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法院」日前針對「前瞻基礎建設預算」召開臨時會,國民黨「立委」佔據發言臺拒審「行政院」預算書,綠營「立委」邱議瑩上前要搶麥克風時,與「藍委」爆發衝突,並遭許淑華一個巴掌,兩人互掐脖子,演成一陣混戰。臺灣《聯合報》對此19日發表評論說,臺灣「立法院」的議事制度把「立委」由原來的紳士淑女變成桀驁不馴,甚至出現動輒打架的傾向。
為審議「前瞻預算案」爆發激烈衝突,「立委」摑耳光、掐脖子、丟椅子、砸水球鏡頭被直接播送,除了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外,CNN網絡也罕見地創下超過一百萬的點閱,甚至連遠在非洲奈及利亞與東南亞的泰國等當地電視臺都做了報導。付委後的聯席審查委員會,在兩個召委多頭馬車之下,還爆發誰是合法主席的爭議而上演全武行,「立委」形象敗壞至極,這不是民進黨未能履行「立法院」改革承諾所致嗎?
民進黨於本屆「立委」就職之時,就信誓旦旦宣示各項改革措施,激起民眾對改革的高度期待。迄今除了建立電視頻道轉播外,其餘成效非常有限,最落後者,乃「立法委員」及黨團對「立法院」內規提案高達88件,其中屬純正議事自治事項者67件、屬職權行使法修正者21件,但均尚在司法法制委員會定期繼續審查中,因審議進度緩慢,恐因屆期不繼續審議而一事無成。
在現代社會,民眾通過投票支持政黨,民意代表成了表達和整合利益的管道。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議事進行中,政黨間衝突的升高與電視轉播不無關係。美國眾議院議長早於50年前就警告說,攝影機直接進入後,將凸顯議員個人的角色,對民意機構的尊嚴必然造成一大傷害,這也是為何民主國家審慎建立電視轉播的原因。
臺灣《中國時報》也在19日發表評論說,雖然過去「立委」在「立法院」打架,早就不是新鮮事,還曾成為國際媒體的「家醜」新聞,但像最近臺灣這樣密集動手的狀態,倒是罕見,更是一個令人憂心的警兆。
所謂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在臺上的藍綠「立委」每天動輒叫囂、頻繁衝撞,煞是熱鬧;在臺下各擁支持的群眾們,當然也就被撩得血脈賁張,敵我鮮明,難以自拔。但臺上演員收放之間,其實各有默契,入戲出戲較為輕易,倒是臺下觀眾看得入迷,你想下戲,他可不依。一旦形成惡性循環,臺下群眾就會反過來押著臺上「立委」硬幹到底。
還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是,臺灣政壇講理無用,只有來硬的、比狠的,席次就是力量。但如果真是這樣,選舉揭曉那天席次出來,就凡事底定了,何需質詢?審什麼法案、預算?逼急了,少數隻好拼肢體了。不過我們要問,國民黨當初是多數,民進黨拼肢體,現在民進黨多數,讓國民黨也要拼肢體,對臺灣好嗎?
民進黨一定不承認是這種亂鬥的始作俑者,但民意的眼睛終究是雪亮的,民主遊戲的真諦在於少數服從多數,但可貴也在於多數尊重少數,而少數又要如何贏得尊重、值得人民尊重?這才是真功夫!臺灣在野的國民黨應自強,執政的民進黨該自省。
(原標題為《 臺灣「立法院」頻頻上演全武行 誰讓淑女變野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灣
相關推薦
評論(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