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款甜品級的平頭塞:NICEHCK EBX21開箱體驗

2021-02-08 歌布林

在顯卡的世界裡,甜品級顯卡往往都是比較講究性價比的一類,Emmm比如最近剛剛擺脫「空氣」顯卡的3060ti~。但如果放到耳塞品類裡邊,這個意思似乎又不太一樣了。但我覺得千元價位上如果買入耳式,講真好聽的對得起價格的又有顏值的可能一隻手都數得過來了。那麼如果咱們把目光轉移到平頭塞呢?

其實平頭塞這個東西早在十幾年前差不多都死絕了,主要是國外幾個天王級品牌突然中止研發,中間斷層了好幾年,現在看去這個市場,基本是少數幾個國內品牌在做,經過多年的研發努力,甚至已經超越了當年那些個所謂的老牌經典。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是一款來自NICEHCK的新平頭EBX21。我覺得無論顏值還是聲音都是值得拿出來誇一誇的東西。

【開箱和產品細節展示】

NICEHCK EBX21的包裝盒比較大,設計上以簡約為主。正面印著的耳機,可以明顯看出是能夠換線的,並且還是MMCX插針。關於平頭塞可換線的做法NICEHCK並非首家,但也十分稀少,好處是能夠利用手頭線纜換著玩兒,可玩性要比固定線纜的平頭塞好上不少。

盒子裡的物品擺放相當整齊劃一,品質不錯的手拿包那是相當惹眼,吸睛程度不亞於耳機!配件方面,海綿套肯定不能少,所以廠商送了我們4副,有實心的也有中空的,另外還給了2種不同尺寸的膠圈。

大圈圈,小圈圈,可以根據用戶自己的耳朵大小選擇。這玩意主要功能是用來固定海綿套用的(增加橡膠圈和海綿之間的摩擦力)。耳機外殼是全金屬,如果不用圈圈,海綿套很容易滑走。

海綿套給得還是少了點,畢竟這東西的損耗機率要比矽膠套高太多太多,看來只能自己去多備一些了。我推薦大家可以考慮選擇海捷的海綿套,15年的老品牌,價格便宜量又足,在發燒圈裡也是小有名氣。

標配的線纜看起來醜醜的,尼龍繩編制的外皮比較少見到,材質比較軟,摸上去挺舒服。內芯方面是鍍銀銅箔線,有一定的分量,應該會很皮實。另外還給了一個磁吸式的線夾,也就是下圖和下下圖裡紫色那塊東西,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線夾,炒雞好用~建議收藏!

藍色的收納包,材質上有點類似牛仔褲那種,裡邊是植絨的,細節沒什麼可挑。

再來看看耳機部分吧,說實話,真機比官宣圖好看100倍!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微博上,如果不去看文字解釋的話,我一直以為它是塑料的。待我真正入手才知道這是純5軸CNC金屬腔體,而且還泛著銀白色的光,金屬質感十分強烈。

耳柄部分可以看到一些精緻的地方,比如用切邊工藝,把耳柄處做出了一個三角形的橫切面,從不同角度看去,光線照射下會折射出亮白色反光的效果,耳柄底部的MMCX插座似乎原本就與金屬腔體長在一起似的,幾乎不存在縫隙。

單元核心技術參數方面,直徑為14.2mm,日本LCP振膜,高性能N52磁鐵,CCAW音圈,黃銅抑震保護環。具體原理咱老白不懂,只要會聽就完事了~。不過這單元直徑在平頭塞裡邊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了。

線纜與耳機合體後就是下圖這個樣子,挺和諧的,耳柄側面的LOGO印刷質量很高。只是MMCX插頭上沒有標出LR,「左藍右紅」,大家記住這個詞就夠了。下圖我插反了.。

【主觀聽感體驗】

32歐的阻抗,121dB靈敏度,怎麼看都是個很好驅動的塞子,所以在線纜插頭的選擇上我並沒有選平衡插頭,3.5mm的單端就可以輕鬆玩轉了。這裡主要還是說說聲音方面的感受,前端用的是乾龍盛QA391,大都是一些WAV無損文件。

因為已經很多年沒聽平頭塞了,第一耳朵有驚豔!聲音不會像一些入門級的那麼散和亂,中頻密度不錯,人聲靠近耳旁,稍稍有那麼一丟丟的距離,所以不會有太多的侵略性。EBX21的中頻除了密度比較高之外,對於邊緣線條處的刻畫也較為柔和,所以拿來聽人聲流行的時候不會有很犀利的感覺,在我看來這種調音味道還是比較符合個人喜好的,犀利的人聲在入耳式耳機裡聽得太多了,這種柔和向的表達也算別有一番風味吧。

高頻段部分,這裡我拿MX980來做對比吧,EBX21的高頻亮度其實跟MX980不相上下的,都有著通透的質感和出彩的明亮度,但是,MX980高頻末端會有明顯的破音,或者叫齒音?我也搞不清楚,都十多年過去了還是這個樣子,估計應該是早期振膜的天生缺陷;EBX21的高頻段就沒有這種情況,細節末端依舊細膩充實,同時保持了不錯的亮度,聽吉他或者小提琴這種音色很是舒服。

EBX21的低頻不多,甚至比MX980還要少一點,大約少50%吧,需要提出來的是,這時我給兩個耳機都用的空心海綿套。所以EBX21目前這個下潛,我認為是比較少的,流行樂的時候會有一種鬆弛自然的清麗感。低頻質感方面,雖然下潛不深但是質量很高,砰砰砰的有點像是大箱子振膜鼓動的那種,很輕微的殘響,對於帶動流行樂的氛圍還是有著不小的幫助。

聲場方面:EBX21的聲場空間要明顯比MX980大一大圈,這種寬闊的場景有點接近大耳的意思,縱向和橫向都沒明顯的毛病,是個比較規整的圓形聲場;MX980相比之下會略顯擁擠,聽古典樂的時候這種感受尤為明顯。

動態響應:EBX21和MX980的動態其實都比較普通,大起大落的氣勢感不多,但這也要看具體演奏的曲目,如果是《加勒比海盜4》裡的主題曲,那麼還是挺不錯的,會帶來一點小刺激,不過絕大多數古典樂不會那麼誇張,都是比較平穩的表達出來。

聲音厚度方面,EBX21比MX980略薄,聽感差距也就一點點,相差不算大,所以不屬於厚聲感的平頭塞。通透性兩者旗鼓相當了。

調音方面,EBX21我覺得更雜食一些,什麼歌曲都能播,而且播得都像模像樣,大編制的古典也還可以,所以是個不偏食的傢伙。剛才提到的空心套下低頻不充分的問題,可以通過實心海綿套來解決,帶上實心海綿套後的低頻基本上可以接近MX980。目前手頭沒有其他的MMCX線纜,至於說如果更換單晶銅線能否提升厚度,這一點還有待驗證。

【總結】

目前國內大多數平頭塞的聲音素質已經超越了國外的牌子,EBX21也不例外,在千元級別上還是相當能打的一款,但如果說外觀的創新上,恐怕國內也就寥寥無幾了,許多還是在套用森海MX500那套方案,而這恰恰也是EBX21的優點,做工很棒,實物要比官圖好看太多了!線材可拆分的操作加上平頭塞天生換套子就能帶來不一樣的聽感,玩法也多種多樣,所以EBX21算是近些年來較為出彩的一款平頭塞了。

相關焦點

  • 精雕細琢:NiceHCK EBX21 平頭耳塞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本身由於平頭塞的結構特點,想在ID上做出一些差異化並不是很輕鬆的事情,而EBX21則是另闢蹊徑,採用了更多的部件來組合成一個腔體的整體,過渡上也會顯得更加自然,顯然全精雕的腔體在質感和細節上是沒得挑的。
  • 國貨平頭塞耳機標杆之一,人氣smabat M1 PRO體驗!
    選擇一款適合的聽歌設備,可以減少更換耳機設備的頻率,可以讓自己在閒暇之餘更好的得到放鬆。如果不是遇到它,筆者對平頭塞耳機的印象還停留在僅聽音樂的階段,畢竟現在不是大耳就是入耳動鐵的發燒耳機,平頭似乎漸漸淡出認知範疇。如果不是大耳戴的頭悶,入耳太久,有點不適,可能就錯過了。
  • 均衡平頭塞:SMABAT/小蝙蝠 M2Pro 平頭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半開放式的結構。打開腔體後可以看到一個塑料部件,通過附送的取卡針撬動這個模組,就可以更換調音,這是在平頭塞當中第一次見的設計。這個模組本質上還是通過調音阻尼改變後腔透氣量,從而影響中低頻的表現。
  • 11款在售入門級平頭塞橫評,基本都是熱門耳機
    和很多人一樣,我接觸的第一款耳機是平頭塞,當時還是買隨身CD附帶的配塞,在這之前聽單放機則是用別人的手機配塞,在這之後MP3都有精緻的白色平頭配塞。好多年了,個人印象裡我那臺步步高隨身聽聲音特好聽,一直懷念。所以去年淘了臺二手的松下隨身CD機,配塞還在,不過再聽時也沒那麼好的感覺了。
  • 推薦兩條便宜的耳塞——NICEHCK DB3、NX7
    翻了一圈微博,我發現原來這個牌子就是最近把原道平頭塞推向風口浪尖的「始作俑者」,不得不說666!順便看了下這家的耳塞似乎都是單元巨多且價格很便宜,出於好奇就私信了他們官博借了倆塞子聽聽,順便某寶NICEHCK官方店下單了原道那條平頭塞。
  • 平頭耳機的天花板?鐵三角CM2000Ti上手體驗
    目前各大廠商都發力入耳式耳塞,很少有平頭耳塞旗艦產品發布,去年老鐵家的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新ATH-CM2000Ti平頭耳塞。因為難忍受大部分入耳試耳機的聽診器效應和對耳道的擠壓,一直以來對平頭耳機的嚮往熱情不減,這款耳機讓我的情懷又有了期待。所以在這款耳機國行上市第一時間入了一條。
  • 平頭塞黨必看:用心延續經典平頭塞,獨特私模+三振膜物理分頻
    或者說對於70,80後的老燒來說,平頭塞是他們的引路者。不得不說,平頭塞已經在市場的佔比不多,可以說很稀少。可能出貨量或者利潤不夠豐厚,大廠似乎都放棄了平頭塞。就連阿思翠也是在Lyra Nature之後沒有再出過新的平頭塞。現在只有一些小眾廠商或許DIY的商家依然在堅持推出平頭塞的新品。
  • 平頭名器只限上古神作?SMABAT-ST10s體驗談
    本人作為一個80後,是經歷過平頭塞風生水起的時代的,當時那個年代,隨便買個播放器標配都是平頭,我記得2003年的時候買過一個iriver的鐵三角,裡邊送的據說就是森海代工的MX300,僅僅是一條入門級的平頭就聽得我不亦樂乎,它不僅陪伴了我大學整整4年時光,而且也是帶我入門的第一條平頭塞。
  • 左手修右手賣,他可能是最接地氣的聲學工程師,平頭塞直接3振膜
    想想現在好多家國產耳機品牌老闆在社交平臺上發好人卡的現象,天魁耳機還是別出心裁的,至於耳機修理收費與否,我還就不清楚了,這就留給大家考證了,本文是要分享他的一款三振膜平頭塞,因為機身為綠色,號稱綠曼巴,敢情天魁老闆還是科比迷啊。
  • 2018年耳機最大遺珠,它讓平頭塞也登大雅之堂
    不過這家品牌很有個性,目前它只有平頭塞,從幾十到幾千就四五款的樣子,而且都是白鈴黑鈴這樣家族式的名字。本文要說一款售價過兩千的平頭塞,在平頭塞本來稀有的年代,這個價位貌似也只有瑞弦家才有,比較巧合的是兩家都沒怎麼做市場推廣的,知名度都在五環之外。有道是英雄不問出路,像凱聲這樣純粹做平頭塞的也僅此一家,何況平頭塞尤其稀有,我們就一起看看凱聲這款自信滿滿的鈦鈴。
  • 10款主流在售高端平頭塞橫評,鐵三角掉鏈子了
    但這就是代表應該買它麼,答案未必。 為了方便敘述,個人還是選一款口碑公認度較高的耳塞作為參照,這便是小眾廠商瑞弦的D2+。凡是關注過平頭塞的應該都關注過甚至聽過此耳機,當初上市並沒有因為1999元的高價而慘遭口誅筆伐,相反在近三年的歷史裡它被越來越多的發燒友推崇,價格目前也落到1499元甚至更低,並且有過平頭塞天花板的美譽。
  • 大概是索尼旗艦平頭塞的水準 售價2299元!平頭塞中的殺神級誕生
    (本篇首發平臺連結已在系統中提交,抄襲我文章的人若舉報我,百家號客服也會跟著被罵,再發生一次,等著)我對金屬制平頭塞是有點擔心的,但Ksearphone出品的頂級平頭塞鈦鈴真是讓我「刮目」,它或許已經接近這類耳塞中的最好水平了。由於鈦鈴似乎是限量生產的,建議「平頭塞」發燒友們,若預算充足,直接上。我覺得它2000+的售價是真的值!
  • 鍍鈹振膜+純銀線加持,來自3D列印的飛傲EM5平頭塞體驗分享
    當然了,喜歡平頭塞的燒友其實也不在少數,很多都是從MX980、IE80、E888以及宇音的PK系列一路入坑過來,因此在闊別平頭塞多年之後,突然有音頻大廠再推旗艦平頭塞,自然給筆者這般的燒友一種久旱遇甘露的興奮感。
  • 溫潤雜食的聲色體驗,簡評音可若瓦RW1000低頻加強版平頭耳機
    【引言】去年10月份的時候音可若瓦發布過一款RW1000平頭塞,這款耳機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是價格相對比較低,在這個基礎上能做到獨一無二的腔體,而且還是通過高精度CNC加工製成的全金屬外殼,這一點實屬難得,再者就是聲音表現力上估計在千元之內都是相當能打的一類
  • 平頭之毒|一條被嚴重忽略的平頭好塞HIFIMAN ES100
    但是我們應該值得慶幸的是國內HiFi器材品牌的平頭塞響應了玩家的期待,不僅僅推出平頭耳塞,而且價格上也是很親民,最重要的HIFIMAN的調音就技術是最好的!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就是真男人家的ES100。HIFIMAN ES100是一條造型不一般的平頭耳塞,看起來有點像小饅頭,一般來說平頭耳塞都有棒狀尾柄,而ES100卻沒有,它是直接從腔體頂端引出來的耳塞線。
  • 平頭曙光: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我其實很早之前就和七赫茲的老闆統哥相識了,這個人在圈子裡人緣很不錯,但是一直都沒有怎麼接觸過他的產品,這一次就乘著這個機會,看一看他們的新品平頭塞。現在這個時局,高端平頭塞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七赫茲這個售價1369元的平頭塞被命名為「披頭四」,看起來有點致敬甲殼蟲的意味。因為按照七赫茲官方的定位來看,這款產品被定位成「古典之王」,「流行之後」,口氣不小。
  • 「穿越回過去」聽個平頭耳塞,飛傲新品EM5開箱品評
    就在我徹底放棄了對平頭塞抱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希望時,竟無意從某耳機群裡看到了飛傲EM5這款產品。基於近兩年來對飛傲耳機聲音素質的了解,第一直覺是可以信任,於是我又重新點燃了對平頭塞的熱情,因此也就有了這一篇圖文。儘管飛傲對EM5的定位是旗艦平頭動圈,但在飛傲整個耳機產品線裡,EM5的售價只屬於「中端」。
  • 平民耳機測評:鐵三角C770,最具性價比的平頭塞!
    而曾經的王者,曾經帶給我們一帶人記憶的平頭塞耳機如今越發的難以尋找。平頭塞帶給我們的記憶永遠難以磨滅。當你聽到一段熟悉旋律的時候,你是否還會記起在某一個安靜的午後和TA一起分享旋律的時光一句雋永的歌詞划過嘴邊的時候,你是否還會響起只有音樂與你相伴的那些日子。無論欣喜或是失落,都有一個忠誠的老傢伙陪著你,陪你哭陪你笑陪你放浪青春。
  • 重返黃金時代 飛傲EM5平頭耳塞試聽
    當然,那個年代也是一個主打喇叭、組合音響或者家庭影院的年代,如果說在那個時代留給發燒友印象深刻的耳機是什麼,除了那些大牌的經典旗艦頭戴耳機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品類就是:平頭耳塞。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款產品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來自飛傲的新款旗艦平頭塞——EM5。
  • 首款模組化耳機,專業發燒級音質,Smabat M2 Pro體驗!
    V叔今天又要給大家推薦一款給力的入耳式發燒級耳機了!這款就是smabat 小蝙蝠M2 Pro平頭塞耳機,接觸過這個品牌的人都知道,smabat推出的幾款耳機產品都很經典,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圈了很多粉絲!作為入耳式有線耳機,小蝙蝠M2 Pro還是首款全身模塊化設計的產品,對於喜歡折騰的朋友來說,自己動手就能體驗DIY的樂趣。這一點非常有趣,而且可玩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