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傳感器能監測肺炎疫情體溫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紅外傳感器能監測肺炎疫情體溫

21ic 發表於 2020-02-18 20:47:06

  2020年鼠年春節期間,武漢疫情席捲全國,牽動國人,全國多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阻斷疫情進一步擴散刻不容緩。在本次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呼吸機、監護儀、制氧機、負壓救護車等醫療產品,在危重病人搶救以及防止病毒擴散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些都離不開傳感器技術的支持。其中,疫情導致紅外體溫計需求激增,而這一在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紅外體溫計設備,便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

  近段時間以來,為滿足湖北武漢等防疫一線的需求,國內多個省份的多家紅外體溫計傳感器生產商,正在加足馬力生產紅外體溫計傳感器。比如,在廈門,相關傳感器生產企業僅一天的傳感器出貨量便達到100多萬支,這些傳感器被發往其他公司裝配成紅外體溫計,進而發往武漢等全國防疫一線地區。

  我們知道,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比之前的SARS病毒更狡猾,其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感染:發熱、咳嗽、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難。為避免多次交叉傳染出現的病毒變異,必須在第一時間切斷傳染源,預防更大規模的傳播。從目前各種症狀來看,雖然「發熱」並不是判斷感染武漢肺炎的最關鍵指標,甚至有病例沒有發熱,但發熱症狀,仍是各基層醫院和特殊公共場所出入口用於初步判斷是否感染病毒的重要參考。因此,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

  此時,紅外測溫儀設備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測溫方式,採用紅外測溫方式的優勢在於快速、直觀、非接觸檢測。在此類設備中,不論是紅外測溫儀,還是耳溫槍、額溫槍等紅外檢測設備,都離不開基礎的熱紅外傳感器元件。簡單來說,紅外傳感器接收到物體發出的能量後,通過其光學系統,可將紅外能量轉換成電信號,然後將其轉換為溫度值。

  例如,耳溫槍是一種典型的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它是利用檢測鼓膜(相當於下視丘)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6~15μm)來測量體溫。根據玻耳茲曼定律,物體溫度越高,輻射能量越大。E=σεT(σ=常量,T物體絕對溫度,ε比輻射率,n=4)。只要測出物體所發射的輻射能量,就可以確定它的溫度。

  具體來說,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製器濾除大面積的背景幹擾信號,然後經過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儀器內療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中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

  總的來說,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對於前期篩查而言,在人群中發現疑似發燒人員,進一步採用各類紅外傳感器檢測設備進行精確的體溫測量及後續檢查,顯得非常重要。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體溫槍「一槍難求」!紅外傳感器成市場新熱還是曇花一現?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至2580億元左右,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65%。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紅外體溫設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
  • 盤點疫情防控期間都出現了哪些體溫檢測設備?|疫情|紅外測溫傳感器...
    雖然國內已經基本控制了疫情,但隨著復工復產,體溫檢測系統的需求仍然不小,並且對著形勢發展,出口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小編盤點了疫情期間,廠家推出各種類型用於體溫檢測的設備。相比於單點式的測溫方法,熱成像測溫方法更能快速找到最高溫度點,且更快速,可實現全自主化的溫度監控。所以,小編看到的基本都為熱像測溫產品。
  • 專注紅外熱成像智能傳感器,焜騰紅外為「戰疫」助力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疫情來襲,焜騰紅外自行研發的近百套大型紅外測溫儀已在浙江嘉興投入使用。據嘉興日報報導,焜騰紅外董事長詹健龍表示,該紅外線體溫檢測儀最大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快速篩查,測體溫只要10秒左右,而且可以多人同時檢測。
  • 校園學生體溫監測(測溫手環、額溫槍)技術評析
    但是,專業紅外測溫儀成本高昂,不具備在校園進行普及應用的條件。目前校園學生體溫監測常採用的方案有3種:額溫槍、人臉識別測溫機、手環。下面對這三種測溫技術原理以及實際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在疫情期間,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在資金情況較好的學校應用較多。隨著應用的增多,人們發現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並非號稱的那麼完美。首先是帶口罩識別人員身份,疫情期間,不乏大廠忽悠能夠100%識別帶口罩的人臉,實際上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還難以達到,學生在校門口通過測溫時,要求摘下口罩,停留,測溫三部曲,容易造成校門口擁塞,同時,由於紅外傳感器對於太陽光線直曬影響較大,校門口屬於戶外環境,測溫精度難以保證。
  • 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 這樣使用才正確!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日訊  為助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天發布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三種體溫計的使用方式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近來,由於疫情阻擊戰的打響,不少的地方都實施了體溫檢測,就連小區門口的保安大叔都紛紛裝備上了「武器」,不管你是誰,只要敢進小區一步就得經過嚴格的檢查。「36.7 ℃,安全!」於是便想到幾個問題,紅外體溫計是怎麼測量的體溫的呢?
  • 疫情下額溫槍告急,紅外溫度傳感器訂單排至5月!
    春節期間爆發的新冠疫情,讓一枚小小的額溫槍由「冷門產品」瞬間變得炙手可熱。截至2月底,隨著疫情發展進入拐點,復工復產率攀升,全國各地的機場、地鐵、車站以及企業等都緊急加裝了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手持測溫儀等設備,進而帶動紅外溫度傳感器出現「一貨難求」的局面。
  • F25體溫智能手錶評測:實時監測,你的私人健康助理
    文|王小琉現在已是8月,國內的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多數公共場合還是需要日常檢測,人們的日常生活雖沒有疫情高發時那麼緊張,可發燒時還是會提心弔膽。特別是在疫情嚴重時期,但凡發現有症狀的已是感染病毒,體溫槍可以檢查體溫,但無法實時監測,所以說,如果能有一款智能產品,隨身攜帶,並可以實時監測你體溫,那麼就可以在發燒初期採取措施。今天小編所評測的產品F25體溫智能手錶,就可實時體溫監測並且還可以監測人體其他健康狀況。下面讓我將給大家做詳細介紹。
  • 馳宏鋅鍺:助力疫情監測 全力趕製鍺鏡片
    原標題:馳宏鋅鍺:助力疫情監測 全力趕製鍺鏡片    中國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紅外測溫槍體溫33度?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常用的體溫計,圖片來自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檢測人體體溫的溫度計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用的接觸式體溫計是玻璃和電子兩種,非接觸式有紅外耳溫和紅外額溫兩種。
  • 紅外體溫槍生產流程及注意事項
    在疫情當下體溫槍成為非接觸式測溫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物資。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體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
  • 紅外傳感器價格暴漲超50倍 帶動需求大增的測溫儀市場有多大?(圖)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測溫儀一度脫銷,紅外傳感器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價格暴漲。據悉,近期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的價格從2元漲至100多元,然而依然沒有現貨。紅外傳感器是測溫儀的重要部件之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為了更好的防控防治,無論是個人及家庭,或是社區、車站、醫院等地方都急需體溫計來篩查發熱病人,因此測溫儀需求量大增,帶動紅外傳感器市場增長。
  • 疫情防控中的體溫檢測「哨兵」和「探子」
    來源標題:疫情防控中的體溫檢測「哨兵」和「探子」它就是體溫檢測的「哨兵」和「探子」——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手持耳溫與額溫槍,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紅外傳感器產能不足,是導致溫槍緊俏短缺的主要原因。可是,紅外傳感器原理、結構、性能如何?溫槍的結構、原理、核心技術是什麼?為什麼不接觸就能測溫?其準確性、精度如何?可否達到人體測溫精度和醫用計量標準要求呢?這些問題,就鮮為人知了。
  • 紅外傳感器為何至今供不應求?
    2020年的新冠疫情,當屬近幾年最大黑天鵝事件。額溫槍、傳感器這些平時冷門甚至不為人所道的產品逐出水面,從一天一個價的瘋狂倒賣,到如今額溫槍隨著疫情散去漸漸冷卻,作為額溫槍最核心元器件的傳感器何去何從?紅外傳感器為何一顆難求?
  • 大立科技快速響應,紅外熱成像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道關口,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環節。其中,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系統憑藉快速、直觀、安全等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所對體溫異常人員的大面積快速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分類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
  • 紅外探測傳感器能否正確區別人與動物?
    紅外傳感器原理: 所有溫度高於0k的物體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發射紅外能量。由於各種物體吸收與含有的熱能量不同,向外輻射的熱紅外能量自然不同。 利用紅外探測器,能將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放大、轉換等一系列處理,最終準確測定出物體的溫度。
  • 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為抗疫而生
    2020年疫情以來多數企業面臨沉重的打擊,但也有一些企業站在了「風口」之上,對他們而言,挑戰與機遇,並存!自2020年元月疫情爆發以來,防疫物資必不可少,體溫檢測儀器——成為大多數企業疫情防控的「必備之需」。作為主要生產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等產品的智能製造企業,武漢格物優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物優信」),關鍵時刻為武漢疫情防控貢獻了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
  • 疫情包圍下的武漢半導體:產線24小時無休,紅外、生物晶片支援疫戰
    於是,除了全國各地一搶而空的口罩外,紅外體溫檢測儀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也成為了各線疫情戰場極為緊缺的資源。這無疑催生了對後方元器件供應鏈的需求。其中,應用於紅外體溫檢測儀、紅外成像監控和測溫儀等設備的紅外溫度傳感器晶片,以及縮短病毒樣本檢測時間的生物晶片,一夜之間「一芯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