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賣殼」的棒傑股份急於拋棄主營服裝 欲溢價近7倍跨界進軍AI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貓財經

作別綠瘦健康6個月後,一門心思「賣殼」的棒傑股份(002634.SZ)又拿出了一份頗有新意的方案,用「重組資產置換+股份轉讓」兩步走的方式,實現從傳統服裝產業到新興人工智慧(AI)的跨越。

12月16日晚間,棒傑股份披露重組草案,重組草案顯示,棒傑股份擬以除庫存股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張歡、黃軍文等人持有的深圳市華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付信息」)51%股權進行資產置換,置出資產最終由棒傑股份實際控制人陶建偉及陶士青、金韞之共同指定的主體承接。

另外,交易完成後,棒傑股份將控股華付信息,從而切入火熱的人工智慧賽道。

然而,此次重組的消息似乎並未受到市場的青睞。

17日,棒傑股份開盤一度衝高滑落,當日報收7.58元,跌4.05%,換手率9.42%,振幅18.28%。隨後18日,棒傑股份開盤直接下挫,收盤跌幅7.26%,當日報收7.03元。兩日連續累計跌幅達11.31%。

市場的不買帳,或許要回溯到棒傑股份不務主業卻執著「賣殼」,以及掌門人二度加倉他司說起。

一心就想「賣殼」,

溢價近7倍跨界AI

公告顯示,華付信息是一家基於軟體技術及AI算法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類別包括軟體技術服務、軟體產品(含算法SDK及AI系統)、系統集成(含智能終端)、IT開發服務等。

此外,華付信息前五大客戶名單中網際網路巨頭雲集,包括騰訊、微眾銀行、平安科技、美團在內,近三年,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均超過50%。

自今年以來,人工智慧領域迎來龍頭上市浪潮。近期,以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為首的「AI四小龍」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此時,華付信息選擇以重組方式登陸A股市場,或許有望成為A股人工智慧行業重組第一例。

根據收益法評估,華付信息100%股權評估值為14.91億元,此次擬置入的華付信息51%股權對應估值為7.61億元,在此基礎上,該部分置入資產的交易價格為7.6億元。

上述資產置換後,陶建偉等擬以8240.78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7.94%)和8000萬元現金作為支付對價,承接上述置出資產。其中,陶建偉與金韞之合計向張歡轉讓上市公司5.36%的股權。

交易完成後,棒傑股份將剝離目前無縫服裝相關業務,置入華付信息51%股權,成為一家基於軟體技術及AI算法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根據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華付信息2018-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3356.96萬元、4699.96萬元、3400.51萬元。業績承諾方承諾,華付信息在2020-2022年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700萬元、9300萬元、1.22億元。若置入資產過戶無法在2020年完成,業績承諾方還將承諾2023年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1.3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付信息帳面淨資產為1.95億元,也就是說棒傑股份將溢價近7倍完成置入。

服裝公司跨界賣減肥藥,

首次「賣殼」出師不利

棒傑股份於2011年上市,自上市以來,棒傑股份一直經營無縫服裝的設計、研發、生產和營銷,擁有「棒傑」「BAJ」「法維詩」等多個品牌,主要以ODM/OEM的模式為全球客戶提供無縫服裝的開發設計和生產製造服務。

此次跨界AI領域,並不是棒傑股份初次有更換賽道的打算。

今年5月中旬,棒傑股份宣布正籌劃發行股份收購綠瘦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綠瘦健康」)100%股權。棒傑股份還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這就意味著,綠瘦健康很有可能是「借殼」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彼時棒傑股份交易的標的公司綠瘦健康曾是由謝娜、黃聖依、範冰冰等明星代言的減肥產品。對於經營服裝業務的棒傑股份來說,也完全屬於跨界。

有意思的是,本應該在10個交易日內披露交易方案的棒傑股份,在5月底就宣布終止併購。對於終止併購的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

僅半年內,棒傑股份就籌劃了兩起併購重組,並且還都是跨界併購。由此可見,棒傑股份的轉型之心尤為迫切。

主營業務停滯不前,

掌門人靠加倉他司盈利

棒傑股份鐵了心要轉型或許與其上市以來的經營狀況有很大關係。

自棒傑股份上市後,公司的主業就陷入了停滯。

2011-2019年期間,棒傑股份的營收小幅提升,歸母淨利潤卻大幅下降。甚至可以說,在過去8年中,棒傑股份的主業始終停滯不前。

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服裝公司通過網絡直播帶貨緩解業績壓力。但是,棒傑股份年初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無縫服裝產品銷售面向的主要是品牌商和大型零售商、批發商等採購商客戶,目前沒有通過直播賣公司產品的情形。

2020年前三季度,棒傑股份實現營收4億,同比下降6.2%;實現歸母淨利潤5152.4萬,同比增長60.7%;期間費用率為16.5%,較上年升高4.2%。

然而,在公司經營觸及行業「天花板」的時候,棒傑股份的掌門人陶建偉除了一心「賣殼」以外,還一度加倉其他公司股票獲利,在貓妹來看,完全是一副迫切拋棄主營的態度。

根據華燦光電(300323.SZ)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陶建偉持有2646.16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42%,為第八大股東、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此前一季度末,陶建偉持有華燦光電1926.16萬股。這意味著,陶建偉在二季度又買了720萬股。

按照華燦光電12月18日的收盤價11.58元來看,陶建偉二季度加倉股票收益或已經實現翻番,而一季度購買股票亦有較大幅度的浮盈。

無心「主營」卻一心要「賣殼」的棒傑股份,此次跨界重組能否成功,是否會再度折戟,貓妹會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心「賣殼」的棒傑股份急於拋棄主營服裝,欲溢價近7倍跨界AI
    一心就想「賣殼」,溢價近7倍跨界AI公告顯示,華付信息是一家基於軟體技術及AI算法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類別包括軟體技術服務、軟體產品(含算法SDK及AI系統)、系統集成(含智能終端)、IT開發服務等。
  • 棒傑股份資產置換存低賣之嫌 置入標的淨利率超同行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棒傑股份發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下稱「草案」),對重組事項進行了補充更新。草案顯示,此次擬置出的資產的評估增值率僅為5.94%,7.6億元的估值與公司現35億元的市值相差甚遠。而擬置入標的評估增值率為626.56%,且置入標的估值半年內激增近3億元,如此明顯的反差還須上市公司進一步釋疑。「賤賣」上市公司?
  • 棒傑股份主業擬「換臉」 置入資產核心產品價格逐年下滑
    業務大置換12月17日,棒傑股份發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簡稱草案),公司擬以除保留截至評估基準日,在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中持有的660萬股股上市公司庫存股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持有的華付信息51%股權作為置入資產進行資產置換,置出資產最終由棒傑股份實際控制人陶建偉以及陶士青、金韞之共同指定的主體承接
  • 10家跨界企業敗走鋰電 - 第一電動網
    由於兩三年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火熱,各種鋰電標的估值較高,還存在溢價收購的現象。而隨著標的估值暴增、兼併購難度增大、標的企業競爭力下滑、對賭失敗概率高等風險的出現,跨界企業資本退潮之後徒留一地雞毛,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鋰電行業終止收購案例已經發生超15起,比如兆新股份6家鋰電標的收購告吹。
  • 擬3.7億元溢價5倍收購普潤商貿 川潤股份收深交所問詢函
    原標題:監管動態|擬3.7億元溢價5倍收購普潤商貿,川潤股份收深交所問詢函   上半年淨利潤
  • 華付信息資產將置入棒傑股份登陸資本市場 有望成A股人工智慧行業...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春蓮12月16日晚間,棒傑股份披露重組草案,擬以重大資產置換的方式控股華付信息,從而切入火熱的人工智慧賽道。而華付信息進入上市公司平臺後,也將藉助平臺優勢,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 千軍萬馬造晶片 服裝企業也跨界?
    9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凱樺康半導體設備南京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半導體專用設備製造等,由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受此影響,原本處于震蕩下行之勢的海瀾之家股價尾盤直線拉升了近4%。
  • 香山股份20億併購跨界汽車零部件 標的承諾三年扣非淨利達9億
    上市三年後,香山股份公布擬斥資20.40億元溢價近兩倍收購均勝群英51%股權,並且交易全部以現金交割完成,可見香山股份想要跨界的決心堅定。香山股份家用衡器產品銷量連續13年位居行業第一,但上市後淨利潤反而不斷下滑,此次收購標的均勝群英國內業務的風窗洗滌系統和空氣管理系統在歐美車系佔30%以上。
  • 艾錄股份溢價7倍收購實控人參股公司,其實早已共用電話和地址
    我們研究發現,艾錄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多處疑點。首先,艾錄股份在2015年4月溢價7.55倍收購了實控人持股21.60%的公司,但標的公司在被收購前就和艾錄股份使用相同的電話和郵箱,亦和艾錄股份在同一地址經營。
  • 估值15億,溢價28倍!羅永浩來A股黃了,這家公司股價跌回原型……
    來源:e公司成立僅半年有餘,估值15億,溢價28倍,承載著羅永浩衝刺A股夢想的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空野望」)最終還是作別了尚緯股份(603333),一場電纜與「網紅」的「跨界聯姻」以失敗草草收場。
  • 維業股份欲斥資3.1億收購實控人旗下資產 標的之一溢價達11倍
    公司計劃總出資近3.1億元,收購華發集團控制下的兩家公司——珠海華發景龍建設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發景龍)、建泰建設有限公司(下簡稱建泰建設)。值得注意的是,標的之一建泰建設負債高企,經營高度依賴「華發系」,然而其100%股權的評估增值卻高達11倍。
  • 紫光股份溢價4.7倍收購加碼雲計算 5年超200億併購資產勁增近10倍
    本次交易,以截至今年7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紫光雲帳面淨資產為7.17億元,評估值為40.90億元,增值33.73億元,增值率470.41%,46.67%股權的交易價格約為19.08億元。對此,紫光股份解釋稱,除了固定資產、存貨等有形資產外,企業管理、人才團隊等無形資源,也具有較高價值。
  • 石志敏溢價74%賣殼 博信股份蹊蹺易主被問詢
    博信股份實際控制人如此詭異的「倒殼」行為迅速招致監管部門問詢。博信股份今日披露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深圳前海烜卓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下稱「烜卓發展」)變更為蘇州晟雋營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蘇州晟雋」),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石志敏變更為羅靜。
  • 百潤股份跨界烈酒,威士忌能拯救RIO預調酒嗎?|雲酒獨家
    5月9日,預調雞尾酒品牌「銳澳」母公司百潤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6億元,全額用於烈酒(威士忌)陳釀熟成項目。過去幾年,銳澳預調雞尾酒一度市場低迷,直到去年才找回發展節奏,馬上就要換賽道跨界進軍烈酒,這樣的跨界的選擇出於一種什麼考量?
  • 五倍溢價 聯明股份併購聯明包裝迎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鳳茹)為了提升公司作為整車製造商配套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聯明股份(603006)自今年5月以來籌劃收購武漢聯明汽車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明包裝」)100%股權事宜。時隔五個多月之後,這樁溢價5倍的交易將迎來大考。
  • 再現「蛇吞象」併購,賣體重秤的香山股份20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來源:貓財經靠體重秤起家的香山股份(002870.SZ)再一次玩起了跨界併購的把戲,欲花20.4億元切入高端汽車零部件領域。根據香山股份發布的均勝群英財報來看,2019年12月31日的淨資產為13.4億元,也就是說香山股份將溢價2倍左右完成此次收購。儘管可以通過分期付款完成收購,但是對於香山股份來說也是捉襟見肘。另外,對於曾經的「併購狂」均勝電子來說,此番收購是否能緩解囊中羞澀也未知。
  • 評估增值率大漲 高溢價併購再敲警鐘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產業整合、跨界併購案例層出不窮。併購重組熱情依然高漲的背後,高估值亂象悄然反彈。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重組預案中,對標的資產的評估增值率高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業內人士指出,在利益驅動下仍會有人「鋌而走險」,藉助高溢價收購炒作股價。可以預期,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高溢價併購重組的監管。
  • 香山股份20億跨界收購 深交所:標的新能源明年增45倍?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 深交所網站昨日發布對廣東香山衡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山股份」 002870)的重組問詢函,對公司20億跨界收購提出問詢,要求香山股份說明標的公司新能源業務2021年4472.8%增長率預測的合理性等問題。
  • 溢價61%收購正通29.9%股份 廈門信達豪擲14億港元看中了汽車金融...
    廈門信達溢價超60%收購正通汽車股份,被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或將幫助公司汽車經銷商業務規模提升。廈門信達在今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如果本次交易成功實施,公司汽車經銷業務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幅提升行業地位及核心競爭力。
  • 海蘭信3.4億收購直擊 7倍溢價 身負2億有息負債 風險幾何?
    作者:闌珊來源:首條財經——首條研究院2月7日,海蘭信發布公告稱,擬以3.4億現金收購上市公司實控人申萬秋控制的深圳歐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圖片來自網絡7倍溢價 收購實控人公司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現金收購溢價超7倍,增值率高達741%,海蘭信實控人將間接獲得約2.55億元的現金對價。