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補膝」:八旬老太告別輪椅和拐杖

2020-12-22 瀟湘名醫

俗話說得好,人老腿先老。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1億人口深受膝骨關節炎的困擾。今天這位案例的主人公--年過八旬的張奶奶就是其中之一。

一拖再拖的病情

張奶奶雙膝疼痛已20年。特別是最近4、5年以來,因劇烈疼痛,不拄拐杖已幾乎無法行走。張奶奶長期只能在家裡走動,無法外出。不僅如此,晚上睡覺時,只要一翻身就會被疼醒。近1年來,膝關節疼痛越來越嚴重,外出看病只能靠輪椅。為了解決老人的病痛,家人四處就醫,往關節裡打了十多次針,可症狀卻沒有絲毫改善。

術前:沒有拐杖、疼痛難忍

在張奶奶的親戚朋友中,有人曾因為相同的疾病接受了全膝置換的治療。本來老人家也曾心動,想實在不行也換了就得了,但向親戚一打聽,好多人都說:「雖然最後多數人恢復得還不錯,但全置換之後的康復鍛鍊會十分痛苦,有的人最後腿還是伸不直。」這讓她對手術治療產生了恐懼。另外一個令張奶奶擔心的是,自己歲數太大,且因為心臟病放過支架。她害怕自己無法耐受這樣的手術。於是就一直拖著病情,強忍疼痛,不敢接受手術治療 。老人家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離開輪椅和拐杖,無痛地行走。

相見恨晚的「保膝」治療

後來,張奶奶經朋友介紹了解到宣武醫院骨科有一種微創手術可以治療這種疾病,抱有一線希望,家人帶著老人來到宣武醫院骨科找到了曹光磊主任。經過曹主任的精細評估,判斷張奶奶非常適合單髁置換術(微創膝關節部分置換)。曹主任耐心詳細地告訴患者這種微創手術術後不需要那麼辛苦的鍛鍊,而且手術創傷小,即使有一些基礎病,也完全可以耐受。並且一次住院就可以解決兩條腿的問題。聽到這樣的解決方案,張奶奶和家人終於有了信心,決定採取手術治療。

8月11日,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曹光磊主任和李徵主治醫師為該患者進行了雙側微創單髁置換術。由於術前準備充分,術中在所有人員的熟練配合下,手術進行得異常順利,兩腿各用了不到40分鐘就裝完了假體。

曹光磊主任團隊術中精細操作

術後X線透視可見假體植入位置精準

為了幫助張奶奶減輕術後疼痛,術中又給老人家在局部使用了可以確保術後20多小時不痛的「神水」。由於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快速康復手段,老人家術後沒有引流管、也沒有尿管,回到病房後僅1個小時,就可以開始喝水,3小時後便可開始吃東西。張奶奶不僅能在床上翻身、抬腿,而且還完全感覺不到疼痛,這讓她感到十分驚訝與開心。當天晚上,年已八旬的張奶奶就扶著助行器下地無痛行走,連她自己都說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術後老奶奶恢復的非常順利,出院前她已經完全不用拐棍幫助,可以獨立行走,多年的夢想終於成真,老人家和家屬都開心極了。

術後:沒有拐杖,行動自如

什麼是「保膝」手術?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深化,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因為膝關節的磨損而導致膝關節的骨關節炎,長期的疼痛和病廢使得這類人群深受困擾,甚至一些人因此患上了焦慮和抑鬱。一直以來全膝關節置換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但由於全置換之後的康復過程比較辛苦,使很多患者望而卻步,只能強忍病痛,把病情一拖再拖。

實際上,在臨床上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很多膝關節的老化磨損只局限在膝關節的內側,因此可以採用更微創的方式-只把磨壞的部分給補上(微創單髁置換術)來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案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每年在全球都會有大量的患者因此而受益。如果把膝關節比喻成牙齒,多數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軟骨磨損只是相當於牙齒上磨了個「洞」,那麼單髁置換術就好比「補牙」,而全膝置換就相當於「拔牙換假牙」:當牙齒只是部分漏了個「洞」,我們顯然不應該將其直接拔掉換成假牙,而是應該把這個洞補上,保留我們自身的牙齒。

膝關節也是一樣,通過單髁置換術,只是替換磨壞的部分,而其他完全正常的部分-包括軟骨、半月板和韌帶都能保留下來,使患者術後可以有更好的本體感覺及運動功能,因此也被稱為「保膝」手術。由於這種手術可以採用微創的方式來進行,患者術後的痛苦很小,恢復很快,手術風險小,尤其適合於高齡身體條件並不太好的老年患者。

來源: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骨科

【來源:網易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八旬老太暈倒,公交車上全是熱心人
    金山網訊 一名八旬老太因身體不適在公交車上暈倒,危急時刻,車廂內的乘客和公交司機都伸出了援手,公交車更是直接開進了醫院。經過大家的救助,老太最終轉危為安,這是昨天記者從6路公交車上了解到的一起感人事。前天上午8時許,一輛6路公交車由丹徒新城公交樞紐站開往大東樞紐站,當公交車從正東路站點起步後不久,車廂內突然有乘客喊了起來:「快來幫忙,老太太暈倒了……」隨後車廂內幾名熱心乘客趕緊來到老太的周圍,大家扶住老太,以避免老太從座位上摔下。此時,公交駕駛員吳紅軍立即靠邊停車,來到老太身邊查看情況,並撥打了報警電話,車上熱心的乘客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 八旬老太顱內動脈瘤破裂,大腦後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救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馬洪濤 八旬老太突發頭痛、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經檢查為顱內動脈瘤破裂,日前在膠州人民醫院經過3小時手術治療,轉危為安。日前,膠州83歲的市民楊老太在家中看電視時突然感到頭痛、噁心、四肢無力,家人緊急將其送到膠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接診後,根據顱腦CT提示楊老太蛛網膜下腔出血,醫生初步估計老人應該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十分危險。據介紹,顱內動脈瘤被稱為大腦深處的「不定時炸彈」,如不及時治療,隨時可能再次破裂危及生命。
  • 「我是你的另一根拐杖!」 愛心司機扶輪椅老人上下公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韓堯鈺 一對老年夫婦,一位坐著輪椅、一位推著輪椅,坐公交行動極為不便。青島一公交司機日前在停站時發現後,主動攙扶、護送老人上下車,暖心舉動讓乘客深受感動。車門剛打開,就看見車下兩位老人,一位坐在輪椅上,一位推著輪椅,走得很慢、很吃力。見狀,他立即向其詢問情況。經詢問,二人是一對夫婦,要乘坐25路公交車。柳斌將車駐停,小跑著下車來到兩位老人面前。輪椅上的老人左手扶著一根拐杖,但僅憑這根拐杖,起身很困難,柳斌就趕緊過去扶住他的右臂,讓他兩邊都有支撐點,方便起身。攙扶老人時,他能感覺到對方的身體因為用力而輕輕發抖。
  • 「換膝」手術讓八旬老人告別拐杖
    演講現場,雷中江向醫護團隊送上錦旗,感謝他們讓自己丟下拐杖獨立行走,讓自己罹患十餘年的關節疼痛得以康復。可不幸的是,老人因患雙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病,走路時疼痛難忍,每次上課都需要有人攙扶或拄拐杖才能完成。
  • 杖打臥床老太保姆:後悔太衝動 老人先用拐杖打人
    受傷老人保姆用拐杖毆打83歲臥床老太,施暴過程持續1個小時,導致老人多處受傷被送醫搶救……10月21日,事件發生後迅速引發全國輿論關注。保姆盧某發聲稱,很後悔當時自己「太衝動」,向老人及家屬誠懇致歉。盧某稱,她想就此問題與老人溝通,但沒想到老人發火了,用拐杖打了自己。盧某奪過拐杖,朝老人打了過去。事情發生後,盧某很是後悔,「當時太衝動了,有什麼事是忍不了的呢?」向老人及家屬誠懇致歉事件中,讓家屬方耿耿於懷的是,保姆在毆打老人後,並沒有通知家屬,而是自行把老人送到醫院救治。
  • 左腿受傷了,拐杖拄在左邊還是右邊?
    對於傷勢嚴重、完全不能負重的患者,更建議使用雙拐和輪椅。被截肢者足球運動員,患肢已經完全不能提供支撐。又有人說——「不好意思,我左腿和右手同時受傷了!」答:這位朋友的病情非常刁鑽,建議坐輪椅或坐著、躺著休息。PART.02拄多高?
  • 遵義八旬老太吃這東西致小腸穿孔!很多人都愛吃,但一定要注意...
    遵義八旬老太吃這東西致小腸穿孔!很多人都愛吃,但一定要注意......通過腹部CT檢查發現,葛奶奶腹腔裡面有氣體和消化液,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雪峰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腹腔沒有氣體,經過檢查,初步判斷病人是一個消化道的穿孔,這個孔具體在哪個地方,還需要進一步的探查。」
  • 86歲TVB老戲骨坐輪椅參與拍攝節目 近年拄著拐杖也堅持上班
    如今這位老戲骨已經86歲,而且身體不太好,行走不便需要拄著拐杖也依舊堅持上班。拍戲太累不行了,就回到老本行當配音。而昨晚(2月2日)他就算需要坐輪椅也參與拍攝薛家燕主持的綜藝節目,將永不言休的精神教給大家。TVB有一個歌唱節目叫做《流行經典50年》,該節目的主持人是薛家燕。節目中主要邀請新老歌手上臺唱以前的經典歌曲,讓大家能夠感受到以前的樂壇氣氛。
  • 「點讚」一副拐杖,一個輪椅,有一種愛叫陪伴
    李強老師拄雙拐陪學生衝刺高考6月24日,高考前的最後2個星期,準旗職業中學高三的學生已經進入了高考的最後衝刺階段,機電二班的班主任、專業課老師李強的身邊多了兩樣東西:一副拐杖,一個輪椅。一周前,李強因運動不當,導致腳部疼痛。「當時第一感覺就是疼,但還是堅持一瘸一拐地回到了教師宿舍,直到第二天,疼得無法下地行走,才去了醫院。
  • 60歲女子痴迷靳東登熱搜,八旬老太也曾追愛靳東
    妻子不聽勸阻,和兒子之間也鬧翻了。這位女子此前還曾離家出走,前往長春趕赴「靳東」的邀約,還表示「靳東」要給她100萬,還要給她買房子。 對於自己追星靳東一事,女子表示全國人都知道靳東喜歡自己,還稱想要和靳東結婚。
  • 68歲洪金寶暴瘦,出行基本都靠輪椅和拐杖,兒媳婦周家蔚出面回應
    68歲的洪金寶由於膝蓋出現問題,近年出行基本都要靠輪椅和拐杖代步,近期也很少露面。
  • 八旬老人購買保健品,5天欲轉帳8萬元?
    上海反詐進行時 【八旬老人購買保健品,5天欲轉帳8萬元?】家住羅涇的胡老太最近迷上了養生講座,對於「大師」推薦的「保健品」更是來者不拒,第一次匯款5萬元時被寶山分局羅涇派出所的民警及時阻止,沒想到一轉身又匯款了3萬元。民警隨後將錢款追回,並苦口婆心對胡老太做了長時間的勸說,最終胡老太答應不再購買保健品。
  • 黃村大樓一八旬老太墜樓身亡,樓道平臺遺留有棉衣和鞋子
    4月3日上午9時許,柳州市柳北區潭中中路黃村大樓發生一起墜樓事件,一名八旬老太疑從4樓墜下,當場身亡。 3日上午10時許,記者接報趕到現場看到,樓道口地上有不少血。死者親屬已經趕到現場處理後事,心情悲痛。
  • 慎選老年人拐杖
    當然生活中有些老人,身體還很硬朗,手裡就開始拿著拐杖了。實際上這樣做不僅會讓人體本身的能動性變差,而且老人會不自覺把重心漸漸偏向拄拐杖的一邊,加劇彎腰駝背的症狀。所以說,拄拐杖的學問和用藥一樣,都貴在一個「慎」字。長度合適的拐杖,可以讓您行走起來更舒服、更安全,也讓您的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鍛鍊。
  • 鄭州市骨科醫院彰顯焦裕祿精神 幫助八旬老人告別拐杖上講臺
    導讀:1月7日上午,鄭州市骨科醫院門診六樓的演講廳傳出陣陣掌聲和笑聲。一位老人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樸實自然的故事、具有很強藝術感染力的歷史事件,講述著焦裕祿精神,再現了焦裕祿在蘭考的偉大作為,這個老人就是雷中江。
  • 一臺輪椅能換勞斯萊斯「最貴十大輪椅」
    失去行動能力的他只能終身與輪椅相伴,但隨著去年霍金的離世,他先前乘坐的輪椅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據悉,這臺輪椅採用電機驅動,椅身安裝有攝像頭和傳感器,以防止撞到東西,而且它還搭載了電腦系統,能對輪椅進行控制,並且還配置了一個前置大屏,方便霍金進行操作和閱讀。
  • 老人用的拐杖,居然也智能化啦?
    最大的變化在底端,根據不同群體,會有單足、三足和四足之分,後兩種能起到防滑作用。另外,有些拐杖還會結合一個摺疊小凳子,方便老人使用。 材質方面,木製和竹製是最為普遍的。中國人一向喜歡竹杖,不僅僅是對竹子的喜愛,也是因為它輕巧且有彈性。此外,藤、紫檀、紅木、黃楊、降龍木、牛角、牙、骨和金屬等都是拐杖的材料,其中藤木也很常見,類似竹製。
  • 順康達 「拐杖大王」挺進全域智能養老
    企業供圖  一鍵便可自動摺疊和展開的輪椅,可以進行GPS定位和報警的智能拐杖,服務半失能老人的床上洗浴設備……在佛山市順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順康達」)的展廳,陳列著一系列具有科技感的康復輔具和智能養老產品。這些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為老年人提供便利。  從為企業代工,到推出自主品牌,再到全域智能養老產品,順康達董事長楊榮洪深耕醫療康復、護理器械行業已有30餘年。
  • 『打石膏』、『拄拐杖』怎麼說?
    小編的朋友最近摔斷了腿,所以得打著石膏好幾個禮拜,趁這個機會來考考大家,受傷時如果要「打石膏」、「綁三角巾」、「坐輪椅」,英文該怎麼說咧?往下看就知道啦!這些包紮用品怎麼說?cast你沒看錯!cast 這個字除了卡司的意思之外,也有「石膏」的意思,很酷吧!
  • 【百花】拐杖
    拐杖  王航  四年前的一天上午,接到媽媽的電話,說爸爸心梗在醫院,讓我回來一趟。當時我開上車就往回趕,心裡一直想著健壯如牛的爸爸一定不會有事!  我趕到醫院的時候,急救室的門剛好合上,我想進去看看爸爸,大夫說正在搶救不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