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詞,千古文絕,千百年來又有幾人能讀出詞中「愁」,精闢

2021-01-12 一夢文化

說到蘇東坡,大家就不得不想起他的古詩詞,而在他的古詩詞之中,有一首《江城子》,寫盡宋詞之婉約,寫盡古人之哀愁,寫盡亡妻之恩愛,可以說文絕千古,義重情長,有人說,蘇東坡愛的並不是她的小妾嗎,但是從這裡,你能見到他的真心實意給了誰?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他的妻子並不是王弗,是包辦婚姻嗎?為什麼會有如此深的情義呢,又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那麼今日大家就一起解讀蘇東坡與王弗的一世恩愛,生死情長。

1056年,二十歲的蘇東坡與弟弟蘇轍,父親蘇洵一起赴京趕考,兩年前,蘇東坡在父母的包辦下,與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王弗結婚。可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地姑娘,都相互了解,這並不比京都的姑娘要好很多嗎?你覺得他們有愛情嗎?很有可能你覺得,這為什麼會有呢?殊不知答案是否定的。想不到小兩口先婚姻後愛情,此後開始了朝朝暮暮的陪伴,生生死死的愛戀。

王弗出生書香世家,但並沒有大家小姐那種架子,蘇東坡給他的妻子的評價是「敏而靜」,聰明伶俐而不張揚,她最愛看他的相公醉心讀書的模樣,想一想,妻子紅袖添香是何等的溫馨。並且有時候蘇東坡忘卻的文章內容,她能「輒能記之」,對其他書也略知之。很有可能看得出還是秀外慧中,知書達理。

他醒來了,那只是一個夢,他寫了一首《江城子》無意中成為了悼亡詩中的名作。成了豪放蘇軾的柔情代表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代表作,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感受詞人那種哀愁,那種對亡妻的思念。可是人們又怎麼能想到蘇軾對亡妻的那種深情呢,不思量自難忘,真正的刻骨銘心,從來不會形之於口聲聲的思念,只會默默埋藏於方寸之間那方柔軟之地。而對蘇軾來說,今夜的夢就是出口。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88.8元。

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點擊以下領取正版蘇軾詞傳↓↓↓

相關焦點

  • 蘇軾送別朋友,寫了一首詞,惆悵中盡顯豁達,最後一句經典又勵志
    而在我國有如繁星點點閃爍的文藝天河上,「離別愁」是我們可能接觸到亦熱鬧不凡的,也是比較能把詩詞內嵌在時代洪流中,反應世界及作者真心實意的。北宋蘇軾的離愁別緒無法自拔之傷十分嚴重。可是真正讓讀者過於深陷難自拔的情況並不多見,真正了解蘇軾先生無畏無懼的人,才是將蘇軾之詞深刻理解的人。
  • 秦觀這首詞,絕美如畫,是宋詞中的壓卷之作,就連蘇軾都讚嘆不已
    兩人之所以如此要好,是因為相似的人生經歷以及兩人在文學上一樣極高的造詣,蘇軾的流浪漂泊讓他認識到了人情冷暖,秦觀的貶謫讓他嘗到了生活的疾苦心酸。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是一首秦觀的小令,這首小令蘇軾讀後都讚嘆不已,寥寥數語就寫出了令人心醉的唯美意境,被後世推為秦觀小令中的壓卷之作,也成為了秦觀的代表作品,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這首詞在秦觀在世時,就在文人中造成很大影響,引起了詞壇轟動,特別是蘇軾、黃庭堅、晁補之在內的「元祐黨人」,被貶往各處,對於秦觀這首詞所要表現的情緒感同身受,於是紛紛依此詞寫下次韻作品,也就是按秦觀詞中的韻字和用韻的次序寫下的應和詞,成就詞壇一大盛事。但無人能夠超越秦觀詞,我們這就先來看看他的詞。
  •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封建時期,古人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詩詞、專研學問上。雖然他們沒有紅酒玫瑰巧克力般的浪漫,卻有「生死契闊、死生不離」的深情。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一句就令人潸然淚下、動容不已,這句絕唱千百年來無人超越,它是什麼?悼念的又是誰?作者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這首詞可媲美蘇軾的《念奴嬌》,氣勢磅礴很有韻味,一定要讀一次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開篇第一句「大江東去」,便是讓人感受到那蘇軾獨特的才情,整首詞意境高遠,每一句都是經典,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有著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這首詞放在《全宋詞》裡,那也是可以排前五。而且這首詞還常年收錄在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詞。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寂寞之詞,最後五個字,訴盡憂愁
    尤其是文人,所以他們經常會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種想言說,但又無法道盡的孤獨。文人的自由,文人的孤獨,實際上都深藏在他們的詩作詞作當中。如果我們能夠細細品讀,相信會從千百年前的作品中,找到一種與現實世界連接的共鳴感。
  •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
    當然,後來該詞已經失傳,蘇軾用前兩句又寫了一首詞,流傳後世。而後後人又仿照蘇軾的詞作了一首名為《玉樓春》的詩:《玉樓春》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庭院靜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看完這首詩,我們來看看真正的文豪蘇軾所作之詞,此詞為《洞仙歌·冰肌玉骨》: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 蘇軾的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
    關於人性的複雜,日本當代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曾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覺得真是發人深省,一語中的,說得太精闢了。因為在世人眼中,人心不就如此嘛!深不可測,不能正視,經不起考驗。多數時候,最讓人信任的是人心,最讓人害怕的也是人心。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北宋詞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將這種孤獨感寫得極真切深刻的一首詞。我們都知道蘇軾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首詞就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樂觀曠達的蘇軾,雖然能渡過生活的艱苦,但內心深處的孤獨卻是他人難以理解的。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只要讀懂了,也就懂得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有魅力的一位,千百年來人們對於蘇軾的喜愛,可以說是體現在方方面面,關於他的文學作品,那也是經久不衰。他的每一首詩,每一首詞,那都是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情深意重,尤其是他後期寫給妻子王氏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愛情詞裡的壓卷之作,後世評價這首詞,認為此詞一出餘詞皆廢。
  • 蘇軾這首詞,唱盡江南春色,千古流傳,為何又千百年來爭議不斷?
    本來打算寫蘇軾的黃州歲月,不意這首詞吸引了我,它清新明快,寫滿江南春色,生動活躍,可人們對它議論紛紛,意見不一,那這是一首什麼詞,又牽出來蘇東坡的什麼故事來,而人們又有什麼理解呢?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就是這首詞。
  • 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久經不衰
    千百年來,有關中秋節的風俗習慣不勝枚舉,比如吃月餅,喝桂花酒,另外少不了拜月、賞月的閒情雅趣。眾所周知,中秋節有很多別稱,例如祭月節、月亮節、月娘節,根據這些名字不難發現,中秋節與月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古代文人墨客,一言不合就寫詩作對,有關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多如牛毛。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五首,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 溫庭筠的一首詞,蘇軾和李清照都化用過,誰的水平更高一些?
    通過「燭淚」、「秋思」、「夜長」和「衾枕寒」,很容易就能想到,這位深閨中的女子,正處在愁腸百結的秋思中。詞的下闕,寫畫堂中人眼中所見到的事物。長夜漫漫,愁思不斷,夜半三更,還被雨打梧桐聲音吵醒,它們不懂憐惜閨中人的正苦離情,只會一片片,一滴滴地落到天明。詞人一氣呵成地道出「梧桐細雨」的無情,委婉含蓄地反襯了畫堂中人的離愁。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公元1094年,57歲的蘇軾再一次被貶,夜宿造口時,被雨驚醒後便睡不著了。於是詩興大發給弟弟蘇轍寫了首詞。這詞寫得很水平,但多年來卻被後世嚴重忽視了,讓我們來讀一讀:《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愁情憂思的吟唱。正如梁啓超所說:「千餘年中國文學,都帶悲觀消極氣象」。這是因為春秋之後,漢魏六朝以來,文學創作就逐漸形成了以悲愁為美的審美心態和悲情文化。最典型的便是古典詩歌,其中直接以愁字入詩的就不在少數。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悲愴愁苦之情,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每一個詞牌都有一篇名作,比如我們提到《念奴嬌》,就會想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們提到《破陣子》,就會想到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我們提到《虞美人》,就會想到李煜的那首絕命詞。
  • 蘇軾這首詞,寫出曠達的人生態度,讀完豁然開朗,其中兩句是經典
    所以他感受了人間的幸福和人間的疾苦,隨著他人生經歷的發展更讓詞句有另一份韻味。他還是不僅有才而且有情,對於愛情更是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句。其中《蝶戀花·春景》中的兩句更是讓人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過往,而被世人所喜愛。
  • 蘇軾最大氣豪邁的一首詞,能與之媲美的詞寥寥無幾
    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以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詞人為代表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等詞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而說起蘇軾最經典的豪放詞,無外乎兩首,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但若再加上大氣二字那無疑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勝一籌,借古抒懷的表現手法再加上蘇軾豪邁大氣的寫作風格,讓這首詞將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