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檢測了市面上127款非預先包裝調製茶類飲品的糖含量,以及部分樣本的能量值,檢測發現,5款含糖超每日攝入上限,其中1款超出上限四成,籠町茶番、CoCo都可等門店產品上榜。8種茶類飲品樣本中,以珍珠奶茶的平均能量值最高;78款原味樣本中,能量值最高為1款芋香奶茶的樣本,飲用一杯,等同於一餐所需攝取能量的9成。
8種類型樣品
籠町茶番、清玉、CoCo都可等門店內
5款糖含量超出每日攝入上限
127批次樣品中,78批次為原味(即店鋪預設的調製配方)樣本、39款不加糖(即要求調製過程中走糖)樣本,以及10款不加糖的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樣本。這127批次樣品包括珍珠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抹茶拿鐵、芋香奶茶、茉莉綠茶、蜂蜜綠茶、芒果綠茶和百香果紅茶等8種類型。
據了解,世衛曾建議,每日從膳食中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人每日應攝取少於50克的游離糖,以減少患肥胖症,或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並建議進一步將攝入量減至少於25克,以降低蛀牙的機會。
超出每日上限的5款飲品
而在78款非預先包裝的原味樣本中,有5款的每杯糖含量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每日游離糖攝入量建議的上限,即飲一杯已超出全日游離糖攝入量的上限。最高1款「籠町茶番」抹茶拿鐵(72克)更超出上限4成,喝一杯相當於攝入14粒方糖(每粒方糖約5克糖)。另外4款包括:「清玉」百香果紅茶(55克)、「CoCo都可」芒果綠茶(51克)、「101肉燥飯專門店」蜂蜜綠茶(51克)、「籠町茶番」茉莉綠茶(50克)。
而每杯糖含量最低的五款分別是:「茶湯會」珍珠奶茶7.1克、「賞茶」芝士奶蓋綠茶8.4克、「鹿角巷」珍珠奶茶13克、「賞茶」珍珠奶茶14克、「天仁茗茶」冰綠抹拿鐵14克。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每100克/毫升飲品如不超過5克糖及0.5克糖,可分別稱為「低糖」及「無糖」,而根據衛生署發出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每100毫升飲品若含多於7.5克糖,便屬「含高糖分飲品」。此次檢測發現10款原味樣本,每100克含7.6克至11克糖,被視為「含高糖分飲品」;另有34款屬「低糖」。
香港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須留意每杯飲品的分量,如果分量較大,即使飲品屬「低糖」,其總含糖量較高。此次測試的78款原味樣本,飲品分量最少的只有350克,較最多的700克少一半,以2款蜂蜜綠茶樣本為例,1款600克的「低糖」樣本,每100克含4.8克糖(即一杯29克糖),而另1款410克的樣本,每100克含5.5克糖(即一杯22克糖),所以喝一杯「低糖」但分量大的飲品,所攝取的糖分可以比喝一杯「低糖」但分量較少的飲品為高。
有消費者可能會在下單時,要求店鋪去糖或走甜,以避免攝入過多糖分,但測試顯示所謂不加糖的樣本,糖分不一定較少。
據了解,一般來說,不加糖樣本的糖含量均較原味樣本少,其中,茉莉綠茶每100克的平均糖含量更可減99%,不過,加入濃縮果汁、蜜糖或果汁糖漿的樣本,例如百香果紅茶、蜂蜜綠茶等,由於必需使用的原材料本身已含糖,所以即使要求不加糖,也只能減少用來調節飲品甜度的糖或減少該原材料的分量,糖含量減幅有限,以百香果紅茶為例,不加糖樣本每100克平均減少17%糖,每杯所含的糖分仍達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6成。
8種飲品中,珍珠奶茶平均能量最高;
原味樣本中一款芋香奶茶能量最高
此次檢測發現,珍珠奶茶內的珍珠,也是糖分和能量的重要來源,從10款珍珠奶茶不加糖樣本抽出的珍珠作測試,發現每分珍珠的糖含量由1.1克至11克不等,差距達9倍,最高的樣本等同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22%,香港消委會表示,這個數據證明業界在採購或烹調材料時有空間改善。
另外,珍珠的能量值也不容忽視。以此次研究的珍珠為例,一杯「原味」珍珠奶茶平均的能量值為400千卡,當中170千卡,即超過4成能量來自珍珠。因此,香港消委會也提醒喜歡喝珍珠奶茶的消費者,須留意進食珍珠的分量,以免攝入過多糖分及能量。
測示結果顯示,8種茶類飲品樣本中,以珍珠奶茶的平均能量值最高,每100克含78千卡,其次為芋香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和抹茶拿鐵,分別有74千卡、57千卡和56千卡。78款原味樣本每杯的能量值,由最低87千卡至最高600千卡。其中能量值最高為1款芋香奶茶的樣本,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佔每日所需能量的3成。若以一日三餐計,則飲用一杯,等同於一餐所需攝取能量的9成。
數據來源:香港消費者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