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國》:物極必反,歷史走不出人性

2021-03-01 曉鶴故事齋

 

程朱理學的創始人程頤最早提出「物極必反」一詞。

 

他認為: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故萬物本身包含著對立,以至互相摩蕩,形成往來屈伸的運動。其運動達於極點,即向反面變化,故萬物呈現為盛極必衰、動極必靜等情況。

 

程頤覺得物極必反是陰陽平衡的結果,我不這麼認為,至少在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不能歸結為陰陽平衡。

 

物極必反是人性使然。

 

在斯文·貝克特博士的著作《棉花帝國》一書中,他站在全球視角下觀察600年來棉花帝國的興衰歷史,正好對此觀點做了印證。

 

這本書中,作者從棉花的自然產地開始記述,從亞非拉美棉花產地起源的手工紡紗,到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紡織大生產,再到棉花帝國退出歐洲發達國家重返南方,時間跨越600年,地域涵蓋全球六大洲三大洋。

 

在棉花帝國從興起到強盛,再到衰亡過程中,作者深刻剖析勞動力、土地、科技、資源、政治在全球的發展變遷,從一個小小的棉鈴剝開近代全球史的真相。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這是人類發展過程呈現出來的現象,隱藏在表象之後的是我們無法跨越的人性。

 

02 盛極必衰源於人性的懈惰

 

棉花對生長環境一點都不挑剔,只要溫度經常維持在15.6攝氏度以上,最低溫度不低於10攝氏度,它都能生長,因此亞洲、非洲、南北美洲都有野生棉花的身影。

 

最早把棉花紡成線,有據可查的是在大約5000年前,印度次大陸和今天的秘魯海岸一帶。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印度的手工紡織技術優先發展起來。

 

不管是去除棉籽的輥式壓花機、清理和理順軋過棉花的弓、手工紡車、各種新型織布機以及垂直型整經機等,全部起源於亞洲。

 

中世紀的歐洲人還沒見過棉花,他們道聽途說來棉花的樣子,還停留在「樹綿羊」的層面——棉花是樹上結出的綿羊,小綿羊白天長在樹上,夜間彎腰到地面喝水。

 

同一時期,印度的手工棉紡織品已風靡世界,羅馬帝國、東南亞、中國、阿拉伯世界、北非、東非地區,都從印度購進棉紡織品。

 

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在13世紀到達印度,他在旅行傳記中驚嘆:「(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出產的棉布是世界上任何地方所能找到的最精細最美麗的棉紡織品。」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期,軋光印花布和細白布都是印度梵語的變體,最後都在世界上用來形容某種特定的棉布風格。

 

奧斯曼帝國的一位官員抱怨道:「有太多的財富用來購買印度商品……世界的財富聚集在印度。」

 

世界各地的商人攜帶巨額財富來到印度,仍然一布難求。

 

擁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棉紡織手藝,印度商人足不出戶斂取全球財富,可以任性地漫天要價,還可以想賣給誰就賣給誰,處於財富中心的印度人開始膨脹懈惰。

 

懈惰的表現是對現狀極度滿足,對地位極度得意,即不用累積的財富去探索世界,又不思提升紡織技術。

 

這點正落在人性的圈套之內,趨利避害,好逸惡勞。處於業界巔峰位置的人,傲視全球沒有競爭對手,誰都會覺得該慢下腳步歇一歇,品茶飲酒聽曲縱樂,歲月一片靜好,懈惰與日同長。

 

這個時候,若有人跟他們說,印度的手工棉紡織技術會被歐洲人打敗,別嘚瑟太早。

 

印度人一定會寬容一笑,原諒這人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心裡覺得壓根兒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結果這顆大樹真讓蚍蜉撼倒了。

 

03 絕地求生是人性的原始動力

 

印度的手工紡織品傳入歐洲可謂歷盡艱辛。

 

先要阿拉伯商人乘船跨越印度洋,到達印度國土,費力討好印度商人,從而獲得優質印度棉布。

 

拿到貨物之後,阿拉伯商人真正的創富之路才站在起點上。

 

阿拉伯商人要用船把棉布運過印度洋,踏上阿拉伯的土地後換乘駱駝,用駝隊背著貨物穿越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到達地中海沿岸,之後再從駝峰上卸下貨物,搬上貨船跨越地中海才能到達歐洲港口。

 

地中海沿岸的歐洲國家非常有限,遠離港口的英國、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國家,想買到印度棉布,還要再受一次盤剝。

 

看著天價奢侈品被阿拉伯商人把持,歐洲人壓抑到了極點。他們不是沒嘗試過種植棉花,可惜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偏低,空氣溼冷,不適合棉花生存,只有法國和義大利有少部分土地可以種植。

 

沖天一怒為棉布的歐洲人開始嘗試遠洋航運,發誓要越過阿拉伯商人,親自跟印度貿易。

 

達伽馬帶著他的船隊做到了,1497年他們從葡萄牙出發,歷時10多個月,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印度。

 

遠洋航線的開闢,徹底繞開了阿拉伯商人對印度棉布的壟斷,大批量優質印度棉布迅速湧入歐洲,成為國家新貴競相追逐的流行品。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不斷刻苦學習印度手工棉紡織技術和印染技術,但始終無法超越。

 

再加上販奴貿易中,非洲的統治者對印度棉布情有獨鍾,眼看著滔天財富紛紛湧入印度,把持印度棉紡織貿易的英國商人如坐針氈,他們深覺「即便是難以實現,以國內生產的棉布取代從印度進口的棉布是優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財富的巨大落差刺激了英國的紡織業主,他們自發開始改良技術,最終鐵疙瘩勝過純手工,生產效率被英國提高了370倍。

 

中國有句老話,叫知恥而後勇。

 

被生活蹂躪到塵埃裡時,人性中不屈服不認輸的種子就會悄悄萌芽,逆天改命的種子會幫助我們鑽開泥土,觸底反彈超越對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項羽破釜沉舟勝秦軍,勾踐臥薪嘗膽終復國,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顯示出人在逆境面前強大的反彈力。

 

物極必反的力量不是來自於陰陽平衡,而是來自於人性中不服輸的因子。

 

04 在懈惰和奮起的人性支配下,

人類呈波浪線軌跡前進

 

《三國演義》開篇提到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分合合的車轍上,哪一次不是被懈惰和奮起推推擠擠,歷史終究是被人推著前進,肯定不能脫離人性的支配。

 

棉花帝國600年,先是印度依憑地緣優勢脫穎而出,之後英國絕地突擊扶搖直上,接下來英國躺在棉花帝國的暴利上洋洋得意,美國德國又眼紅登場,科學聯合工業齊頭並進迅速反超英國。

 

努力奮起造就了翹楚地位,懈惰放鬆又滑入平凡,盛衰榮辱皆逃不過人性的操控。

 

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說:「一切行為都來源於人性,而人性從來是老樣子——可以改變,但沒法完美,有所搖擺,但不會進步。」

 

我們該做的是以史啟智,了解人性的弱點並著力克服,深陷絕境不絕望,攀及巔峰不膨脹,勝不驕敗不餒,平常心竭盡力,坦坦蕩蕩趟過人生河。

 

 

作者:曉鶴,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不喜歲月靜好,獨慕碼字奔波。寫走心的文字,過有趣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棉花、資本主義與全球化 - 棉花帝國
    其中的每一個詞都可以寫成一部歷史,《棉花帝國》也的確講述了這三種歷史,但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拼裝或疊加,而是一部將三種歷史交融為一體的、具有自身邏輯的新歷史。貝克特稱,他講述的是「一個歐洲主導的棉花帝國的興衰故事」,但隱藏在這個故事背後的卻是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歷史。書寫這樣一部歷史,作者面臨的最艱巨的挑戰是史料的突破。
  • 「快時尚」背後,是被忽視的棉花帝國丨作者專訪
    1929年的上海不是今天的「魔都」,中環線、甚至內環線以內仍有大片農田,而棉花正是最常見的作物。至80年代初,走在上海郊區,依舊可見棉花盛開。貝克特清楚地表明,這些人的命運是如何與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聯繫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們現在這個存在著巨大不平等的世界的。《棉花帝國》告訴我們,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化的。在全球化歷史進入新階段的當下,全球史寫作成為一種流行。歷史學家意識到他們生活在一個全球性連結更為緊密的世界。
  • 「棉花帝國」是怎麼統治亞洲的?
    這本書精彩地以棉花種植園經濟為線索,揭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血腥統治,堪稱全球史研究的傑出著作。不過需要指出,貝克特的敘述重點是在美洲,美洲的棉花種植園始終跟棉紡織工業的變遷休戚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說,北美奴隸的慘狀也關聯到亞洲人民的疾苦。遺憾的是,在《棉花帝國》一書中,亞洲只扮演相對次要的角色。這不是貝克特的失誤。
  • 資本主義的法寶金融不靈了 因為西方不懂得「物極必反」
    現代西方經濟的繁榮與金融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金融業解決了很多經濟模式的難題,即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需求會到達極限而減少消費,從而減少流動性讓經濟休克,金融業除了可以增加流動性之外還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貨幣來消費,從而刺激新興行業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於是西方起源的正統經濟學認為,如果所有市場都存在,並且以信息充分和完全理性的方式運行,經濟效率必將達到最大。
  • 走向世界的棉花:從黎凡特和奧曼斯帝國到義大利
    引言在公元11世紀之前,南阿拉伯、美索不達米亞大草原、巴勒斯坦北部和敘利亞都發展了棉花栽培和棉紡織生產。15世前,南安納託利亞和愛琴海沿岸就已有棉花生長。▲土耳其熱氣球棉花栽培後來在塞薩利也發展起來,它的亞麻布和棉布(主要用於內衣和內襯)、遠銷中歐和哈布斯堡帝國的棉紗,在17、18世紀達到繁榮的生產巔峰。
  • 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從一朵棉花,到一座「棉花帝國」
    如何憑藉小小的棉花,搭建一座龐大的商業帝國,創業過程中李建全堅持了什麼,又做對了什麼?李建全與棉花的不解之緣談起棉花,李建全如數家珍,對於棉花在紡織行業中的主導作用、棉花在全球種植和消費的情況和「全棉時代」所領導的對於棉花的極致開發與利用等都能娓娓道來。
  •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人的命運總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人的命運不同,是因為不同的人遇到的問題時的選擇不同而不同。
  • 《心迷宮》走不出的是兇案,還是人性?
    村裡的妙齡少女黃歡失蹤了,村花麗琴外出務工的丈夫說好回來也遲遲不見蹤影,臭名昭著的痞子白虎為了躲避賭債連夜回村,哥哥竟說他半年都沒有回過家。 看似這一群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背後卻因為這具屍體串聯了起來,究竟是誰在說假話,背後的真相又是怎樣的。
  • 《帝國時代3 終極版》評測:風帆,棉花與濃煙
    當時馬上惦記著去玩的遊戲,是《帝國時代3》。  這是個很奇特的執念,彼時我還不是很熟悉遊戲界的各種事,也不清楚即時戰略遊戲的衰落與興起,也不清楚電腦上都能玩到什麼,只是偶然知道了一個 Steam 而已。至於為什麼會在配電腦以後馬上去玩一個十多年之前的遊戲呢?我也很難說上來原因。
  • 虐童,辱女,踐踏人性,隱藏在暗處的世界之惡——JM帝國
    其實看過整個世界觀的截圖,我也明白了為什麼要抄徵兵廣告,因為整個漫畫就是構建軍事帝國。JM帝國構建了一個男權帝國,在這個帝國裡,女人不是人類,甚至不是附屬品,而是男人的性玩物。女/兵?不,在/這/個/帝/國/裡/女/兵/是/「慰/安/婦」。
  • 【文萃】修昔底德傳統與拜佔庭帝國的歷史書寫
    通過對拜佔庭帝國早期史學文本的分析和對讀,可以發現軍事政治史學家對修昔底德傳統選擇性的繼承,以及教會史學家對古典史學有意識的沉默,體現出拜佔庭帝國文化中的一種內在張力。  在措辭上,普羅柯比在開篇即模仿修昔底德。
  • 曾稱霸一時的《帝國時代》,一個老玩家的回憶及對歷史的思考
    訴說在我看來,《帝國時代》不僅僅是堪稱經典,在當時那個花樣百出的戰略遊戲裡,它就像個奇葩的戰鬥機,很短時間裡就佔領了大部分的市場。這款遊戲厲害在哪,第一是他在當時突破性地選擇了依據歷史進行復刻和魔改。《帝國時代》自1997年首次推出,之後的數年裡有7個版本和3個分支先後推出。相比之後分支的《神話時代》的魔幻,神話傳說的魅力還是抵不過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款遊戲依據歷史將石器時代到古典時代到奴隸時代的文化融匯貫通於其中。
  • 成語故事:物極必反
    【成語】:物極必反【拼音】:wù jí bì fǎn【解釋】:極:頂點;反:向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奏疏上說:「太子現在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著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為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鸌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果。
  • 黑奴與棉花
    美洲印第安人無疑是第一批受害者,聯邦軍隊半騙半搶,不惜訴諸武力,將奇克索人、喬克託人和塞爾米諾人先後驅逐出了祖居之地,為棉花種植線的推進掃清了障礙。早期的種植園裡,黑奴只是配角,移植自英國傳統的白人契約奴才是勞動主力。他們為換取跨洋旅費和在殖民地立足的機會,以一紙合約出賣了自己。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白夜談】《帝國時代》是你的歷史啟蒙書嗎?
    除了內存佔用過高,我幾乎挑不出《帝國時代2:決定版》還有什麼缺點。上個周末,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泡在了這款重製版遊戲裡。在黑森林地圖裡把路口一堵開始種田,兩個小時就輕易地過去了——而它相比二十年前最大的變化可能只是更高清了而已。
  • 從棉田裡走出來的育種專家 - 中國棉花協會
    這是一位雙腳沾滿泥土、從棉田裡走出來的育種專家。一    2018年入冬後,趙海遠赴海南的南繁育種基地,投入到緊張的棉花育種工作中。    2019年元旦,從千裡之外的南繁育種基地傳來喜訊,由趙海主持的2個棉花新品系正在抓緊培育,有望在2019年通過自治區審定……    今年48歲的趙海,在棉花地裡摸爬滾打了22年。
  • 商鞅為大秦帝國稱霸,鋪平了道路,為何下場慘烈?只因物極必反
    商鞅一共面見秦王四次,前三次兩人談得很不愉快。第一次見面,商鞅對秦王大談帝道,這個帝指中國歷史上的「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而所謂的「帝道」則是指仿堯舜等三皇五帝聖人治國,以無為治天下。商鞅一走,秦孝公就把景監大罵一頓,問他舉薦的都是啥人,他當時是這樣評論商鞅的:「他就是一個妄人!」妄人,就是指一個妄自尊大、只會說大話的人。隔了幾天,商鞅又來求見,秦孝公以為這次他會帶來新的東西,便接見了。
  • 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JM製販淫穢色情漫畫被查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23日通報,根據網民反映淫穢漫畫作者JM通過網際網路涉嫌非法銷售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戰爭即和平》《帝國社會這一行為嚴重違背社會公德,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觸犯法律,並以此謀取利益,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絡漫畫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充斥暴力、恐怖、色情的漫畫內容就像毒藥,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掃黃打非」部門堅決嚴厲打擊含有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渲染暴力色情恐怖、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有害信息,為青少年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觀察家 | 黑奴與棉花
    導讀:種植園裡,終日辛勞的奴隸異化為一雙不敢停歇的手,在棉鈴與棉杆之間翻飛,才撐起了跨越大洲與海洋的棉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