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活化石——從蘇美爾、巴比倫到猶太歷

2020-12-13 獺的實驗室

大約5000年前,蘇美爾人創造了兩河流域,也可能是整個世界最早的成文曆法。之後的巴比倫曆法、希伯來曆法乃至穆斯林使用的回曆都深受蘇美爾曆法的影響。

(可能是)蘇美爾人的古代星圖

和農曆相似,蘇美爾人的曆法是一種陰陽曆。一個月的長度為29或30天,以符合大約29.53天的朔望月周期,每2到3年,蘇美爾人會增加一個閏月,以使月份符合四季的變化。不過它們的曆法比較原始,閏月的設置比較隨意,各城邦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月份名稱。

通常來說,蘇美爾人將約30天的一個月劃分為2或4個大致相等的時段,這可能就是今天使用的星期的源頭。蘇美爾人將一天劃分為12個小時,白天和夜晚各6小時,發展至今,就成為24小時制。有意思的是,蘇美爾人是根據太陽和星辰的移動來確定日夜時間的,因此在不同季節,白天和夜晚的1個小時長度也會不同。

巴比倫歷的月份名

公元前21世紀,阿摩利人徵服烏爾第三王朝,建立古巴比倫王國,並在烏爾歷的基礎上,發展出巴比倫歷。從漢穆拉比時期開始,巴比倫歷將春分作為一年的開端(學名歲首,更早的薩爾貢王朝以秋分為歲首)。早期的巴比倫歷置閏規則比較隨意。為了將歲首固定在春分,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歷採用了19年7閏的置閏周期,略早於希臘人發現的冬周期。

巴比倫學者首先將黃道劃分為12星座,他們用神的名字命名了1年的12個月,將其與每個星座對應。同時還創造了60進位的概念,今天,我們的分秒和角度單位都是按這一傳統劃分的(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古代將圓周分為365.25度,1度差不多對應1天,對於天文計算來說,比較方便)。

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曆法以日落為一天的開端,以第1次看到新月(約相當於農曆初二、初三)為月份起點。對於炎熱的中東地區而言,這種習慣有助於在夜間確定時間,方便旅行。每月第7、14、21和28日是祭拜神靈的日子,這一傳統可能被猶太人繼承下來,成為嚴格遵守的安息日。

*.據說巴比倫人也制定過1年12月,1月30天,1年360天的曆法,不過應該用的不多。

猶太歷與巴比倫歷的名稱對照

蘇美爾-巴比倫歷的傳統延續千年,直到今天,在猶太歷中都能發現很多源自古代兩河流域的傳統。猶太歷各月的名稱基本與巴比倫歷相同,同樣採用19年7閏的置閏周期。猶太歷的歲首有兩種劃分,一種稱寺歷,以春分所在的尼散月為元月,據說可追溯至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代,一種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巴比倫之囚時代,以秋分所在的提斯利月為元月,稱民歷,這也是今天猶太人最通用的曆法。

和農曆相比,猶太歷是一種相對原始,更多依賴經驗設置的曆法、猶太人以日落為1天的開始,以兩個日落的間隔為1天的長度,因此每天的長度並不相等。和蘇美爾傳統相似,猶太歷將白天和夜晚各分為12小時,因此一年中不同時段的每個小時,長度都是不同的。為了避免贖罪日落在周五或周日,避免大和撒那日落在周日,就需要按照觀測以及複雜的規則調整曆法。

1178年,猶太神學家邁蒙尼德(Moses ben Maimon)在《律法新詮 》(Mishneh Torah)將公元前3761年9月30日定為紀元的開端。據說在這一天,上帝創造出了人類。

逾越節晚餐

*.逾越節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猶太歷1月14日的黃昏,猶太家庭就要聚集在一起,吃無酵餅和一些有象徵性的食物,回憶逾越節的故事,紀念上帝在殺死埃及一切頭胎生物時,跳過了以色列人的長子。傳說耶穌在這天和門徒們享用了最後的晚餐,早期的基督教因此在這一天舉行聖餐儀式。不過後來。基督教廢除了逾越節,僅在復活節期間進行聖餐儀式。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連載:從神話角度上看,巴比倫文明如何取代蘇美爾文明
    蘇美爾文明是兩河流域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滅亡後,外來的阿摩利人進入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建立起巴比倫第一王朝。阿摩利人入主兩河流域後,不僅學習兩河流域的語言文字,還接受兩河流域信仰的諸神,並加以改造,如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女神就是蘇美爾伊南娜女神的改造品,《伊什塔爾下降冥府》的故事就是改編自蘇美爾人的《伊南娜下冥府》,描述了伊什塔爾殺死自己唯一的兒子兼丈夫坦姆斯(原型為蘇美爾神話中的杜姆茲,只不過多了兒子的身份),由於坦姆斯是植物之神,所以他死後萬物枯萎,伊什塔爾獨闖冥界,歷經艱難,從冥界女王手中將丈夫帶回人間
  • 兩河流域的文明,領略古巴比倫的奇妙文明,尋找神秘的蘇美爾人
    烏爾國滅亡了,阿卡德取而代之,但阿卡德和烏爾國的藝術都與蘇美爾人的藝術非常相似。顯然,徵服者意識到他們自己的文化處於次等地位,因此願意讓蘇美爾人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而他們自己則負責收稅和政治統治。現在輪到亞述人統治西亞了。考古發現了他們修建的巨大宮殿群,宮殿的牆壁上布滿了圖畫,展示了亞述人對膽敢違抗他們的人所採取的各種恐怖手段。之後,巴比倫便再次從廢墟中迅速崛起,推翻了亞述王國,統治了西亞。猶太人被迫離開巴勒斯坦定居巴比倫。這些新巴比倫人比他們自己的祖先都要文明開化得多。
  • 太陽神的日曆——伊朗古代的曆法
    這幾顆星可以為天文、曆法計算和導航提供指導,同時還掌管著世界大事。最初的伊朗歷將1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共360天,為了使曆法與季節保持同步,每6年設置1個閏月,平均1年為365天。公元前5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伊朗人根據祆教的世界觀以及埃及太陽曆設計了新的曆法。這種曆法與埃及太陽曆相似,同樣採用了1460年的天狼星周期。
  • 談談曆法
    看著牆上的「皇曆」由厚變薄,直到最後一頁也被撕掉的時候,除夕夜就到了。就是在今天,許多老人的家裡還是會掛一本老皇曆,保持著過一天撕一頁的舊習慣。實際上曆法是農業時代的產物,農業生產須遵循一定的物候規律,而掌控物候規律的則是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行法則。因此,曆法的制定從一開始就與天文學息息相關。只是到了資訊時代,許多曆法中的重要概念慢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脫節,以至於變得少有人問津。
  • 古埃及曆法:數千年前的輝煌傑作,成為現代公曆的發源之始
    引言無論在任何時代和任何國家,曆法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具有指導生產生活、便於記錄歷史的重要作用。從古至今,人類歷史上使用過數以百計的曆法,比如我國當下最常用的公曆,乃是脫胎於儒略曆的格列高利歷,我國傳統農曆則是沿用1929年制定的紫金歷。
  • 世界史之中東篇(蘇美爾文明中一)
    被認為王權天授的蘇美爾王,掌管法律和稅收以及軍隊等,並領導政府來維持城市國家的整體運行秩序。王權天授說法,來自於蘇美爾各地考古發現的至少十多份蘇美爾王表的共同記載,對了解蘇美爾歷史很重要。在人類最古老的城市中,位於兩河流域南部的烏爾城,因為有聖經創世紀章節亞伯拉罕從這裡到迦南的記載,長期被置於議論焦點,即,烏爾城真地存在嗎?或聖經的記載究竟屬於歷史抑或傳說?現代考古的挖掘成果,為人們揭開了謎底:烏爾城真地存在過。其遺址,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南部的濟加爾省首府納西裡耶附近,處在該市西南方向不到二十公裡地方。
  • 「Edison-失落的世界-蘇美爾文明」蘇美爾王表與尼比魯星球的秘密
    並且蘇美爾人還創造了人類有史可考的最早文字書寫系統,楔形文字的曆法以及成熟的農業灌溉系統,他們精通天文學,還留下了無數精美的文字石板和雕塑由於兩河流域土地非常肥沃,蘇美爾人在此就研發出了農業系統,種一些大麥小麥,黃瓜之類的。可能是蘇美爾人覺得每天提著水桶澆水,拉著犁耕地有些累,於是他們又將河水引致農田裡,創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統。
  • 比瑪雅人更先進的蘇美爾文明,是如何發展的?又為何衰落?
    說到古文明那就不得不提起神秘的瑪雅文明,他們以數學曆法聞名世界,數學方面採用了二十進位計數系統,在這系統中還出現了「0」的使用,瑪雅數字中「0」的發明與使用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在曆法方面,瑪雅人精確的算出了地球年是365.2422天、金星曆年是584天,而現代的地球歷年與金星曆年分別是365.2420天、583.92天,由此可見當時瑪雅文明是有多麼強大。但是這些與蘇美爾文明相比還是要稍遜一籌。
  • 瑪雅曆法是瑪雅人創造的嗎?
    伸出手指點這裡↑我們大多數人認知瑪雅曆法都是因為都是因為世界末日理論。瑪雅人創造出一套精巧的數學,這其中分為「長數歷」「太陽曆」「卓爾金歷」和「金星曆」。這也是曇花一現的瑪雅文明長數歷"長數歷"以360天為一年,一年分為18個月,一個月有20天。曾經炒得沸沸揚揚的「2012世界末日」和「瑪雅人的五大預言」就是由長數歷中由來的。只要搞清楚古代瑪雅人所創造的「長數歷」,所有的疑惑和擔憂都會煙消雲散。
  • 從農曆到二十四節氣——兼收並蓄的中國古代曆法
    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知道兩分兩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存在,到了秦漢時期,又逐漸確定了其他節氣,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節氣。漢代以後,中國的天文學研究主要局限於曆法方面。古代曆法除了需要確定年月,還要推算日月食和行星的運動。為了使曆法符合天象,就需要不斷進行觀測,並制定新的曆法。
  • 講座︱拱玉書:蘇美爾人的神話與文明傳播觀
    這個殘片正好可以補到第二塊泥板的左上角。1944年,克萊默在《蘇美爾神話》中也發表了這塊泥板。提起蘇美爾文學,一定要提到克萊默,因為現在已知的大多數蘇美爾文學作品都與他有關。他活了九十多歲,著作等身,他用畢生精力從泥板中再現蘇美爾文學。波貝爾是克萊默的老師,他在亞述學領域非常著名,是早期的先驅之一。
  • 瑪雅曆法介紹
    寫給與宇宙13月亮曆法(瑪雅曆法)有緣的小夥伴:很多人覺得古瑪雅曆法太神奇,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其實不然,隨著現在宇宙能量的提升加速
  • 猶太歷 | 細罷特月 - 亞設支派 - 味覺
    (利未記19:23-25)你們到了迦南地,栽種各樣結果子的樹木,就要以所結的果子如未受割禮的一樣。三年之久,你們要以這些果子如未受割禮的,是不可吃的。但第四年所結的果子全要成為聖,用以讚美耶和華。第五年,你們要吃那樹上的果子,好叫樹給你們結果子更多。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 巴比倫的天文學對希臘神話的影響
    在那之後,世界從道德和大氣兩方面都改變到了現在的狀態。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金綿羊就是指白羊座(Aries)。巴比倫是公認的佔星術發源地。因此,儘管其中提到了阿蒙神,我們還是認為這一傳說的源頭很可能是巴比倫。根據溫克勒關於巴比倫宗教的理論,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將傳說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9—8世紀巴比倫思想的一次震蕩。據說這段時期,春分時的太陽正從金牛座(Taurus)移動到白羊座。
  • 瑪雅曆法是什麼?如何解析天賦?
    瑪雅歷,準確的說叫13月亮歷,它與我們所說的公曆、農曆一樣都是關於時間的曆法,它來自於瑪雅的古老智慧,是一部揭露宇宙能量的強大工具,是能夠感知宇宙和諧頻率的一把鑰匙13月亮曆法緣起於墨西哥,公元1952年瑪雅國王帕克·沃頓(Pacal Votan) 的墓被考古人類學家發掘,從棺蓋上柘下的碑文被解碼後,墨西哥的荷西·阿圭列斯(Jose Argiells)博士結合了天狼星、卓爾金歷、哈布歷、月亮歷等銀河文明,重新編碼傳導而來,是時間法則智慧的基礎。
  • 古西亞藝術的結晶,一脈相承與多方綜合,蘇美爾與埃及文化對比
    這種相近而又互異的歷史特點,古埃及人在接觸到兩河流域之後對此十分感概。西亞文明的發源地是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這裡的古代居民——蘇美爾人雖然與以後的西亞各族均無親緣關係,但他們創造的文明卻是後代各族的共同遺產。從文字體系、科學技術到藝術風格,蘇美爾人都為日後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腓尼基人、波斯人乃至希伯來人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 蘇美爾擁有超高科技,為何從地球上消失了?泥板中記錄了一切!
    史前文明的強大說到這裡很多人不了解,如果外星人是我們所說的神仙一樣,它們已經創造了人類,為何時隔多年都沒有找到遺留下的痕跡呢?這似乎有點說不通,它們來到地球上又有什麼目的呢?通過近幾年來,人類對天文曆法和科技的掌握,初步了宇宙中天體運動規律和一些星體的運動周期,現代人的經濟達到一定階段後,才能得出規律,古人們沒有高科技扶持,同樣能了解太陽系內的事物。
  • 從新生兒屬相說我國曆法
    但是如果2月4日到2月16日之間有新生兒的話,該是何屬相呢?我們不急於揭曉答案,先從我國普遍存在的對曆法的四種稱呼說起:公曆、陰曆、陽曆、農曆。對曆法四種稱呼的解釋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先說公曆,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也是我國現在最普遍使用的曆法。
  • 從零開始學五行(9)|五行排命盤之曆法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接觸到的應該有三種曆法,一種就是我們經常提到公曆,也是西方的曆法。比如今天是2018年1月23號,這個呢就是公曆。然後我們對應的有經常提到的是農曆,今天是丁酉年臘月初七啊,這個是陰曆。但是在古代的我們最常用的實際上得是幹支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