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來說,不能一碗水端平就不要考慮生二胎,可有些夫婦卻不懂得這道理,總覺得生孩子是大人的事,與孩子無關,不經大寶同意就懷上二胎,美名其曰「給大寶找個伴兒」,完全忽略了大寶本人的意見。
這不,我去派出所接老公,正看到他哄孩子,對方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離家出走沒飯吃,找上了路邊的警察局,把一眾警察逗得直樂,已經聯繫家長來接了。
我正好奇原因時,女孩父母就到了,大人兩眼通紅,明顯找翻了天,看到孩子一把摟過抱頭大哭,我也終於得知了離家原因——「媽媽,我不想當姐姐,不要弟弟行不行?」
這話聽得我難過,她說的並非排斥父母生二胎,而是不想當姐姐,不想要的是弟弟而非妹妹。情緒平穩後,我才知道這家父母二胎得子,經常在女兒面前說一些厚此薄彼的話,這才導致孩子誤會爸媽不愛自己了,就此離家出走。這裡奉勸二胎家庭一句話,如果你家倆孩子是姐弟組合,那這幾句話就少說出口,原因很現實。
「你是姐姐,就該讓著弟弟」
根據小女孩的反饋,自從弟弟出生後,她在家中的地位就每況愈下。先是寫作業的時候沒人陪了,再是玩具不給買了,最後連爺爺奶奶都圍著弟弟轉,這讓小姑娘很不適應。尤其是父母口中的謙讓,為什麼作為姐姐就必須讓著弟弟呢?小女孩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委屈,這才有了後續的離家出走。
對於這種情況,明顯屬於家長的失職,只顧著命令女兒讓弟弟,卻未曾告訴過孩子為何要讓著弟弟?我國傳統倫理觀中曾有四個字——「長幼有序」,說的正是長姐和幼弟之間的複雜親情,姐姐謙讓是一回事,弟弟要順從姐姐是另一回事。家長只說其一不說其二,難怪小女孩會覺得不公平,畢竟誰會喜歡只盡義務、得不到任何權利呢。
「以後家裡的房子都是弟弟的」
這倒不是小女孩父母說的,而是她的爺爺奶奶,老人家嘴碎可以,但在孩子們之間挑撥離間就不合適了。
眾所周知,社會大環境下男女並未完全平等,尤其在財產分割上。這牽涉到兩性擇偶標準的不同,也與婚嫁市場上男性的劣勢地位有關,所以,兒女雙全的家庭大多會將財產傾斜給兒子們,為的是提高其在結婚上的競爭力。
這種事情等到女孩長大後自然能體諒,可女童親人卻故意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說,就有惡意逗弄女孩的嫌疑了。希望大家都注意點,女兒家本就心性敏感,父母還是要一碗水端平才好。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