三家門店。
  • 社區商業不能僅停留在「我有什麼你買什麼」的賣貨層面
    辣筆財經訊 疫情期間,最貼近老百姓的社區商業以「保障供應、穩定物價、持續開業」行動,發揮了保民生、促穩定的重要作用,受到各方關注,也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與此同時,社區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讓社區商業的未來發展機會與挑戰並存。
  • 滄州出臺方案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24小時經營
    原標題:滄州出臺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實施方案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24小時經營近日,滄州市21個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推動全市便利店連鎖化、品牌化、規範化、多樣化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
  • 大網點+小網店 朝陽區1126個「無接觸自提點」覆蓋9成社區
    目前,京客隆在多個門店打造了社區便民服務微中心,分別搭載洗衣、洗鞋、修鎖配鑰匙等10多項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項目,並可預約家政、旅遊諮詢、換燈泡等服務。位於朝陽區工體東路的京客隆便利店成為北京第一家可賣藥的便利店,除此之外,屈臣氏等8家便利店也開通了售藥服務。「連鎖便利店零售藥物,確實帶來很大便利。我們足不出社區,就能買到所需藥物,不用專門跑到藥店去買了。」居民王女士表示。
  • 鍋圈食匯社區連鎖零售超市
    鍋圈食匯成立於2017年,主要向家庭食材進攻,是在社區周圍提供火鍋、燒烤食材的連鎖零售超市。如今消費者對火鍋和燒烤的普遍訴求是便捷化,鍋圈正是瞄準這點,圍繞「宅、急、忙、懶、老」等人群,通過線下門店與線上商城並行的方式,實現了火鍋品類在網際網路銷售平臺+實體店面+超市配送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